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文字版考研全知道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成立于 2010 年 9 月,其宗旨在于: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文化研究、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教育格局,在国际平台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
学院直面当代媒介技术变革与文化语境变迁,应对世界视觉文化的发展势态和创意文化的发展需求,涵盖实验影像、虚拟现实、互动装置、多媒体展演、图像与视觉文化研究、复合造型与观念研究、空间多媒体与社会学研究等多个专业领域,曾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 ” 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 “。
2015 年,学院以新媒体艺术、综合艺术与艺术策划三个专业领域为基础,创立跨媒体艺术专业(专业代码:130408TK),努力培养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实验精神以及跨界整合能力和媒体创意能力的复合型艺术实践人才。一方面,强调媒体实验与创作实践的共生互动,提供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媒体技术训练;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思想与艺术策划的智识培养,注重媒体手段与思想方法的综合训练。
自成立以来,跨媒体艺术学院以 ” 内外打通、多层联动、国际协作 ” 为基本思路,着力打造一个线上线下、教学实践即时互动的 ” 超链接 ” 的教学模式,一个课程更新与专业拓展、媒体实验和创意实践一体化的教育系统,以及一个学院内外、国内国际双向打通的 ” 超学院 ” 结构。
学院持续推动艺术与科学的跨界研究,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基础上,突破固有的美术学学科格局,改造当代艺术的表现形态与教育模式;并以 ” 充分国际化、深度社会化 ” 为导向,建设多领域渗透、跨专业互动的学术体系,持续探索新兴媒体艺术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学院曾组织、策划了”巡回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 重新发电:第九届上海双年展 “、” 西岸·2013 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 “、” 偏好:中国现代艺术史中的 100 件艺术物 “、” 太平广记 “、” 林泉:书画与造园 ” 等国际性艺术大展,创建了 “CAA 国际跨媒体艺术节 “、” 杭州声纳多媒体艺术现场 ” 系列、” 杭州文艺骇客松 ” 等国际性重要展演平台和 ” 艺术 – 科学” 跨界实践平台,发起了 ” 感受力——中国媒体艺术教育论坛 ” 和 ” 网络社会年会 ” 等全国性当代艺术教育和研究论坛。同时,与香港科技大学(” 夏季学院” 联合授课项目)、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定向交换生计划)、苏黎世艺术大学(” 跨文化 MFA”联合硕士培养计划)等建立了长期性教学合作关系。
目前,跨媒体艺术学院包含 3 个系科、5 个研究所、8 个实验室以及 1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跨媒体艺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 1 个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跨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专业藏书及影音资料 3 千余册以及价值 2000多万元的实验与研创设备,形成了一个多层次、跨学科的当代艺术教学系统和一个当代艺术、视觉文化互动共生的学术平台。并且,建成了由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先行者与领军者、国内最著名的策展人与艺术理论家、当代艺术界的学术权威和新锐学者以及诸多深谙媒体艺术的知名艺术家组成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型教研团队。其中,包括在编教师 14 人(含教授 4 人,副教授 5 人,具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 4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4 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 7 人),常聘客座教授 20 人,国际访问教授每年度 5 人,实验师 5 人,并与十余位当代艺术界 的知名艺术家和媒体工程师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
学院院长:
管怀宾 教授
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程剑光 副研究员
学院副院长:
姚大钧 教授
跨媒体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
本校教授成员:
管怀宾、高世强、牟森、姚大钧
校外学者成员:
黄孙权、陆兴华、张颂仁、卢杰、陈界仁
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委员会成员:
高士明、管怀宾、文涛、牟森、吴美纯、姚大钧、高世强
学院科系
实验艺术系(Experimental Art Department)
立足当代艺术系统,以观念更新驱动艺术实验,以艺术实验引导影像创作,着力打造跨媒体学院的“新艺术新影像”板块,构建“空间影像”创作体系。
系科简介:
实验艺术系,从视觉艺术教育和视觉训练出发,通过对影像艺术和空间叙事的综合开发,激发当代艺术语境下跨媒介创作的诸多潜能,并打通传统艺术与实验艺术之间的界限。注重身体基础艺术与物体基础艺术以及时间叙事与空间叙事等多重艺术形态的转化与互动,关注现场性、事件性与社会性,强调主动、自由且综合的艺术创作方式。
育人目标:
实验艺术系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注重创造力与思维方法养成的综合训练,着力培养兼具感受力、创造力与美学能力的顺应当代艺术语境的创作型人才,以及适应社会相关领域需求的创意实践人才。
专业特色:
强化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的实验性及前瞻性。注重从技术和观念的角度,以实验精神探索影像艺术的表现潜能。在教学中,强调对接当代艺术现场和跨媒体语境下的社会需求,以课题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执行力和落地能力,并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内化于教学过程中。
教研团队-
系主任:高世强(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 师:管怀宾(教授、博士生导师)、汤南南、高芙雁、朱玺、吴穹(外聘教师)、孙晓宇(外聘教师)、张立(外聘教师)
教师研究方向-
管怀宾(空间多媒体、装置艺术)、高世强(空间影像)、汤南南(总体艺术)、高芙雁(实验影像)、朱玺(装置艺术)、吴穹(空间影像)、孙晓宇(空间影像)、张立(空间影像)
核心课程:
实验影像的创作方法论,现场艺术,物质媒介与叙事基础
开放媒体系(Open Media Department/Open Media Lab)
投身开源交互的网络环境,开发全媒体时代的创造性能量,拓展跨媒体学院的“后艺术”疆域。
科系简介:
开放媒体系,强调“未来导向,当下实验”的开放式创作,持续探索媒体、科技与艺术的前沿。开放媒体系以中国鲜活的媒体社会为语境,以后网络时代的数码亲密性为既定现实,以社交媒体时代的协作能量为动力,在培养多种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个人创想力;通过反思和改造现有媒介形态,创造新的媒介载体和媒体平台。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艺术的新定义,生产并扩散创意弥因,促成信息、理念、创作的广泛交织与延展。
育人目标:
开放媒体系,以培养“后媒体时代的新文艺复兴人”为目标,即培养具有前瞻视野、符合当代精神的贯通型创作人才。在教学中,主张批判性美学思维与前沿性高端技术并重,并将国内外重要的专业展演平台和艺术项目作为教学及其成果展示现场,为在校学生、青年艺术家、科技艺术跨界专业人才提供国际化的展示渠道和交流机会。
专业特色:
在国际化的高科技创作中,强调面对并反思当下中国独特的网络社会生态。当前的训练与研发重点在于: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手机艺术、未来书写、未来山水、实时动态影音现场、社交媒体艺术、声音艺术、程序艺术、科幻艺术等方向。并且,推行媒体研发、创作实验、项目实践同步开展的实验教学机制,与中国美术学院 virREAL 艺术科技实验中心等研发机构紧密结合,同时培养、训练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
教研团队
系主任:姚大钧(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师:王旖旎(助教),傅冬霆(助教)
教师研究方向
姚大钧(动态视觉、现场演出、声音艺术、科幻创作)
王旖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
傅冬霆(虚拟现实、程序艺术、互动艺术)
核心课程:
动态视觉声音现场、VR虚拟现实、科幻创作
媒介展演系(Media Scenography Department)
面向会展文化和社会各界表演平台,以体验式空间、叙事性环境、表演性媒介,建构跨媒介展演的公共平台,打造跨媒体学院的“超艺术”前沿。
系科简介:
媒介展演系,强调媒介观和“工程意识”的培养,注重对媒介叙事能力和空间叙事能力的持续训练与不断拓展,并在具有“工程”特征的大型集体项目创作实践中,创新多种媒介的综合运用手段,更新展演艺术形态,开发空间叙事潜能与时间构造方式,力求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构建当代中国文化展演领域的互动知识体系与本土表达系统。
育人目标:
媒介展演系长期致力于教学手段更新与教学方向拓展,紧密结合当代展演艺术领域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和对创意策划人才的迫切需求,注重对学生综合性媒体创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的训练,着力培养具有超越式思维和跨界整合能力“媒介构作者”。
专业特色:
强调媒介融合与叙事建构。面向当代社会的整体艺术环境,聚焦媒体/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多种媒介手段的创造性综合运用与跨界融合;推行以“真题真做”为特征的“项目制”教学,促进学生的视眼界提升、能力训练与观念塑形;并以多元化、前沿性的教学实践和创作研究,推动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关怀、开放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培养。
教研团队-
系主任:牟 森(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 师:吴美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崔鲁海、吴珏辉、马原驰
教师研究方向-
牟森(叙事工程)、吴美纯(艺术延展实验)、吴珏辉(身体媒介、动态装置)、崔鲁海(创意编程及信息可视化、人工智能)、马原驰(叙事工程)
核心课程:
跨媒介巨构、叙事工程、跨媒体展演
自由艺术工作室(Free Art Studio)
基于进一步推进跨媒体艺术专业学科建设以及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需求,跨媒体艺术学院在目前三个系(实验艺术系、开放媒体系、媒介展演系)的基础上,正式新辟自由艺术专业方向,增设自由艺术工作室,自2020年起,全面展开本科教学。工作室教师由活跃于当下艺术生态中的艺术家、策展人、学者共同组成。
科系简介:
自由艺术工作室,关注行进中的艺术现象和行业前沿规则,积极参与社会性的艺术对话。我们以自由艺术为前提,激发感受力与创造力,在无限表达方式与技术媒介成为可能的今天,珍视自由给予个体的有限选择和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强调,以个体在艺术实践中的切身局限为中介,开放艺术观点,尊重个体差异,引导自由选择,以真实的艺术态度和自由的感知出入艺术与媒体的边界。
育人目标:
自由艺术工作室强调想象力的先行,培养个体独立的判断与态度以及语言系统的建立;鼓励个体或团体及时走入当下艺术现场,把握艺术在质疑与答案之间,现实与想象之间,生活与理想之间的呈现,成为在当下艺术领域获得持续发声的自主个体。
专业特色:
鉴于艺术日趋专业化,教育过于成果化的导向,自由艺术工作室的课程设计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建构,问题意识和试错精神的培养;我们的教学以创作为核心,以有限为前提,以媒介为发端,以问题为导向,以展览为呈现等“游戏”规则的建构,贯穿始终,并期待融超艺术规则的意外和创造。
教研团队 :
主任:张辽源
副主任:蒋竹韵
教师:吴美纯、吴珏辉
教师研究方向:
张辽源:能看的方式和所见的形式
蒋竹韵:媒体艺术
吴美纯:区域感知、混合现实、艺术延展
吴珏辉:交互艺术、动态装置、虚拟感官、身体与媒介反应
学院研究所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致力于建构社会思想、媒体实验、当代艺术与策展实践的互动知识体系;探讨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形式,对当代知识生产与感性生产的意义。
研究所联合国内外著名策展人、艺术家与学者,以文化研究、策展实践、媒体实验、艺术创作四维互动的教育框架,培养具有现实感受力与独立实践能力的策展人和批评家。
所 长:高世名(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员:张颂仁(教授、博士生导师)、邱志杰(教授、博士生导师)、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教授、博士生导师)、许煜(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孙权(教授、硕士生导师)、皮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萨拉·马哈拉吉(Sarat Maharaj,教授、研究员)、陈光兴(教授、研究员)、姜珺(教授、硕士生导师)、卢杰(研究员)、陈界仁(研究员)、拉克斯媒体集(Raqs Media Collective,研究员)、约翰·哈特勒(Johan Hartle,研究员)、王炜(研究员)、高初(研究员)、唐晓林(研究员)、刘畑(研究员)
基本视觉研究所
由著名艺术家耿建翌发起创办,以观看行为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文化背景下观看经验的差异情况,就观看的行为、习惯、方式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大数据、全媒体时代观看设备更新所带来的观看经验、观看习惯的演变以及由此产生的新视觉生产方式和信息接收方式的变更可能、发展趋向。
研究所主要采用 ” 主题式 ” 的研究性教学,以现实的研究课题牵引专业教学和创作实践,并在教学中不断训练、强化学生的视觉认知能力和媒介感悟能力,着力培养视觉艺术研究和创作领域的复合型实践人才。
所 长:范厉
学术主持:张培力
研究员:张辽源,蒋竹韵
总体艺术研究所
以社会调研和自我工程学为基础,以造物、肇事、修身为路径,推动贯通身心、统合人我的“大计划”构造。研究所强调艺术融入社会生活,要求艺术具有社会参与和社会改造的能量,并促成个人自由与社会更新的同步完成。研究所结合研究生教学,对中西学术传统进行系统地研究和梳理,力求将知行合一的中国传统艺术和人生理想融入其中,创造出中国式的总体艺术理论和实践。
研究所围绕总体艺术理论的研究和推进,力求从社会和个人自我塑造两个方面寻找教育发展的可能,致力于培养兼具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主持人:邱志杰(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员:杨劲松(教授、博士生导师)、汤南南(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宋振、谭彬、贺冰、王子月、王晋、刘秀、郭厚同、罗金华、黄琳敏、周燕
空间影像研究所
致力于在时间影像、运动影像之外,构造影像叙事的空间逻辑和结构方式;并着力在深入研究影像历时性与空间共时性基础上,形成整合时-空概念及其表达方式的影像艺术新方向——空间影像叙事学。研究所注重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双线并重,通过链接学院影像教学和影像的社会空间,持续更新当代影像艺术创作界面;并以学科交叉的方式,贯通艺术影像和非艺术影像的各个领域,打破各影像领域不断生成的专业壁垒。
研究所创作与研究范围主要包括空间叙事与影像叙事、展演电影、活动影像与空间影像语言实验、跨媒体互动与叙事空间营造,着力在学院的实验影像教学之外建构一个高端的活动影像研创平台;并联合国内外著名影像艺术家,努力培养兼具批判性思考能力和跨领域影像创作能力的创作型人才。
主持人:高世强(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员:乌苏拉 潘汉斯-比勒Ursula Panhans-Bühler(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冰峰(高级研究员)、范厉(副高级研究员)、陈雨(副教授)、颜俊杰、刘恪、缪晓辉、卢意、吴穹、孙晓宇、杨凯、张立
网络社会研究所
2015年,因应艺术教育的趋势,中国美术学院(CAA)下的跨媒体艺术学院(SIMA)重组为三个系五个研究所,朝跨领域与跨学科迈出。三个系以教学为基础,兼具新艺术(实验艺术系),跨艺术(媒介展览系)与后艺术(开放媒体系),五个研究所则以教授专业连动国内外学术研究创新思潮。网络社会研究乃由此新生,由国际教学队伍组成,目的是以“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社会互动和社会控制为思考背景,推动互联网环境、虚拟现实、网络生态、数字人文和数码客体,游戏科幻,未来媒体/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创作。
强调网络(network)而非网路(internet),是因为我们更关注与资讯技术连动之社会文化变革,通过掌握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s)和实质空间的互馈生产,探究因之重组的新社会关系,产业技术,情感认同与媒介表现。研究所采用项目驱动(project-based)学习方式,通过国际会议与工作坊,理论实验室弹性联合进行教学讨论,关注技术哲学,媒体理论,数位研究,网络社会学,社会创新等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发展,逐步形成“由未来想像推定今日实践”的关键议题,推进中国未来十年在信息文化与当代艺术、社会思潮、全球行动的研究高峰。
所 长:黄孙权(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员:许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士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导师及研究方向
张培力
研究方向: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个人态度与方法
张培力被称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他1957年出生于中国杭州一个医生家庭,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中国美术学院),目前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在录像领域里从事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
1988年,中国第一件录像艺术作品《30×30》在他手中诞生,从此张培力为中国艺术写下了一个新的坐标。1991年上海衡山路的某地下车库举办的一场 小型当代艺术展览上,张培力带来了他第二部录像作品《卫字3号》,这也是录像艺术在中国首次进行公开展示。从此,张培力将在西方产生仅几十年,仍在发展中 的新媒体影像艺术引入中国——这件事迟早要有人去做,张培力站在了先锋的位置,并坚持到今天。作为’85新艺术运动的一名干将,他的绘画作品在80年代中 期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之后的影像则将他送进了中国最前卫艺术家的行列,之后一直到现在,大多中国影像作品里面都脱不了“张氏语言”的影子。现在中国的新 艺术能够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正因为张培力等人的尝试和努力。
近二十年来,张培力的作品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汉堡火车站国家美术馆、第45届 和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第3届亚大当代艺术三年展,第11届悉尼双年展、第4届里昂双年展、第4届光州双年展等多处展出,用影像这种直观的手段表达中国 艺术家的观念、现状,扭转其它国家人们对中国的误解和滞后的认识,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这些不需要语言翻译的艺术作品,才能够让人们直观地从中感受到真 正的中国。他的早期作品《游泳者》,《今晚没有爵士乐》则是他最负盛名的架上绘画作品。仅1999年一年,张培力赴展的足迹就遍布威尼斯、柏林、纽约、耶 路撒冷、日本福冈、澳大利亚昆士兰、伦敦、温哥华等地,几乎成了历时一年的长途国际旅行。目前,他的录像拷贝价格已达数万美金。
姚大钧
研究方向:艺术科技创作与研究、数据感知与媒体艺术研究(专)
艺术家,策展人,唱片公司制作人,电台主持人。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艺术史研究所 Ph.D., a.b.d。曾任台北艺术大学科技艺术研究所特聘教授;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开放媒体系主任,virREAL 艺术科技中心主任。作品在世界各地展览演出。长年来透过电台节目、唱片公司、网站、策展及教学推动中国科技艺术、媒体艺术及声音艺术发展,曾策划“2003 北京声纳”艺术节、“2004 台北声纳”科技艺术节、2013 纽约/上海/香港“转速:中国声音艺术大展”、“迷因城市:骇进现实”首届跨媒体艺术节、深圳“声音分裂展”、“科际迷航:从 AV 到 VR”、“脑太空”、“心印宇宙”、“九个明天”、“全息书写”、“黑镜第八季”、“意识圈”等国际媒体艺术展览和演出。
长期专注于汉字的形音义各层次的实验创作,强调书写、字形、语音之间的全息共构关系,并提出“物件导向诗学”(Object-Oriented Poetics) 的创作理论。九十年代发行的《梦的残音》与《丹红的细雨》声音作品专辑皆为透过电脑程序进行汉字音义两个面向书写的前卫作品。2010年加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成立 Open Media Lab,2016年创建 virREAL Center for Art and Technology,教授社交媒体艺术,程序艺术,影音现场演出,声音艺术,科幻创作,未来书写,中国赛博格等课程,强调以科幻作为方法的创作及未来学研发。2019 年创建“未来书写小组”,目前在策划成立跨国联盟“未来书写研究中心”。
屈华民
研究方向:艺术科技创作与研究
中国美院外聘导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与工程系正教授及学校跨学科课程事务处主任。
管怀宾
研究方向:空间多媒体艺术理论与创作研究(专)、艺术科技创作与研究
1989年浙江美术学院毕业(现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毕业(博士学位)。现居中国杭州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在中国当代装置艺术中,管怀宾善于将传统文化元素和感知方式,解构并溶入到自身的语言系统和作品构架之中;将中国古典造园美学融入其空间装置形态,他的作品总是扬溢着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另类气质,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在空间营造的过程中所显现浓郁的人文情怀与意境旨向;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获得广泛的延伸与拓展。他的艺术是自由的,他不拘泥于固式的思考与固定的媒介,而执着于观念与精神的追求。同时他的艺术也是自我的,既非形而下的技术所为,也非完全放任的自我宣泄。在他看来艺术是观照自我、认知世界、叩问世界的过程,他的作品总是一场穿行精神的视觉体验。
吴美纯
研究方向:总体艺术与区域感知实践与研究、总体艺术与区域感知实践与研究(专)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吴美纯是重要的策展人和批评家,策划过众多重要展览,如1996年的《现象·影像》录像艺术展;不久后的《1997中国录像艺术观摩展》; 2001年与李振华、邱志杰策划藏酷数码艺术节;同年,《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节出炉;之后的《四季》、《地之缘》及《迷宫》等均广受好评;2008年开始,她逐渐投入到家乡鼓浪屿的艺术创建之中,2016年8月,“鼓浪屿·首届创意亚洲文化发展国际论坛”(Gulangyu·First Creative Asia Forum)成功召开。而早在20世纪,她就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率领刘韡、汪建伟、杨福动、王功新等人亮相,如今,这批艺术家已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大腕。
汤南南
研究方向:总体艺术与区域感知实践与研究、总体艺术与区域感知实践与研究(专)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围绕神话与诗歌、史诗与寓言、山水与社会、时间与生死等核心命题进行创作。从文化研究、社会调查和生活体验出发,反复雕琢“大海”、“高山”、“河流”、“渔樵”等几个主要意象。热衷于自然现场即兴创作,通过旅途中人与物的持续遭遇,探测人的基本情感和精神尺度,反思中国古典思想面对当代生活的可能性。擅长创作跨越绘画、摄影、动画、多屏幕录像剧场等多种手法,尤其重视不同媒介创作的互鉴与融通,尽可能少依赖物质的创作与展示,尝试以跨媒体艺术效果多维展示其思考与观察。
2017年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艺术家,曾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美院美术馆、寒山美术馆、纽约LivingWithArt画廊举办个展。参加俄罗斯第三届乌拉尔工业双年展、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第一届南京三年展。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墨尔本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 、瑞士因特拉肯美术馆 、德国卡塞尔贝尔维尤宫 、悉尼白兔美术馆等国内外机构展出。
邱志杰
研究方向: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总体艺术与区域感知实践与研究、总体艺术与区域感知实践与研究(专)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总体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艺术院特邀艺术家,同时受聘于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担任博士生导师。福建漳州人,自幼接受传统书法训练和广泛的文史阅读,在家乡追随 郑玉水 先生等学书法篆刻。读美院之前就接触到当代艺术并有志于此。 1988 年开始在浙江美院读版画系,受到激浪派和博伊斯影响。毕业作品《大玻璃》和1990年开始的课外创作《重复书写兰亭序 1000 遍》即被编入“后八九”思潮。
高世名
研究方向: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其研究领域涵盖当代艺术、社会思想以及策展实践。他策划了许多大型展览和学术计划,包括“影像生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2004)、“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巡回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2010-2011)、“变动中的世界,变动中的想象:亚洲思想界上海论坛”(2012)、“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2013)、“首届亚际双年展论坛”(台北-上海-科钦,2014)、“亚洲社会思想运动报告:首届人间思想论坛”(2014)、“第三世界六十年:纪念万隆会议系列论坛”(杭州-科钦-北京-东京-香港-那霸)、“山水宣言:富春山馆开馆展”(2016)、“From/To:中国艺术教育的核心现场”(2018)等。
张颂仁
研究方向: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
张颂仁,国际著名艺评人兼策展人,香港汉雅轩艺术总监、杭州中国美院顾问、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董事会主席、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亚洲艺术顾问等职位。他曾带领中国艺术家在世界舞台上发出第一声呐喊,从他手上卖出的作品已经超过亿元天价,香港艺术经纪人张颂仁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激荡的大时代。2014年,他一手创办的汉雅轩画廊隆重地举办了30年庆典,同时他却身陷“偷画风波”,一时功过是非,他成为最富争议的艺术推手。
皮力
研究方向: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
1974年生于中国武汉,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他策划的展览包括“希望之星”(青岛雕塑艺术博物馆,2000),“狂想区”(2001,韩国东亚日报美术馆,2002年北京远洋艺术中心)、“正在建设”(东京歌剧院美术馆,2002年)、“润化:亚太媒体艺术”(2002年,北京世纪坛美术馆)和“图像就是力量”(2002年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此外,他是2002年“圣保罗双年展”、2002年“上海双年展”和2003年“中国怎么样?”(2003,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助理策划人。皮力出版的著作包括《后现代雕塑》(江苏美术出版社),同时他还曾是美术同盟网站的创始人之一,《现代艺术》特约主编,2002年中国当代艺术奖金评选的艺术总监。
高初
研究方向: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
高初,摄影史学者、策展人。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Social Archive of Chinese Photography)研究所主任。2008年至今整理并研究1930年代至1980年代摄影史的摄影家个案,并写作这一时期的摄影史。2011年起主持“海外藏中国影像”和“中国革命的视觉档案”两个文献与研究计划的展览与出版。作为联合策展人,高初和王烁关于1947年至1948年的华北农村的图像研究,在中国美院美术馆(2014)和上海双年展(2014)展出。
主编论文集《史料与史识:摄影术传入至今的中国摄影书写》(2011),参与撰写《中国现代美术史》的部分摄影章节。文章发表于Trans-Asia Photography Review,《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等。最近出版的成果包含:主编《最前线:中国共产党抗战图像志》(中英双语版,北京:金城出版社,2015.9,),主编《大卫柯鲁克镜头中的中国1938-1948》(北京: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6.1)等。
黄孙权
研究方向:网络文化与媒介社会研究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博士。研究专长包含建筑与空间理论、文化与媒体、社会动员、跨领域艺术,现为高雄师范大学跨领域艺术研究所教授。曾于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所(2005)与中国美院跨媒体学院(2013)客座,兼任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跨领域研究所,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教授。1994 年开办《破报》并担任破报总编辑至今。1997 年担任反对市政府推土机——14、15 号公园反拆迁运动总召,并拍摄《我们家在康乐里》纪录片。2004 年创立台湾部落格(twblognet)曾为全台湾最具有影响力的部落格媒体,同年并创立台湾独立媒体中心(twindymediaorg)成为全球 120 个城市的全球独立媒体中心网络(indymediaorg)之一。近年开始从事策展与艺术创作等工作,在高雄经营“捣蛋艺术基地”成为南台湾重要的实验社区艺术基地,作品曾参加深圳香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2007、201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双年展(2014)、台北立方空间以及高雄捣蛋艺术基地等。策展《宝藏岩 GAPP》,《跨域双城展》,《覹空间》、高美馆的《创作论坛——侯淑姿个展——望向彼方亚洲新娘之歌》(2010)、高雄市劳工博物馆的“跨国候鸟在台湾”移工展(2011)。着有《绿色推土机》、《除非我们寻找美丽》。译有《自己干文化——英国九零年代的派对与革命》,编有《大台北文化志》、《魂梦雪泥——文学家的私密》、《隐匿的城市灵魂》等。其为横跨建筑、媒体、社会运动与艺术的艺行者(artivist)。
许煜
研究方向:网络文化与媒介社会研究
许煜,德国吕纳堡大学哲学研究所教员,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客座研究员。译著有《意外地哲学思考》。许煜是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的弟子,和后者一起合作了约十年。在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拉图尔“重置现代性”的工作坊中,许煜被邀请为中国场的嘉宾之一,响应拉图尔提出的人类纪困境及解决方法。
高世强
研究方向:影像与空间叙事理论创作研究
1971年生于山东,2003年毕业于中国美院,现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高世强主要从事影像设计和装置创作,同时也是一位极具社会、历史责任感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的作品倾向于探讨个人的、地方性的政治历史经验,注重个体在当下语境中的体验和感受。他将自身放于中国历史宏大事件中,也把自己淹没在日常生活的汪洋中,不断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观察、体验,在既定语境之外用艺术形式描绘中国“肖像”,试图揭示出具有普遍性的道理。他似乎带着一点“雷锋精神”,力求让作品对社会起到警示作用。
牟森
研究方向:影像与空间叙事理论创作研究
牟森,国际知名的中国当代戏剧艺术家。主要舞台作品有《彼岸》《零档案》《与艾滋有关》《红鲱鱼》等。 《 零档案》国际巡演近百场,是参加国际艺术节最多的中国戏剧。近年来致力于重构中国近代史的叙事工程,开创了新的媒介品类——跨媒介巨构,曾担任2010 上海世博会深圳案例馆叙事总导演,2013 年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戏剧特展暨开幕演出“ 云戏剧·上海奥德赛”总叙事、艺术总监,任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