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祥:情系长眠在老挝的中国烈士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2-12-01
手机版

  作者:赵安金 李翔昌

  题记《金缕曲~赞周永祥老战友》

  回眸半世纪,光荣路,援老抗美,密林上寮。画笔从军壮志酬,放映岁月长歌。时光匆,绿色军衣。五十载春夏秋冬,彩云南,千里边疆行,民族情,山河寄。

  军人本色初心记,神州望。国防战士,英雄魂铸。勐赛纳莫先烈碑,浮雕铁马兵戈。向前冲,对越还击,带兵冲锋上高地,枪林弹雨大难不死。立战功,官兵奇。

  

  周永祥(笔名:周亮),男,汉族,云南鹤庆人,1949年4月出生,1970年12月入伍,1971年9月入党,1972年奉命进入老挝,担任警卫筑路部队的任务;参加过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86年,转业到云南国防印刷厂,任美工设计室主任,2006年退休。“光荣在党50年”荣誉获得者。

  16年军旅生涯,曾4次荣立三等功。退休后,他醉心于绘画创作,尤其专攻油画创作,作品多次进入省级、全国美展,多次获奖。其画作还作为国之礼品,赠予联合国等机构。受云南省有关部门的委托,为前台湾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作肖像画。

  

  在老挝担任警卫任务的那些日子里,他曾目睹、耳闻中国军人在援老抗美、履行国际主义使命、保卫我国边境安宁的日子里,有两百多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其中129人葬于勐赛县中国烈士陵园,81人葬于纳莫县中国烈士陵园。长眠在老挝的中国英烈,成为周永祥心中永远的痛。

  为了纪念长眠在老挝的中国烈士,陈万秋、雷燕、周永祥、秦小勤等人,决心为两座中国烈士陵园创作了大型浮雕,浮雕精准再现了中国军人当年援老抗美的经历,成为中老两国睦邻友好象征,今天也成为中老铁路通道旁的重要旅游景点。

  绘画战斗队

  1966年,“文革”开始。

  “不参加红卫兵串联,不参加武斗。”周永祥说。和许多同学一样,初三刚毕业的周永祥中断了学业。鹤庆县第一中学的美术老师段丽三,组织了一群爱好美术的同学,成立了一支“绘画战斗队”,每天在教室里教画主席像。时间一长,每个人的绘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1968年,周永祥画的毛主席像。

  尤其是周永祥,这个仿佛骨子里与绘画有缘的中学生,更是废寝忘食地投入绘画之中,他画的毛主席像惟妙惟肖,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

  后来,他与同学一道在鹤庆县城的大街小巷的墙上绘画领袖像。

  周永祥说,他能够步入艺术殿堂,就是起步于两年的“绘画战斗队”。是教美术的段老师带他走上了一条艺术之路。

  1969年,他作为城镇知青,到农村下乡插队。他想成为一名军人,步入军队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按照当时政策规定,知青要下乡劳动锻炼两年,才能有资格报名当兵。两年插队生活,认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成为必修课。

  1970年12月,接兵部队到鹤庆征兵时,发现了有文化、会画画的下乡知青周永祥,他作为特招“艺术兵”跨入了军营,成为驻云南临沧陆军第11军32师96团的一员。

  新兵集训中,他利用自己绘画特长,业余时间为新兵营、连的黑板报配插图,受到官兵好评。集训结束,他成为一名真正的士兵。在训练间隙,仍坚持用粉笔、用画笔为连队黑板报、墙报画插图。在连队仅仅工作、生活了几个月,就被调到了团电影组,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

  勤于学习业务,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了发电机的使用、倒片、放映机放电影基础技术后,周永祥将注意力用在了幻灯片绘制和放映上。团队的好人好事,都成为幻灯片的人物,令全团官兵感到新鲜有趣。

  当时,革命样板戏正风靡全国,硬是加班加点,一笔一画,精心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绘成了幻灯片。每周六放电影之前,都加映了单独成集的样板戏幻灯片,为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放映员周永祥也成了一名受大家欢迎和喜爱的“小画家”。

  援老警卫放电影

  公元1972年,他所在的96团奉命进入老挝执行警卫任务。

  

  那是他第一次进入亚热带的山岳丛林地带的异国他乡。道路是新修筑的,蚊叮虫咬不说;天上,经常有美帝的飞机进行侦察、轰炸。我筑路部队、高炮部队最危险的敌人,既来自美机的轰炸,还有敌特的破坏。电影组除了为本团分散在各地执行警卫任务的官兵放映电影外,还有为其他筑路部队、高炮防空部队放映电影任务。

  他记得那时每个月,有25天晚上都在放电影。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坚持跋山涉水,为身在异国的中国军人送上精神食粮,也为老挝群众放电影。

  记得非常清楚的是,一次到勐赛县十家寨离漫水桥不远的防空高炮分队放电影,是一度风靡国内外的朝鲜电影《卖花姑娘》。

  他刚把发电机发动,空情来了,高炮官兵上了炮位,密切监视着天空。他只好将发电机熄火。之前空军高炮某师曾经被敌机轰炸过。牺牲了24个人。后来轮战的高炮分队都更加提高了警惕,不敢有丝毫马虎。空情解除,他又将发电机发动。电影放映正要开始,空情警报又响了起来。部队又解散了。

  

  这样来回折腾了10多次。到了夜深时分,空情解除后,再次发动了发电机,使高炮分队看上了《卖花姑娘》。看到动情处,身居异国他乡的中国官兵有的哭出了声,有的小声抽泣着。

  周永祥说,第二天,有的老兵就要退伍了。我必须让他们看上电影,当时好好看一场电影真的是不容易。

  他说,老挝人民对中国军人很友好。也都喜欢看电影。他经常到村寨里去为群众放电影,团卫生所的医护人员也会巡诊到村寨,为群众送医送药。老挝人民对中国军人的感情很深。一次,团宣传干事带着他们4个人到一个寨子里放电影。山路崎岖,坡陡难行,连骡马行走都困难。是老挝群众将放电影的发电机给抬到寨子里去。

  电影还在放映中,为感谢他们4个人,寨子里老乡专门杀了一头牛招待。吃饭时牛肉还没有炖烂,看他们嚼不动,便又杀了鸡煮给他们吃。20世纪70年代,老挝人民也都普遍处于贫困之中。为四个中国军人杀一头牛招待的事,永远定格在周永祥的脑海里。

  在老挝的空余时间,他喜欢创作版画,认为版画有战斗力,表现上很有力量。并且作画时不求一气呵成,有空就可以用刻刀刻上几笔。国画则需要一气呵成。每天晚上9点柴油发电机熄火后,他就会点起蜡烛制作版画。他制作的反映中国军人援老筑路、防空主题的版画作品,有3幅作品入选全军美展。

  每次路过中国烈士陵园,他和战友们心里都很沉痛。那些牺牲在老挝的援老筑路部队的中国烈士等,成为大家心中永远的牵挂。部队撤离老挝时,他在心里想,以后若有机会,一定要为这些长眠在异国的中国烈士做点什么。至于要做什么,一时心里也没有数。在老挝因为工作表现出色,周永祥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宣传干事战斗在8号高地

  1974年下半年,96团完成在老挝的警卫任务后胜利回国。他仍在团政治处电影组工作。

  

  ▲周永祥油画

  1976年上半年,当了6年兵的周永祥,作为团里的“小画家”,加上表现一直很出色,被提拔为团电影组长。他的画作多次参加11军、昆明军区、全军美术展。

  1978年底, 周永祥被抽调到11军政治部,拟任美术培训班教员。然而刚刚报到后,就接到通知,速回96团。原来,部队要上前线,作为团政治处的宣传干事的他,被派往一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96团于2月16日开赴金平县十里村。2月17日晨,攻击部队由马鹿塘进入越南境内,分左右两路直扑绕善公安屯。

  周永祥从望远镜中,看到越军正在架炮,准备对我方进行炮击。我方先发制人,用炮火直接覆盖了敌方的炮阵地。

  2月17上午10时,突击部队进攻遭敌炮火拦截,部队出现伤亡。下午1时,接到师里命令:“部队立即回撤,另有任务。”上级命令96团于18日晨,赶到河口县南屏地区集结待命。

  上级命令32师由河口出境,接替14军41师的作战任务,务必于3月1日在朗勒、为麻地区投入战斗,向纵深发展,围歼郭参之敌。”

  出境后,一路上部队冒着敌人炮火对公路上时断时续的炮击,走走停停,部队向纵深开进。

  炮火映红了半边天。3月8号,在攻打8号高地时,团指挥所命令周永祥随主攻营一连上8号高地。之前,三营、二营的进攻失利,团指挥所命令一营担任主攻,务必拿下8号高地一连冲在最前面。

  要先下一个山凹;过了山凹后才能上坡,向8号高地冲击。8号高地上,敌人的几挺机枪在疯狂射击。子弹打在周永祥身后的石头上溅起火花。他身边翻译身上的军用水壶被打穿,一壶水顺着翻译的腰部流下了裤腿。

  

  ▲版画:《支前》

  我方几发60炮开火了,炮弹都准确落在敌人的机枪火力点上爆炸。敌方的机枪哑了。

  周永祥和一连的官兵一起冲上了8号高地。8号高地上,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周干事,你留在8号高地,照顾好两个伤员。”营教导员对周永祥说。两个新兵在攻打8号高地时受伤,一个断了一条腿,另一个肚子受伤,一段肠子裸露在外。肚子受伤的新兵还直说肚子饿。周永祥从挎包里摸出了一块压缩饼干,递给了受伤新兵。不一会儿,担架队上来了,周永祥将两个伤员交给了担架队。

  此时,一营接到团指挥所命令,攻打侧翼的10高地。二营接受任务,接防8号高地。他正在营指挥所向二营首长汇报攻打8号高地的情况时,突然,敌人的炮弹向8号高地呼啸而来。

  一发炮弹在离他只有三四米的地方爆炸。弹片从他左臂外纷纷飞过。为躲避敌人炮弹的袭击,阵地上的所有人都跳进了战壕。

  敌人向8号高地发射了三组炮弹。硝烟过后,周永祥发现8号高地上只有自己一个人。

  现在该怎么办?要是敌人再次攻打8号高地怎么办?如何才能和部队联系上?

  周永祥正在苦苦思索时,发现有线班的战士向他走了过来。他带着有线班的战友,坚守在8号高地上。他们打开冲锋枪的保险,警惕地望着四周。

  天黑了下来,信号弹四起,分不清是我方还是敌方。紧急情况下,有线班想办法联系上了团指挥所。

  “参谋长,我是周永祥,现在8号高地。8号高地是击溃战,现在只有我和有线班在。要是敌人反扑该怎么办?”他在电话里对参谋长说。

  “整个形势很好,你不用担心。你们把武器捡起来,做好最坏的应对准备。”参谋长说。

  

  ▲周永祥油画

  他和有线班的同志,在坑道里捡了几支冲锋枪。他带着有线班,在黑夜里坚守在8号高地上。

  又过了一会儿,走过来几个说中国话的人。他不由得一个愣怔,用冲锋枪瞄着来人。他听出是9连一个排长的声音。他大声说了声“我是政治处的周干事”,便迎了过去。“排长,你的连队现在在哪里?”“在下边的山坳里做饭。”排长说。

  排长带着周永祥找到了连队。“周干事?你还活着?”连长惊喜地问道。周永祥对连长、指导员说:“我们赶快回到8号高地,做好防守准备!”

  他带着连队又上了8号高地。

  周永祥这个政工宣传干事,开始下达命令、布置兵力。“一排,第一道环形工事;二排,第二道环形工事;防止敌人夜里偷袭!”他果断地命令道。一夜平安无事。

  3月10号那天,部队占领了10高地。周永祥仍坚守在8号高地上。战评时,周永祥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国防战士报的美术编辑

  还在1979年之前,他就开始了油画的创作。他的素材都来源于部队生活。部队在艰苦的环境中腌制咸菜用来调剂生活,他以此为素材,画出了《年年有余》的作品参选全军美展。他为民兵英雄沈玉龙雕刻过版画;和刘新生合作创作的版画《支前》曾上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新闻简报,并在解放军画报上发表。

  1979年9月,周永祥调任昆明军区政治部国防战士报社,任美术编辑。

  

  原来报社有两个美术编辑,一个转业了一个调走了。他一个新手要干原来两个人工作,经常晚上一两点都还在加班,为的是第二天一早不悟出报纸。《国防战士》报一周三刊,全部编辑也才有20多个人。周永祥说,自己作为美编,要安排版面,还要画插图,有时还得补白。他说,这是“苦中有乐”。

  1984年收复老山后,他陪同报社领导到老山一线采访。一去就是10天,收获很多。也就是在那次,他接到了一件连环画脚本《者阴山攻坚战》。他如获至宝,一口气画出了135幅图画,反映了者阴山作战的全貌。之后,又和军区画家陈永乐、齐熙耀合作,共同创作出版了一本连环画,在军内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也就是在报社担任美编期间,他向自己领导尚文的儿子尚丁学习起了油画创作艺术。之后,他喜欢上了油画创作。1985年,百万大裁军,昆明与成都军区合并,《国防战士》报停刊。1986年,周永祥以副营职美术编辑的身份,转业到云南国防印刷厂,任美工设计室主任。

  因有绘画特长,懂平面设计。才上任三个月,就在西南包装设计大奖赛中获得了一个银奖、一个铜奖,令同行刮目相看。还为昆明卷烟厂设计出了“云南三宝(香烟、茶叶、云南白药)”的礼品盒。

  1989年,他参加成人高考,以专业分全省第一名,多次立功而被云南艺术学院破格录取。1992年顺利毕业,取得了云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的大专文凭。

  

  ▲周永祥油画

  作为云南省包装设计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专家协会美术专家的周永祥,创作反映云南少数民族改革开放后生活发生巨变的多幅油画作品,多次在云南、在全国大型画展中展出。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他还为昆明第一中学百年党史、校史馆创作绘制了宽七米二,高达二米七的巨幅油画《三军过后尽开颜》。

  情系老挝中国烈士陵园

  

  作为中华英烈褒扬促进会云南唯一的会员,在集中精力创作反映时代精神主题的油画的同时,退休后的周永祥,心里也一直牵挂着那些长眠在老挝的中国烈士。总想能为这些烈士做些什么?时机终于到来了。

  原解放军143医院的雷燕女士,和其姐姐作为军人,都曾有过在老挝援老抗美的经历。几十年中,她也牵挂着那些长眠在老挝的英烈。

  在知道有关部门决定在老挝的孟赛和纳莫两个中国烈士陵园,建立浮雕以资纪念的消息后。雷燕便介绍周永祥于2018年前往福建厦门,就浮雕创作之事进行座谈讨论。

  周永祥欣然前往。然而,在商谈会上,他否定了原创作的主题和构图。他说,原浮雕没有反映中国援老部队的全貌,没有体现出中国军人的风骨。原创作“没有军人生活,没有军人情怀”。他这样说。

  

  他加入了创作团队,决心要创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浮雕艺术作品。这是代表中国浮雕艺术,体现中国军人为国际主义英勇献身在异国他乡的重大美术作品。

  经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中老两国外交部批准后,中华英烈褒扬促进会与老挝各相关部门合作,中老两国专家共同努力,经过三年多时间,在多方多层级的严格审核下,2021年浮雕设计作品终获通过。

  陈万秋、雷燕、周永祥、秦小勤是主创团队。具体制作由张吉洪和周永祥负责。2021年5月,浮雕在昆明“三碗水”艺术作坊基地投入实际制作,为了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了浮雕的制作上,70岁出头的周永祥搭地铺住在了制作现场。

  

  为了减少施工周期,周永祥等四人曾几次自费到北京参加定稿会议,到老挝烈士陵园现场测量浮雕的安装位置。 2022年10月,全景反映援老抗美的主浮雕(长28米,高两米六),终于安装于孟赛中国烈士陵园。另两幅小点的浮雕安装在了纳莫中国烈士陵园。

  周永祥说,云南阳光道桥公司最早在老挝对中国烈士墓进行了修缮。在浮雕地安装施工中,道桥公司做到了万无一失。“云南阳光道桥公司很了不起,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浮雕的落成,见证了半个世纪前永远难忘的援老情怀。陈万秋、雷燕、周永祥、秦小勤等,云南阳光道桥公司的陈春弟等人,用心用情,用精湛的工艺,为中老友谊铸造精品,为参与援老抗美的中国军民,为牺牲在异国他乡的中国援老烈士,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周永祥认为,“自己是画家,更是一名共产党员,退役军人,要拿起画笔,为时代而歌,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新贡献。”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编辑:毛 秘《白浪情》

上一篇:综合排名前100的院校艺术管理专业推荐(下)
下一篇:【资讯】广东省中小学美术课进美术馆(博物馆)教学研讨活动 (第2场)举行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