“生育观念”不改变,“性别失衡”难破解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2-12-10
手机版

  《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曾提出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至115以下的目标。根据目前最新的官方数据,2013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6。距离“十二五”期末倒计时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这个目标恐难如期完成。尽管综合治理多年,但却没有扭转我国面临着男女比例失衡的严峻形势。种种因素看来,未来可能出现的大批“剩男”将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8月11日《南方都市报》)

  正常社会的男女性别比应有正常阈值。但调查显示,我国目前人口性别比平均值已高达117.84,位居世界首位。“阴衰阳盛”如此严重,当然有根深蒂固的农耕文化影响,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相对严重的偏远农村,男孩还是支撑家庭的主要支柱。当“生男孩就是生希望”是真实的,其未来则可预见。

  性别结构严重失衡的结果,是非意愿性不娶的“剩男”增多。据国家统计局推算,到2020年,这样的剩男将达到3000万之多。从生物学角度说,争取婚配权奉行“丛林法则”,但文明社会不是动物丛林,作为社会共体的男女依存关系,必须保持动态平衡。性别比平衡一旦打破,必以“婚姻挤压”和“地域挤压”双重形式呈现。其直接后果,除了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现象的暗流滋生涌动,更会导致阶层固化趋势加剧,贫穷代际传递日益严重。

  重视是看得见的。比如目前已全面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就是一记重拳。然而,从实践看,并非灵丹妙药。专家认为的“头胎是男孩的家庭更愿意生女孩”即便是个事实,但显然忽视了硬币的另一面,就是头胎是女孩的更愿意生男孩,且生的意愿更为强烈。浙江实施“单独二孩”至今,男女比例为1309:1135,差距不降反增即为明证。扭转性别比失衡,问题不在允许生几个,而是“妈妈”有什么样的生育观念。

  重压之下须用重拳。要想实现《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下降至115以下”目标,首先要打掉黑医疗机构,铲除“性别鉴定”随意“妊娠”的黑市场。一些地方将性别比与官员“乌纱帽”挂钩的做法值得推广。此乃“官员一重视,万事皆好办”之谓也;而非法性别鉴定市场旺盛的“钱景”导致的“铤而走险”更需要严治。将“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入刑,已到从踌躇期进入实践阶段的时候了。

  同时,要从思想上改变“女不如男”的社会认知,设法让理性生育观回归。“男多女少”既是流淌在国人血脉中的“男人文化”的直接反映,更是因为女孩难以满足家庭对男孩那样的心理期许。改变这个根本,靠宣传往往捉襟见肘,甚至是空洞无力的。政府必须伸手干预,通过政策性刺激,在女性的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以及老人赡养模式等方面,让家庭能感受到女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男女地位“剪刀差”逐步拉平了,“男女都一样”成为社会共识和事实了,“生啥”不再是道选择题了,“男多女少”还会存在吗?

  文/晴川

上一篇:初一地理重要知识点大全
下一篇:2012学而思秋季初一数学招生简章(3)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