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往事:警官学校出身的“小鲁迅”,凭借写小说的技能越狱成功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01-16
手机版

  

  ▎苏武不可法,不要忍辱负重;

  勇敢地站出来,同顽敌拼搏。

  ——李季风,《在牧场上》

  ▎你放心,哪管是一口唾沫,若是对敌人有利的话,我也要把它咽到肚子里。

  ——李季风悄声对妻子李坤影说

  

  【序】

  当年,也是有着“谈婚论嫁”这规矩的。

  他们相处几个月后,就谈起结婚条件来。

  他:

  “你若嫁给我,必须答应三个条件,而且要身体力行。

  第一是共同工作;

  第二是不怕吃苦;

  第三是准备牺牲。”

  她对前两条是无可非议的,表示赞同,但对最后这“准备牺牲”的第三条,却迷惑不解。

  于是反问:

  “年纪轻轻的,为什么结婚还要准备牺牲呢?”

  

  他激动地说:

  “我们的结合,不是为了建立美满的小家庭,生儿育女,碌碌无为。

  当今国难当头,同胞受苦受难。

  我们的结合是为了革命,共赴国难,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因此必须有准备牺牲的信念,望你三思而行。”

  她流着热泪,表示接受这个苛刻的条件。

  他“安抚”道:

  “劝人家牺牲是不尽人情的。

  所以,我要置身于牺牲的行列之中,而且要站在前头!”

  

  【一】

  1941年12月31日23时;

  长春福丰旅社的二楼;

  李季风、李坤影这对新婚夫妻刚刚入眠,却被一阵急促的砸门声惊醒。

  不待他们起身问个究竟,满洲国首都警察厅特务科的监督警尉田中贞夫就率领着吉田、新保等几名日本特工闯入屋内。

  他们不容分说,将李季风按在床上,带上手铐。

  

  接着便是翻箱倒柜,进行“家宅搜查”。

  凡是属于进步书籍,如《共产党宣言》、《大众哲学》和鲁迅、巴金、茅盾及苏联文学作品等均装入李家的皮箱或用床单包起来;

  然后特工们将李季风夫妻用黑布蒙眼,推上小汽车,关押到警察厅后院的小红楼。

  这是座专门拘押“政治犯”的秘密监狱,高大的围墙上,架设着电网,戒备森严。

  这是他第一次被捕。

  【二】

  李季风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郊的一户农民家庭。

  这年,刚刚24岁。

  他原名李福禹,笔名季风、季疯、方进等等。

  

  1932年,在读中学时,就已经在《大公报》副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自由的小鸟》,显出了他的文学才华。

  从此,在东北文坛渐露头角。

  1937年春,考入北平警官学校。

  入学不久,“七·七”事变爆发,他毅然参加了抗日救国军,在北平城郊打了几个月游击。

  由于寡不敌众,队伍被打散,他遂返回老家辽阳。

  于是,他拿起笔做刀枪。

  

  【三】

  1939年,李季风的第一部长篇通俗章回小说《昙花一现》开始在《大同报》副刊连载,震动了东北文坛,受到读者的喜爱,畅销各地。

  紧接着,他以磊磊生为笔名,陆续发表了《贫穷与犯罪》等6篇作品。

  就这样,他依靠文艺阵地,以笔作刀枪,在作品中,仿效鲁迅的手法,用词泼辣、尖刻,敢于揭露、抨击现实,字里行间蕴藏着宣传抗日的民族意识和思想启蒙的内容,因此深受东北爱国青年的钦佩和赞颂。

  后来,他的这些散文汇编成集,名为《杂感之感》,由长春益智书局出版。

  其他动漫

  他在《杂感之感》中写道:

  “……他们永远不盲从、不阿谀、不苟合;

  他们有绝对的信心,可不是臆度的武断;

  他们有固执的理念,可不是虚无的梦想。

  虽然是周遭的鬼蜮、虽然有着进路的坎坷,他们决不恐怖,决不犹豫。”

  到了1941年春天,李季风的声誉和他的作品,风靡一时,素有“东北小鲁迅”之称。

  

  【四】

  李季风巧妙地利用着文艺这块阵地。

  他通过自己的作品,联系到一大批青年读者,并激发起他们的抗日热情:

  近者来访面谈、远者来信鼓励,大家都强烈要求以他为中心,自愿组织起来为抗日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主客观形势影响下,他也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应由呐喊进而为行动起来。

  为此,他建立起“青年读书会”。

  

  青年读书会,又称“社会主义革命小组”,是自发地以左翼文艺工作者为主体的秘密抗日组织。

  它下辖若干基层小组,每个组3-5人,个别吸收组员,小组间不发生横的联系,实行垂直领导。

  成员间磋商机宜、研究斗争策略,回答青年读者有关文艺创作方向的问题、指导他们进行实际抗日斗争。

  当时,在长春还活跃着由刘荣久、马成龙领导的秘密抗日组织“读书会”。

  为了抗日救国,“读书会”更名为“铁血同盟”,对日寇展开爆破、纵火等破坏行动。

  被捕前,李季风正在与“铁血同盟”进行接触,商讨两个组织进行合并。

  

  【五】

  能被称为“敌人”的人,一定不会蠢;

  1941年12月21日,“铁血同盟”的领导人刘荣久、杨文阁被特高课诱骗,前往哈尔滨接受所谓“入延安抗日大学前的培训”。

  培训过程中,由于两人极度缺乏斗争经验,主动向由特高课汉奸刘玉廷扮演的“中共中央特派员”汇报说:

  “除了我们的组织外,我还知道有一个反日组织,就是季风(指李季风)和一个姓易的。

  他们在新京秘密成立了反日组织,实行单线联络,进行反日活动。将来有可能与我们合并。”

  

  12月30日,特高课以召开“东北联络会”为名,将“铁血同盟”的负责人及各地代表骗至哈尔滨,在会上将他们全部逮捕。

  震惊东北的“12·30”事件爆发了。

  此事说来话长,篇幅所限,日后再聊。

  第二天,李季风在长春的住所被捕。

  【六】

  李季风被捕后,遭受严刑拷问,但他咬紧牙关,坚决不承认成立什么秘密组织和进行抗日活动。

  担任主审的田中,狡诈多端,采用迂回审讯方法,想让他讲出谁是共产党或国民党。

  李季风将计就计,说他认识共产党与国民党在长春的主要负责人和若干人员,如果相信他,他可以领着去捉。

  

  因为他是写通俗小说的,所以难免就虚构得活灵活现。

  田中信以为真,令他把这些人的名字和地址说出来。

  李季风说:

  “这些人的住址不固定,使用化名,他们也不告诉我真实情况,但我认识他们,我可领你们到街上去认。”

  田中高兴地说:

  “好!那你就领我们去吧。”

  李季风指了指镜子中自己蓬头垢面的形象说:

  “这副样子到外边去,怎么行,人家很机警,见我囚犯模样,远远地就躲起来了。

  而且,我也不能从警察厅进进出出,叫人家盯上了,我们的计划就破产了。”

  

  1942年1月,李季风被转移到长春市的特务据点(现在叫“安全屋”)、头道沟中央通中村旅馆二楼住下。

  日本特工们给他理发、洗澡,还为他买来新衣裳,伙食上也给以“优待”,允许有一定范围的行动自由。

  房间里有两名特工“陪伴”他,楼梯口也有人守着,监视他的行动。

  1月13日早晨,空中飘着雪花,西北风刮个不停。

  李季风起床后,来到二楼盥漱室。

  环顾四周,发现监视他的特务不在身边。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用力推开窗户,纵身跳下去……

  

  【下情提要】

  李季风两次越狱,轰动了全东北。

  社会上传播着他神话般的故事,把他描绘得有上天入地之能。

  有人说:

  “李季风不但文章写得好,还练就一身好武艺。”

  说他会飞檐走壁,攀越高墙,如履平地,从高楼跳下,像棉团一样,柔软无声;

  说他长一双飞毛腿,昼行一千,夜跑八百;

  还说他会“破牢术”,吹一口气,牢门便自动开启;

  他还会“定身法”,用手一指,能使警察动弹不得。

  更有说他会什么“分身法”、“遁身法”等等。

  这些传说,不胫而走,添枝加叶,把李季风形容得活像孙悟空一般。

  

  ……

  他们是“老相识”了,李季风躲藏不及。

  日特上来擒拿时,他奋力反抗,格斗起来。田中身材矮小,被他挥拳打翻在地。

  欲脱身时,西田吹笛报警,立刻召来几个警察。

  他身单势孤,终于第三次被捕。

  沈阳中街是商业闹市。

  他拒捕时,围观的人挤满了闹市。

  

  为制造声势,向同志们示警,他放声高呼:

  “我就是李季风!

  李季风真被捕啦!

  我要抗日!

  我要爱国!”

  连喊数声,气贯长虹。

  

  【陆续更新,敬请关注】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1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第4讲
下一篇:不同的排行榜,国内3所高校位次相差100多名,你相信大学排名吗?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