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黑匣子找到了!全过程公开!现场传出一个声音……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1-17
手机版

  公众号高中学科网学习菜单

  23日,东航客机坠毁事故搜寻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据“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23日通报,东航MU5735航班的一部黑匣子已于23日被发现,初步判定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另一部黑匣子仍在搜寻当中,这无疑让外界看到了一丝希望。

  黑匣子,又叫做“飞行记录器”,是安在客机上用来记录客机飞行信息的重要载体。在诸多客机事故中,找到黑匣子往往意味着离“真相”又更近了一步。

  

  

  东航空难第一部黑匣子搜寻全过程公布

  3月23日下午,武警官兵在东航空难核心区采取网格部署、分片推进、立体侦搜等战法开展搜救及清理飞机残骸工作。

  16时10分,中国民航局专家再次进入核心区。官兵们立即将专家引导至疑似黑匣子标定区域,并提供取证视频。专家通过视频分析、现场取证,当即决定清理标定区域周边残骸,收拢人员集中力量开展重点搜索。

  16时15分,在该区域地表附近发掘到疑似黑匣子橙红色物体,后经多方验证,初步判定为东方航空MU5735航班的两部黑匣子其中之一的驾驶舱话音记录器。目前,黑匣子被送往北京修复译码。

  黑匣子搜寻现场大家说着:

  “再努力再找”

  发现黑匣子现场,能听到现场工作人员纷纷说“再努力,再找”。记者了解到,现场指挥部紧急调集了消防和武警近500人,继续搜寻跟黑匣子直接相关的重要物证。

  

  MU5735两个黑匣子分别能记录什么

  据介绍,波音737—800型号飞机装有两个美国honeywell公司生产的飞行记录器(即黑匣子)。

  其中一个是数据记录器(FDR),安装在客舱尾部,在发动机启动时开始记录,发动机停车后停止记录,记录时长25小时左右,记录参数详尽,约1000个左右,例如高度、速度、航向、俯仰角、滚转角、垂直速度以及机组的操作如驾驶盘杆量、油门等重要参数。

  另一个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安装在货仓尾部,在飞机通电时开始记录,断电后停止记录。可以记录四个通道声音,分别为机长的通道、副驾驶通道、备用通道、环境声音通道,记录时长大约两到三小时左右。

  

  两个记录器外表面都是桔黄色,可以抵抗高过载冲击撞击(3400g,6.5毫秒),耐高温(1100度持续60分钟火烧)、耐海水浸泡(30天)等特性,不易损毁,可以在事故发生后帮助分析飞机状态、机组操作情况以及在驾驶舱面临的状况。

  解读黑匣子需要多久?

  对于已找到的黑匣子而言,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郭庆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黑匣子的解读时间要根据飞机的坠毁严重情况而定,有可能几天,也有可能数个月。黑匣子一般由专业的民航事故调查机构解读,涉及多方力量。

  据国际民航公约和民用航空器事件相关调查规定,事故调查一般包括出事所在国、航空器设计国、制造国、经营国和登记国,由事发地所在国基于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相关调查。

  目前,另一部黑匣子的搜寻工作也非常关键。

  当谈及寻找黑匣子是否有时间窗口期时,郭庆表示,黑匣子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飞机的多项数据记录,而非定位功能,因此其定位功能并不强,通常只是发出脉冲信号,而且时间有限,不过一般在30天以上。

  “黑匣子的寻找肯定是越快越好,随着时间的推移,黑匣子发射信号的强度也会随着电量的消耗而逐渐减弱,时间越久,对搜寻黑匣子的工作越难。”郭庆说。

  他还指出,此次东航飞机失事的地点在山区,地形复杂,丛林密布,波音737飞机黑匣子的尺寸通常为60厘米x20厘米x20厘米左右,在森林密布的山区找到一个尺寸只有类似小型快递纸箱大小的黑匣子非常困难,且飞机在失事前一瞬间的姿态和速度难以判断,也给搜寻黑匣子带来难度。

  已全部完成旅客家属对接

  上官雪民表示,目前工作组已全部完成旅客家属对接,为每户旅客家属制定保障方案,并已组建300名人员的援助队伍,确保每户旅客家属有3名以上工作人员提供支援保障。

  在后续工作中,工作组将详细听取家属诉求,按照“一户一册一专班”工作要求,持续优化援助工作。

  心理专家赶赴事故现场

  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3?21”东航飞行事故发生后,首批心理专家50余人赶赴事故现场,梧州市组织70名心理医生待命,随时准备对到梧州的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并安排志愿者对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服务。

  

  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 马弘:广西这一次有一个很庞大的心理救援队在前方,这也是咱们国家派出特别快,人数非常多,速度非常快的一次。

  马弘认为,在巨大的突发灾难面前,相关人员以及家属出现悲伤、焦虑、失眠、情绪激动等状况是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陪护人员不仅要做好生活上的保障,还要做好心理干预。同时,建议媒体及个人在当下关于坠机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要格外注重给予当事人尊重和爱护。

  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 马弘: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从官方,从正确的渠道来获取信息,对没有依据的信息或者图片进行一些信息传播,这样会非常扰乱在场人员,特别是失联人员亲属的心情,甚至会是一种很大打击。

  

  此外,此次事件也引发了许多民众对于飞行安全的恐慌情绪,对此,马弘认为,从统计角度看,飞机依旧是很安全的交通工具,航空灾难也是极小概率的事件,民众不必过度恐慌。

  

  

  (来源:极目新闻、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网、中国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快讯: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

  新华社辟谣:还没找到。民航网微博已删。【快讯: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中国民航网 记者在搜救现场得到确认,两部黑匣子中的另一部飞行数据记录器(FDR)已找到。此前,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已于23日找到,并送京译码。

  

  3月24日下午

  “3·21”东航飞行事故

  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

  在广西梧州举行第四场新闻发布会

  

  3月24日下午,“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新闻发布会在广西梧州举行,介绍东航坠毁客机黑匣子搜寻工作最新情况。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已基本确定事故的主要撞击点

  会上通报,已经基本确定了事故的主要撞击点,飞机大部分残骸集中在主要撞击点周围半径30米左右的核心区域内,深度从地表向下延伸大约至20米左右。

  已经找到的主要残骸包括:发动机部叶片及涡轮残件、发动机吊架残件、左右侧水平尾翼残件、副翼自动驾驶作动器以及带有部分翼梢小翼的机翼残件,还发现了驾驶舱内的机组逃生绳和机组手册残片以及部分机组证件。

  目前,调查人员仍在现场继续开展现场勘查和重要残骸的取证工作,为下一步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基础性工作。

  

  已搜寻到遇难者遗物21件、飞机残骸183份

  会上,广西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通报今天搜救工作的进展情况。据介绍,搜救人员在梧州市藤县藤州镇四旺村鸦塘组一农田发现一个疑似飞机残骸碎片,长度约1.3米,最宽约10厘米,离事故核心现场约有十多公里。

  根据今天调派的力量和布置的作业时长,预计今天的搜寻范围会比昨天扩大1.5倍。截至15时30分,共搜寻到遇难者遗物21件、飞机残骸183份和部分遇难者遗体残骸,已移交调查工作组。

  郑西介绍,广西消防救援总队、武警广西总队、梧州军分区、公安机关共组织调集1618人,划分区域开展搜寻救援工作,搜救人员携带安全绳索、生命探测仪、金属探测仪等器材在事故核心区域东面向外扩大搜寻范围,并沿飞机航线组织发动梧州市沿途内4个乡镇专职消防队、103名村屯消防网格员和速报员,对17个乡镇范围内的266个村屯、735人进一步现场排查和电话询问。

  

  3月24日,广西梧州,救援人员进行搬运。图源:视觉中国

  第一部黑匣子不排除存储单元损坏可能

  会上,据民航局介绍,第一部黑匣子,已于昨晚由专人送达在北京的译码实验室,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

  在开始此次搜寻前,他们向参与的武警官兵以及消防救援人员进行了科普培训,介绍了主要飞机部件,特别是黑匣子的外观和颜色特征。昨天下午,首先由武警战士发现疑似飞机零件的金属物,交由现场的民航调查人员辨认属于飞行记录器,最后由飞机工程师和译码工程师共同判定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根据本架波音B737-800飞机的构型,两部记录器均安装在飞机后部,驾驶舱语音记录器(CVR)位于后货舱,飞行数据记录器(FDR)位于客舱后部天花板上方。驾驶舱语音记录器的发现,增加了另一部飞行数据记录器被找到的可能性。我们将继续加大搜寻力度,全力寻找第二部记录器。

  

  3月23日,广西藤县,“3·21”东航飞行事故的搜救持续进行,救援人员冒雨在核心区现场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图源:视觉中国

  已有200多名旅客家属前往事故现场

  据东航宣传部部长刘晓东介绍,“3·21”事故发生后,东航迅速成立安全生产运行和事故调查领导小组,下设九个专项工作小组,负责现场工作处置、信息协调、法律支持、后勤保障、财务保险、家属援助、客货处理、事故调查、安全保卫等任务,前方工作组当天赶赴梧州开展工作。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24小时在岗,各级管理人员随时响应,确保事故善后处理和日常生产经营有序开展。公司通过加强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所有航班在安全运行、正常性保障、服务标准、旅客体验等方面保持良好状态。

  东航在疫情期间,已经组建了800余人心理疏导队伍,提供24小时不间断心理咨询服务。事故发生以来,我们组织专业力量对失联员工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援助,对机组人员进行心理咨询,目前员工队伍、特别是空勤人员队伍稳定有序。

  截至今天早上8:00,广西梧州(含藤县)住宿的56位旅客家属共计305人,涉及52个家庭。东航在广西梧州共派遣161名家属援助工作人员,当地也派出了大量专班工作人员,我们双方紧密配合,对旅客家属开展全程服务保障和安抚沟通。在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已有200多名旅客家属前往事故现场。

  自今天起,东航和各地政府工作人员将对所有旅客家属进行一对一慰问,包括在梧州、昆明、广州及其他城市的所有旅客家庭。我们也成立了信息统计专项小组,持续收集和更新旅客家属的各项诉求,尽最大努力服务好、保障好各位家属。

  

  3月23日,广西藤县,“3·21”东航飞行事故的搜救持续进行,救援人员冒雨在核心区现场全力搜寻第二个黑匣子。搜救犬搜救。图源:视觉中国

  民航局:

  将按照规定邀请需要相关方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事件发生后,中国民航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相关要求,将事故信息通报发了国际民航组织及航空器设计制造国的调查机构,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

  当前阶段工作重点仍在搜寻救援,同时开展事故调查前期的证据收集工作,待进入事故调查阶段后,我们将按照有关规定邀请需要参与的相关方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失事飞机不涉及拨叉检修问题

  近日海外网络有传言,东航曾开展自主维修737-800“pickle fork”(拨叉)的有关情况,猜测与事故有关。在24日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东航宣传部部长刘晓东表示,本次事故中的B1791号飞机,机龄仅6.8年,共计飞行8986架次,没有达到机型适航指令标准中“拨叉”部件最严格的检修标准——22600个飞行起落。失事飞机不涉及该部件检修问题。

  

  3月24日,广西梧州,现场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图源:视觉中国

  民航局回应机头是否垂直向下砸向地面

  针对目前网上传播的飞机最后机头垂直向下砸向地面的视频,民航局航安办主任朱涛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航空器事故调查是专业性和系统性极强的技术工作,需要调查人员与技术专家以及相关单位协同配合,才能抽丝剥茧,理清事实。

  目前主要任务是全力搜救以及保护现场和固定证据。在做好现场勘查的同时,其他方面的取证工作已经同步开展,包括封存整理相关记录和资料,组织开展目击证人访谈,并对收集到的各类证据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有任何重大发现,将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民航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拆解飞机黑匣子,看看内部构造、PCB及芯片!

  

  作者:微博用户@y1nzicng

  这几天,东航客机MU5735坠毁事故牵动人心。目前当务之急除了全力搜救,还要查明事故原因,而查明事故真相关键在黑匣子。

  希望能尽快找到黑匣子,还原事故真相。

  今天给大家看一下FA2100座舱语音记录器的拆解。先说一下背景,大概就是在某个垃圾场捡到的,本着研究的性质拆解来看看内部构造,原本并没想着去记录过程,就只是草草的拍了几张照片,不少资料都是去查的,本人对电路不熟,如果下文有错的地方,还请各位业内人士不吝赐教。

  开始之前先回答两个问题,为什么黑匣子是橙色的?为什么会叫做黑匣子?

  颜色问题大家都猜得到,橙色有更高的辨识度,方便寻找和定位,毕竟储存的是非常重要的飞行数据。

  至于为什么被叫做黑匣子,有一种比较广泛认可的说法是因为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只需要输入数据就行,至于内部发生了什么无从得知,有点类似于“盲盒”。

  

  然后还有人会问我,我拆的这个是不是失事飞机掉下来的_

  如果真是失事飞机掉下来的。那么此时此刻这个黑匣子应该长这样:

  

  或者是这样

  

  所以说放心吧,这是一个正常退役的黑匣子。

  接下来,咱们再来做一点额外的功课,否则一会儿看拆解会有点云里雾里。

  飞机上的黑匣子主要有两个—FDR和CVR。

  

  上为FDR,下为CVR

  Flight Data Recorder(FDR),中文一般叫飞行数据记录器,主要是记录飞机飞行过程中各项指标参数数据的设备。一般说黑匣子大部分都是指的FDR,是空难调查中最重要的直接证据。

  Cockpit Voice Recorder(CVR),中文一般翻译为座舱语音记录器。用人话说就是个录音机,用来记录无线电通话和飞行员之间的对话以及环境声音的。

  比较遗憾的是这次拆的不是FDR而是CVR,所以看上去比较简陋。

  CVR整体主要分为三部分,FDAU,CSMU和定位信标。

  Flight Data Acquisition Unit (FDAU),翻译过来应该是飞行数据收集单元,就是有方正棱角的底座部分,用来和飞机相关数据总线通信获取相应数据并编码。

  Crash-Survivable Memory Unit,中文应该叫事故数据存储单元,就是上面的橙色圆柱体,是真正用于存储数据的地方,整个黑匣子70%的重量都在上面。

  最后固定在CSMU上的小圆筒是水下定位信标 (Underwater Locator Device) ,遇水后会自动启动发出定位信号。

  

  做完功课以后来大致了解一下这次拆解的型号。这是一款来自于L-3 Communications的CVR,型号FA2100。外观就是图片中的样子:

  

  东西看上去不大但是分量却十分的感人,而且主要重量都在凸起的CSMU上。

  

  根据这款CVR的设计参数,它的工作温度可以从-55℃到70℃,同时可以承受:

  5000磅的重压

  1100℃的一小时持续高温

  260℃下十小时的持续高温

  3400G的加速度撞击

  而不丢失任何的数据,总的来说就是一个超强悍的优盘没错了!

  至于里面到底有什么,下面就开拆!

  

  首先卸掉保护维修端口的保护盖,然后卸掉周围用来固定CVR本身的螺丝。

  

  把螺丝统统卸掉,见一个拧一个,一点也不慌。

  

  拆到最后发现需要先取下CSMU才能继续取下FDAU的顶盖,于是拧下4个巨大的螺栓,垂直抬起后取下连接电缆就能将整个CSMU取下。

  

  本人家里只有普通的精密工具,没有这种尺寸的扳手,废了好大劲才取下来,手疼死了。取下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两个TI的DSP,这个放到一会再说,先继续拆。

  

  将顶盖抬起取出放到一边,取下固定PCB的螺丝,就可以将整块底板取出来了。整块板看着比较脏,实际上挺干净的,全部都进行了打胶处理,不过看着更像是某种树脂,至于打胶的原因我想我不说应该也都心里有数了吧!

  接口部分还有几片板子没拆,继续拆另一半……

  

  侧面看是有两块板子,底下还有点别的。于是继续拧螺丝……

  

  取下第一块板,上面基本上都是一些逻辑电路,中间是主控。

  

  第二块板应该是负责供电的没跑了,这个我还是多少能看出来的。

  

  这是贴在侧面面板上的电容(?)应该没认错吧?

  

  电源板的另一面果然还有东西,不过基本上也是供电相关的电路。同时还有一个很可爱的环形变压器,考虑到这玩意能同时工作在28V直流和115V交流电下,这也不奇怪。

  

  所有板子无一例外,都做了彻底的打胶处理,基本上不会受到液体的损害,同时板与板之间都是采用连接器连接,方便维护和更换。

  

  接下来是重头戏,拆CSMU。考虑到生产日期为上世纪末,所以采用固态记录的可能性比较大。

  

  撕掉底下的减震泡棉,又出现了四个很大的螺钉,于是又费了好大劲才全部取出来……

  小尾巴上有手写的序列号。和贴纸上的一样。应该是全手工组装校准调教的没跑了,特种设备用心程度就是不一样啊。

  

  摘掉底盖,基本上就可以肯定这款用的固态介质记录了。周围一圈应该是隔热层和减震材料,顶上黑色的应该也是,不过材质貌似不一样。

  

  不得不说这玩意体积比我想象中的要小很多。取出来以后内部基本上就没有能取出来的东西了,都是黑色的泡棉。

  

  为了保护这个圆筒真的是煞费苦心,可见里面东西的重要性。

  二话不说直接上螺丝刀,拧下圆筒上的所有螺丝。就可以分离顶盖了。

  

  内部不出意外是多层堆叠的结构。通过4个柱子和螺丝紧紧固定在一起。

  左边是主控,右边是FLASH。好了到了无奖竞猜环节,这个黑匣子用的FLASH来自哪一家?

  揭晓答案:

  

  供应商花落Intel。

  讲真,我个人还是有点意外的,竟然是Intel的颗粒。

  

  不管怎么样,全部拆了,然后一字排开,还是有点壮观的。

  看标签上的日期应该是1998年的第21周组装,而颗粒本身是97年产,是Intel产品线中一款还不错的SLC颗粒。

  

  那个年代能做到10000次擦写应该算是不错的水平了。工作温度从0℃到70℃,应该是宽温的颗粒。

  不过顶盖上有个182℃的贴纸,意思是内部温度到182℃里面的数据就很危险么,不是很清楚了。

  

  最后看看用的是什么主控。不出我所料是个定制的芯片,看来再利用整个模块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来算一下整个模块总的容量,8x15就是120MB,记录4个30分钟的音频,基本上就是1分钟消耗1MB的样子?

  

  最后再倒回这张图,中间两个TI的芯片就不说了,应该是用来处理模拟的麦克风信号的,一颗芯片负责两个通道,DSP左上角和右下角的两个黑色的芯片应该是DSP用的DRAM缓存。

  中间贴了贴纸的应该是FDAU的主控,来自QuickLogic(快辑),本质跟现在用的FPGA差不多,是一种高度客制化的ASIC,不过灵活性没有FPGA高,个人理解就是一个专门定做的芯片。

  除此以外还有几个主要的芯片也是QuickLogic制造,应该是应用了一整套的方案。

  

  之前还考虑过要不要去收一套维修工具来读一下里面的信息,后来上网一查最便宜的报价都是在4w美金左右,我想那还是直接拆了吧。

  

  拆解完的残骸就这样了,其实这玩意本身结构并不是很复杂,给我的印象还是扎实的用料和一些细节上的设计,以后有机会想办法去搞个FDR来拆,固态的CVR还是简单了些。

  (来源:时代观察团转自朝晖航空。 转载请注明出处)

  觉得文章不错,不妨在文末点一下“在看”、“点赞”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版权说明】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欢迎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ND

上一篇:2022年金翼奖参选单位:三亚学院
下一篇:为何初学者行书不专业?楷书死板?启功有一句话可做解决方案!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