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作文必须学会修改作文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01-02
手机版

  

  一、修改文章要通观全局

  对好多学生来说,写作文烦,改作文更烦。对老师来说,教作文难,改作文更难。要让孩子的作文能力有提高,修改是重要的一关。

  要检验作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就必须看学生课后所写的作文。

  每个孩子写完作文都懒得去花心思修改,为了督促孩子巩固所学技巧和修改巩固,作文老师就要对孩子作文做专业修改,对文中出现的问题做耐心指点。老师不仅要关注孩子作文的后续修改问题,还要对症下药做到专业的点拨指导,如果只是打对号,给个分数,修改一下字词,简单地写几句评语,对孩子来说并无多大启发。

  大家不妨来看下面一组评语:

  《未来的雨伞》一文教师评语:这么神奇的雨伞一定深受大家的喜欢,想象大胆,描写具体。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一文老师评语:选材选得不错,写出了内心的恐惧,对环境的烘托作用还可以表达得再形象些。加油。

  《珍惜》一文老师评语:写出生活中的每一份值得珍惜的小事,道出珍惜。

  《未来的文具盒》一文老师评语:条理清楚,想象大胆,合理!

  《外婆家的池塘》一文老师评语:文辞优美,突出了池塘的特点,描写细致,很棒!

  看看这些评语,如果你是学生,觉得有什么收获?学生看了这样的评语,除了感觉被表扬了之外,作文哪里还有问题?哪里需要进一步完善?为什么写得好?该如何修改?还有没有别的写作思路?......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还是一头雾水。

  很多学生写作文基本上是为了完任务。很多学生作文写完就再也不想看,根本别提修改了。这样的写作习惯,这样的作文点评,是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果时间一长,学生就根本没有了写作的兴趣和欲望。

  在作文学习上,很多学生、很多老师、很多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大家只把目光关注到作文的教学和初写关,很少关注孩子作文的后续修改的问题。其实,就作文学习来说,修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甚至比课堂学习技巧的环节更加重要。

  作文修改是在帮助学生再一次拓展想象和联想的创作过程,而不是进行简单的字、词、句的修改。字、词、句的掌握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范畴,而写作修改是文学创作的范畴,对于这点一定要区分开来。

  修改孩子的作文是带着一颗童心看孩子的文章的过程,是和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不能盲目下笔,随意做删减和补充。要增要减都必须给予孩子一个理由。更不能将孩子的文章改成大人的文章,否则修改也是失败的。

  二、评语要切中“病症”

  评语是对整篇文章的科学诠释,必须从行文、构思、选材、事件处理、人物处理、叙述及描写技巧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点评。通过点评,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开发想象、拓展联想,进而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作文的修改,最忌就事论事,就文章而评文章。具体修改时,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于写得好的地方,要告诉好在哪里,说明原因,强调学生以后继续保持。同时,还需要换角度、换思路进行点拨,让文章写得更加精彩或者更有创新。对于写得不当的地方,不仅要指出来,还要说明不当的原因。在具体修改时,给予修改范例。对于文章情节、人物处理、事件处理等问题必须一一做点评。

  评语不能报喜不报忧,必须作出客观评价。通过点评,让学生进一步梳理思路,掌握写作技巧。

  三、修改点拨要广开思路

  修改点拨要紧紧围绕文章修改的几个环节来展开。

  文章修改重点是思路的点拨。通过点拨,要让学生学会处理和使用材料,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材料,学会处理人物和处理事件,学会行文布局的技巧,学会整篇文章故事情节谋划的技巧。

  小学生的作文几乎都是千篇一律,读起来缺少故事性,干巴巴地味同嚼蜡。究其根本原因有两个:

  一是描写使用严重不当。对于人物描写(静态:肖像和外貌;动态: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场面描写和环境描写的技巧掌握不够。因此在作文修改时,除了思路调整、谋篇布局的修改之外,需要花大力气对于描写不当的地方进行修改和点拨。

  二是故事情节混乱。作文的故事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故事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必须符合生活的实际(合情、合理、合规),但不一定是自己亲身经历。对于这些问题都需要深思熟虑,要善于将自己写的内容放到生活中对比演绎,是否合情、合理、合规就自然明晓。

  在针对具体文章修改时,需要修改环节其实还远远不止以上这些,要根据文章的特性具体对待。但总的一个原则,必须要对文章的基本要素进行一一理清。

  修改举例:

  手机闹剧

  这个星期六,李老师的教室里出现了一场闹剧,而原因竟然是一部小小的手机。这天,是已经下课。我正在一边玩耍。突然,爸爸借给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我赶紧跑去接电话,里面的声音说:“我找经理。”经理?我奇怪极了。一边在玩的同学也围了过来,我又对着手机叫了几声,可是刚才那个声音好像已经不复存在。就在这个时候李老师也走了进来,我把手机放在他的耳朵上,让他听。李老师边听边说:“他说要找林经理。”我问:“是林军吗?”“没错”。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其它的人,而是爸爸的客户。

  虽然谜团已经解开,但我心中还是有个疑问,为什么老师听得到,我却听不到呢?在我的追问下,李老师不得不告诉我,为什么我听不到里面的声音。原来,我把手机拿反了。哎,这终究还是一场闹剧。

  点评:

  生活处处有作文,只要有一个会发现的眼睛,可写的事情很多。小作者可谓是很会用心了,课余间歇发生的一点小事,都成了笔下的美文,这值得很多同学学习。

  本文第一段有点长,应该在合理的地方进行分段。小作者很会选择事件的角度,将重点笔墨放在了接电话上,由于当时人声吵杂,再加上我拿手机的方式不对,结果什么也没听到。小作者在故事中,很会使用人物形象,在关键时候,让李老师出场了,为解决故事矛盾冲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中如果没有李老师的出现,就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接手机也就不会成为一出闹剧。

  修改点拨:

  这个星期六,(注意时间有问题哦,应该是“上个”,结合上下文,事情发生的时间还不够准确)李老师的教室里出现了一场闹剧,而原因竟然是一部小小的手机。(这里最好分段。小作者很会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往下看)这天,是已经下课。我正在一边玩耍。(注意,此处语句的表达不够通顺)突然,爸爸借给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我赶紧跑去接电话,里面的声音说:“我找经理。”经理?我奇怪极了。(对于自己接电话的描写可以稍微细致一点,自己是怎么接的呢?当时心里想什么了呢?)一边在玩的同学也围了过来,我又对着手机叫了几声,可是刚才那个声音好像已经不复存在。就在这个时候李老师也走了进来,我把手机放在他的耳朵上,让他听。李老师边听边说:“他说要找林经理。”我问:“是林军吗?”“没错”。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其它的人,而是爸爸的客户。

  虽然谜团已经解开,但我心中还是有个疑问,为什么老师听得到,我却听不到呢?(小作者很会“没事找事”,这是文章写作的最好办法。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文章才会有故事性。)在我的追问下,李老师不得不告诉我,为什么我听不到里面的声音。(老师为什么不得不说呢?这一情形的表述不够准确,想想该怎么表达呢?请仔细阅读一下修改后的范文,找出原因来)原来,我把手机拿反了。哎,这终究还是一场闹剧。

  修改后的范文:

  手机闹剧

  上个星期六,李老师的教室里出现了一场闹剧,是我接手机引出的。

  作文课间休息,我正在一边和同学玩耍。突然,听见“叮铃铃”的声音,我书包里的手机响了。这手机是爸爸借给我的,叫我下课后打他电话,他来接我。我赶紧跑去接电话。接起电话,听见里面的声音:“我找经理。”这时,一边在玩的同学看我接电话,也围了过来。声音好像有点儿小,我对着手机大叫了几声,可是刚才微弱的声音好像已经不复存在。经理?我奇怪极了,找哪里的经理啊。就在这个时候,李老师走进了教室,我把手机放在他的耳朵上,让他听。刚开始,李老师说没声音。李老师从我手中拿过手机:“我来看,还在童话,怎么没声音?”李老师边说边把手机按到耳朵上,“他说要找林经理。”李老师对我说。我问:“是林军吗?”“没错”。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其它的人,而是爸爸的客户。我突然明白过来,电话是找老爸的。

  虽然谜团已经解开,但我心中还是有个疑问,为什么老师听得到,我却听不到呢?在我的追问下,李老师笑嘻嘻地说:“你把手机拿反了,怎么能听得见呢?”哎,看我这个马大哈,竟然闹出这么一出闹剧。

  四、作文修改的基本要求

  低年级要给予至少两个以上范例;

  高年级要针对性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修改点拨和课堂讲授技法来自行解决,然后再做点拨。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文章的习惯。

  具体评改要求和要点如下:

  一)通读全文,全面“体检”

  要着重弄清楚几个问题:

  1、通读全文,了解小作者的写作意图,理清其思路。

  2、确定其写作中心,看文题是否相符,有无偏题、离题现象。

  3、围绕中心,梳理行文思路。找出叙述和描写中不合理、不合情、不合规的内容。

  4、找出文章中节外生枝、重复啰嗦的内容,待修改。

  5、看看故事情节的过渡是否不自然、衔接不够连贯。

  6、看看每段内容叙述是否完整。

  7、看看人物形象的选择是不是合适,需不需要增加和减少。

  8、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环境描写是否运用得当。

  9、看看文章人称使用是否合理。

  10、看看文章的“时态”是否正确,将“口头转述”改为“描写”,增加文章的“现场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1、看看字、词、句是否有问题。

  二)偏题、离题作文的修改

  1、离题作文的处理

  不能盲目的删减,要弄明白离题的具体原因,切中病症“开药方”。

  要说明离题的原因,也就是说,要弄明白题目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生活现象),表达什么样的主题(个人成长类、社会认知类、教育成才类、自然和谐类)。

  一定要注意,离题作文并不一定就写得很差。有些学生的文章内容很不错,就是文不对题。针对这一情况,要根据文章内容,帮助学生拟定几个切合文章内容的题目。在拟定题目之后,就按照修改要求,对文章内容做详细修改。作文学习的过程就是要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有问题是好事,要认真对待和处理。对于离题作文,切不可宣判死刑而“斩首示众”,抹杀孩子的“功绩”,以免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心。要在鼓励的基础上,让孩子接受离题的事实,明白离题的原因。

  2、偏题作文的处理

  要对文章内容做适当的梳理和修剪,对于偏离题目的部分,需要通过内容补加来完善的,就指出补加思路。需要语句调整的地方,就要提出调整办法。无论是内容补加还是语句做简单调整,都必须说明原因。对于段落中完全与主题背道而驰的内容,就要删除,说明删除的原因。

  对于偏离主题的情节,切不可随意删减,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思路,给予引导梳理,说不定朝着孩子思考的方向写,会有“新大陆”。

  总之,对于学生文章的修改,一定要遵从孩子的思路,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思路之上。

  三)文章局部机构的修改

  1、修改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题眼,拟题一定要认真用心。

  很多学生写作文时,拟题随心所欲,根本不用心思考,没有养成一个作文慎重拟题的习惯。通过作文题目的解读和修改,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重视文章题目的重要性。关于文章拟题的技巧,将在今后文章中详细讲解。

  2、修改开头

  开头是文章的门面,开头简洁、精彩,会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很多同学的作文开头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或者是哗众取宠似的乱排比、乱引用,不管与文章主题有没有关系,先东拉西凑地写进来凑数。

  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涉及内容除了写景和状物之外,要么是写一些生活琐事,要么是写生活中和自己有过交集的人。不管是写事还是写人,都离不开人物。在每一次下笔之前,就应该深思熟虑,如何选择合适的人物,如何让人物隆重登场。是让人物直接出场,还是要进行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的铺垫,然后再让人物出场。

  在开头的修改中,要有意识地采用“文章要素组合法”的方式开头,在叙述方式上多采用“倒叙法”来设置悬念,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在文章开头的写作上,一定要让同学们养成“惜字如金”的习惯,要有“多一字则繁,少一字则残”的思想。

  3、修改主干

  主干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文章的构思、故事的情节、主旨的体现、描写的应用等都在这一部分体现。主干部分的修改是文章修改的难点部分,也是重点部分。

  具体修改要一步步来,不能急躁。修改时,要帮助学生梳理情节的同时,针对其中的表达技巧、故事情节处理、人物描写等进行全面的体检和“治疗”。

  1)梳理故事情节

  学生习作时,故事情节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时不时地断线、时不时地跳跃、因描写不当导致出现一些不合乎人之常情、不合乎生活常理、不合乎自然常规的问题。一定要根据情节进行针对性的梳理,要设身处地的站在人物的角度思考遇到的问题,把整个故事情景放到生活中来“情景演绎”,看故事情节是否合情、合理、合规的自然发展,逐一解决这些问题。

  老师在修改学生作品时,一定要针对性地说明原因,切不可只是宽泛地谈理论,讲技巧。

  2)段落衔接处理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段落之间的过度断线是经常性出现的问题,在修改学生作文时,一定要注意这一问题。如果发现段落过度不自然或者断线,就要帮助学生补加过渡句。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加在上一句末尾或者补加在下一句开头,也可以独立成过渡段落。过渡句的形式常见的有叙述性过渡和描写性过渡,具体用哪一种,要根据具体的故事情节来定。同学们在日常写作时,也要时刻注意这一问题。

  3)帮助处理人物

  人物是故事发展的关键,故事中人物选择得是否典型,使用得如何,对故事情节发展,主题思想表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要帮助学生进行人物形象的处理,发现人物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来,让学生解决。人物处理的具体技巧如下:

  A、增加人物形象

  很多同学在写生活故事或者游记类文章时,只顾及自己不顾及别人,文章中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即使是有其他人,可故事进展中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使得故事单调乏味。增加人物形象有利于激化或解决矛盾。事实上,如果同学们学会了让人物在故事中反复“折腾,没事找事”的技巧,所写故事一定会精彩,有读头。

  修改时,就这一问题要进行针对性的处理,需要增加人物形象,一定要指出。

  B、选择合适的人物形象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不是想选谁就可选谁,也不是想选多少就选多少,一定要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和主题表达的需要来定。特别要注意人物语言的塑造,不能出现大人说小孩子的话,小孩子说大人的话,普通人说伟人的话,没文化的人说知识分子的话......总之,所选人物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性别、年龄、学历、社会地位等)。在修改时,一定要关注这一点,对于不当的人物要提出处理办法。

  C、要选择好人物出场的恰当时间、地点、场面和环境

  对于这些要素的使用,很多同学都不注意,文章的主人公出场很随便,从来不考虑出场的最佳时间和最佳地点。人物选择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出场,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解决和激化矛盾冲突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人物出场时的场面和环境描写的铺垫。场面和环境描写是人物心情的侧面反应,也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个写作的难点,但对于有一定社会阅历的老师来说,思考这一问题并不是难事,只要能提醒自己注意即可。

  针对学生习作中这些应用不当的地方一定要指出,告知修改。

  D、要处理好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

  在学生习作中,最常见的就是人物的语言描写,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几乎成了会说话的植物人。有时候会出现,满篇文章都是对话。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的作文修改,老师一定要提醒同学们学会使用人物的这些动态描写要素。

  在故事情节中,一个人的具体“表现”应该是固定,不受作者的任意支配。要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人物描写(神态、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这一点,老师们在修改时一定要指出,在不断的训练中,让同学们体会和应用。

  4)要处理好事件

  无论写人还是写事作文,事件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在具体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这么三点: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和事件的结果。要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选择事件的重要部分,做重点的叙述。切忌一件事从头至尾的平铺直叙,这样记流水账式文章没法吸引人。

  习作修改时,必须要注意这一点,对于处理不当之处,一定要指出来,必要时应告诉学生解决办法,让同学们在修改时再做修改。

  5)处理好文章中的描写

  描写是记叙文写作的一个重点,文章精彩与否,直接与描写的应用有关。大家都知道,描写有三大类: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环境描写。在同学们的习作中,描写的应用是个“顽疾”,很多同学一写文章就是口头的叙述,故事中的人物只是摆设,作者在替人物说话。这是造成电影蜜蜂文章读起来枯燥无味的根本原因,在作文学习中,一定要解决这一难题,让同学们一点一滴的学会描写的应用。

  要在不断的习作训练中,掌握描写的方法:点面结合法、动静结合法、直接与间接结合法。描写的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组合使用。

  描写应用得好,故事现场感就强,画面感就清晰。读文章就仿佛在故事发生的现场,如亲眼所见,亲耳所听。

  在具体修改时,一定要在不断强调描写方法的同时,要时刻提醒同学们注意描写的应用。在具体文章中,老师一定要给予指正。

  6)要关注文章的时态

  中小学段的记叙文文章,写作时态基本都是进行时态。大部分文章所写的故事都是过去发生的,也就是从过去某一天发生,持续往前发展,可以称之为过去进行时的故事。还有一类是现在发生正在发展的故事,称之为现在进行时的故事。最后一类是将来某一时间发生持续往前发展的故事,称之为将来进行时的故事。如果注意到时态的应用,就会给描写带来很大的帮助。

  在修改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根据时态情况,做巧妙处理。注意,这一时态的应用也是判断描写使用的一个标准。

  4、注意结尾的修改

  文章的结尾要简短,不能拖泥带水。

  但在学生的习作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结尾时总爱写一些体会、感受、收获等。同学们一般所写的记叙文是叙述性的,这类文章不可以有任何议论的成分,其中被很多人误认为“体会、感受、收获”的议论部分,其实就是文章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描写。正因为有这样的误判,是把叙事性记叙文和抒情性记叙文有所混淆。在抒情性的记叙文中常有抒情性的议论,看似议论,实际上是作者本人内心世界的独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仍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因为这类文章的主人公就是作者本人。

  5、字、词、句的修改

  这一修改是文章修改的旁枝末节,并不是习作修改的重点。字、词、句是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必须在课堂掌握。作文教学是教授写作技巧和阅读的技巧。

  当然,在作文修改时,老师要对字、词、句做修改,纠正错误。

  6、要注意段落的安排

  一般情况,500—800字文的文章,段落安排4—5段为宜。切忌三段式排列,更要注意头重脚轻的情况。

  这一点是学生习惯性问题,老师也要在修改时予以纠正,让学生养成写文章进行合理分段的习惯。

  总之,作文修改是个难点,也是重点,老师们一定不要忽视这一教学环节。同学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思想,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一定要重视自己习作的修改,切忌偷懒。

  举报/反馈

上一篇:读美文,品佳作:2020年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擂台赛优秀作文欣赏
下一篇:老师家访,看到学生家里“三面墙”,直言孩子以后潜力大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