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医院的精神科医联体云平台建设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2-20
手机版

  项目名称:基于互联网医院的精神科医联体云平台建设项目。

  

  2.1. 单位简介

  市精神卫生中心始建于1935年,是市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担负着全市精神卫生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心理咨询/治疗和对外学术交流等任务,是全国规模最大、业务种类最全、领衔学科最多的精神卫生机构,同时也是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市精神卫生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国家精神药物临床试验机构、WHO/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

  医院临床科室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主要诊治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儿童青少年及老年期精神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等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及药物依赖患者。中心设有普通精神科以及老年、康复、临床心理、儿少、传染、自愿戒毒等临床科室。核定床位1878张,目前实际开放床位2141张。

  内设的市精神卫生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3月,设有药物依赖、生化、遗传、神经电生理、脑电影像、心理测量、临床流行病学、儿少行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司法精神医学、精神护理、危机干预等14个研究室,主要从事精神医学的临床应用研究。近十余年来,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和局级科研成果奖共23项。目前作为市医学重点学科有:市精神疾病临床医学中心、老年精神医学、预防精神医学。

  2.2. 单位职责

  市精神卫生中心是本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担负着全市精神卫生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心理咨询/治疗和对外学术交流等任务,是全国规模最大、业务种类最全、领衔学科最多的精神卫生机构。

  中心同时也是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市精神卫生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国家精神药物临床试验机构、WHO/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承担着全市各区属精神卫生中心的业务管理、技术指导、督导检查、考核等工作。

  中心以提升临床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坚持公益性为主的办医方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使命,力求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精神卫生机构,满足大众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需求。

  中心作为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复旦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拥有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硕士点、博士后工作站,心理学硕士点。同时也是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学研究与实践基地。作为WHO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之一,与世界各国的精神医学界进行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

  受国家卫健委委托,中心每年举办全国精神科医师、护理进修班和研修班等继续教育项目,培养了大批精神科医疗、护理骨干。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中心为全国各地培训高质量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已形成独特的品牌。自2009年起,中心成为市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本项目以“夯实基层、整合资源、建立机制、上下联动”为建设原则,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建立以市精神卫生中心为核心的医联体云平台,通过启动本项目建设,建设专科医联体互联网医院,接入市精神卫生中心及16个区属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健全统一预约平台、统一支付对账平台、电子处方流转系统、远程医疗门诊功能,为患者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为医生提供手机端及基于中台架构HIS系统的专科医联体(互联网)医生工作站,支撑互联网诊疗服务。以专科医联体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搭建远程教学中心,加强医联体内部协作,提升管理水平。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期望形成以市精神卫生中心为引领,以精神科医联体云平台为载体,16家区属精神卫生中心共同参与的全市精神卫生“1+16”的医联体协同模式。探索专科医联体业务模式和实践,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充分发挥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技术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专科共建、教育培训、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提升成员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本项目建立以市精神卫生中心为核心的精神科医联体云平台,并接入16个区属精神卫生中心,一是面向全市居民提供线上预约、在线咨询、线上问诊、处方配送、健康宣教、线下一体化医疗等服务,二是实现市区两级精神卫生中心之间的数据交互、业务协同、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功能,对外提供可靠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对内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专科医联体基础信息平台;

  (2)专科医联体统一支付对账系统;

  (3)专科医联体统一预约系统;

  (4)专科医联体前置审方管理平台;

  (5)专科医联体互联网医院;

  (6)基于中台架构HIS系统的专科医联体(互联网)医生工作站

  (7)专科医联体远程医疗协同;

  (8)专科医联体远程教学中心;

  (9)终端系统及接口设计;

  (10)应用系统数据加密及授权;

  (11)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本项目建设,助力实现本市精神卫生工作理念从“以精神疾病防治为中心”向“以心理健康为中心”转变,进一步巩固“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单位家庭尽责尽力”工作机制,形成能级突出、结构合理、紧密协作的精神疾病综合防治服务网络,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框架。

  举报/反馈

上一篇:大三的同学,在考研和找工作两者之间,应该如何抉择才能获得最优
下一篇:四川公安举行2023年中国人民警察节庆祝活动—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