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小米11,一年8个IPO,雷军准备打造几个商业帝国?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1-01-09
手机版

今天是单仁行陪伴您的第1741天

1

在12月28号,雷军发布了2020年最后一款旗舰手机小米11。

这款手机3999元的定价,顶级的硬件,加上高通最新的骁龙888芯片。

小米11可以说做到了极致的性价比,香的不行。

虽然前不久有小米的高管失言,说小米是以屌丝得天下。

但是,小米的定位,的确是从注重性价比的群体入手。

对于企业而言,消费者是需要分类的,但他们的共识也是企业的共识,同样代表着市场的方向。

相比于小米的成功,我想小米背后的缔造者,雷军,他的经历,和对商业的思考,更值得我们所有中小企业经营者去借鉴。

2

在中国的商业版图里,雷军绝对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这个讲着一口湖北普通话的男人,出身于普通的工薪阶层。

在1987年,恢复高考的第十年,全国有228万人参加高考,仅仅录取了62万人。

雷军就是其中之一,他考上了武汉大学的计算机系。

可以这么说,雷军是一位天才,是中国最早,也是当时最顶尖的程序员之一。

他用了两年就修完了四年的学分,还靠着编程,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当然,有天赋的聪明人很多,为什么雷军只有一位呢?

我想除了勤奋之外,便是对事业的忠诚,对信仰的虔诚。

1991年11月4日,在一个计算机展览会上,雷军见到了WPS之父求伯君,求伯君特别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天赋,请雷军参加金山。

雷军二话没说,决然的砸掉了当时的铁饭碗。

到了第二年,23岁的雷军跟随求伯君成为了金山第六名员工。

而这一跟随就是16年,这16年里,不管金山蒙受了什么逆境,雷军都不离不弃。

1998年,29岁的雷军出任金山公司总经理,那一年中国“BAT”的创始人们还都是屌丝一个。

马化腾刚进入到一家电讯公司,李彦宏还在美国读书,马云到了一年之后,才创立了阿里巴巴。

但在随后的十年内,雷军眼见着马化腾、马云、李彦宏,他们的奇迹高歌猛进,“BAT”巨头规模已现,三人轮番做首富。

此时,已经有猎头给雷军递去了加盟BAT的橄榄枝。

在抉择面前,雷军选择了忠诚事业。

23岁的雷军历经8年时间,从一个小程序员干到了金山公司CEO,又再经8年,一度和微软开战,终于带领金山IPO上市。

2007年底,已经长时间保持全年无休的雷军功成身退,38岁的他选择了休息。

有人说是雷军头发都快掉光了,去植发了,也有人说,雷军再不休息就要被累死了。

成功的背后总是布满了无数泪水和汗水。

在这个期间,雷军虽然闲着,但也成为了一名天使投资人,用企业家的眼光进行着投资。

在三年之后,雷军基本上押上了自己全部身家,2个亿,又结合投资人的格局进行二次创业,造就了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小米。

而且在2020年,雷军已经成为了IPO的收割机。

12月4日,一起教育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作为一起教育的投资方,雷军出现在了敲钟现场。

随着一起教育顺利的挂牌,雷军收获了2020年的第八个IPO。

现在的雷军,坐拥小米集团、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顺为资本,正在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而雷军的经历也在验证着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呢?

如果你不是出身在富贵人家,此生你唯一的机会就是忠诚和勤奋。

3

雷军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位顶级投资人。

他对于商业的理解,是将经营和投资之道结合了起来。

对于公司的发展方向,他都会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的市场,最难的赛道。

因为大市场能造就大企业,小池子养不了大鱼。

在最难的赛道里,专注只做好一件事情,而且把事情做到极致,这样就能有机会在垂直领域里做到数一数二的位置。

对于团队,雷军要求必须要有过硬的素质,目标可以定的高远,但落地必须脚踏实地。

团队里一定要有两三个优势互补的人在一起工作,并且要有一个技术过硬、并能带队伍的技术带头人。

当然,雷军自己那也是一位技术大牛。

在建立了小米之后,雷军在定位上又有了新的思考。

在最大的市场里,竞争也是最激烈的。

一家企业的生存能力,就是考验这家企业能否洞察用户需求,对市场保持极度的敏感,在低成本情况下快速扩张的能力。

也正是因为这点,小米瞄上了消费实力还未升高的年轻群体,用极致性价比作为路线,借助于互联网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4

雷军还有一个原则值得说一说,不管是投资还是企业经营,只占股但不控股,建议但不命令,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而不是自己包揽一切。

就像小米自己组建的的“复仇者联盟”,包括原来暴风TV CEO刘耀平(现任小米电视部总经理)、原金立总裁卢伟冰(现任小米集团副总裁)、努比亚联合创始人苗雷(现任小米相机部总监)、原联想集团副总裁常程(现任小米集团副总裁)。

每一个人都负责自己最熟悉的专业领域,雷军干嘛呢?

就负责帮忙,哪个部门遇到了问题需要他出面,雷军就一旁协同合作,形成部门之间的合力。

事实也证明,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雷军之外,另一家互联网巨头也一直遵守着这样的原则。

那是谁呢?

就是腾讯。

2010年,腾讯和360干了一场3Q大战,搅动了整个中国互联网。

马化腾开始反思自己,腾讯开始了大转型,从一个帝国型企业转型成为一个平台型企业。

在内部,腾讯把臃肿的部门结构梳理一清。

马化腾亲自出手,以体面的方式肃清了公司内部混日子的中层管理,他们在一开始就加入了腾讯,收获到了腾讯做大上市的红利。

但是,在成为管理者后,反而演变成了公司内部的毒瘤。

在外部,腾讯投了很多公司,但都和雷军投资的方式一样,只占股不控股,给创始人团队最大的自由,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

到目前为止,腾讯已经投资了超过800家公司,其中70多家公司已经上市,就像美团、京东、拼多多都是特别成功的案例。

但同为互联网另一极的阿里,却时常遭受很多人的诟病,原因是因为阿里一般投了一家公司之后,就要把原先的管理团队给清退,自己掌控所有。

这些年,被阿里收购后而最终倒闭的项目也不少,就像被阿里曾经收购的天天动听、豌豆荚,虾米音乐也传言要关闭。

5

其实,无论是雷军、腾讯还是阿里,他们投资的目的并不一定就是获取回报,更多的是为企业发展做更大布局。

商业的脉络错综复杂,相互交织,任何一家企业都很难赚完一个行业所有的钱,也很难打破庞大的边界,向外扩张。

但是,战略投资可以减轻企业发展的压力。

手机在未来只是物联网的一个入口,下一步,是一整套物联网硬件产业。

所以这些年来,雷军积极投资各种智能硬件企业,小米除了手机,也搞起了杂货铺,卖起了各种智能硬件产品。

被雷军投资过的创业者就表示,雷军的投资意味着自己的产品,供应链,销售渠道等一系列的东西,都会纳入到小米平台中,得到小米的数据支持和多渠道帮助,所以企业成长很快。

同样,小米拿到了不同行业的产品特性,供应链,销售渠道,也能迅速进入到新的领域。

小米在这其中,扮演的是一搜航母的角色,其他投资的公司就像护卫舰,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共进退的航母战斗群。

雷军帮助了别人,同样也在帮助小米。

这些投资的背后,是雷军给小米精心打造了一条又深又宽的护城河,帮助小米从一家企业转变为一个横跨数个行业的商业科技帝国。

利他,就是极致的利己。

6

我们单仁行的宋子老师在他的文章都会说,用企业家的眼光选投资,以投资人的格局做企业。

我想,雷军就是这样理念的佼佼者。

大家也可以在日后的经营中,转变一下思维去思考。

当然,没有任何的成功是偶然的,无论是雷军自身的勤奋,还是他对事业的忠诚。

我相信这两者都是支撑他走到今天成功的原因所在。

我们很多创业者其实并不缺少勤奋的基因,但一个坚定的信仰,一定会让我们走的更远。

责任编辑丨罗英凡

上一篇:这里新增11+30,出现全国唯一高风险地区!急寻王某密接者!
下一篇:【教育项目大会战】总投资超17亿元!2021年,东阳拟开展实施类教育项目37个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