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日志 | 我从挂掉英语六级,到北大、复旦、武大新传录取的故事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2-03
手机版

  

  这是一篇超详细的保研日志。涉及材料提交、复试的吃穿住行、现场提问、录取过程和给各年级同学的建议。

  去年九月,学院开新老生交流会,不知道新生们想了解什么,遂询问学弟学妹的意见,发现这群“00后”,想的问题其实都很务实。例如大学很迷茫、没规划,又如保研该怎么准备、双学位价值高低等等。

  由于疫情,考研复试推迟,保研夏令营也扑朔迷离。很多大三大二的同学陷入了焦虑中。在这个时间点,发这篇保研“经验帖”,既希望能够同级即将参加考研复试的朋友们一些参考,也给学弟妹们一点点的帮助。同时,帮自己铭记这一路遇到的善意和幸运。

  

  拍摄于2019年7月26日

  没想到整2个月后被北大录取

  01

  个人情况

  专业方面:本科就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学习成绩、综合测评第一,两年校甲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专项奖,英语四六级,有过两段广告公司实习经历(本土/4A),作为组员参加过校级科研项目,论文发表可以忽略不计,参加过两届大广赛,最高奖项省级二等奖。

  综合能力:参加过一些国际和国内的辩论赛事并获奖,有省级创新创业大赛经历和学生组织任职经历,获得过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社团活动积极分子、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性称号。

  02

  保研概览

  保研方式不外乎三种:夏令营,九月预推免(简称九推),教育部推免系统开放后的推免。

  夏令营在5月到6月开始报名,获得“优秀营员”后,一般只要拿到学校的保研资格就可以录取;预推免是指在教育部系统开放前,高校自己组织报名、复试、确认名单,待系统开放直接走流程录取。

  大多数的知名高校,基本上会通过夏令营和预推免确认保研名单,不会等到系统开放再招。因此,教育部学信网系统开放后的推免往往被称为“捡漏”。

  

  网友恶搞的学信网界面

  如果有条件,一定要积极参加夏令营。一是因为优秀营员的比例往往还是很大的,甚至有些高校怕招不满人,优秀营员的数量就超过了招生数,这样九推就真的只能寄希望于优秀营员放弃资格了。另一方面,夏令营一般都有路费住宿的补贴,但是九推是完全靠自费的(很肉疼,但没办法)。今年形势特殊,但是大家也要多多关注心仪学院的网站,看看夏令营的安排,往年就有不少错过报名时间的同学。

  不过,无论是何种方式保研,都要有一个硬性条件:九月份获得学校的保研资格。每个学校的资格分配数量、方式都不一样的,有的单纯看成绩、有的会看科研经历、社会活动,还有的直接考试。

  形象地说,如果你把报考各个学校的研究生当作找工作,那么保研资格就像毕业证。如果你没有毕业证,哪怕给你发了offer,也不能录取你。

  之所以说自己能够保研,有很多的“运气”成分,是因为我的英语六级是在19年8月才出成绩通过的。这导致,当许多高校夏令营在19年5月就开始招募营员时,我因为六级这一硬性条件连寄资料的资格也没有。

  因此,当大多数保研的同学手里都至少有一个“保底”的优营offer参加九月的预推免时,我是完全赤膊上阵参加九月预推免的。所幸,北大新传、复旦新闻都没有举办夏令营,因此也算是完全站在一条起跑线上了。

  下面,我就按照参与复试的顺序(北大、复旦、武大),说说我在三所高校的预推免经历。

  03

  报名与提交材料

  3.1 北京大学

  北大每年的预推免通知大概在9月中旬发布,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在校内有没有保研资格了。

  北大要求材料,比较复杂,有系统自动生成的申请表、个人陈述(须使用模板)、专家推荐信2封(须使用模板)、成绩单、英语成绩证明、所有获奖证书复印件。

  

  第一次用北大校徽的模板还是很激动的

  其中成绩单需要加盖校教务部门的公章,且专家推荐信和成绩单都需要用信封密封,并在封口处签字盖章(类似古代邮政的防止私拆技术)。

  不得不说,北大就是北大,要求最严格。不过作为“完美主义”加“强迫症”本人,北大报名系统简洁的界面,以及整整齐齐的模板,都让我对她充满了好感。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从发布接受报名的通知到截止接收,可能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因此,个人陈述、专家推荐信都要早早准备、联系导师,请历届学长姐帮忙修改,赶紧到行政部门盖章。

  如果北京遇到重大政治活动,安检升级,还可能影响物流的速度,因此材料一定要趁早寄出。今年复试前,北大的老师就说他们严格按照公告说的中午12:00截止接收,十二点后寄达的材料一律不收,千万不要因为这种细节影响报名。

  

  3.2 复旦大学

  复旦的材料相对于北大简单许多,如果不是报直博,连专家推荐信、个人陈述都不是必须递交。但是,建议大家还是自己简要写一写个人陈述、科研计划之类,反正报其他学校也是需要的。

  不过,复旦要求每个人都要上传简历。这份简历会出现在面试时每位面试官的手上,因为进面试现场时不允许携带任何纸质材料(包括简历、作品集)。

  

  复旦的报考界面也是十分清爽

  3.3 武汉大学

  武大的复试材料就是比较常规的成绩单、获奖证明、英语证明,不过头疼的是上传时要求文件大小不超过100k/500k。大家可以某度搜索“缩小PDF”,有很多网页上就可以直接操作。

  注意不要花钱买压缩更低的版本,不值得,可以换个网站,在压缩的基础上再缩小,一般缩个两三次就达到要求了。

  我用Mac系统点“上传”时出现了打不开选择文件窗口的问题,后来换了同学的windows系统就可以成功上传了,不知道是不是系统bug,如果遇到打不开可以换个系统试试。

  

  我武的招生网也还是很简洁明快的

  确定提交完了各项材料,就可以等复试通知了。

  这段时间,可以问问学长姐的经历、读一读导师最近发表的论文,可以看看本专业的热点问题、温习一下最基本的概念。更何况,面试本身也是有技巧可言的,无论是保研还是以后的职场都能用上。别闲着。

  有人说,保研其实是场“信息战”。你掌握的信息越多,胜算就越大。已经是大四的人了,信息检索能力的重要性无须多言。

  这段时间,我找了以往保研成功的直系学姐,请现在就读外语专业的高中同学协助我准备了外语面试的问答,知乎、微信搜一搜各种平台尽可能搜索到了面试攻略。

  

  

  很多常规的问题都可以提前准备

  网上信息很多也很繁杂,你可以搜索一下往期推送,觉得有用的就收藏一下,不时拿出来看。

  必须坦白,很多同学在暑假甚至大三开始,就准备起了保研。但我的复试准备,其实从这个时候才算真的开始。所以拿到厚厚的复习资料的时候,心里还是很慌的。所以如果有条件,可以早点开始复习。不要以为暑假图书馆的座位都是给考研同学准备的。虽然不一定“越努力,越幸运”,但一定是“越努力,越心安”。

  

  准备过程中收藏了很多干货和故事

  碎片化时间都可以翻出来看看 也是一种激励

  04

  复试前夜

  复试通知大概会在正式复试前的一周左右送达,可能通过短信、邮件、招生网等方式。等待的时间总是很煎熬的,尤其是一次次刷新网页、或者听到其他同学已经收到XX大学的复试通知时。

  这里当然是建议大家沉住气。有条件的话,可以加一下当届保研同学的群,在里面一起交流。实在等不及,可以打电话给研招办的老师询问情况。

  

  

  我和邬哥每天像读复读机一样确认

  收到通知之后,如果有要求回复,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回复能否参加,否则会顺延替补的同学。

  然后,就可以规划好时间,订票准备出行了。这里,我主要以北大的复试为例,说说即将面临复试时的准备。

  

  4.1 住

  我是在9月18日下午收到北大的22日的复试通知的,收到之后赶紧买票、订酒店。这段时间五道口附近复试、开学的都多,房源还是挺紧俏的。

  虽然我对北京酒店一直以来的印象就是,又贵又旧(尤其是海淀区)。我个人对酒店基本要求是干净、明亮、不能太旧。所以在酒店方面建议大家还是舍得一点吧,毕竟对第二天的面试来说,休息好是最重要的。

  很多参加推免的同学会在保研群里找合租。好处是可以省钱,也可以聊聊天缓解焦虑;但如果你是比较注重私密(比如我),还是自己住安静些,也可以比较肆无忌惮地在房间里背准备好的英语材料、面试问题。

  如果是一个人住,在睡觉前记得给前台打电话,第二天叫你起床。或者告知父母或者朋友你的酒店和房号,第二天确认你有没有起床,总之就是要确保万无一失。

  4.2 食

  面试前尽量吃得清淡一些,睡前不要喝太多水,以免第二天肚子疼或者浮肿。

  如果遇到第二天一大早就要面试,最好提前订好早餐,或者直接在酒店用早餐。但是,不要“为了丰盛而丰盛”,如果你平常早餐简单,别为了面试弄成满汉全席,否则只会让你撑着难受,一上午昏昏沉沉。

  如果复试通知中有说明,复试时间较长,需要自备水和食物,还是乖乖听话,不要不信邪。笔者到了候场才发现,自己大概要等到下午五点才能面上,遂当场向周围同学借面包、借清凉油。饮用水也最好备上2~3瓶。

  面试完之后?当然爱吃啥吃啥,啥特色吃啥,值回路费啊!

  4.3 行

  至少提前一天到所在城市,留出必要的机动时间,尤其是乘飞机的话。

  到了酒店之后,建议第一件事是先从酒店走到面试所在的学院,估计一下时间,并且根据第二天的交通情况做好估算。

  北大面试是在周末的早晨,因此出门车不是很多,我扫了一辆共享单车,大概10分钟就到了北大南门。有些同学建议打车,但一来要考虑到第二天的路况,二来我个人认为刚起床还是让自己动一动、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

  4.4 衣

  不少看了攻略的同学会非常在意穿着问题,学长也提醒我可以穿正装。但考虑到自己还是学生,又是广告学这样比较“皮”的专业(和法律、金融相比),不想穿得太西装革履。

  但考虑到面试必要的正式性,就选择了穿着棉质衬衫、打细版波点领带和黑色轻外套,配休闲西裤和圆头皮鞋,我姑且称为“轻正装”吧。

  

  事实上,在面试现场,真正穿得西装革履的并不是很多,但都是偏素色。如果平时就不太习惯穿正装,不要特意穿上正装面试,容易让自己更加紧张。如果正装不是特别合身,反倒显得垮垮的(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

  就我个人感觉,面试老师并不那么care你作为一个学生的穿着,朴素大方、自己开心就好。

  05

  复试现场

  5.1 北京大学

  北大是我面试的第一所学校,第一关就碰到地狱模式的感觉。因此我几乎是以一种“朝圣”的态度参加北大复试的,心里非常紧张,高铁一路都在复习,到了酒店也不断练习。

  第二天骑共享单车去北大,有种三年前参加高考的激动和紧张。

  早上八点左右,会有学长姐组织签到。今年北大专硕面试顺序是先健康传播、再新闻传播专硕,在北大系统上先报名的先面试,如果同时进了新媒体、新传的面试,先面新媒体。总之在一个学校里,不会让你选择放弃一个。

  不过听学姐说,去年面试顺序是现场抽签决定的,不知道明年怎样。如果不想候场太久,尽量早些在北大系统报名。

  签到之后,每个人会拿到一个信封,要求把手机、智能手表装进信封密封,自己保管,面试完才能拆信封,上洗手间也只能一个一个去。面试前,还会要求MJC同学签一个不负责住宿的知情书,以及调剂健康传播的志愿书。

  前者是因为北大住宿资源紧缺,因此学校是不承诺负责MJC住宿的。后者则是如果MJC招满,问你愿不愿意调剂到健康传播方向,我对健康传播实在没什么兴趣,因此签了不同意。

  

  我是第24个面试,中途不能使用手机,教室内也没有钟表,感觉时间过得极其漫长。这段时候可以在教室里自己复习,也可以和没面试的同学小声聊天,中午老师也提醒可以趴着睡一睡。

  下午五点钟,终于轮到我了(还是在前面有三四个同学没来的情况下)。

  走进面试考场,是一个环形的会议桌,教授坐在内侧,会传阅你邮寄的资料,有几个帮忙的研究生学长姐也会在考场一侧,整体氛围比较轻松,没有刻意施压,坐在最中间主要发问的是陈刚教授和师曾志教授。

  进入考场,首先从新闻、广告、广电三类题目中抽一个题目(自己选类别),然后坐到中间,教授会引导你先做自我介绍,再答自己抽到的题。可以换一次题,但换了之后就必须答后来抽的题。

  

  会议室大概就是这样 图源“新传人”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首先,自我介绍把亮点说出来就好,不要扯太多“感谢”“荣幸”之类的套话,因为这些词教授们已经听了一整天了;

  第二,在自我介绍之后要立马答题,因此从看到题目的那一刻,到你走到中间坐下去的几十秒内,大脑一定要保持高速运转,快速整理出一个框架,不求说全(因为教授会追问),别给自己挖坑就行,切忌为了显得自己专业而强用一些其实并不太懂名词,否则场面会陷入尴尬(北大和复旦的血泪教训)。

  

  我抽到的题目是:4A广告公司和创意热店有什么区别?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这是一个挺好上手的题目,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不太存在无话可说的情况。我大概说了下4A广告公司流程成熟、资本扩张,但容易僵化;创意热店作为新生事物比较弱小、但反应敏锐,举了几个实例。

  接着教授追问了几个问题,比如你是否了解4A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你觉得创意热店的发展前景如何、为什么创意热店难以成规模等等。我个人感觉教授并不真的希望你当场就能展示对中国广告产业的了解有多全面,只要你能够自圆其说、体现你对行业的思考即可。

  专业题目后,教授问我有什么科研计划,读研的意义,这是可以提前准备好的内容。但我感觉北大的教授是希望学生有些理想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例如当我说到“市场下沉”问题时,师曾志教授就指出,不用“你”去了解他们的需求、他们自己已经在反抗了;以及“你只说到自己的发展计划,你的研究对学术和社会有什么意义呢”。

  教授们的提问都比较灵活,不是准备好的问题,而是根据你说的环环相扣、不断追问,还是市场下沉问题,师教授询问我“如何看待李佳琦现象”。

  我一开始懵了,以为是某个经济学或传播学名词,就很尴尬地说自己还要继续学习,教授一脸惊讶地问我“你不知道李佳琦?”,我才反应过来是最近爆红的带货博主。然后开始尴尴尬尬地回答…

  

  让我流泪的男人

  最后,教授说“问个英语问题吧”,我被问到的是“Could you talk about your career plan?”,也是能够提前准备到的常规问题。

  北大复试一个人大约是15~20分钟,但在会议室里,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可能是大脑一直在紧张地飞速运转的原因。

  面试完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好差,也不敢主动联系学姐,一个人在一楼大厅的沙发上坐了半个小时,等到朋友来南门口接自己才出去。

  

  面试结束我的心情大概是这样的

  总的来说,北大的复试虽然没有刻意制造压力,但是和教授们“谈笑风生”真的是一件对实力和心理要求非常高的事。

  5.2 复旦大学

  能参加复旦的复试,还挺戏剧化的。因为开始复旦发复试邮件时,我并没有收到。打电话过去,被告知在替补名单里,就差不多在心里给自己判了死刑。

  但是,在北大面试完第二天,我上午正在睡懒觉,打算下午不紧不慢地坐高铁回武汉时,上午九点,一个来自上海的电话吵醒了我,复旦的老师说由于有同学放弃,我补位进了复试,问我的意愿。

  因为我一直对上海有好感,而且在北大的发挥感觉不好,就答应了参加复试。退了回武汉的票,临时买好去上海的票、订酒店。

  

  

  当时不知道 又一场腥风血雨等着我

  复旦新闻学院在五角场核心地段,周围品质高的酒店很多,交通也方便(真的太喜欢上海了,止不住地夸赞)。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订五角场凯悦,或者选实惠型的如家精选。

  复旦的复试在下午,而且根据不同的细分方向分了很多组别,英语和专业面试也是分开的,因此大大缩减了等待时间,最晚在下午六点结束了面试。(也许,这和上海的精干效率有关?)

  进入候场后,每个人要把成绩证明和推免资格证明原件带上去核验,然后把手机、电子手表放进档案袋,在工作人员那里统一保管。如果带了电脑也要放到第一排。

  工作人员会贴表,每个人英语面试和专业面试的大概时间,但是因为前面可能有人放弃,所以实际时间会更快。现场也有工作人员叫号候场,不用担心过号。

  我先轮到的是英语口试。口试室中有一男一女两位老师,一位主要负责发问和记录。我所在的考场男老师全程低头记录无表情,但女老师一直很温柔地点头,并给眼神鼓励。

  被问到的也基本是一些常规的问题。如talk about yourself、study plan、career plan、which course impressed you most and why,时间也只有五分钟。我离开的时候比较俏皮地说了句“hope to see you again !”

  英语面试结束大概半个小时,轮到我专业面试。专业面试是在一个教室进行的,不能带任何材料,且你的面前是没有桌子的,只有一张凳子。(比起北大,感觉更让人不自在…)

  

  大概像这样 / 网图

  接下来就是我实力演绎“作死”的时刻了。在自我介绍时,我提到了自己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媒体感兴趣,并提到了“县域融媒体”的概念。

  这其实是因为我有搜过复旦教授近期的研究、发表的论文,发现有提到这个概念。但是,切记,如果你不是真的有把握、真的很了解,千万不要主动提你并不熟悉的概念!

  因为我说了“县域融媒体”后,教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你知道县域融媒体有几种融合形式吗?你知道zy支持县域融媒体发展的文件和政策吗?你知道“县域融媒体”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吗?你知道zsj视察人民日报时的讲话吗?

  

  我只能保持最后一丝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回答“希望教授能够指教”。然后坐我面前的教授说:这些都不需要我指教你,你自己拿手机搜就知道了。所以你说中国的媒体产业,怎么能不了解zsj和zy的精神呢?

  那一刻,我真的又羞愧、又尴尬,我终于明白小学作文常写的“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是什么感觉了。但是最后还能被复旦录取,也许是教授觉得“会思考”这件事情比“现在知道多少”更重要吧。当然,如果之前能够好好准备,我也不用这么担惊受怕了。

  后来,也了解到,似乎复旦是有意“压力面试”,因为别的同学也被怼得很惨(也可能真的是因为我们太差了)。

  

  另一位复旦面试被怼的同学

  接着,教授又问了一些常规的问题,例如职业规划、本科的社团经历、读过的传播学经典著作等等。复旦教授真的很喜欢问读过的书,几乎每个人在最后都被问到了,建议好好准备。

  

  结束面试 我觉得自己可以准备考研了

  面试结束后,我又在复旦新闻学院门口的板凳上窒息了半个小时。但不得不说,复旦新闻学院真的又大又美,在五角场地段有这么一片“物外桃源”,不愧是复旦的王牌专业之一。然后又去烧烤店把悲愤转化成了热量。

  总得来说,复旦的英语口试相较北大更加全面,专业面试气氛更加严肃、问得更细,要求你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真的有一定了解,而不能只是侃侃而谈。而且十分侧重于新闻,或许这与复旦只有“新闻学院”而非“新闻与传播学院”有关?(不是)

  5.3 武汉大学

  面试完复旦,吃了个晚饭,就赶往了机场,坐晚班飞机回武汉,准备第二天一早的面试。在武大校外订了个酒店,凌晨一点多才到,距离起床时间不到六个小时了。

  

  我的脚真的快磨破了

  

  

  在该航班上 我体验了大肉包和无窗座位的暴击

  经过了北大、复旦的双重“折磨”,回到我武,心情轻松了许多,候场也不用交手机。交好材料之后,按顺序进行英语口试和专业面试。没有轮到可以先去机房做心理测试,都有很明显的正确答案,照着选就行。

  

  看了令人心跳加速的题目

  专业面试分上下午,如果排到二十号以后就是在下午了,中午可以自己出去吃饭,到点回来就行。英语口试则是下午一点开始。

  英语口试是群面,5个人一组,现场抽话题,大概有5分钟时间准备。我们这组抽到的话题是traditional reading VS digital reading。我们五个人迅速默契地分配好了任务,一个主持人负责开场和总结,剩下四个人分别说 traditional 和 digital 的 advantages 和 disadvantages。

  

  开始后,老师会先让每个人作30秒左右的自我介绍,然后开始小组讨论。可能是我们的讨论太“程序化”了,所有人发言之后还剩3分钟,老师问是否有人要补充,也没人主动发言,老师只好自己根据我们的内容进行提问。

  但在最后二十秒,现场又要陷入尴尬时,我补充了一句 If you choose traditional reading, you can only read words or pictures, while in digital reading, you may find the video about how to cook by Google, and you can cook under the professor’s guidance.

  

  然后老师在小本子上记了记,我感觉应该有加分。如果碰到大家都沉默的状况,稍微机灵一些,可能就能获得老师的bonus。

  专业面试是六个导师一起,新闻、广告、广电、网传的老师都有,应该是根据你抽取的题目领域,会有相关专业的老师作为主面,老师们都很友善。

  我抽的是广告的题目,“广告传播的文化功能”,也属于比较好组织的题目。然后是自我介绍、答题,我主要从国家宣传认同、社会文化塑造、个人审美影响三方面论述。但自己觉得遗憾的是没有说到广告的负面影响,不够全面。

  接着教授有问道“读研有什么计划和打算”。其实回顾一下,三场面试老师都特别在意这个问题,因此各位学弟妹需要认真准备,仔细考虑好自己读研的研究方向,然后相应地做足功课(不仅仅是停留在“感兴趣”的层面)。

  06

  预录取通知

  复试结束后,我就陷入了一种“焦虑又不焦虑”的奇怪状态。一方面是对结果不确定的紧张,另一方面又是已成定局、无力改变、复试终于结束的轻松。

  收到三个学校的offer的顺序,和复试的顺序完全是相反的。9月26日上午8点,我收到了武大的通过短信,当时第一反应是“有书读了”。

  

  下午两点左右,看到保研同学群里有人说收到了复旦的邮件。但自己觉得复试发挥得那么差,收不到也正常。没想到14:03,收到了复旦的通过邮件,就告诉了爸妈。这个时候对于武大的学硕和复旦的专硕,心里还是有些纠结的。

  

  刷了会儿手机,看到有朋友在雍和宫。想着北大老师说27号才会出结果,就让北京的朋友帮我去雍和宫烧柱香,祈祷明天能收到好消息。(虽然是无神论者,但这时候只能给自己心理安慰了)

  我万万没想到的是,5分钟后,14:39,我收到了北京大学的通过短信。

  

  在宿舍洗澡时收到的 看到后直接尖叫

  打电话告诉了爸妈。权衡后,选择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读MJC。直到28号在教育部系统上确认,才告诉所有家人和老师这个消息。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

  07

  一些建议

  如果你是大三正在准备保研的同学。

  1、从现在开始密切关注各目标学校、学院的官方/公众号或相关的保研类公众号,及时获取第一手信息;

  2、开始整理自己三年来所有获奖记录和证明材料,以及撰写个人简历,以免临近报名时手忙脚乱,有条件的可以邀请往届的学长姐帮自己看,但前提是你自己已经尽可能把能在网上搜集到的公开资源掌握了。学长姐(包括我)很讨厌自己不查就来问的伸手党;

  3、养成每天复习的习惯,一方面是经典的理论概念,另一方面是最新的研究动态。前者可以用大学教材或者考研的复习资料,后者需要你自己去阅读相关的期刊文献,关注社会热点。尤其是如果你有心仪的导师,一定要了解一下他们正在做的研究是什么,一般在知网都可以查到相关论文,养成每天学术的好习惯;

  4、有一些近期(九月之前)能够出赛果的比赛,可以再尝试参加一下。例如大广赛,或者创新创业,说不定可以再最后有所突破;

  5、开始学习面试技巧,和准备常规面试问题的回答。这些在相关公众号、知乎上面都有很多。

  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用户思维”。即:怎么做能够减轻招生办老师的工作量?能够让教授一眼看中你的亮点,而不是要从大段陈述中花时间找你的闪光点?怎样排版才能让你的材料清爽整洁?

  还是那句话:越努力,越心安。不要以为保研比考研高级或轻松,其实你只不过提前付出了努力,或者把努力分散到了前几个学年。

  

  如果你是大二有志于保研的同学。

  1、向教学秘书或班导了解下你们班目前的学习成绩排名情况,预测自己是否能够有保研的资格。如果处于“危险地带”,那要抓紧准备这一学年的专业课考试,把成绩提高上去;

  2、对标学院往年的保研名额算分细则,看一看哪些方面可以发力。比如,如果文体活动的分值上限是50分,而你已经差不多到封顶了,那就不用再花太多时间参加这类活动,可以转向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争取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3、重视科研。多参加学校的科研立项,或者虚心请教专业课老师有没有科研课题能够带你参加,或者把自己的论文交给老师,看看能够帮你修改、投稿。不要害怕或害羞,大方说明你有保研的意愿就好。这些都会成为你保研时的强大竞争力。

  

  不想这样的话 就赶紧丰富自己的履历吧

  如果你是大一想了解保研的同学。

  1、好好学习。无论你之后最终选择的毕业去向是什么,学习成绩都是你的硬资本。说大学不用学习,轻轻松松就可以混毕业的人,不应该也不配成为你的榜样。

  2、参考学院的保研细则,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其实无论你的毕业去向是什么,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这些,也都是你综合能力的体现,总会有用;

  3、关注一下做科研的方法。科研素养是不断积累、水到渠成的事,从本科一二年级开始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将会极大地有助于你的继续学习。

  从大一开始,你就应该知道,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成为你之后履历的一部分。本科四年,不过是在打磨一份简历,四年后可能可能用以保研,也可能用以出国、就业罢了。所以从入校开始,就不要虚度光阴呀。

  08

  写在最后

  首先感谢父母、亲人,坚定尊重我所作出的选择,并给予我不限于经济与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感谢为我写推荐信的姚曦教授、程明教授,签推荐信的王怀民书记,帮助我准备材料的思维姐、烽哥、杨力老师和甘雯老师,以及三年来辛勤栽培、给我机会的本科老师们。感谢杨仪学姐、韩旭学姐和宪丰学长,不厌其烦地回答我关于保研的种种问题,一直给我支持与鼓励。

  感谢北大、复旦、武大三所杰出高校和面试教授的抬爱与赏识。感谢保研途中同行的小伙伴。在候场室,大家似乎都不再是对手,而成为了战友。在北大候场时,几乎每位同学轮到复试、离开候场教室时,周围的同学都会轻声道句“加油”,这是最纯粹的善意。

  准备保研的几个月中,邬哥和我一起分享各种信息资源,感谢她。感谢大宝的幸运行李箱和北京的留宿,裕恒帮我准备外语面试。感谢在北京把我从北大新传院拖出去的珞珈山小天才城少同学,上海来到江湾体育场为我收尸的Sean。感谢梓岳从日本浅草寺求的学业御守,面试时我一直把它揣在上衣口袋里。

  最后,准备保研的战役,从大一入校甚至更早就开始了。你所经历的一切,都决定着你今天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感谢这一路遇到的所有善意。

  “小小年纪,心地善良,你怕什么?”

  在北大和复旦,面试前、面试后,我都没有留下任何照片,离开时也是“头也不回地走”。据说这样意味着,总有一天你会回来待上更久,无需留恋。(迷信警告)

  我会倍加珍惜、加倍努力,争取成为有益于学术和社会的人才。我也衷心地祝福你们,所有付出终将如愿以偿。

  

  最后一张图,献给武大凌波门的东湖栈桥。每次去机场或高铁站,都从这里打车远行。每次从外地回学校,也都打车回到这里。这是个“离开”与“归来”、“告别”与“出发”的地方。

  每年六月,毕业生都要站在上面和东湖合影留念,完成在这里看一场东湖日出的毕业打卡。到了九月,一批新生会小心翼翼地走上最窄的那道栈桥,然后开始自己新的四年人生。

  我很想念它。

  “阅读原文”为正在参选珞珈十大风云学子的他投票!

  文字 | 崔磊

  运营 | 珞新传媒 王怡琳

  审核 | 珞新传媒 徐静茹

上一篇:刚烫的头发不卷了怎么办?理发店用三种方法处理,恢复卷发的弹性
下一篇:「自招高校解析」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主招生报名条件汇总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