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状元,还是强基计划第1,他的录取通知书,清华校长亲自发放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2-21
手机版

  高考成绩出炉以来,全国涌现了很多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每一位考入顶尖名校的考生,背后都付爱情片出了无数汗水和努力,让人羡慕又钦佩。

  这些学子的高考故事、分享的读书策略和经验,很多人看了都觉得过瘾。也让很多人从中获得启发,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便提升成绩。

  

  2020年,广东有一名考生非常了不起,他叫刘洋,是广州市第六中学的学生,也是广东的高考状元。在这次高考中,他的语文133分,英语145分,数学147分,理科291分,总分714分。从这份成绩单中,我们不难发现,刘洋没有偏科现象,数学和英语,差几分就拿到了满分,是一名妥妥的学霸。

  

  高考成绩714分,让刘洋成为了广东的第一名,参加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也成为强基计划的第一名。“双第一”的他让清华大学非常重视,录取通知书都是校长亲自为他发放。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今年“第一位”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考生,这是非常难得的。

  

  刘洋投身国家强基计划,致力于基础学科研究,选择的是清华大学致理书院。按照他的成绩,本来可以随便挑选清华大学的专业,为何选了清华的强基计划呢?在刘洋看来,有两个原因。

  

  一是现在国家需要更多青年在基础领域上进行研究,以核心技术在世界上领先。在刘洋的心中,他对基础学科很热爱,对清华也很向往,于是决定为国家基础学科和重大战略领域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是强基计划的教学内容和资源不一样,清华的致理书院大一主要是通识教育,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能学到很多专业的知识。这可以让他对物理或计算机更好地进行了解,然后再选择将来要去钻研的领域。

  

  原来,刘洋不仅是一枚学霸,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有着很清晰的方向和规划,有目标的人,往往更容易取得成绩。

  刘洋的老师和同学透露,广州市第六中学高手如云,但是刘洋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三年经常是年级第一,非常的稳定。这样一名实力强悍的学霸,有着怎样的学习经验和策略呢?

  

  1、不建长期,建短期的学习规划

  刘洋建议,不必过分追求长期的学习规划,建立几个短期的学习计划会更有用。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刷题,或者看笔记复习。

  2、紧跟老师的节奏进行学习

  老师在教学上有经验,作为学生要紧跟老师的步骤,即便是网课期间,刘洋也是紧跟老师的步伐。课变少了之后,就更要跟着老师的课程和作业走,复习记忆知识点和易错点。对于老师的合理建议,应从善如流。

  3、理科可以先预习,课堂上要认真听讲

  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科目,提前预习,可以增加学习效果。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就要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在老师讲解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哪些内容没学会,没掌握,发现自己思维上的漏洞,课后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4、把握理科要适当刷题,但不必追求数量

  对于学理科的同学来说,不必追求刷题量,不过刷的题都要弄懂,这可以让你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大部分题型以及常用解题思路要了解并掌握,同时辅以适合的做题顺序与心态,就能把握住理科。

  5、语文、英语和理科不同,应注重积累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对于语文和英语,应注重积累,多记多背,没有捷径。不过,可以通过看书和记背的时候,也要加入自己的思考,能加强记忆效果,还能提升语感。

  

  6、涉猎各类书籍,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

  刘洋高一时,语文是薄弱学科,成绩也只是班级的中等水平。但是他认真对待作业,并做好订正和错题整理归类。涉猎各类书籍,注重积累,经常训练写作,阅读和写作能力大大提高,最后高考语文133分。

  7、注重学习交流,借鉴别人的意见和经验

  除了学习认真,当自己做题或思考时遇到了困难,不要钻牛角尖,及时和老师和同学交流。问问大家的教辅资料、学习经验。同时,也可以放松地与关系较近的老师和同学聊聊生活。在交流中,可以得到别人的指点,参考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意见。

  

  以上就是刘洋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当你看到之后,是否愿意参考借鉴呢?

  年轻的学子,对于学霸的经验和方法,一定会想试试。其实,每个人不一样,若是觉得别人的方法更好,可以试试。不过,是否适合自己?也要自己去选择判断,在此分享给大家,就是作为参考借鉴之用。

  对待学业不能蛮干,讲究策略和方式方法。尤其是在高中,没有好的学习方式和策略,会很难提高成绩。希望大家除了上课认真听讲,也能尽快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成绩突飞猛进。

  各位朋友,看到刘洋这位学霸的成绩,以及他的方法和策略,你有什么感想吗?

上一篇:封面评论|强化艺体课程“过程性考核”,约束非学科类培训野蛮扩张
下一篇:国资委认真组织央企开展“迎讲树”礼仪知识竞赛活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