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魏巍之女魏平:父亲始终心系故乡 要求我们热爱劳动人民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2-05
手机版

      说起散文《我的老师》、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几乎家喻户晓,这两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豫籍著名军旅作家魏巍。今年4月初,魏巍之女魏平回到郑州为父亲扫墓。其间,她接受了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的专访,深情回忆父亲的写作往事和家乡情怀。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袁晓强/图

      无论工作多繁忙,他都会回到郑州看望亲戚朋友

      魏平1950年出生于宁夏,当时,魏巍在宁夏的部队工作。1951年,组织决定调魏巍进入总政治部工作,从此,他离开了作战部队,走上了专业作家和文艺战线的领导岗位。

      “我们从宁夏回北京之前,父亲和母亲带着我先回了一趟郑州。那时,我刚刚一岁。”魏平说,由于年龄小,自己第一次回郑州的往事,没有留下任何记忆,等自己慢慢长大了,父亲才跟她说起当年的细节。

      那时,魏巍的兄弟姐妹都在郑州。尤其是其后的岁月,无论工作多繁忙,魏巍都会回到郑州老家,看望家人和亲戚朋友。他常说,人永远不能忘本。

      “事实上,我的父亲一直是这么做的。” 魏平说,从1954年起,父亲连续担任了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身为河南代表团的代表,魏巍经常回河南调研,看望乡亲。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时,老百姓的生活很苦。魏平记得很清楚,有次她陪父亲回郑州,站在一片盐碱地里,魏巍久久无语,心情特别沉重。

      1920年,魏巍出生于河南郑州一个贫民家庭。他少年入平民小学,后就读于乡村简易师范,15岁时父母双亡,靠誊写为生。

      “面对凄惨的生活,父亲决定离开郑州投奔共产党。他走的时候说,这片土地生产了那么多粮食和棉花,但穷人吃不饱饭,所以,我要参加革命。”

      1937年12月,也就是全面抗战爆发半年后,17岁的魏巍从郑州只身赴山西赵城县八路军一一五师军政干部学校,参加了八路军。该校后来并入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1938年,随营学校并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魏巍为第三期学员。这年4月,魏巍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抗大毕业后,魏巍被分配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而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魏巍始终在战斗部队任职,在战火中成长,在战斗中进步。

      他希望我们永远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1951年,魏巍进入总政治部工作后,朝鲜战争已经打响。身为文艺工作者,他被派往朝鲜前线。此后几年间,魏巍又两次赴朝,与一线官兵吃住在一起,和战士们一样身经百战。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隆重推出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轰动。后来,这篇文章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6年9月,魏巍撰写的散文《我的老师》公开发表,尤其是编入语文课本后,同样引起了轰动。

      “我上学的时候,也在课本上学习父亲的文章。”魏平笑着说,如今不少人都以名人自居,标榜自己多么厉害,而父亲对她们的要求则非常严格。

      “我父亲是在战火的洗礼中成长起来的,他希望我们永远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不能拿他当资本,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炫耀,要永远向劳动人民学习。”

      魏平回忆,上学时,尤其是老师让同学们背诵《我的老师》的时候,尽管自己内心特别高兴和自豪,但她从来不敢说自己是魏巍的孩子。那时的她,只知道魏巍是一个作家,从来没有觉得他是一个名人。

      1957年,魏平在北京一个平民小学上学,而此时的魏巍已经是上校了。“我父亲觉得我比较娇气,上完一年级,也就是1958年夏天,父亲就把我带到了河北省保定市安平县报子营村,让我在这里读小学。”

      原来,这里是魏平母亲刘秋华的老家。为了安静写作,魏巍离开北京来到这里,把魏平也带了过来。1959年,魏巍又跑到邢台创作长篇小说《东方》,魏平又跟着父亲来到邢台。再后来,魏巍回到北京,魏平就像父亲的小棉袄一样,也跟着回到了北京。

      他生活特别简朴 一把椅子把皮坐破都舍不得换

      在魏巍的写作生涯中,他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

      “尤其是创作长篇小说的时候,他每写完一章,就领着我散步,给我讲他写的故事,然后还问我好听不好听,我就说好听。我记得他常说,长篇小说要吸引人,只有吸引人才能让人看下去。他特别注重家里人的感受,总是让我们当第一读者。”

      魏平回忆,“文革”爆发后,魏巍由妇孺皆知的大作家成了在劫难逃的“黑线人物”,他的作品也一夜之间全都成了“大毒草”。但他和妻子刘秋华凭着对党的坚强信念,挺过了那段艰难岁月。

      1976年“四人帮”倒台后,魏巍又萌生了新的创作冲动。在刘秋华的鼓励下,1978年,魏巍出版了全面反映抗美援朝前后方的长篇小说《东方》,此书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父亲从来没有休息时间,不是看,就是写。北京的夏天特别热,那时还没有空调,为了降温,他就弄一盆凉水放在桌子下,把脚放在凉水里降温。”魏平说,父亲的生活特别简朴,妈妈给他买了一把带弹簧的皮椅子,他一直把皮坐破,都舍不得换。

      1987年,魏巍出版了全面反映长征的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此书被称为“具有宏伟气魄的史诗性作品”。

      为了创作《地球的红飘带》,魏巍在1983年和1984年两次偕夫人刘秋华一同考察、走完了长征路,其间历经摔伤和疾病等各种磨难。

      “而为了写《东方》,为了摸清农村的情况、工厂的情况、抗美援朝的情况,他去了北京长辛店二七机车车辆厂,一蹲就是三个月。现在大家都说,作家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因此,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

      说起魏巍的创作节奏,魏平回忆,一般来说,催稿不急的情况下,早饭后开工一直写到12点,中午稍事休息,散步后下午继续写,每天都要写上几千字。特别着急的时候,晚上也会熬夜写。

      “2008年爸爸走的时候,我妈妈特别伤心。电视台采访时,我妈就说了一句话:他没有休息过一天,他累啊!”说到这个细节,泪水模糊了魏平的眼睛。

      无论谁来拜访他都出门相迎,走时送到门外目送离去

      在知名读书推广人宸冰最新出版的《中国家书家训》一书中,收录了1949年魏巍写给女儿魏欣的一封家书,魏平进行了解读。

      “我爸爸从来没有说过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魏平说,小时候,父亲总是对她们说,“白发方恨读书迟”。在家里,父亲也经常写对联,也经常写一些书法作品送给子女,这些作品,魏平至今都还精心保存着。

      虽然魏巍没有说过家风,但魏平最大的感受,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填写的志愿就是到基层去。所以,他才分配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他曾经说,共产党闹革命,都是人民的支持。所以,他要求我们爱祖国,爱人民,尤其是热爱劳动人民。”

      回到北京上小学后,魏平住校,老师管得特别严。到了初中,特别贪玩的魏平一下子放开了,学习不太好。结果,父亲魏巍也不怎么管她。

      “我觉得父亲对我是松散式管理,他可能不在乎我的学习成绩,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马虎。”魏平回忆,她上学的时候,经常有人去她家拜访,无论是干部还是农民,父亲都出门相迎,走的时候,一定要送到门外,目送人家离去。

      “在街上见到淘粪工人,父亲要求我们不能捂鼻子,要表现出最起码的尊重。无论地位怎么变化,父亲对普通劳动者都抱有最深厚的感情。”魏平说。

      1968年,魏平和很多知青一样,到了黑龙江北大荒。1971年初参军,从部队转业后的1975年,她进入北京市一家工厂,从工人到干部,一步一个脚印。1980年,她又成为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的政治辅导员。再后来,她进入北京市公证处工作,一直到2005年退休。

      魏平透露,父亲留下来的东西特别多,包括很多书信、没有公开发表过的作品。“我一直在整理,时机成熟了,它们也许会和读者见面。”

上一篇:卡车运树有蹊跷?树根里竟藏着3万颗……
下一篇:初三学生,中考复习要有方法和技巧,初三复习应该如何安排?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