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哪些高金教授的論文登上了國際頂刊?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

  在國際學術界,

  2021年,高金教授團隊在學術領域辛勤耕耘,共有6篇論文被上述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或接受。

  另據統計,2021年高金全職教授共發表論文52篇(含已接受,即将發表。下同),其中刊登于國際學術期刊的有34篇。截止到2021年底,高金教授共計發表論文738篇,其中刊登于國際學術期刊的有641篇,發表于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的有215篇,在同類院校中保持領先水平。教授們立足國際金融前沿的研究成果,既彰顯了高金強大的知識原創力,也為各教學項目的開展注入了強勁的學術動力。

  論文摘要

  * 以刊發時間為序

  汪勇祥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

  研究領域:公司财務經驗、政治經濟學、組織經濟學、中國經濟

  《環境污染如何影響分析師預測?——來自中國的證據》

  Air pollution, affect, and forecasting bias: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nancial analysts

  期刊: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21/3

  作者:

  Rui Dong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Raymond Fisman 波士頓大學經濟系

  汪勇祥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Nianhang Xu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空氣質量會影響市場參與者的心情,因此證券分析師參與實地調研當天的環境特征也可能會對分析師預測的精确度産生一定的影響。2009年以後,深交所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分析師調研的情況,因此本文将2009年至2015年間分析師的預測報告與他們對上市公司實地調研的數據進行匹配,以獲知分析師調研的具體日期和地點,從而得到當天調研地的空氣污染情況。

  研究表明,空氣質量越差,分析師的公司盈利預測越悲觀。調研日與分析報告出版時間間隔越長,空氣污染對于分析師悲觀預測的影響越低,這表明随着時間的推移,調研當天的空氣質量對分析師的影響變弱。

  更有意思的是,作者發現,如果一個分析師一直在空氣質量差的地區工作,當他出差實地調研時,如果調研當地的空氣質量雖然差,但是比他工作所在地空氣質量要略好,那麼,調研地的空氣污染對分析師也不會有影響,這強調了分析師對環境污染的一定程度的适應性。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發現是,如果調研當天有來自不同券商的分析師一起調研,那麼,這種因為空氣污染而導緻的分析師的行為偏見就會減弱;而如果當天參與調研的都是來自同一個券商的分析師,那麼,這樣的行為偏見會更強。這表明來自不同券商的分析師之間的社會交流有助于減少偏見(而同一公司内部的交流有時會增強偏見)。

  資 超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助理教授

  研究領域:宏觀金融、資産定價、金融市場、貨币和财政政策等

  《投資分散不足情況下非系統性風險的外部性》

  Under-Diversification and Idiosyncratic Risk Externalities

  期刊:

  2021/5

  作者:

  Felipe S. Iachan 巴西EPGE金融學院

  Dejanir Silva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槟分校

  資超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傳統金融學理論認為投資者會分散投資,因而非系統性風險不會對整體經濟有太多影響。但大量的實證研究表明現實并非如此,很多投資者并沒有分散投資,而非系統性風險對資産定價、企業投融資,甚至宏觀經濟都有重大影響。

  這篇論文旨在探究非系統性風險在沒有被充分分散的情況下是否會造成資本低效配置?如果是,那政府能否通過政策調整來推動經濟回歸到最優配置?研究者為此構建了一個宏觀金融模型,并通過此模型證明非系統性風險确實會造成實體投資不足,而且現有的投資也過度集中在高風險項目上。他們将這個現象稱為“非系統性風險的外部性”,接着進一步揭示了這個“外部性”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可以通過資産定價數據進行量化估計,并發現它帶來的福利損失是不容忽視的。

  在該論文中,三位研究者還進一步探讨了可能有效的解決方案。一個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加強投資者教育,推動其進行充分的分散投資。但他們指出,在實際投資中,很多投資者不這樣做的原因并非是不理解分散投資的益處,而是有一些其它的考量,例如交易成本,動機摩擦,信息獲取等。那麼如果投資者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分散投資,政策制定和監管部門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作者指出,政策制定者隻需利用現有的政策工具(稅收和銀行資本監管要求)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非系統性風險外部性的不利影響,從而更好地優化資本配置。

  汪勇祥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

  研究領域:公司财務經驗、政治經濟學、組織經濟學、中國經濟

  《中國農地産權改革的生産率效應》

  Property Rights, Land Misallocation, and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in China

  期刊:2021/7

  作者:

  Amalavoyal Chari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

  Elaine M. Liu 美國休斯頓大學,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

  Shing-Yi Wang 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

  汪勇祥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長期以來,提高農業生産率被視為促進一國結構轉型和經濟增長的關鍵環節,但現實中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生産率仍然非常低。本文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低效的農業生産率可能是制度摩擦導緻資源錯配的結果。事實上,這一猜想也得到發展中國家兩個典型特征的支持:一是大部分農戶家庭的土地耕種面積很小,說明土地分配不當;二是勞動力占多數,說明勞動力配置不當。因此,一個自然且重要的問題是,通過降低農地流轉的交易成本能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本文利用2003年的《中國農村土地承包法》(RLCL)在不改變土地所有權的前提下賦予農民土地承包權,為回答這一問題提供了可靠的證據。

  本文主要使用2003-2010年中國農村固定觀察點數據(NSP),輔以作者與中國農業部合作調研的土地質量數據、作物價格數據等,通過利用RLCL在各省實施時間上的差異,來分析這一問題。研究發現,改革後土地出租增加了7%以上,在村莊一級,土地總産出和總生産率也分别提高了8%和10%,這表明減少土地市場摩擦可以提高土地再分配的效率。同時,作者還發現改革促使生産率較高的農民增加了土地耕種數量,而生産率較低的農民的土地耕種數量相應減少,研究中所觀察到的生産率的增長近88%歸因于改革後的土地資源重配。另外該研究還發現,更多的土地被用來種植那些價格上漲的農作物,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農民抵抗外部風險的能力在增強。

  李 潔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助理教授

  研究領域:實證資産定價,行為金融學,共同基金,金融媒介,個人和機構投資者

  《中國的空氣污染、行為偏差與處置效應》

  Air pollution, behavioral bias, and the disposition effect in

电影 China

  期刊:

  2021/11

  作者:

  李潔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Massimo Massa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張弘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Jian Zhang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

  本文主要研究空氣污染是否會加劇金融市場的行為偏差。研究者通過分析中國公募基金涉及的247個城市773,198個賬戶的完整交易信息數據,得出結論:空氣污染顯著增加了投資者的處置效應。

  研究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了影響空氣質量的兩個外生變量:一是強風導緻空氣污染消散,二是淮河以北供暖政策造成的淮河沿岸空氣質量指數變化。這兩個測試表明,空氣質量的外生變化會相應引發金融市場中行為偏差的變化。空氣污染可能會導緻交易效率低下,而金融市場中認知偏差增強會導緻财富再分配。研究表明空氣污染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局限于健康領域。霧霾可能會通過影響個人情緒或認知能力,進而影響個人的投資決策能力和金融市場的有效性。這些發現極大拓展了已有文獻對于環境污染和金融市場相互關系的研究,也說明了環保問題的緊迫性和綠色金融的重要性。

  潘 軍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高金講席教授

  研究領域:資産定價、金融衍生品市場、信用風險模型、金融危機、市場流動性、市場微觀結構、風險管理、固定收益市場和中國金融市場

  王 江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瑞穗金融集團講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資深訪問教授、學術委員會主席

  研究領域:資産定價理論、投資管理、風險管理、市場流動性和穩定性、金融創新和金融工程、國際金融和中國資本市場

  《不确定性增加的溢價:解釋宏觀經濟指數發布前的市場回報》

  Premium for Heightened Uncertainty: Explaining Pre-Announcement Market Returns

  期刊:

  (已接受)

  作者:

  胡杏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潘軍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王江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朱昊翔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

  宏觀經濟指數的發布對資本市場影響深遠。研究宏觀經濟信息與資本市場的互動,對于理解宏觀經濟信息傳遞效率、資本市場的資産定價有着重要的意義。研究者發現,美國股票市場在重要的宏觀經濟公告(包括非農就業人數 (NFP)、供應管理協會的制造業指數 (ISM)、國内生産總值 (GDP)、以及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議聲明(FOMC)))發布之前獲得了可觀的隔夜收益率,而沒有增加通常意義下的風險。對于宏觀經濟指數,公告前的收益率-方差比遠遠超過公告後的收益率-方差比,這表明在公告前後實現了不同類型的風險溢價。

  為了解釋這一現象,論文提出了一個雙重風險模型,包括指數新聞風險及市場影響程度的不确定性兩個風險。重要的是,這種影響的不确定性在公告前就已被消除。在該模型中,研究者采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來衡量市場影響的不确定性,收益率的方差則來衡量指數的新聞風險。

  該模型對宏觀經濟公告前後的收益率、方差和 VIX 的聯合動态變化形成了清晰的預測。具體來說,論文将公告前的隔夜時段作為預公告期,将前6個交易日作為積累期,實證檢驗了市場影響的不确定性在積累期上升,帶來了同期的市場價格的下跌;而在預公告期市場影響的不确定性大幅消除,産生了公告前市場的高收益。最後,論文發現了在市場波動率指數大幅意外飙升的次日,股票市場呈現了和宏觀指數公告發布前類似的高收益和不确定性消除的現象。

  論文創新地通過市場影響程度的不确定性這一視角對公告前時期進行建模,從理論上豐富了宏觀經濟指數信息對資本市場資産定價的影響,同時實證刻畫了收益率和VIX的動态特征。理解宏觀經濟指數信息傳遞的内在機制,有助于改善資本市場效率,形成宏觀經濟與資本市場的良好互動。

  朱 甯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副院長

  研究領域:行為金融學、中國宏觀經濟與金融市場,賣空、破産與重組、公司财務與收購兼并

  《外推泡沫與交易量》

  Extrapolative Bubbles and Trading Volume

  期刊:

  (已接受)

  作者:

  廖靜池 深圳證券交易所

  Cameron Peng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朱甯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人們都熱衷于研究資産泡沫,是什麼導緻價格變動?又是什麼導緻交易量暴漲?最近,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使用外推法來解釋泡沫的形成。

  在本文中,研究者搭建了一個泡沫推斷模型來解釋曆史上金融泡沫發生過程中的價格和交易量急劇上升的現象。他們基于2014-2015年中國股市泡沫的賬戶交易數據,利用模型預測交易量的上漲。結果表明,交易量的确額外增長了30%。

  受外推信念和處置效應的影響,投資者傾向迅速買入過去收益為正的資産,還會在回報持續良好的情況下出售這些資産,因而産生金融泡沫。針對此現象,研究者認為将實現效用(一種非标準偏好)與外推法(一種非标準信念)相結合是其解決方案。

  [高金智庫]全新上線,

  敬請關注!

  高金智庫(SAIF ThinkTank)是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的智庫品牌,依托高金強大的海内外教授和專家團隊,專注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國際金融”及“金融科技”等三大研究領域的政策研究與決策咨詢。

上一篇:9月5日起,全市线上教学!家长、学生注意事项来了!树德、成外高新、华西、圣菲、实
下一篇:[中国青年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