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三跨中科院心理所的上岸经验贴分享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1-25
手机版

  

  跨专业二战,今年有幸上岸。一个很普通的女生,还有些懒惰,会沉迷于峡谷和小说世界,本科院校普通双非,连续三年拿过校级奖学金,有少许竞赛经验,参与过不算正儿八经的科研项目,没有论文成果,四六级分数不高,本科专业有点交叉性质,偏管理学和工科(可能是我学识不够,看不到太多其与心理学交叉的可能性)。

  私认为自己比较好的一点是自我效能感高(就是对自己有信心,足够勇敢),或者说我盲目自信,我也能接受这个说法。另外一个是我去年实习我的上司跟我说的,就是本人做事情有自己的方法,或者说面对一个问题,我能够稳定心情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但问题解决的效果,就得看执行力了。(哈哈哈,这块是我现在的短板,我在努力改。)

  两年初试成绩,心理学专业课第一年263,第二年210。可见我第二年专业课分数并不高,外部环境上,今年心理所的题确实较21年难很多,本人主观上认为今年是2016年以来最难的一套题。内部环境上,是我自己不够努力,我11月、12月有时一周就只学习3到4天,模拟练习不够,没有保持一定的手感。

  比如普心的一道20分的简答题“注意的特征” ,其实问的是注意的四个品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注意转移、注意分配),而我答的是两个注意的特点(集中性和指向性),当时写完两个特点后,感觉出这些字数应该不值20分,想着后面再回过头把四个品质写上,可是忘了!反而最后还是把2-3个选择题改错了。害,第二道普心的简答题我还跳页写了一半!具体过程和复盘在此不赘述,希望大家以我为鉴。

  

  考前两个月的一些摆烂记录(大家别学我)

  普 心

  理解为先、教材为王、背诵制胜

  1.第一遍看书看不下去,可以先看视频。刚开始学,多点耐心;

  2.结合实心中的实验设计中的实验结论,对普心的一些理论进行深刻理解;

  3.按照记忆曲线耐心进行背诵;

  4.教材前中期看要全面和细致,知识窗的知识也别放过(比如20年考察了镜像神经元);

  5.最后两章,可以借助312的参考资料,重点学习理论部分(真题有考过);

  6.关于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形成的基础是知识点的联系,初期的学习,如果自己不能发现知识点的联系,可能比较就难以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那可以尝试理解别人思维导图的逻辑(比如琢磨一下科目的章节结构),在经过几轮的学习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我初期用幕布做了思维导图,后续有时间,我勤快的话,就慢慢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这样大家可以少做复制和打字的工作,可在我的基础进行优化,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

  我第一年前中期背诵普心是用幕布+anki 进行背诵的,后期和第二年是完全用MarginNote3背诵复习的。另外知识点的比较和整合,鄙人也推荐excel表格整理,像实心和心统,我用表格整理更多一些。

  心 统

  理解第一、走心刷题、不忘教材

  1.公式要默写得出来;

  2.刚开始看不懂,可以尝试看视频先入门;理解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使用条件和步骤;

  3.可以按312复习,用312的基础班课程或者学习资料;不要忽视教材,也不能眼高手低,比如心理所21年考察了三线表;

  4.做题一定要动笔算,养成好的做题习惯(卷面+限时+答题步骤);5.刷题不追求数量,保证每种统计分析方法都会.(比如我会用marginNote3把每个统计分析方法的经典例题做一个计算题的合集)

  实 心

  理解第一,教材为王、背诵为辅

  1.前后期,书看得慢,多点耐心,慢慢思考,当你看到第3或4遍的时候,你可能会惊叹心理学家的实验设计的精巧,为ta们的智慧点赞!(学习实验心理学这门科目,我是深刻感受到了心理学做研究的魅力,一些实验范式设计得真牛逼!)

  2.理解第一位,从我使用过的书籍来看,可以推测我的实验心理学复习速度很慢,3-4天一章很正常,比如就单注意实验里的维度重叠框架理论,我查文献阅读就花了一个晚上,所以,我第一年11月底才开始背实心时,但当时大部分的时候我看一个实验,我基本上能不那么费力地复述出来,也较之前能进一步理解一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我没有专门为实验范式整理笔记,我就借助白纸,梳理一些较难以理解的实验,以便理解实验逻辑,然后将图片扫描补充到marginNote3的【知识库#实心】里。

  4.我是在朱滢老师的书看完两遍以后,找了7-10天的时间进行专项的实验设计训练,买了一本A4 或B5的全白便签本(一半/面模拟,另一半/面复盘记录),进行训练和校正,前期不限时,总结、记忆、实践实验设计模板,后期限时训练(比如25分钟)。

  5.背诵也要尽可能全面!注意、记忆、意识是重点,但22年也综合性考察了心理语言学,所以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尽量全面!

  

  (时间安排:10月-11月,1年/周)

  1.限时真题模拟:可以换个陌生的学习环境进行模拟,将情境性依存性记忆更多转为状态性依存性记忆(因为考试的环境与你备考时的学习环境不同),建议在上午模拟,与正式考试时间一致。

  2.模拟复盘:总结真题规律&答题思路+记录自己的模拟情况(可以找学姐学长反馈)+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对后续复习进行调整。复盘后,以便最后一个月可以有重点的背诵+回顾教材+回顾错题,甚至自己押题。

  3.弄清楚你模拟的目的(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A.至少真题模拟阶段后,每个简答题,每个题型的用时分配要心中有数;

  B.几次模拟下来,你的卷面要有所进步;

  C.总结真题规律&答题思路;

  D.模拟也是阶段性检查学习效果的测验。

  4.注意事项

  严格按考试模拟;注意卷面整洁;等着复习全面才开始模拟,这种心态不倡导;模拟情况不好——早点发现问题是好事,及时调整后面的复习安排;

  个人建议12月初前至少真题要模拟完,从16年到22年也有7套真题了,需要投入一些精力对真题进行研究,而且12月后期对知识点的复盘更为重要,再加上有了真题模拟的加持,12月的复习更能松弛有度。所以,专业课的真题个人不建议像考研英语还留两套到最后进行模拟。12月的专业课模拟,可以对各个科目的主观题清单进行抽题限时模拟,或者做某些机构的模拟题。(保持手感)

  心理所从20年开始,有点大小年的感觉(也可能是因为21年学硕和专硕分卷考),个人推测23年题目难度可能会较22年有所降低。另外,我了解到的情况,21年的这个从312调剂到347的同学是同研究方向或课题组从学硕调到专硕。22年,347计划招生是18个,实际进复试21个。可以看出,22年的复试竞争比不上21年,21年复试竞争最大的课题组是7进1,而22年复试名单都没有公布考生的报考方向,有些导师今年就没有考生上线,所以在所内进行调剂。心理所是不接受校外调剂,很保护一志愿,但对于第一志愿心理所招生秉持的也是宁缺毋滥的原则。

  2016-2022年心理所的复录比(不包含少干和士兵计划)

  

  整理自中科院心理所官网往年的复试和录取名单

  在此提醒一下,如果看到这里有想考312心理所的朋友们,不要抱有312好像可以调剂到347就选择考312。22年312调剂到347的人数有6个,数字好像很可观,但不要忽略今年347上线的情况,并且心理所每个实验室的复试竞争和复试流程也有差异。至于这份数据,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注重的是招生人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今年统考有没有名额,所以上面数据的价值随主体不同而异,本人在此仅做上述分享,仅供参考。

  23考研的复试线上还是线下尚未可知(在此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因此不在此做复试的具体分享了,(线下复试,可自行搜索其他经验贴),个人主要提以下建议(仅参考):

  1.英语很重要!

  心理所很看重英语能力,22年初试考了英文论文摘要,如果还有机会,在不影响初试复习的情况下,争取过四六级(对了,心理所的英语单科线近年来一直是60,我有看到总分过了复试线,但单科没过线,最后不能参与复试的情况)。大四上学期的四六级考试可以参加,可以不专门针对六级复习,因为对考研英语的学习也是在学英语。不是说英语不好不能考心理所,只是英语好,是一个不错的优势。

  2.提前联系导师很重要!

  如果导师没有明确地回复你,可以琢磨一下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名单、研究队伍,联系其他导师。

  3.弄清楚自己研究方向的复试流程!

  心理所的每个实验室的复试流程(线上)是有区别的,比如弄清楚自己的实验室是只要英文自我介绍吗?还是也会中文自我介绍?(以防自己没有准备到),争取找到上岸学姐,多了解各方面信息。

  一、等推免结果出来后,再报名

  对心理所招生有些了解的朋友知道,心理所是课题组招生,复试面试的时候是课题组所在实验室的导师一起组成面试官进行面试。心理所在初试报名的时候研究方向分得很细致,并且导师的研究方向在中科院心理所官网的【研究队伍】也有详细介绍,每年招生目录公布的时候,基本上每个方向的招生名额是一个,少许课题组可能是2个,但其实我们统考到底名额有多少,还是得看那一年的推免后剩余多少。22年的招生目录很明确说了推免后空缺余额,这样的提醒也是在告诉我们报名填对研究方向很重要!所以统考生不要着急报名,以防自己报的研究方向统考生没有名额。

  二、以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为主导

  针对考心理所意愿强烈的朋友们,可能会有纠结考312和347的困惑。我的建议是以自己的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为主导。理由如下:(仅供参考)

  1.选择考心理所347,基本上后面就两个结果:要么去中科院上学,要么就没学上,也就是说调剂很难,而且中科院复试相对较晚,如果你是跨考生,再加上本科院校不是特别好,调剂基本没戏。选择考心理所312,如果对312的考情稍有了解的话,你会知道今年很多400分也没学上,312跨考生调剂也很难。所以,不太建议抱着312有些许退路可走而忽略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心理所的312。最好,不要抱有走调剂的心态去复习,坚定自己最初的选择。

  2.无论是312还是347,课题组招生名额一般都是1个,且中科院心理所对于学硕和专硕的培养方式差不多。建议有自己明确方向的朋友们,甚至可以在初试报名前联系自己意向的课题组或导师,询问有没有名额,甚至问一些学习建议,如果没有名额或是可能不太优先考虑你的本科专业背景,那你可以再另作打算。

  3.可多逛官网,了解不同研究方向,不同研究方向要求的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可能会有一些不同,如果能够早点明确自己的方向,特别对于在校生,就可以抓住本科阶段的时间去精进相对应的能力,这样可以在复试中提高竞争力,也为自己后续的科研道路奠定基础。但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也没问题,因为你有可能最后录取的导师不是你报考的导师(A.这种情况有些看运气,就是老师推免没有招满,统考生没有上线或者第一志愿里没有老师看中的学生的时候,就可能会有所内调剂;B.报的课题组是大课题组,那就可能课题组下其他的导师带你;C.其他我不知道的可能性),但报名时,还是需要选择研究方向,大家可以在初试学习时多看下心理所的官网,明确自己想去的实验室或者说大方向(像社会室、健康室、认知室)。

  我没有强势地建议大家在初试学习的时候就确定研究方向,只是现在考研越来越严峻,时间成本也很大,心理所的招生本就很细分,个人觉得一个有明确科研兴趣并为之有所行动的学生可能更有优势些,如果一开始就没有那么模糊,后续做决策时更容易心中有数,特别是对于哪些看重研究兴趣和明确科研目标的同学。

  这部分有些内容,也是自己从他人经验中学习和优化而来。都是一些对我个人比较适用和实践较久的学习技巧。仅供大家参考,请批判性看待!

  一、巧用目录学习

  初试的书不在身边,我以最近在看的书为例,核心是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章节阅读日期,写上一些关键词,这样,你能快速知道这一个章节的内容是什么?

  

  二、A3纸学习法

  A3纸张的大小是A4的1倍。有时候,我会就直接在桌上放一张A3纸,回忆简写或者整理一章或者某个知识板块的内容,A3的尺寸足够大,足够用来折腾。下面是我仅存的几张A3草稿图照片。比如像方差分析表,我应该画过至少6次。

  仅存的用过的A3草稿纸(请忽略我字丑)

  三、用表格进行知识学习和日程管理

  excel大家都知道,但其实表格行列的项目(维度)怎么填写?这样填好不好?是需要思考的,我个人是喜欢用excel进行规划复盘、学习记录、知识学习。

  

  四、巧加数字做记忆提取线索(知识卡片)

  遗忘理论中有一个线索提取失败说,该理论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遗忘是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而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因此在知识卡片的题目是像下面的图片一样标识数字,提醒自己,并且这样也能将该数字和知识点捆绑在一起记忆,更好防止遗漏要点。

  

  五、打卡学习(向他人许诺)

  这部分内容主要针对于学习自制力不高的同学,我一战从5月底到初试结束,几乎每天会向学姐打卡每日的学习情况,就算当天我学习时间不多也会打卡,每日睡前的一个打卡和粗糙的复盘,还是能够警醒自己不能继续颓废的。二战我就没有像第一年每日打卡,这可能也是我后期三天打鱼,两天撒网的原因,在二战后期我也尝试过在一些小众app打卡+每天三个知识点复盘,但可能因为没有旁人或认识的人监督(没有向他人许诺),我坚持的时间也不长。所以最后,更建议找学姐或研友进行每日的学习打卡和复盘。

  

  一战的一些打卡记录

  

  二战的打卡内容

  (仅供参考)

  平稳且强大的心态的真的很重要!我身边有人认为数学考的太差了,下午专业课就没有去考而去看电影《误杀2》;我二战考试时拼车遇到的一同学,因为政治时间把控不得当,第二张答题卡是空白的,想直接放弃后面的考试,但我后来劝住她参加完所有的考试,并且她第一年就已经直接弃考没去考试的。

  正式考试,每考完一门,我们就放下一门。并且我们的目标又不是满分,所以我们先努力完成,再尽可能追求完美,不要害怕失误,真的,如果你可以坚持参加考试,你就已经超越一大批人了。下面简述一些调整心态的方案。

  一、坚定地走好属于和适合自己的路

  在考研两年的初试学习过程中,我没有情绪大崩溃过,但迷茫、困惑、焦虑肯定有过。第一年前期择校时,我害怕过,不自信过,进度也很慢,但在5月底后,我就心态很平稳,没有想自己能不能考上,我就觉得只要自己做到位,就可以!第一年的学习比较按部就班,第二年,咳咳,大家从前面可以看得出我的摆烂。但两年的学习我一直是按自己的节奏进行。第一年,实验心理学第一二轮看书一起就用了近3个月,虽然速度慢,但我知道这是适合我的学习节奏,急也没用。

  

  还是跟我在文章开头【写在前面的话】一样,最后要走的还是适合和属于自己的路。不要盲目跟别人攀比进度,如果你容易受到外界类似信息的干扰,那就尽量减少这类信息的接触。

  二、行动是打败焦虑最好的法宝

  其实打败焦虑最终和最好的做法就是行动起来。

  如果你的焦虑程度很深,且时间不紧急,那可以选择一个方式让自己心情放松起来,比如运动、看电影、抓娃娃,等到情绪缓解后,就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下自己的焦虑来源,制定策略然后开始行动。

  如果你时间比较紧急,那就通过书写记录,剖析自己的情绪,最后还是要展开行动,慢慢缓解焦虑,因为大多数焦虑是现状与预期不一致导致,你不行动的话,现状与理想的差距不会自动消失甚至会扩大,而如果你内心渴望达到目标,就得行动。

  三、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期望值高、显示成绩、遇事理智处理、乐于迎接应急情况的挑战、能够控制自暴自弃的想法——需要时能发挥智慧和技能。[引自百度百科]

  可以从日常完成学习任务的直接经验和心理暗示中去提升自我效能感。比如在每天按时按量完成学习任务时,就夸赞一下棒棒的自己。

  四、保持中等或低的动机水平对待考研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学习的动机太强、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了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率降低。考试中的“怯场”现象主要由动机过强造成的。[引自百度百科]

  走完考研这段旅程并实现最终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对大多数人而言是难的,所以我们尽量保持平常心去过好每一天的备考生活就好!相信你的坚持和努力,时间会给你答案。

  【仅作经验分享,请辩证看待,,

  有问题,请尽量评论留言,我会尽力回复】

  本文为本人原创,禁止转载!

  举报/反馈

上一篇:《金融时报》全球EMBA百强排名 中国EMBA持续进步
下一篇:为什么说:万恶淫为首?古人的简短忠告,令我们恍然大悟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