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01-05
手机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铜陵在新起点上聚力创新驱动、创业强基、创优提质、创富惠民,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设“智造新铜都、生态幸福城”的关键五年。科学制定和实施规划目标任务,对加快构筑新阶段铜陵发展的战略优势,更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共铜陵市委关于制定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是指导全市未来五到十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依法履职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铜陵新征程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环境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前行谱新篇,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城乡面貌显著改观,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逐步优化,文明程度明显提升,脱贫攻坚胜利完成,发展成果普惠全民,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经济保持稳中有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踏上千亿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前列。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首次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铜陵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铜陵狮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建设,铜陵有色跻身世界500强,铜陵先进结构材料入列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40%,居全省前列。建筑业平稳较快发展,五年累计完成总产值782亿元、房屋建筑竣工总建筑面积1663万平方米。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铜官区获批全省唯一的“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园区)已达13家。乡村振兴战略有力实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全市集中力量办成了一批影响全局、关系民生的大事要事实事,五年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90个,竣工646个,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发展动能不断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活力全面提升,研发投入强度、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居全省第三、第四,成为全省唯一的“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市。各类创新主体不断增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0家,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众创空间1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5家、重点实验室8家、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5家、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家,建成省级以上智能工厂3家、数字化车间19家,新增国家印制电路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精达云平台”成功跻身国家工信部典型案例,富乐德半导体、镓特自支撑氮化镓、旭创光模块、长江工业大数据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我市。

  拥江发展取得突破,城乡短板加快补齐。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城乡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发展纵深进一步拓展,一江两岸融合联动进一步加强,产业联动、要素联通、设施联建格局初步形成。江北区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枞阳县累计完成交通投资是其“十二五”期间的12倍,累计完成水利投资是其“十二五”期间的5.2倍。全市铁路营运里程达156公里,高等级公路里程达752公里,路网密度居全省第二。G347枞阳段、G236白杨坡至火车站段、S221横港至大通段、S335麒麟至白湖段、引江济淮枞阳引江枢纽节制闸工程、老观泵站拆除重建工程、四好农村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向面扩展,累计建设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106个、市级中心村70个,其中西联镇犁桥村、胥坝乡群心村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生态建设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聚焦美丽长江(铜陵)经济带水清岸绿产业优,“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强力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矿山山长制全面实施,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削减,城市黑臭水体7条、“散乱污”企业284家、港口岸线整治项目182个全部整治完成,长江铜陵段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国家森林城市、西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功获批。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地表水质量均居全省前列。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扎实开展,入列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国家节水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先行先试重点城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考核中连续四年获得优秀,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两次受到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在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市绩效考核中连续三年获评优秀,打造了“循环引领、产城融合、三生共赢”的循环经济升级版,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铜陵模式”向全国推广。

  改革举措全面深化,动力活力加速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有效,落后产能企业有序淘汰,商品住房去化周期、企业长期杠杆率持续下降,蓝盾光电实现首发上市。财政绩效管理等30多项工作获国务院、省政府真抓实干表彰激励,累计置换政府存量债务161.6亿元,年节约利息超10亿元。“多规合一”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智慧政务“11240”铜陵经验“唱响”全国,在全省率先实施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试点、发放“九证合一”营业执照、推行信用信息服务窗口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实施开发区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实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市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等众多优化服务改革措施。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制顺利实施,国资国企、财税改革不断深入,投融资、公共资源交易、园区管理、土地管理、征收安置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义务教育阳光分班、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社区治理、“放管服”改革产生全国影响,“无废城市”等20余项试点示范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双向开放不断拓展,对外合作成效明显。对外贸易平台建设提档升级,铜陵(皖中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口岸软硬件条件明显改善,通关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跨境电商不断发展壮大。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成效,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额较“十二五”末增长48%,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建成投产。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取得新进展,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作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与上海松江区、江苏常州市等开展务实合作。“双招双引”踏上新台阶,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8亿美元、实际到位亿元以上省外投资2906亿元;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64个。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持续深化,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基层治理稳定有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传承,见义勇为精神得到大力弘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功创建,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蝉联三届“全国文明城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化发展,全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9%,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我市产业的契合度达到92%。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基本建成,群众体育活动日益丰富,成功举办2019铜陵国际半程马拉松。卫生健康工作成绩显著,每万人全科医生数居全省首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省率先实现住院患者“清零”目标。安全生产扎实推进,食品药品和疫苗安全稳中向好,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发挥。社会综合治理体制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服务深入推进,实现法治自治德治互促并进。“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六清”攻坚成效显著。党的十九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重大安保维稳任务圆满完成,信访突出问题化解“深督导、重落实、促化解”专项行动成绩突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铜陵蝉联5次全国双拥模范城、4次全国综治优秀市、2届全国综治“长安杯”。法治铜陵、健康铜陵、平安铜陵、数字铜陵建设不断深化,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发展成果普惠全民。滚动实施民生工程184项,累计投入140亿元,连续五年荣获全省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先进市。“全民参保计划”深入实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均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城乡低保、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人员、居民基础养老金等标准不断提高,县乡镇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实现全覆盖,铜陵成功入列全省唯一的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先后实施了联盟十一队、宝山片区等重点区域棚改,全市累计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28864套,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狮子山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新增私营企业超过2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4万户。城乡居民收入比2015年分别增长46.3%、54.5%,年均增速超过同期经济增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党的建设纵深推进,党的领导全面加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讲看齐、见行动”专题学习大讨论、“讲重作”“讲严立”“三个以案”系列警示教育扎实开展并巩固深化,“万名党员进党校、千堂党课进基层”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谈心谈话、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回访关爱机制率先建立,首问负责制全面推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持续实施,政治生态不断优化。新兴领域党组织覆盖面持续扩大,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42.8%和53.7%。全市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92%,老洲乡标准化建设被列为国标委农村党建标准化试点,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

  专栏1:铜陵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十三五”目标

  实现情况

  指标

  属性

  2020年

  总量

  年均增长(%)

  2020年

  总量

  年均增长(%)

  经济

  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7左右

  1003.7

  4.5

  预期性

  2

  财政收入(亿元)

  210

  8.5左右

  182

  4.4

  预期性

  3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9

  [2695]

  3.3

  预期性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0

  350.3

  8

  预期性

  5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60

   

  76.4

   

  预期性

  6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13]

   

  [16.8]

   

  预期性

  7

  实际利用内资(亿元)

  [2600]

   

  [2906]

   

  预期性

  8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5

   

  49

   

  预期性

  9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53

   

  55.2

   

  预期性

  10

  城镇化率(%)

  户籍人口

  45

   

  47.2

   

  预期性

  常住人口

  60

   

  66.2

   

  预期性

  创新

  驱动

  11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2.5

   

  2.93

   

  预期性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30

   

  40.9

   

  预期性

  13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个数(个)

  [70]

   

  [116]

   

  预期性

  14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6.6

   

  25.3

   

  预期性

  15

  固定宽带用户普及率(%)

  —

   

  30

   

  预期性

  民生

  福祉

  16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其中:

   

  高于GDP

  增速

  29568

  8.7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2099

  8.5

  41180

  7.9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7987

  10

  17102

  9.1

  预期性

  民生

  福祉

  17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2

   

  10.4

   

  约束性

  18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12]

   

  [15.1]

   

  预期性

  19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7.87]

   

  [8]

   

  约束性

  20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6

   

  100

   

  预期性

  21

  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套)

  省下达

   

  [28864]

   

  约束性

  22

  人均预期寿命(岁)

  78.5

   

  78.5

   

  预期性

  生态

  文明

  23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9.27

   

  9.36

   

  约束性

  24

  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

  [17]

   

  [28]

   

  约束性

  25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17]

   

  [12.4]

   

  约束性

  26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8]

   

  —

   

  约束性

  27

  森林

  发展

  森林覆盖率(%)

  27

   

  23.38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410

   

  320

   

  约束性

  28

  空气

  质量

  城市PM2.5年均浓度值(ug/m3)

  45

   

  34.9

   

  约束性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80

   

  91.8

   

  约束性

  29

  主要水功能区(省、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

  100

   

  100

   

  约束性

  30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化学需氧量

  [5]

   

  [5.06]

   

  约束性

  氨氮

  [11]

   

  [19.7]

   

  约束性

  二氧化硫

  [17.6]

   

  [19.1]

   

  约束性

  氮氧化物

  [17.6]

   

  [21.6]

   

  约束性

  备注:

  1. “[]”中数据为5年累计数。

  2. 2018年,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结果,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同意对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耕地保有量、森林蓄积量等8项指标预期目标进行调整。

  3. 地区生产总值为“四经普”调整后数据。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于国家统计方法变革,2018前后总量数据存在不可比现象。森林发展由于统计口径变化,2019年以后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数据较以往偏低。

  第二章 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

  从国际看,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世界经济重心、科技创新、产业分工,全球一体化进程治理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各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动能减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深刻改变国家比较优势和发展位势,全球治理格局面临深刻变革。世界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全球安全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周边地缘冲突风险上升。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给全球生产和需求带来全面冲击,国际金融、贸易、产业链和供应链将产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随着中国成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投资协定等,将逐步拉开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序幕,助力各国加强经济合作,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效支撑。

  

  图1:世界GDP年增长率与中国GDP年增长率比较

  从国内看,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由中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一系列新变化、新特征和新趋势。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处于深化期,区域发展空间结构面临深刻调整,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效应将不断增强。人口老龄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期,将影响社会消费与投资结构,减少劳动力供给数量,为健康养老产业带来发展机遇。竞争新优势处于重塑期,支撑我国长期快速发展的低成本优势明显减弱。制造业发展处于机遇期,制造业的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在加速变革,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技术升级驱动产业变革、模式升级推动产业融合。矛盾风险处于高发易发期,提高治理能力、防范化解各类矛盾风险的挑战更加艰巨。生态环境治理处于攻坚期,亟待找到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一些重大基础性改革还存在短板弱项,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要求更为迫切。“十四五”时期我国拥有强大的规模市场和内需潜力,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抵御风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从区域看,竞争与合作并存。集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并拥有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一系列国家级发展政策平台,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布局重大项目、开拓发展空间、弥补发展不足。尤其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协同发展、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领域将进一步深化。但长三角一体化是合作和竞争基础上的一体化,周边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并存,城市之间将呈现出产业转移、分工协作及相互竞争态势,不进则退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安徽省高质量推进“一圈五区”建设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合肥都市圈的辐射效应将愈发明显。铜陵作为长三角的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并地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与合肥接壤,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同时,安徽省大力推进以“芯屏器合”为标识的新兴产业形成体系、以新型“铜墙铁壁”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融会观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大智移云”为牵引的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为铜陵加快建设以铜基新材料为首位主导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自身看,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同在。一方面,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一是面临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将会形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需求拉动力。二是面临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效应释放的新机遇,有利于在新一轮区域格局重塑中提升发展位势。三是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新机遇,伴随着新型基础设施的系统布局和加快建设,有助于抢占竞争制高点。四是面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重构的新机遇,有利于招引更多国内外资本和新兴产业布局。五是面临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持续彰显的新机遇,有助于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作用。另一方面,发展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发展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人均水平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相比差距较大,科技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原始创新能力弱。二是产业结构转型迫切。市场主体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486户,居全省末位,新兴产业主体少、小、弱。铜加工业仍处于产业链发展的中低端,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仍然艰巨。三是环保压力大。作为我市经济支柱的众多冶金、化工、建材、能源企业依江而建,全域2/3的建设面积在沿江“1515”控制范围内。四是要素集聚能力不强。周边都市圈虹吸效应不断凸显,引进高技术项目、高端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团队困难较大。五是江南江北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还欠稳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综合来看,“十四五”时期我市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合作更加紧密。全市上下要深刻把握世界形势之变、发展阶段之变、竞争态势之变,胸怀两个大局,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危机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强化斗争本领,保持战略定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主动对标沪苏浙,办好自己的事,锻造发展长板,加快补齐短板,加固发展底板,厚植竞争优势,提升经济韧性,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把握主动、抢占先机,力争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取得更大进展。

  第三章 指导方针

  “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的铜陵,需要全体市民按照以下指导思想统一认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落实,共同努力将铜陵的美好蓝图转化为现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实施五大发展行动,协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保持转型发展定力,加快建设铜陵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推动铜陵高质量发展、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标沪苏浙,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善于用市场的办法破解难题、聚集要素、整合资源、推动发展。

  第四章 主要目标

  到2035年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一建设三同步”的决策部署,展望2035年,在“十四五”发展基础上再奋斗十年,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我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铜陵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改革创新更加活跃,生态保护更加有力,城市建设更加精致,城乡治理更加高效,社会事业更加进步,公共服务更加完善,文化发展更加繁荣,文明风尚更加彰显,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长三角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人的全面发展、全市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一座创新活力足、产业实力强、开放程度深、生态环境美、人民生活品质高的新阶段现代化幸福之城屹立于皖江之滨。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安徽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落实市委十届十四次全会《建议》,坚持“对标沪苏浙、干好自己事”,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聚力创新驱动、创业强基、创优提质、创富惠民,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新阶段现代化幸福铜陵,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贡献。

  ——经济实力实现新的更大跃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更加鲜明,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更趋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实现倍增,制造业比重稳步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作用充分发挥,服务业持续提质升级,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新的更大作为。高质量供给持续扩大,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巩固提升,现代流通体系日益完善,有效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更加顺畅,进口和出口、投资和消费、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的更大增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更加完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等主要创新指标明显上升,高新技术企业数实现倍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0%,创新资源有效整合,创新平台作用更好发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新的更大进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落实省委“六个协同”“五共”要求,在理念观念、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一体化上重点突破,搭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快车更好借力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的更大优化。深化与沪苏浙重点城市合作,加入合肥都市圈,加快跨江联动发展,推动县区经济争先进位,形成布局科学、分工合理、各具特色、互动共进的发展格局。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差距持续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实现新的更大突破。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新进展,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在铜复制推广,积极争创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开放型经济取得新的发展。

  ——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的更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的更大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民生福祉实现新的更大增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同期经济增长,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

  ——治理效能实现新的更大提升。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平安铜陵建设不断深化,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法治铜陵、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基本建成,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走在前列,力争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三连冠。

  专栏2:铜陵市“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  标  名  称

  2020年

  “十四五”目标

  指标

  属性

  2025年

  总量

  年均

  增长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003.7

  —

  8%

  预期性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

  >11

  —

  预期性

  3

  全员劳动生产率(%)

  —

  —

  >8%

  预期性

  4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511

  —

  8%

  预期性

  经济发展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50.3

  —

  8%

  预期性

  6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76.4

  —

  6%

  预期性

  7

  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4.1

  40

  —

  预期性

  8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6.2

  70

  —

  预期性

  创新驱动

  9

  研发经费投入(亿元)

  32

  —

  >9%

  预期性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40.9

  45

  —

  预期性

  11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4.1

  >12

  —

  预期性

  1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

  预期性

  13

  高新技术企业数(个)

  260

  >500

  —

  预期性

  民生福祉

  14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9568

  —

  高于GDP增长

  预期性

  15

  城镇登记失业率(%)

  2.61

  <3.5

  —

  预期性

  16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4

  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

  约束性

  17

  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3.15

  >3.2

  —

  预期性

  18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08

  110

  —

  预期性

  19

  每千常住人口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个)

  1.11

  >4.6

  —

  预期性

  20

  人均预期寿命(岁)

  78.5

  >79

  —

  预期性

  绿色生态

  21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1.79

  省下达

  —

  约束性

  22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省下达

  —

  约束性

  23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91.8

  省下达

  —

  约束性

  24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100

  省下达

  —

  约束性

  25

  森林覆盖率(%)

  23.38

  24

  —

  约束性

  安全保障

  26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56

  >56

  —

  约束性

  27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万吨标准煤)

  1.6

  >50

  —

  约束性

  备注:“[]”中数据为累计变化数。

  第二篇 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在经济实力上实现更大跃升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打造“133”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以铜基新材料为核心的首位产业,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力争到“十四五”末,形成先进结构材料1个2000亿级产业,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绿色建材3个300亿级产业集群,专用装备1个百亿级产业及纺织服装等一批5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100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第五章 打造世界铜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紧抓国家先进结构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和安徽省打造新型“铜墙铁壁”的重大契机,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推动产业链向终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进产业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能级“双突破”。到“十四五”末,力争铜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铜加工业产值占铜产业比重达60%以上。

  提高铜资源保障能力。支持铜陵有色整合国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推进厄瓜多尔矿山二期建设,强化废铜资源回收利用,建立长期稳定的全球铜资源供应基地。支持矿山采选科研攻关,着力突破尾砂综合利用、难选矿石选矿试验研究等关键技术难题。支持铜陵有色建设智慧矿山,实现可持续发展。

  筑牢铜冶炼标杆优势。支持铜陵有色实施冶炼挖潜改造项目,兼并收购铜冶炼企业。加强伴生资源开发利用,提高铂钯硒锑铼等稀有金属提取水平。配套发展硫酸消纳产业,促进铜冶炼健康可持续发展。鼓励铜陵有色建设集全流程自动化产线、综合集成信息管控平台、智能生产体系、精细化能效管控于一体的清洁环保、优质低耗、安全高效的智能冶炼工厂,巩固世界500强和国际一流铜冶炼企业地位。

  做大做优铜加工产业。紧盯电子电气、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增材制造、高铁、医疗及国防军工等领域需求,持续做大铜杆线、铜板带、铜棒、铜管、铜粉、铜箔等铜材料规模。加强以铜合金和铜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高科技新产品开发,鼓励超薄压延铜箔、铜熔体精炼除杂、高性能合金铜线、复合材料压延加工、超细铜粉、增材制造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推动高附加值产品规模提升。引导铜加工企业有序建设集柔性化组织生产、产品质量全生命周期管控、供应链协同优化运营于一体的质量稳定、协同高效、响应快捷的制造体系,促进铜加工企业高质量发展。

  拓展延伸终端产业链。大力推动铜产业向电子信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电力、家电家装等高端终端产业延伸发展,重点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子分立器件支架、精密连接器、电真空器件、高端印制电路板、5G用零部件、电子产品用零部件等系列新产品,电动汽车专用电缆、电动机、控制系统、散热器等产品,变压器、汇流排和联接器、电机等产品,空调用冷凝管及蒸发器、铜建筑装饰材料、铜工艺品等系列新产品。

  搭建研发创新平台。组建安徽先进结构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各类科研服务机构,开展铜基新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转化。加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和拓展,提升其科研服务水平。加强与一流大学和国家科研院所对接,依托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等科研机构和平台,促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以“聘、引、培”等多种形式柔性引进国内外人才来铜发展。

  健全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加强与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合作,力争实现期货和现货的交易联动。引入铜供应链金融,建立面向全球线上线下融合的铜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交易、信息共享、技术转移、检验检测、金融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构建铜产业新生态。充分发挥铜陵保税物流中心进口暂缓交税、出口快速退税、账册结转三大功能。加快推进铜产业物流平台建设,结合长江港口建设,做大做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彰显铜文化影响力。锤炼“古朴厚重、熔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铜都精神,鼓励制作以现代工业城市文明和特色铜文化为主题,反映当代建设者风貌、艺术感染力强的文化艺术作品,提升铜陵城市形象和铜都知名度。保护开发古矿冶遗址,建设西湖铜艺小镇和铜文化特色街区。改造提升传统工艺,推动铜工艺品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牵头举办国家级、世界级铜产业论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铜文化展示中心、全球铜雕塑及艺术品设计生产研发中心。

  专栏3:打造世界铜产业集聚发展高地重点工程

  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极薄锂电铜箔,高频高速基板用压延铜箔,5G通讯用电解铜箔,铜镍硅、铜钛新型铜合金等传感器用先进材料,射频电缆铜带(高纯无氧铜带),环保、高强、高导铜合金棒,铜钯银合金高精超细键合引线,3C产品用薄壁铜管,海洋工程用高流速、大口径特种铜管,高性能铜及铜合金粉,高铁制动用高性能铜基复合材料,注射成型铜合金材料,用于机械、宇航、医学等领域的铜基记忆合金材料等,特种电磁线,高密度覆铜板、高频微波覆铜板、刚性和挠性结合印制板,连接器、冷凝器、高压电缆等,向电机、变压器、新能源汽车等终端装备延伸拓展。“十四五”期间,力争引入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铜加工材产量达260万吨以上。

  创新引领。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铜陵有色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申报国家级公共研发机构。梳理遴选铜产业中最紧迫、最重要、最可行的“卡脖子”环节进行突破,扎实部署推动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强化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的自主研发,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十四五”期间,重点突破和完善:高强、高导、高弹、耐高温、抗应力松弛铜合金(铜镍硅合金、铜高铬合金)制备技术、铜合金短流程加工技术、铜及铜合金熔体过滤净化技术,大规格铜材及复合铜材连续挤压技术、高抗拉强度极薄电子铜箔关键工艺技术、长寿命模具关键技术、超精细铜导线材料制备技术、高精度板型控制技术等。到“十四五”末,新增1个以上国家级研发平台,铜产业企业省级以上创新载体覆盖面达70%以上,引进10个以上铜基新材料高水平人才团队,突破关键技术60项。

  企业培育。进一步壮大龙头企业。支持铜陵有色做大做强做优,奋力摘取更多铜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巩固提升世界五百强地位。完善中科大铜陵科技创业园和高新区科创园功能,谋划建设中航发尖端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园,采取“孵化+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一批先进结构材料“种子企业”入驻、孵化。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细分行业冠军8家,其中新增上市公司4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

  平台建设。推进铜产业交易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协同创新平台、技术转移平台、检验检测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六大平台”和铜产业大数据中心、铜产业人才培训中心等“两大中心”建设,搭建政、商、产、学、研相结合的交流平台,持续举办高规格中国(铜陵)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建设国际一流的铜基新材料制造及创新中心,全力构筑覆盖全球的铜资源供应网络,推动铜陵由中国铜产业基地向世界铜产业高地转变。

  第六章 加快传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方向,瞄准国际同行业领先水平,引导企业走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上层次、提技术、创品牌、增效益,实现从低端生产向高端制造转型。“十四五”期间,围绕补齐工业“四基”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节能环保提升行动和设计能力提升行动。

  化工。推动化工产业向绿色化、循环化、精细化转型,做大做强工程塑料、高端涂料、精细磷(硫)化工三大产业链,配套发展化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链。大力扶持磷石膏、钛石膏等固废综合利用企业,消除环境不良影响。

  建材。支持发展特种水泥、装配式建筑构件等新型建材产品,鼓励发展钢铝结构、轻质内外墙板、结构保温一体化板等装配式建筑部品,以及矿物功能材料、高性能无机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降噪、防渗漏等功能的新型建材及制品。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上下游关联企业,推进研发设计、精深加工和工程服务等一体化发展。推广应用粉尘高效治理、分级燃烧减排、城市垃圾协同处理等新技术、新设备,提升行业综合利废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

  黑色冶金。依托富鑫钢铁、旋力特钢、铜陵泰富等代表企业,以产业协同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引领,重点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精品钢、特种钢及配套产业,推动钢铁向装备配套、绿色建筑、消费类用钢产品延伸。推动炼焦工艺绿色改造和副产品循环利用,内引外联适度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清洁化生产和产品附加值提升。

  纺织服装。推动重点骨干企业技术、管理、生产和经营模式创新,加快企业技术装备升级,发展高档精梳、混纺、功能化制品等高附加值系列产品。积极开拓医疗卫生、健康养老和军民融合等新兴领域市场。加大服装品牌培植力度,鼓励企业加强产品设计、面料开发,逐步增加自有品牌,由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营销流通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拓展,促进产品高端化、特色化、个性化。

  食品加工。吸引和扶持一批国内外知名食品加工企业落户铜陵,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特色优、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广、市场效益好的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适应营养健康和多元化消费需求,充分利用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绿色食品、功能性食品,改良发酵萃取工艺,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比例。

  专栏4: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工程

  绿色化升级。高标准建设国家级铜陵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开展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提升专项行动,推行绿色设计和绿色供应链建设。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打造绿色园区,形成以绿色工厂、绿色矿山、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到“十四五”末,规模以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达40%以上,创建国家绿色工厂5家以上,省级绿色工厂20家以上。

  高端化升级。加快推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推动传统产业链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发展,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攀升。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企业技改由单一设备更新为主,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集成创新改造。“十四五”期间,实现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智能化升级。实施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研发设计云端迁移,加快推进供应链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提升供应链整体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围绕标志性特色产业链,构建“一个行业+一批服务商+一批示范企业+一个专项政策”的“四个一”铜陵智造新模式。支持有色、铜化、精达、泰富等企业打造行业垂直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区块链在产品溯源、供应链管理、物流等领域创新应用。到“十四五”末,传统制造业自动化改造和重点行业智能化升级实现全覆盖。

  服务化转型。围绕“产品+服务”“制造+服务”,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开展远程运维、故障预警及诊断、工业设计、融资租赁等服务业务,推动冶金矿山装备、电子专用装备、运输装备、仪器仪表等行业探索发展总承包总集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个性化定制、信息增值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业态。到“十四五”末,培育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10家以上。

  第七章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工程—基地—集群”梯级推进格局。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半导体、5G、大数据、电子化学品、氢能等先导性行业。到“十四五”末,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45%以上,形成1个千亿级新材料产业,2个以上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材料产业。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端金属材料、电子化学品,积极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材料、生物基材料,前瞻布局一批战略前沿材料。高端金属材料领域重点发展铜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及其他金属材料。铜基新材料重点发展具有高强高导、环保易切耐腐蚀的专用铜材产品和特殊性能产品。铝基新材料围绕电力电子、航空航天、汽车船舶、轨道交通、建筑建材等新兴高端领域发展新需求,重点发展铝带、铝箔、铝板、铝型材等产品;其他金属材料重点发展高品质特种钢材,同时发展增材制造材料、高纯金属及靶材等产品。电子化学品领域重点发展电子气体、光刻胶、高性能基板树脂、新型电解质材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领域重点发展高品质合成橡胶、高性能密封材料、生物质纤维、功能膜材料等产品。新型无机材料领域重点发展应用于医学、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环境材料、特种玻璃、人工晶体、多孔材料、无机纤维、薄膜材料、特种陶瓷和陶瓷复合材料等产品。战略前沿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石墨烯、新型膜材料、塑料光纤、超导材料、智能仿生材料、碳基材料等产品。到“十四五”末,新材料产业超过千亿产值规模。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以半导体为核心的电子器件产业,以及半导体材料、功率器件、封测装备等。第五代移动通信领域重点发展光模块、滤波器、双工器、天线、超高频材料等新一代元器件及材料,以及5G基站设备、5G新型智能硬件等。物联网领域重点发展新型传感器、机器通信、射频识别读写器具等关键产品和设备。推动印制电路板向轻薄化、柔性化、高频高散热等方向升级。发展表面贴装元器件,推动电容器及薄膜产业做大做强。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做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及零部件,做强智能测控装备、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重点引进电池铜箔、电池铝箔、铝合金熔铸、压延零部件和精密加工件项目,大力引进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轨道交通装备及零部件领域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提升核心零部件及关键系统的配套能力,重点发展转向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辅助供电系统、空调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等核心产品。智能测控装备领域围绕感知技术、系统编程技术、嵌入式互联技术等,大力发展交通、气象、环境在线监测等智能仪器仪表和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等关键产品。智能机器人领域围绕机器人制造及应用,拓展发展焊接、组装、巡检、搬运等各类工业机器人,探索培育智能家用服务机器人。

  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做大现代中药,培育发展化学药,加快布局医疗器械和疾病预防诊疗。现代中药领域围绕凤丹、葛根等道地中药材,加快中成药新品种和名优中成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化学药领域依托安科恒益、富邦药业等企业,重点发展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医药级化学品、化学仿制药。医疗器械领域重点发展可穿戴式健康设备、理疗护理产品、特种传感监测仪等医疗康复器械,健腹器、按摩椅、足疗机、老年代步车等运动健康器械,监护仪、呼吸机、超声扫描仪、血气分析仪等应急医疗器械。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氢能、太阳能利用产业,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前瞻布局“互联网+智慧能源”。氢能领域积极引进国家级氢能产业创新研发平台、船用氢燃料电池研究院、氢能公共检测服务平台以及氢能领域龙头企业等,提高化工副产氢的利用率和高纯氢气产能,重点发展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制氢设备、氢气提纯设备,储氢、加氢设备等氢源供给及存储设备。太阳能利用领域重点发展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采暖、光伏电池生产主辅材及组件、太阳能光电照明等技术和应用产品。生物质能领域重点发展生物质发电关键技术及装置、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加工技术设备以及高效燃烧、生物质气化和液化、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等技术与装置。“互联网+智慧能源”领域重点推动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培育能源产业发展新业态,大力发展智能用能终端、智能监测与调控等技术及核心装备。

  绿色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设备和产品制造业,积极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行业。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制造业领域以节能电机、半导体照明、节能矿冶设备、节能环保建材、污水净化设备、烟气脱硫脱硝设备及污染防治药剂为重点,着力开发节能、节水、节气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及“三废”治理设备和产品。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积极开展“城市矿产”资源化技术研发、引进和吸收,加强铜铝等废旧金属、报废汽车等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利用、高值利用和再制造能力。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领域重点对有色、化工、发电、冶金、水泥等传统资源行业的环保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发展工业废气、废水、废渣处理工程的设计、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承包。

  深入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健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军民融合企业创新发展环境,招引培育“军转民”,支持发展“民参军”,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和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军民融合产业逐步成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领域。增强基础设施国防功能,推进军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共享。推动国防动员机制和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有机衔接,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深入开展“双拥”活动,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

  专栏5: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新材料:高导新材料、有色高精度电子铜箔、富乐德长江半导体产业园、微芯碳化硅、嘉铜金属制品产业园、涂装铝箔、铝箔隔热卷材、铝基新材料产业园、纳米金属粉生产线、高端溅射靶材、高能碳材料及铬合金、饱和聚酯树脂、高分子合成工业树脂、己二腈、超高纯电子化学品、电子级环氧树脂、电子级硫酸、金属催化剂、高分子功能性涂覆薄膜材料等项目。

  新一代信息技术:5G射频器件及天线制造、5G基站天线、半导体集成电路蚀刻引线框架、大气监测平台、集成电路研发与生产、集成电路引线框架、LED封装、LED显示屏生产、高频微波电路板及SMT贴片、车载触摸显示模块、狮子山高新区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枞阳县电子信息产业园、蓝盾光电子智慧园等项目。

  高端装备制造:无机房电梯、高端精密机械轴承加工、大电量磁悬浮储能飞轮、专用混合动力变速器、智能阀门及盾构机部件、新能源关键设备制造、高端智能阀门、甩挂车箱制造、中建材现代环保装备产业园、狮子山高新区高端智造产业基地、大中润精准医疗高端装备园等项目。

  生物医药:医用水刺无纺布、多功能医用消毒湿巾、澎莱医药产业园、D-对羟基苯甘氨酸医药中间体、医药与新材料产业园、酯化植物营养素中间体制造、安科精准医疗产业园、洁雅生物产业园、新型综合性医药产业生产基地等项目。

  新能源:纳源电池级磷酸铁纳米化提升工程、高镍三元前驱体、焦炉煤气制氢、氢燃料电池车示范推广、大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研发、枞阳县锂电池等项目。

  绿色环保:中国(枞阳)绿色大家居产业园、新家装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中国建材资源综合利用科技产业园、装配式轻钢别墅生产线、废旧电路板及树脂综合利用等项目。

  第八章 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加快推动服务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建设,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到“十四五”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研发设计、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行业,持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顺应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积极实施加快制造服务业发展专项行动,深化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关联,鼓励制造业企业服务环节的主辅分离,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深度嵌入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服务型企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融合,构建全程覆盖、区域集成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围绕产业全过程提供生产性服务的重大示范项目,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流程再造,探索形成符合铜陵实际、具有铜陵特色和行业特点的服务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专栏6: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

  现代物流。以提高物流业发展能效、降低物流成本为导向,大力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提升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智慧化、国际化水平,推动物流业与制造、商贸等联动发展,建设高效便捷、通达顺畅、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和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优化物流设施空间布局,针对主要大宗矿产品、化工产品和重要工业品运力需求,加大各港区与江北港区的分工协作,打造大宗商品物流骨架网和一批物流基地(中心)。发挥铜陵保税物流中心枢纽作用,推进钟鸣铁路物流园、皖中南智慧物流园、枞阳农产品物流产业园、江南砂石集散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现代金融。围绕产业创新和转型需求,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吸引银行、保险、基金、期货、证券等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落地铜陵,引导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消费金融、融资担保、地方资产管理等类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推进“税融通”“4321政银担”“续贷过桥”等金融业务提质扩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投融资担保体系,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抢抓“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新三板转板”等政策机遇,推进企业上市登峰计划,引导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实施股权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到“十四五”末,力争培育新增上市企业8家以上。

  科技服务和研发设计。围绕创新链拓展服务链,大力发展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产品生产全周期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鼓励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来铜设立分支机构带动铜陵科技服务业发展,提升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效率。引导制造业企业应用创新生产运营管理和商业发展模式,向研发、设计、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依托我市铜铅锌和PCB两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加快发展各产业领域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努力建设辐射长三角的检验检测科技服务基地。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积极发展信息技术咨询、设计和运维服务、软件外包服务,鼓励发展高端软件和信息安全产业。深化与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的合作,不断导入国内头部企业的产业生态,引进培育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支持铜官数谷软件信息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高水平建设运营市大数据产业园,拓展长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平台功能,加快实施“工业大脑”“城市超脑”,强化跨领域、跨行业的智慧应用。

  商务服务。以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为牵引,引进、培育和促进商务服务企业向专业化、信息化、品牌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构建结构合理、运作规范的商务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工程咨询、管理咨询、认证认可、融资租赁、资产评估、信用评估、广告会展、市场调查等产业。鼓励发展人才招聘、人力资源服务外包、高级人才寻访等人力资源相关服务。积极发展继续教育、职业培训、校外培训等服务。引导中介服务企业和机构独立、依法、客观执业,规范中介服务市场秩序,推动行业“中介业态”向“产业业态”升级。

  节能环保服务。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服务、节能环保咨询服务、节能环保设施运营管理、节能环保贸易与金融服务等节能环保服务,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培育节能环保专业服务机构和综合环境服务龙头企业,构建节能环保服务体系。鼓励重点用能企业成立专业性的节能服务公司,引导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加强技术开发、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培育提供资源节约、废物管理、资源化利用等一体化服务的循环经济专业化服务公司,不断壮大新兴环保服务业。

  电子商务。加快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支持铜官乐、中盛画材、铜草花等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巩固枞阳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成果,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围绕新零售、跨境、直播等电商产业新生态圈,支持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分享经济、协同经济等新模式,建立由线上线下全渠道、体验式消费场景、供应链服务平台等构成的创新经营模式。依托铜官数谷跨境电商产业园拓宽外贸渠道,加快打造“汐有”跨境园区,支持企业探索开展直购进口业务,建设境外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探索建设综合性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性服务需要为主线,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托育、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推动商贸流通、家庭服务、文化旅游、房地产等加快升级,扩大覆盖全生命期的各类服务供给,积极培育生活性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向便利化、精细化、多样化和高质化方向转变。

  专栏7: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重点

  现代商贸。推进现代商贸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特色化、专业化商贸中心。加快发展便利商业,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建设集社区综合超市、标准化菜市场、便利店、餐饮店等于一体的“15分钟便民消费圈”。推动传统农贸市场转型升级,提升改造皖南环球港、红星美凯龙商业广场、步行街特色街区。精心打造城市中心商圈。繁荣农村商业,推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打造城乡一体供应链体系。

  文化旅游。深入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浮山、大通古镇创建5A景区,高标准打造梧桐花谷、犁桥水镇、枞阳三公山等一批精品景区,高质量建设中国铜博物馆,支持枞阳县、义安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文旅产业向智慧化方向升级,发展沉浸式和交互式体验型文旅消费。

  健康养老。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接养老和医疗资源,建设医养综合体。鼓励多元主体和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着力培育多层次养老健康服务专业机构,提高绿源养生公寓养老综合体、南山康养等运营水平,大力建设大中润医疗健康养老、润泽颐养园等重点项目,支持枞阳县建设医养综合体。鼓励养老机构与社区有机融合,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探索互助性养老。实施“互联网+养老”工程,完善市级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养老服务业企业信息数据库。

  家政物业。积极发展社区照料、病患陪护、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新业态,推动家政服务由保洁、保姆、搬家等传统服务向托幼服务、高级护理、高级家政等现代服务拓展。推行专业化和规范化物业管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着力打造铜陵家庭服务品牌。鼓励开展家庭服务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开展家政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争取更多企业、项目纳入国家试点。

  房地产业。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实施“1122”工程,建立完善房价和地价联动机制,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建立健全符合市情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培育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健全房地产中介行业自律管理和资信体系,加大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力度,健全房地产行业信息体系、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和监督管理机制。

  住宿餐饮业。打造一批酒店、餐饮优质品牌,引导“小菜园”等住宿餐饮企业提标上市,以市场为导向、文化为内核促进住宿餐饮业与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业有机结合,促进规模化、规范化和连锁化发展,推动建立有地方特色的行业标准,提升服务市民的质量和品位。

  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巩固铜官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成果,实施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工程,打造一批产业导向明确、集聚协作紧密、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提升环天井湖、铜草花等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水平。引导各类集聚区相互配合、良性互动,推动集聚区由单纯的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转变。到“十四五”末,全市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园区)新增8家以上,力争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达到5家。

  第九章 打造区域经济发展主引擎

  对标沪苏浙先进园区,努力在总量规模、创新能力、产业集聚、体制机制、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阵地、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开发开放的主载体、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十四五”期间,全市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保持12%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税总额等主要指标较“十三五”末增长50%以上。

  打造产业地标。优化整体布局,各开发园区聚力主攻2个左右主导产业,加快形成规模优势明显、核心技术领先、产业配套完善的特色产业集群。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到“十四五”末,国家级开发区对标长三角优秀园区实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省级开发区在全省综合排名不断进位,培育打造2个以上具有优势潜力的特色先进制造业集群。

  推进开放合作。探索“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发展模式。积极寻求与产业资本对接合作,汇集多样化融资手段和新金融业态,发挥基金在项目引进、产业培育以及环境打造中的引导作用,集聚和引入各类产业资源。建立龙头企业项目、产业链配套项目和公共支撑项目等重大项目储备库,形成“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大力推动园区开放发展,积极主动构建友好园区结对关系,探索园中园、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体系,积极承接沪苏浙产业、资本、技术外溢,采取“飞地经济”等模式主动与沪苏浙先进园区开展合作共建。

  提升承载能力。加快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创新型智慧园区。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建设研发设计及中试平台、工业厂房、创业孵化器、产业加速器等配套设施。定期摸排园区闲置土地及厂房,释放园区发展空间,鼓励企业建设多、高层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适时启动铜陵经开区扩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枞阳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深入推进“环保管家”,打造绿色园区。到“十四五”末,铜陵经开区力争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推进产城融合。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理念,推动具备条件的开发区由单一产业功能向城镇综合功能区转型,强化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配套,提升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促进“科创—产业—生态—居住”融合发展。加快实施狮子山等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争创国家示范。“十四五”期间,铜陵经开区联合西湖片区力争打造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东部城区全面推进高端生活性服务业和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提升义安开发区交通通达性和生活便利性,形成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图2:铜陵市产业园区布局图

  推进改革突破。建立“项目互推、信息共享、利益共享”的招商协作机制,将“用户思维、客户体验”贯穿至服务市场主体的全过程、各方面,落实省级以上开发区赋权清单制度,全面实施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和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全面推进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创新园区体制机制,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探索管委会与开发区公司合作治理、开发公司主导运作管理等多种模式综合应用,鼓励开发区公司上市融资。稳妥推进经开区法定机构改革试点。聚焦投入、产出和贡献等效益指标,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励更多“精兵强将”进入经济发展主战场。

  专栏8: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重点工程

  特色园区锻造:依托开发区培育特色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大做强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枞阳县省级铝基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推进枞阳绿色大家居智造产业园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全市开发区实现产值500亿元、1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分别不少于1个、5个。

  创新园区驱动:坚持“科创+产业”路径,实施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各园区建设与主导产业吻合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等,实现每个园区至少有1个省级以上公共创新平台。支持狮子山科创园申报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支持铜陵经开区铜峰电子、文一三佳等企业积极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加快铜都创新小镇等平台建设。

  高端园区引领:围绕铜产业高端环节抓招引,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围绕新兴产业核心环节抓招引,在新产业、新业态上精准发力。大力发展高性能铜基新材料,围绕集成电路等前沿热点产业,培育一批团体冠军、单打冠军、隐形冠军和潜在冠军。力争“十四五”末,全市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实现“双倍增”,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级龙头企业达到8家以上。

  合作园区共建:深化我市与上海松江区、江苏常州市等合作框架协议,探索产业园区共建共享协调发展机制,选准特色主导产业,瞄准长三角地区先进园区,通过“飞地式”等合作共建新模式开展项目、产业、信息等方面的外部合作,实现园区发展二次跨越。

  绿色园区提升:全面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支持开发区实行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灵活方式高效利用土地,创新闲置土地盘活和低效土地处置的方式,探索存量土地的二次利用机制。支持铜陵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智慧园区共享:全面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开发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打造园区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积极构建产业生态闭环,实施经开区创新型智慧园区等一批重点项目,为全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支撑。

  第十章 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深入实施“创品牌”“护品牌”“用品牌”三大行动,持续提升铜陵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国内美誉度。

  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强化以技术标准引领质量提升,鼓励全市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牵头或参与制修订更多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强科技、专利、标准一体化研究,鼓励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融入标准,推动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以争创中国质量奖、安徽省政府质量奖、铜陵市市长质量奖为抓手,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建立完善产品质量安全评估、风险监控、分类监管机制,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推动形成一批有长期稳定竞争力的高质量品牌企业和产品。大力弘扬“熔旧铸新、卓越发展”城市质量精神,把“工匠精神”注入企业文化。到“十四五”末,基本形成市场导向、标准引领、质量为本的质量强市体系。

  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聚焦“创品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优势特色农业为重点,实施商标培育工程,做大做强品牌经济。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品牌国际化布局,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提高铜陵品牌市场占有率。全面“护品牌”,实施严格的商标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积极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原产地产品传承。强化“用品牌”,发挥品牌的延伸效应,鼓励开展品牌整合,创新设立区域公用品牌,丰富地域品牌文化,提升商标品牌质量和效益。到“十四五”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自主品牌,有效商标拥有量达到22000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拥有注册商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新增驰名商标3件、地理标志商标2件、省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2个、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30件。

  第三篇 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在科技创新能力上实现更大增强

  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培育融合、协同、共享的双创生态环境,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第十一章 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落实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持续提升创新体系效能,以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探索各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整合形成若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和制定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鼓励企业编制技术创新发展规划。支持企业创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到海外建立、收购研发机构,实现设计、研发环节国际化,培育一批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的生力军作用,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走“专精特尖”发展之路,成为细分市场的“配套专家”和“行业小巨人”。到“十四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0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覆盖率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

  推进产业核心技术突破。落实科技创新“攻尖”计划,加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创新要素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创新主体协作融通,实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产业基础再造、技术改造等重大工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整合创新资源,瞄准我市先进结构材料等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和产业竞争制高点,实施现代产业发展共性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争取更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创新基础平台落户铜陵。开展皖江中心新一轮三方共建,鼓励企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联盟、机构、平台等多种形式的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着力攻克、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健全技术攻关组织管理机制,采取“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竞争赛马”等方式,选拔领头羊、先锋队。加强对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产品应用的扶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政策,强化专利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购买专利、专利入股、失效专利技术利用等形式,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突出科技开放合作,推进产业核心技术的跨区域协同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大院大所在铜陵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创新资源向铜陵集聚,不断提升城市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到“十四五”末,滚动实施省市科技重大专项100项以上。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坚持“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完善“创新成果+园区+基金+‘三重一创’”科技成果转化“四融模式”,构建重大科研成果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金融支持、成果落地全链条转化机制,促进资金、技术、应用、市场等要素对接,打通创新链、资金链、价值链。积极探索项目产业化模式,以项目为载体、资本为纽带,选择一批引领产业高端发展、市场前景好的关键核心技术成果,依托骨干企业实施一批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推进中国科技大学铜陵技术转移中心、吉林大学(铜陵)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实体化运行,探索共建中科大中试平台(铜陵)基地,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开发园区建立产业垂直孵化体系,为企业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专利、融资等提供专业服务,打造孵化器“升级版”。加强与合肥大科学中心、G60科创走廊等科技创新策源地对接,加快推动长三角科技成果在铜陵转移转化。到“十四五”末,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50万平方米,入驻孵化企业500家以上。

  加快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建立第三方科技项目选择和评价机制,试点推行科研管理“绿色通道”、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财务报销责任告知和信用承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完善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和科研活动分类支持机制,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机制,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用好“科技贷”,开展投贷联动试点,健全科技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创新投资基金,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支持保险机构拓展科技保险险种范围,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登陆新三板和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建设科技资源共享与交易云服务平台,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国家铜铅锌质检中心(印制电路板质检中心)、中科院皖江新兴产业技术中心、铜陵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组建安徽先进结构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承接用好“科创中国”平台资源。到“十四五”末,力争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全覆盖,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总数超过150个。

  第十二章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创业强基

  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以互联网应用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共享,形成多方参与的高效协同机制

上一篇:最有营养的食物都有怪味道
下一篇:淮安移动开展防拐防走失儿童安全教育志愿活动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