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苏高考,作文切题立意的三重境界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01-11
手机版

  作为高考大省,2020年江苏高考卷作文题可谓万众瞩目,考题是这样的: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文以意为主”,大考作文的切题与立意最关键。

  立意前我们先破题:信息影响和塑造了人的认知,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意味着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句话基本是材料的核心内容。

  立意是为文章搭建灵魂,切题、求新、求深,高考作文立意能做到前两项已是高分作文。鉴于高考考生的阅历和阅读局限,很难要求高考作文立意有能有多少深度。

  我认为大多数考生正常的文章立意:关于选择!

  大多数考生笔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思维,但基本不脱“选择”二字。我们的人生就是一次次选择的结果,很多人相信选择大于努力。正确的选择源于我们面对信息的理性思考,在智能互联网时代,我们的需要自控、自律,谨慎选择有利于成长的信息。

  考生能按上面写,作文能很好的切题,立意也有针对性,有正能量,这就算一篇合格高考作文。

  如果考生能有较广泛的阅读,读过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今日简史》,乔纳森·海特的《象与骑象人》之类的书籍。了解人工智能、算法、人类认知形成的知识。我们能从材料中看出一句很多人并没有注意的话:因为我们总是喜欢关注自己喜欢的人和事。

  按喜欢而选择,其实就是命运

  也许会有更高一层的文章立意:命运抗争

  从心所欲、惺惺相惜、情不自禁、突如其来,我们大多数的选择都是源于情绪而不是理性,很多时候,选择中大多数我们的自我意识竟然意识不到。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我们面临重大的两难问题时,决策基本是潜意识起主导作用。

  这也解释了,明白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做不好人生选择。一个人,提升认知,是从认识到认知的局限性开始的。对命运的抗争,就是从一次次认知提升开始的。我们越有智慧,越懂得命运,有时需抗争,有时需耐心。

  如能立意到如此,我相信一定会有高分或满分作文的机会。

  如果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大量的深度阅读,不断的哲学思考,搭建了多种思维模式。我们其实可以突破第二层命运抗争的立意,形成第三层文章立意:人的自欺本质与自我突破。

  我们将分析信息塑造认知的本质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按喜欢而选择?未来的我、更好的我源自认清人的自欺本质,成长即自我的不断否定与突破。不过这可不是800字左右的高考作文能写清楚的了。

  就算写清楚了,也许已超过高考阅卷老师的想象极限了,不会认为是高考考生自己写的,判个零分作文也是有可能的。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1南宁市区中考成绩公布
下一篇:2024年艺术特长生可能被取消,“新一代”特长生崛起,又开始卷了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