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祖国核事业隐姓埋名17年!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他曾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曾在功成名就之时
突然消失……
他隐姓埋名17载
只为给新中国造出核武器
他是王淦昌
他用一生完成了
自己许下的诺言:
“我愿以身许国!”
今天,是王淦昌诞辰115周年
让我们一起追忆
这位深藏功与名的伟大科学家
王淦昌
1907年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现常熟市)
丰塘湾的一个中医家庭
4岁时父亲去世
13岁时母亲去世
父母双亡的他
只能和自己的外婆相依为命
靠着放羊维持生计
即使条件艰苦
王淦昌依然没有放弃学习
在外婆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
他一路从江苏的农村私塾
走到了清华大学
1925年
王淦昌成为清华大学第一届本科生
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
王淦昌考取了江苏省官办留学生
前往德国柏林大学
师从物理学家迈特纳女士
那时才二十出头的王淦昌
就有过一次
拥抱诺贝尔奖的机会
一天
王淦昌听完一个学术报告会后
对报告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结论
提出了质疑
同时又想到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法
欣喜万分的王淦昌
两次向导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而迈特纳这一次
却低估了这位中国小伙子的创造力
她两次拒绝了王淦昌的申请
图:左二为王淦昌
两年之后
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
采用了王淦昌提出的实验手段
发现了中子
从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4年
在德国取得博士学位后
27岁的王淦昌
毅然选择回国
“科学虽然没有国界
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我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
正需要我回去!”
图:右为王淦昌
就这样
王淦昌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
返回了祖国
1942年1月
美国《物理评论》杂志刊登了
王淦昌的《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
这篇论文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美国科学家阿伦
按照王淦昌的建议
做了中微子验证的测量
这个方法也因此被称为
“王-阿伦方法”
王淦昌提出的实验方法
确立了中微子存在的基础
1953年
美国科学家莱茵斯
在一座核反应堆中
第一次捕捉到了中微子
更因此在42年后的1995年
获得了诺贝尔奖
王淦昌又一次
与诺贝尔奖擦身而过
在很多国际物理学家的眼里
作为“王-阿伦方法”的首创者
王淦昌完全有资格
分享这个世界大奖
但是他却说:
“我非常高兴
荣誉就应该归于
最后从实验上去测到中微子的人”
功成名就之时突然消失
回国后的王淦昌
曾先后在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
作为一名教授
那时的王淦昌有着较高的工资收入
可是令学生们惊讶的是
王淦昌常常吃不饱饭
甚至下课后还要去放羊赚钱
直到后来大家才知道
那时为了支援抗战
王淦昌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甚至把妻子的陪嫁首饰也捐了出去
1955年
王淦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
王淦昌来到
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
他作为领队
与12个国家的原子核专家
共同承担了一项科研任务
寻找新的高能粒子
在他的带领下
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
使人类对于微观物质世界的认识
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图:王淦昌(右)在杜布纳研究所工作
1959年
这一消息一经公布
就迅速轰动了国际学术界
那时有很多人预测
王淦昌带领团队取得的这一成就
一定能够把诺贝尔物理学奖收入囊中
但是就在这时
备受国际物理学界关注和期待的王淦昌
却突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我愿以身许国!”
一天
在杜布纳研究所工作的王淦昌
接到了回国的密电:
“停止手中的工作
马上回国受领新的任务。”
于是
王淦昌毅然放下手中熟悉的研究工作
回到了祖国
1961年4月
在北京的一间部长办公室里
王淦昌被告知一旦接受这项新的任务
就必须放弃所有名誉和地位
断绝一切海外联系
并且要做好隐姓埋名一辈子的准备
此时王淦昌已经在国际物理学界功成名就
让他放弃这一切
去重新开辟一个未知的领域
对于王淦昌来说
是一次重大的抉择
但他只是稍微沉思了片刻
就铿锵有力地回答:
“我愿以身许国!”
图:左一为王淦昌
就在第二天
王淦昌正式受命
主管中国核武器的试验研究工作
从那以后
那个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王淦昌
化名“王京”
在国际物理学界消失了整整17年......
其他片甚至连他的家人
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在做什么
50多岁的王淦昌
是试验基地里年纪最大的科学家
但他克服了各种艰苦条件
每次试验都亲力亲为
常常不顾疲倦工作到深夜
经常是一个馒头一杯水
吃完就立刻投入工作
图:聂荣臻(中)、王淦昌(左)和朱光亚(右)在我国西部核试验基地
王淦昌还亲自到炸药浇铸工房
和工人聊天
为工人鼓劲
只为让工作进度更快
工人们看到
已经两鬓斑白的王淦昌
依然那么努力地工作
更加有了干劲
为了完成目标
他们自觉地加班加点
做好自己的事情
后来工人们都开玩笑
叫他“王老头”
王淦昌听到了反而十分高兴:
“非常好
这说明我和工人打成一片了!”
图:王淦昌的木箱
1961年到1963年
王淦昌领导了上千次
原子弹起爆装置的炸药爆轰试验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此后
王淦昌又秘密参与了
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科学家“王淦昌”回来了
1978年
王淦昌终于告别了“王京”的身份
回到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这个时候
人们才发现
核武器研究基地的那个“王京”研究员
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淦昌
1986年3月
王淦昌与王大珩、陈芳允、杨嘉墀
联名向中央提出了
《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国家863计划”由此诞生
为中国高新技术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图: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在“863计划”十周年纪念会议上合影
1999年
王淦昌被授予
“两弹一星”元勋功勋奖章
到此时
他的名字也终于被公开
然而
王淦昌却没能亲手接过这份荣誉
1998年12月10日
王淦昌逝世
享年91岁
王淦昌放弃获奖的机会
放弃优厚的条件
瞒着家人
年过半百还在试验基地埋头苦战
他放下这一切
是因为他放不下我国国防的核武器研制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
他用一生书写了
一个中国科学家的无私与担当
致敬王淦昌!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