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限时”又“限量”,把“作业免做”和“作业限量”结合起来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2-12-28
手机版

  “晚9点后不写作业”关键在落实

  文丨殷国安

  28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征求《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减负方案》包括“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规范考试评价”“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规范中小学校招生”“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和进入中小学校竞赛、活动的管理”“落实家庭教育责任”“强化政府责任”等7个方面共33条减负工作重点举措。

  《减负方案》提到要严控家庭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并特别提出小学生到晚上9点、初中生到晚上10点还未能完成家庭作业的,经家长签字确认后,可以拒绝完成剩余的作业,教师不得对有此类行为的学生进行惩戒。

  

  学生负担重,课后作业多,是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老问题,虽然各级教育机构也出台了不少减负措施,但似乎都陷入了“黄宗羲定律”,孩子们负担不但没减,书包反而越来越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规定晚上10点这个“作业免做线”,确实是一个为学生减负的好主意,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家庭作业过多的问题。

  2015年11月,一名15岁男孩熬夜写作业课堂猝死事件引发热议,学生的学习压力成为关注焦点。APP阿凡题发布了《全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根据该平台2000万用户一年积累的学习行为大数据得来。

  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写作业达3小时,是全球均数的2倍,是法国的3倍、日本的4倍、韩国的6倍。26.4%的学生每天写作业耗时2小时,44.9%的学生耗时3小时,28.7%的学生耗时4小时。

  

  同时,中国学生普遍睡眠不足7小时,比全球平均数少1.5小时,熬夜到23点入睡的学生,小学占18.2%,初中达46.3%,高中生更是占到了近9成。

  现在,浙江省设置了晚上10时这个“作业免做线”,就为学生作业和睡眠划了一道线:

  一是作业不能做到10点以后,二是睡眠不能拖到10点以后。这样的安排制度是有科学性的,因为如果作业做到10点以后,就必然影响睡眠,这必然会影响孩子的精力,让第二天的学习效力不高,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所以,超过晚上10时以后的学习,基本上是“负效益”,对孩子的学习和健康都是有害无益的。

  我们理解,这个“作业免做线”的执行是赋权给家长的:孩子究竟什么时候停止做作业而睡觉,能够监督并且实施的只有家长。

  我们分析,现在大多数的家长,都具有起码的学习和健康知识,他们能够理解学校这一规定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因此会认真配合学校执行的。当然,可能也有一些暂时想不开的家长,担心作业做不好会影响成绩和分数,因此不能够坚决执行“10点刹车”的规定,还会继续要求孩子完成作业。

  而且,这个10点的“作业免做线”在逻辑上是不够严密的。假如一个孩子,放学后不及时做作业,先进行其他活动,直到9点多才“开工”,导致当天作业10点前完不成,这样的“免做”岂不是不合理?反之,如果一个学生从放学回家就做,真的到了10点还没做完,虽然可以“免做”,这样的作业量岂不是太多了?

  

  所以,在制定“作业免做线”的同时,还要从老师的角度,落实教育部规定的作业限量指标,从而给出一个前提条件:作业量是科学的,绝大多数人肯定能在10点前做完,需要“免做”的是少数人。

  早在2013年9月4日,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规定,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限制课外作业量。不随意增加学科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学校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分钟。”

  

  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地减负,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并没有减少,再加上课外作业,小小年纪,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家长看了心痛,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要落实减少学生作业过多过重的问题,就必须要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规定,限制学生作业量,对作业过多,违反规定的人和学校,严肃查处,必须把规定落到实处

  我们如果要落实好晚上10点这个“作业免做线”制度,就要把规定教师布置的作业限量制度结合起来。例如初中生,一方面规定作业限量不超过90分钟,另一方面规定作业免做线是10点,那学生放学后就是从8点才做作业,也是可以在免做线时间内完成的。

  这就是说,对于90%的学生,他们都能够确保及时完成作业,“免做”只是应对特殊情况和特殊对象的备用条款。

上一篇:湖南18个单位和个人获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
下一篇:张进财: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