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市卡萨巴列区,有一所“中国学校”。在这里,学生们除了学习当地课程之外,还可以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不少学生都能说简单的中文日常用语。
“中国学校”原名“319小学”,创建于1999年,就读于这所小学的孩子很多都家境贫寒,甚至是留守儿童。“以前,对于孩子们来说,外面的世界遥不可及。”校长秘书卢汉·梅洛说,“为了帮助孩子们打开眼界,喜爱中国文化的时任校长罗萨里奥·马丁内斯提议把校名改为‘中国学校’,他认为这有助于让当地的孩子们了解地球另一端的中国,了解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元的文化。”
2004年,“319小学”正式更名为“中国学校”。从此,这所学校与大洋彼岸的中国开启了更多交流合作。
“中国为学校送来了电脑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同时提供了资金援助,大大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学校利用有利资源,设立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课程。”梅洛欣喜地说,后来,中国志愿者来到学校,教学生们书法、剪纸以及其他中华文化知识,“孩子们的课程更加丰富了,对中国的了解也更加充分了。”
中乌两国政府还专门为学校设立了奖学金项目,满足了不少师生到中国看一看的愿望。“当老师告诉我们可以去中国时,我激动得快要哭了。”学生克里斯蒂安说,“在课上畅想过无数次的场景变成了现实。我们爬长城、游故宫、和中国朋友踢足球,还乘坐高铁游览……那一切至今还历历在目。”
“‘中国学校’给我们带来了希望。”校长玛利亚·苏姆这样评价。在中国政府帮助下,“中国学校”的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课程设置更加丰富,孔子学院的老师定期来此授课,每年前往中国的奖学金名额更是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孩子们走出了卡萨巴列区,真实地感受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学习和拓宽视野为自己成长带来的一切可能。”
如今,在距离老校区几个街区外,新的教学楼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全新的校舍由中乌两国共同建设,建筑面积达1800平方米,设有12间教室,可以在老校区700名学生的基础上再多容纳300多名学生上课,此外还有2000平方米的室外草坪和空地。苏姆十分感谢中国为推动乌拉圭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当卡萨巴列区的孩子们走进新的校舍,他们便会相信,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正等待着自己。”
卡萨巴列区负责人桑德拉·内多夫表示,教育关乎国家的未来,新校舍建成后让更多孩子有机会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中国政府看到了卡萨巴列区和乌拉圭的真正需要,‘中国学校’是乌中两国信任和友谊的体现,让更多儿童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愿望。”
(记者 姚明峰)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