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高校慈善教育,专业还是通识?来自高校与公益行业的反思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1-01-17
手机版

最近几年,随着《慈善法》的落实、社会组织的发展、互联网公益的崛起,人人公益、人人慈善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相应的对于公益慈善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2020年疫情当前,全世界同做一张考卷。丛林规则、零和原则在严峻的疫情面前失灵了,与之相应的中国式“人和”理念呼之欲出。“在这样的变局当中,中国式的公益慈善教育,将会面临巨大的国内国际需求。” 上海民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马伊里表示。

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高校在探索公益慈善教育的路径。例如,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在2017年就开始了公益慈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但与此同时,2020年6月,北师珠慈善专业停办,引发“大学该不该有慈善专业”的争论。

那么,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是追求专业教育还是普及通识教育?包括紫江公益慈善课程在内的高校慈善教育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2020年12月13日,第四届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教育论坛上,来自政府、高校、公益组织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公益教育的使命究竟是什么?

推进公益慈善教育,首先要厘清公益慈善课程的定位。因为只有弄清了定位,才能再来完善课程体系。那么,公益教育的核心或者公益教育的使命究竟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公益教育的核心,是全过程、全领域、批量培养,具有公益人格的年轻人。”马伊里表示,不是单单为公益机构培养从业人员,是在各个领域都要培养具有公益人格的年轻人。

公益人格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去功利、开放、分享、积极、参与,他们观察问题比较多的是社会视角。” 马伊里强调,“我们不仅仅要培养专职的人员,还要培养有良心的企业家,有良心的医生、有良心的老师,和有良心的科学家……”

培养具有公益人格的年轻人,需要的无疑是通识教育,但公益慈善行业的发展也需要专业教育,究竟谁更重要呢?

“我一直认为专业教育很有必要,但是在当前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状态下,可能谈专业比较奢侈。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在高校里给学生上课感触更深,我们的同学要去公益慈善组织就业不太现实。在不否认专业教育的重要性的前提下,现阶段特别有必要去推动通识教育。”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周俊强调。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聂磊也认为通识教育是更为现实的,“公益慈善现在不能说是涉及到各个行业各个专业,至少越来越多的涉及到很多专业和行业。它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行业和专业。”

“学生做公益的时候一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把专业带到公益服务里面去,变成了更加专业化的人才,做专业化的公益服务,这对社会更有帮助,更能提升社会公益服务质量。” 上海交通大学发展联络处副处长于洋表示。

南京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主任田梅梅也认为:“高校里面多开通识性的课程,让更多的学生能有一个入口了解公益慈善,我觉得是难能可贵。最开始我们设置了专业的话,优秀的学生不会首选,最后又变成了剩余学科”。

知行合一的紫江公益慈善教育探索

那么,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究竟要如何实施呢?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共建了“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中心”和“研究院”,设立了相关的基金项目,推动公益课程建设,开展了公益慈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我们的定位是选修课,非专业教育,我们希望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大家的公益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公益的种子。因为参加这个课程学习的同学可能会走向各行各业,大家在走向各行各业的同时,也把公益的种子带到各行各业,这是我们的初衷和动力。”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任、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黄晨熹表示。

据黄晨熹介绍,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形成了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系统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模式,包括形成了纵深有序的课程体系设置,组建了多方位、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推动促进公益慈善理论知识与服务实践的有效融合等。

在“知”层面,确立了三大主题——基础性课程以重塑公益慈善认知为目的,集中于对公益慈善基础知识及伦理原则的传递;应用性课程以非营利组织管理内容为基础,侧重于对公益慈善项目的开发、管理、运营、营销等一系列能力的锻炼与提升;而前沿性课程则聚焦于公益慈善前沿理念,强调关注公益慈善行业发展未来走向。

另一方面,搭建了“课堂—讲堂—论坛”三级交流平台,包括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邀请相关教师及行业从业人员开展主题分享;组织“善知?公益讲堂”,邀请名家讲座,以“线上+直播”形式;举办三届公益慈善高峰论坛,聚集400余位国内外学者及业界人士对公益慈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在“行”层面,强调“体验式”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多样课程实践活动,组织公益机构探访、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2017年以来,共组织两期暑期台湾社会创新公益实践研修营,选拔20余名优秀学生赴台参访近20家公益创新相关机构,实现学员们的深度赋能。2020年,结合疫情背景推出“践善行益,踏浪前行”紫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吸引了13所高校近300人参与,最终选出10支队伍进行资助,其实践项目涵盖抗疫力、心理疗愈、性教育、助农等多领域。

同时,积极组建由国内外高校教师和公益慈善行业专业人员构成的多学科背景、多元化、全方位的师资队伍,不断丰富公益慈善通识教育内容。搭建了公益慈善实践平台,组建紫江公益学园、“紫江—大夏”公益社等2家学生社团,采取人员选拔制及公益学分制管理,每年选拔80名社员,为“知”“行”融合统一提供有力平台支持。

三年来,共开设公益慈善通识课程27门,共计学分50多分,吸引了1000余名校内外师生及公益慈善行业从业人员修读。

“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同专业的学生走进了公益慈善课堂,他们共同讨论学习,一起设计公益项目、一起做研究。公益慈善的种子,正在华东师大这个美丽的校园中生根发芽。更让人欣喜的是,随着学生的毕业,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播种到下一代的心灵之中。”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琳表示。

行业+高校,更大规模地推动慈善教育

近年来,认识到公益慈善课程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的高校开始逐步开设公益慈善课程。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山东工商学院等开设了公益慈善专业(全日制)课程,深圳大学公益创新专才班实践了辅修双学位模式……

这一举动赢得了公益慈善行业的欢迎。“今天这么多的高校老师一起来探讨公益人才的培养,我们觉得非常非常感动。”田梅梅在论坛上表示,“通识教育在高校里如果能推开,对未来的公益慈善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公益机构的人力资源现在面临着两难的困境,一是招不来,二是培养不起来。期待高校把人才培养出来,这是我们的期待。”

基于共同的认知,公益慈善行业和高校之间就慈善教育达成了越来越多的合作。

一方面,公益慈善行业为高校的慈善教育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支持。

紫江公益慈善课程就是紫江公益基金会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的成果,这一合作已经持续了四年。在这一过程中,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公益慈善组织的支持。包括紫江公益基金会、敦和基金会、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联劝公益基金会等在内的19家社会公益组织和项目成为课程社会实践基地。

“紫江做这件事情,在全国都属于是起步很早,而且动作也比较快,合作方式也很巧妙。扎扎实实做出一个案例,我们可以拿到行业、高校,做跨区域跨校的交流与合作。从我们基金会的角度,我们更希望能把这些经验和合作的模式方式形成政策意见,通过政策倡导,有更大的一个变革。”敦和基金会项目官员叶珍珍表示。

敦和基金会这几年也推出了高校慈善教育项目。

2019年9月,敦和基金会与公益慈善学园联合发起了“敦和·善识计划”高校慈善通识课程支持项目,支持国内高校教师开设公益慈善方向公共选修课程。

一期项目共资助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17位教师,通过理论教学、双师课堂、体验式慈善等方式,为近600名大学生带来专业通识教育。

2020年10月启动招募的二期项目收到了73份申请,最终23名教师获得项目资助。同时,二期项目增设了体验式慈善教学专项资助的版块,将有11位入选教师在开设公益慈善通识课程的同时,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式慈善的探索。

此外,针对国内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无法满足公益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问题,敦和基金会还发起了“敦和·菡萏计划”,支持院校在慈善学历教育中的多种探索。

另一方面,公益慈善行业对高校慈善教育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叶珍珍认为,高校公益慈善教育要注意两个核心的问题,一个是定位在办学还是办班的问题——和行业内的各种慈善教育的班、短期培训班,有什么样的区别?需要在进一步发展中明确自身的定位。

一个是理论和实践的平衡问题。“我们发现很多高校开展公益慈善教育,在理论体系课程的设置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当然这是源于公益行业本土化理论的发展整体上偏弱。我们也在资助相关的理论建设。”叶珍珍表示。

另外,学生未来是否参与公益,是否愿意做志愿者,或者是到公益机构中实习,未来去公益行业里面工作,实习实践环节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从项目资助的角度,上海新力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吕基成提出,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需要回应缺乏全局观、专业技能、利益相关方沟通技巧等问题。要重新定位公益,引入大量的案例教学,增加学校与社会组织的实践合作。

在高校和公益慈善行业的共同推动下,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加速发展的趋势已经显现。“我们期待与社会各界共商共议共建共享,共同推动公益慈善教育发展,我相信在各界的支持之下,在我们的努力之下,公益慈善教育体系会不断的完善。”陈琳强调。

- END -

作者/?王勇

责任编辑/?王勇 ? ?排版/?吴丽萍

公益时报原创内容

上一篇:教育集团引领众校区融合蝶变
下一篇:加拿大留学生毕业找工作最关心的NOC和0AB是什么?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