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钉子户”复读13年高三,只为上清华,今年参加高考时已34岁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1-14
手机版

  对于许多经历过高考的人来说,高三是特别痛苦的一段时间,无数的知识点、做不完的练习题,背不完的要点,心理压力也很大。

  但是有一个小伙子,他连续复读了13年高三!

  期间,他曾考取过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这样的985院校,但他觉得依然没达到自己的目标,于是继续复读。

  2022年6月,他已经是第14次参加高考了,此时已经34岁了!

  他为何如此痴迷于复读,以及参加高考?

  是太过执拗、太追求完美,还是与复读学校开的诱人奖金有关?

  

  1988年,唐尚珺出生于广西一个农民家庭,上面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

  父亲曾是当地小学村里的一名小学老师,后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所以丢了教师的工作。

  

  此后,父母就靠种甘蔗养活一大家子人,可想而知,日子还是紧巴巴的。

  三个姐姐都没念多少书,因为看到家里情况,父母是没条件供自己读书的。

  

  唐尚珺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他学习很用功,小学毕业时,他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城里最好的初中。

  初中毕业后,他又考上了钦州二中,而在他之前,村里还没有人考上过钦州二中。

  高中阶段,唐尚珺感觉班里高手云集、“山外有山”,他曾经失意过一段时间,但好在他调节过来了。

  

  高中三年,课业很重,离家也比较远,他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各种压力。

  2009年6月,唐尚珺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高考,高考成绩出来后,他落榜了:

  他只考了372分,连三本线都不够。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复读。

  在当地,复读是很常见的事情,有些孩子第一年成绩不理想,复读后考上了很好的大学。

  高三复读班,通常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极其压抑的气氛,彼此之间都不怎么说话,只是埋头学习,很担心自己再考不上就更没面子了。

  复读一年后,唐尚珺参加了第二次高考,但这次成绩依然不理想,考了405分:

  这个成绩勉强够民办三本,但民办院校收费比公办大学高很多。从经济的角度,他只能选择读大专。

  拿到通知单的时候,唐尚珺看了一眼,就丢在桌子上,闷闷不乐。

  父亲看他这副表情,对他说:

  “有大学读,总比没大学读好吧? 已经复读一年了,大专也能学到知识 ”

  唐尚珺听了不发话,到了开学前,父亲东拼西凑,才将他上专科第一年的学费凑齐,满怀期望地看着儿子登上了开往南宁的车。

  但唐尚珺带着学费,没有去南宁上大专,而是回到了钦州二中继续读高三。

  

  2011年,他考了475分,比上一次提升了70分。

  2012年,他考了505分,达到二本分数线了,比上一次提升了30分。但这一年他的志愿没有填好,只能重新复读。

  

  由此可见,唐尚珺在复读期间,还是很用功努力的,他的成绩每一次都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有很大的提升:

  从372分到405分,再到475分,又到了505分。

  2012年考了505分后,唐尚珺的自信心无疑提升了很大。

  他参加完高考后,去了一趟北京。

  

  因为没有买到坐票,只能买站票,他大多时只能站着,实在累了,就坐在自己的行李包上。

  他去北京可不是旅游,去参加故宫、博物馆或者爬长城之类,他是直奔清华大学去的。

  他想去看看自己心中的目标大学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租了一辆自行车在清华校园里到处转悠,清华大学的教学楼、实验室、还有图书馆,都是那么有气派,莘莘学子们也充满了活力。

  更关键的是他们老家那一带,有一个人曾考上了清华,后来当了官,还出钱帮村里修了路。

  

  从此,清华大学在他心目中,更加添了一份诱人的色彩。

  仿佛只要考上清华大学,一切都顺理成章,可以飞黄腾达,光宗耀宗。

  因为带的盘缠很少,为了节省费用,他当天在公园的长椅上凑合睡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他又去了一趟清华大学。他此时在心里已经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清华大学!

  此时他已经24岁了。

  

  从北京回到家乡后,唐尚珺的学习越发用功了。

  学习劳累的时候,他就会拿出在清华大学捡到的几片落叶来激励自己。

  2013年,他第5次参加高考,考了537分,过了一本线。

  他依然不想去报到,而是选择继续复读。

  因为第二年复读是瞒着父母去读的,父母一直以为他在南宁上专科学校。

  按照专科3年毕业来算,2012年暑假他已经到了毕业的时候了。

  他不得不自圆其说,告诉父母:

  “我进了南宁一家电脑厂,每个月工资1600多元,公司提供住宿,不包吃。”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没有出过县城,他们也相信了儿子的话。

  既然已经专科毕业了,父母肯定每年不会再给他提供学费和生活费了。唐尚珺要继续复读,就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才行。

  但这个时候,当地高三复读班实行一个政策:

  过了一本线的学生如果回来复读,直接进重点班,可以免除学费,除此之外,每月学校发放400元的补助。

  重点班的学生,宿舍是4人一间,而普通班的宿舍是8人一间。

  于是,靠着这个政策,他又回到钦州二中复读了。

  

  每月400元的生活费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但在父母眼里,他此时是在省城里参加了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为了不穿帮,2014年春节回家前,唐尚珺去超市买了一些东西,因为囊中羞涩,他只敢选便宜的。

  这一年,父亲66岁,母亲67岁,都已经白发苍苍,满脸皱纹。

  这次回老家前,唐尚珺和一个初中同桌何汉立联系上了,何汉立之前考了个二本,毕业后在市里的电视台做记者、编导。

  何汉立了解唐尚珺的情况后,他提出拍一个讲述唐尚珺复读多年的纪录片,这样也可以给唐尚珺带来一些额外的收入。

  唐尚珺回到老家后,他给了母亲500元,算是孝敬父母的钱。

  

  他还给家里的每个小孩,发了红包,每个红包里都塞了20元,不多但是一个心意。

  把这些做完,他兜里就只剩下200元,他都发愁接下来的生活费怎么办,但是他还是得强装笑颜。

  回家过春节那些天,他不敢将高中复习的书本带回家,怕被父母发现。

  在钦州市买东西的购物袋,他担心家人看出来,于是,把袋子也换掉了。

  

  父亲和他聊天时,说道:

  “我老了,干不动了,不能再继续种甘蔗了。”幸好你们都长大了,都独立了。”

  "我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你能找个合适的姑娘成家,好好过日子。”

  除夕,唐尚珺的母亲说着说着就哭了:

  “我现在最操心的就是你,你读书比哥哥姐姐多,但是你到了这么大,也不带个姑娘回来。咱家条件就这样,你眼光不要太高。”

  唐尚珺只能安慰母亲,说:

  “你不用担心我,男子汉有出息了,讨老婆很容易。

  我今天拜了土地公,我心里祈祷保佑我爸妈身体健康就好了,儿子自己的事情,自己会努力争取的。”

  春节期间,他还帮父母做了很多体力活,算是表达内心对父母的孝敬。

  

  过完年,唐尚珺就对父母说自己要回去“”上班”了,让他们好好保重身体。

  实际上,他又回到了高三复读班。

  

  2014年,他考了573分,这次收到了西南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单。

  西南政法大学,也是非常不错的大学,属于211高校,要考上也是不容易的。

  就在这一年,钦州出了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钦州二中的吴善柳以钦州市理科状元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

  吴善柳参加了9次高考,最后考上了清华大学。

  

  吴善柳可谓是学霸,前面9次高考中,基本上每次都考上了名校,最好的一次还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可谓他的实力非同寻常。

  唐尚珺每复读一年,他的高考成绩就会提升一些,他觉得按照这个增长速度,他也希望向清华挑战。

  

  极有可能受到了吴善柳的鼓舞,他决定不去西南政法大学,继续复读!

  这年暑假,为了赚钱,他和一个同学去了广东一个工厂打工,差不多2个月,他拿到了5000元的工资。

  这段打工的经历,让他越发坚定了要考好大学的想法。

  这一次,钦州一中对于上了一本线复读的学生,给出了更优厚的补助,于是他转战到钦州一中复读。

  2015年,他考了587分,吉林大学录取了他,但是他不喜欢被调剂的专业。

  

  他决定再次复读。

  此时 ,他已经复读6次,参加了7次高考。别的同学早就大学毕业,工作了好几年,有的甚至结婚了。

  而他依然还停留在高三。

  2016年,是唐尚珺第8次参加高考 ,他考了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这一次,唐尚珺选择将实情向父母和盘托出,告诉他们自己其实一直在复读。

  到底是自己的儿子 ,父母选择了宽容,相反,还觉得很开心,儿子考上了这么厉害的大学。

  唐尚珺的几个老师都对他说道:

  "这次可以去读啦,中国政法大学还是不错的。”

  但这一年,唐尚珺的父亲被查出肺癌晚期,病情凶险。

  此时,他做了一个决定,他想带不曾出远门的父母到北京旅游一趟。

  

  但是,他一直在复读,手中根本没什么钱,还是在电视台工作的那个同学何立汉向电视台申请了经费,他才如愿以偿。

  在 北京,唐尚珺带着父母参观天安门、故宫,吃北京烤鸭,逛北京的胡同。

  还带着父母去爬了长城。

  

  他还特意将父母带到中国政法大学的门口,父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父亲对他说:

  “我为你感到骄傲!”

  何立汉拍的纪录片《高十》到这里就结束了。

  

  但现实中,唐尚珺并没有去读中国政法大学。

  为什么呢? 他从北京回到家乡后 ,南宁平果三中贴出了复读招生广告:

  “600分以上的考生复读,奖励2万元。复读期间每月发放2000元补助,如果考上清华北大,再给予60万的奖励!”

  而唐尚珺刚好当年高考考了625分,他很符合这一条件,意味着他可以拿到2万的奖励。父亲患病,正需要钱。

  

  复读期间还有每月2000元的补助,有宿舍住。

  更有诱惑力的是最后一条: 考上清华北大,再给予60万的奖励。而清华,也正是自己的梦想。

  于是,他决定不去中国政法大学了,他选择了继续复读,他甚至当时觉得南宁平果三中简直是“天助我也”。

  用唐尚珺自己的话是:“能去读理想的学校,又能挣到钱,那肯定很划算啦。”

  在南宁平果三中复读后,他发现同班的同学都很牛,班里总共40个人,高考成绩600分以上居然有10个!

  这意味着竞争很激烈,清华大学在各省市录取的比例相当低。

  此时 ,唐尚珺已经29岁,有句话是: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唐尚珺在这一年,和复读班里一个小8岁的女同学谈起了恋爱,严重影响了学习,当年只考得570分。

  

  更让他受打击的是父亲在这一年去世。他在悲痛之后,依然重新打起精神,决定再次复读。

  2018年,他第10次走进高考考场,考了619分。

  但他依然不满足,因为他的目标是中国科技大学,他决定继续复读。

  2019年,他第11次参加高考,此时他的年龄比很多考生都上10岁以上。

  这一年,他考了646分,被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

  但是他依然选择放弃,继续复读。

  其实,高三复读生的生活极其枯燥,除了吃饭、睡觉,体育锻炼,基本上都在刷题、背诵知识要点、订正错题,然后找更多的题来做。

  绝大多数经历过高三的人都不愿意再重新经历一次高三。

  

  复读期间,唐尚珺每天早上6点就要起床,晚上直到11点多才熄灯睡觉。

  这种极其枯燥、到处弥漫着紧张和压力的生活,不是每个人能承受得住的,除非是极其自律的学生,才能年复一年地自愿选择复读。

  从这一点来看,唐尚珺是个很有自控力、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多要求的人。这是他的优点。

  2020年,第12次参加高考,考了619分,还不如上一年,继续复读。

  2020年8月,平果县一个新开的私立高中为了吸引他到该校复读,开出了优厚的条件:

  一次性给予3万元的奖励,另外每月补助1200元,还提供单间宿舍。

  此时,他已经32岁了,母亲是个柔弱、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农村女人,尽管她在内心也很担心儿子,尤其是儿子的婚事,都三十好几了,还没个对象,但是她还是默认了儿子的选择。

  2021年,唐尚珺考了591分,比上一年高考成绩退步了。广西大学录取了他。

  这个成绩距离清华还有90分。大家知道,高考成绩1分2分都可以拉开很多人的距离。

  2022年6月,他继续走进高考考场,此时他已经34岁了。

  

  村里很多人对唐尚珺一直复读感到不理解,觉得他脑子怕是读书读多了,成了书呆子。

  很多亲戚也无法理解唐尚珺,觉得他不够务实,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等考上了,出来都超过35岁了,在人才市场也不受欢迎了。

  但是,唐尚珺似乎对外界的看法毫不介意,他的眼里只有他的目标。

  罗曼·罗兰说过: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唐尚珺的信念就是一定要考上清华,有坚强的信念没错,但设定的目标一定要合理。

  非常的执拗,这与执着是完全不同的。

  执拗是指固执任性,完全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或意见。

  而执着是指对某一事物的坚持不懈,亦指对某种事物的追求不舍。

  执拗比较贬义,执着则更多时候是褒义。

  在他第8次高考,考了625分时,有好几个老师都劝他可以去读了。

  但是,他依然选择继续复读,似乎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这样做其实是不懂变通,只给自己一条路选。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完全可以考虑另外一条合适的道路。

  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全力以赴,当发现拼尽全力也无法达到那个目标时,不如把目标放低一些。

  

  纪录片中,有一个细节,唐尚珺喝了点酒后,对着镜头说:

  “我现在都怀疑那句知识改变命运是不是真的,这句话蒙了我很久,现在我有些后悔了。”

  俗话说:酒后吐真言,可见,他也曾在内心怀疑过: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是不是真的。

  

  虽然有些怀疑知识是否能改变命运,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参加了14次高考。

  高三的那些题目,他做了一遍又一遍,刷了N 多题,其实知识点依然是那一些。

  复读了13个年头,他都是在做重复劳动。

  

  而真正对工作有帮助的,其实是大学专业学的知识,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创造价值,才能改变命运。

  如果他20多岁时去读普通一点的大学,也许早就工作了,也可以继续考研,考清华大学的研究生。

  

  换个思维,很多考上清华大学的人,毕业后能够闪闪发光的,依然是少数,大多数依然是做着平凡的工作。

  当初他的楷模----复读8年最终考上清华大学的吴善柳,大学毕业后也归于平凡:在一所高中当教师,并没有读到博士,也没有进政府机关、科研单位。

  人生,还是不要太执拗为好,要懂得适可而止,为自己设定合适的目标。

  不过,唐尚珺身上还是有一些优点值得提倡:比如坚持不懈、非常自律,很有自控力。

  也不知唐尚珺今年的高考是否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毕竟他已经34岁了!

  END, 既然都看到这里了,就点个赞吧。

  参考来源:

  纪录片《高十》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 Linda

  责编| 若水

  关注我@Linda时光之心,阅读更多精彩文章。你好 ! 我是Linda(琳黛), 用细腻的笔触,抒写家族沉浮、个体际遇的真实故事。欢迎点赞、评论、或私信我,互相交流,任时光荏苒,不忘初心,坐看云卷云舒。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上一篇:《差等生乔曦》终极预告曝光 学渣逆袭朽木可雕
下一篇:一般军校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高考生快看看,还你一个军人梦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