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求真 弟子入则孝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1-14
手机版

  传播理性解读,引导科学思维。我是国学新逻辑,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5)泛: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年轻小子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顺从兄长,谨言慎行还要诚实可信,泛爱众人又能主动亲近有仁德之人。如此躬行实践之后,还有精力的话,就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求真】

  儒家讲知行合一,这似乎是一个例证。在这段语录中,孔子将学礼、尊礼和行礼看作青年学习的主要内容,反而将学文看作次要的事。按照这段经文的言外之意,青年人只要做到能够实践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就已经实现了学习的目标。只是在行有余力的条件下,才鼓励青年人去学文。如果是行无余力,那么只要做到以上这些要求,也就意味着已经尽了青年人学习的义务。在这些要求里面并没有一个终极至理的追求,没有求真求实的目标。我们为什么要学礼、尊礼?是没有答案的,如果硬要回答它,可能就会是先圣所制、先王所留之类了。礼为什么要学、要尊、要行,没有礼本身礼之为礼的内在根据证明。它的合理性都是外在的,假借先王圣人之名实现它的道德权威。黑格尔说儒家学问缺少思辨,于此可见一斑。

  仁义孝悌这些道德原则无疑是具有一定的普世性。即使在今天,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仁爱众生,与高尚的人交友,也都是值得提倡的原则。但这些原则放置在古代封建社会当中,就容易产生愚忠愚孝的结果。因为礼是统治阶级制定的,旨在规范君臣、父子、长幼、奴主的尊卑贵贱的次序。它要求人们遵从先王先圣的制度,服从君主的领导,但不要去问为什么。儒家制造了许多上古圣贤德化的故事,用来支持他们的学说,但不允许人们追问究竟有没有圣人君主存在,这些道德说教是否适合于当下的社会现实之类的问题。凡是古代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凡是古代的道理就一定是对的,崇古和信古是儒家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我们知道这样的一个原则一定是错误的。坚持这样的原则只会僵化人们的思想,使人们不能对于既定秩序有所创新或改革。事实上,历史上众多变法鲜有成功的。

  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相比较,东方文化缺少怀疑和批判的思想,没有怀疑和批判,就不会有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便不会有发明和创新产生。儒家文化是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君主和贵族要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就需要人民的顺从,而儒家学说恰恰是培养顺民思想的最好工具。君贵民贱是天定的秩序,忤逆犯上是罪大恶极的事,生为臣就要从君,生为民就要从主。没有这样的思想如何能产生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近代西方社会的信条,人生下来就是平等的。而儒家文化的根基是人生而就是不平等的,有高低贵贱的天然区别,贵者为主,贱者为民,贵者食于人,贱者受制于人。在这样的文化统治下,社会是不可能发生突破性的变革的。为什么我国古代的历史是王朝循环,而西方的历史是不断变革?最终的原因还是在文化和制度上。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和儒家道德伦理学说相结合,使得封建社会组织趋向稳定而极难发生变革。人们在思想上缺少批判和怀疑的精神,凡千年的中心文化不过是对几本经书的解释,一直没有超脱先秦诸子文化的范围。当遭遇西方文明,就败下阵来,进入了落后文化的行列中。难怪陈乐民说,中国没有自发的近代史,西方文化代表近代,中国清以前文化代表古代。

  中国文化要振兴,就要打破僵化的思想传统,吸收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学习理性的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敢于怀疑一切,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理性的批判思维,系统整理国学遗产,以期推陈出新。

  我是国学新逻辑,致力于理性解读《易经》《道德经》等国学经典,探索未来中华文化新方向,欢迎关注交流!

  举报/反馈

上一篇:“凉州会谈”到底有多重要,为何在2019年被编入高中历史课本
下一篇:“新工科”的热门专业,这几个专业教育部鼓励报考,高考填报注意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