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原标题: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三个特质,所以特别强调经过规划、以高度意志彻底执行,以期达成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不局限于自然、更深入民间”的世界之大的目的。
中国的壮游传统久远。司马迁二十岁那年,父亲给他一辆马车,指导他有目标、有计划地到广阔社会中实地考察,接触壮丽河山和了解四方之民的生活习俗,并搜求历史传说与各种史料。司马迁“读无字之书,禀山川豪气”,最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了《史记》。后有高僧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经;徐霞客经30年考察,“达人之所未达,探人之所未知”,撰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连诗圣杜甫都曾在苏州准备好船,差点东游到日本,他自传性的诗《壮游》中就写道:“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可惜的是,中国在郑和之后失掉了壮游的传统。
西方的壮游传统由17世纪的英国贵族子弟开启。在17岁的时候,他们将由家里的一名管家陪同,用几年时间游历欧洲,参观博物馆,开阔眼界,直到成为真正的男子汉才回家继承祖业。18 ~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和济慈都有这样的经历。发展到今天,就是很多西方学生在大学入学前一年,或是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前一年要进行的深度游历:Gap Year(空档年)。壮游的价值,在于对人的改变。古今中外,有太多经历壮游而改变人生,甚至提升人类的文明水平的例子。三四百年来,西方社会的壮游传统,已经沉淀到社会的最底层。有报告认为:“空档年”可提高外语能力,提升个人竞争力(包括独立精神、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力、沟通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许多人因此寻找到人生的方向,那是完成自我的最大动能。在我们的教育里,太强调“书中自有黄金屋”,不鼓励年轻人在真实环境中超越自我。贫穷的时候,年轻人反倒能闯,可是一旦富有,父母就过度保护子女。下一代失去了闯的能力,很容易丧失掉竞争力。
而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壮游代表的是一种开创精神,缺乏这种精神,富不过三代,国家也有可能改朝换代。台湾山河探险协会理事长徐海鹏曾惋惜地说:“明朝实行锁国政策后,国势开始往下滑。”我国在1900年前后的半个世纪国力最弱时,不仅在探险的领域缺席,还成为其他国家探险的对象。
(摘编自网络)
材料二
远游的目的是重塑自我,是深度的人文互动。没有书籍和知识伴随的旅程,是不可想象的。在书中我们能找到被遗落的盛况。今天我们如果去河南开封,看到的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原城市。而千年之前,这里可是北宋的都城。《铁围山丛谈》告诉我们,开封城唯有马行街不见恼人的蚊虫。因为它是当时最繁华的夜市,夏夜燃烧的烛油直到四更(凌晨一点到三点)才熄。《东京梦华录》则开列了当年开封各条街巷的饭馆和拿手菜,像极了宋朝的“大众点评”。美国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曾经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他提醒美国人,纽约城的一片繁华不是古已有之,也不会万古长存。“我们如果回顾历史,会发现一个国家的辉煌盛世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城市的繁华光景尤其如此。如果美国人没有听说过开封,那这将是一个很好的警示。"很多年之后的人,可能再也看不到纽约第五大道的流光溢彩和百老汇的戏剧了,但他们仍然可以翻开书本,忆想出一片今天的盛况。
在书中我们能找到遮蔽的过程。譬如游记类作品,作者不只是介绍沿途的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而且是用追问的目光求解每一个看到的现象。比如通过郭建龙的《穿越百年中东》,我们会了解到∶现代土耳其语的字母诞生于1928年,迄今不足百岁。土耳其语没有经过汉字那样繁复的演化过程,而是由凯末尔成立的“语言委员会”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的。这场雷厉风行的文字改革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当精英和平民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重新学习语言时,各种资源迅速到位,书本、报纸出现了惊人的发展,与之相伴的是文盲率的大大降低。”我们穿行在土耳其的街市,听着喧嚣的市声,看着耀眼的广告牌时,如果不了解这一背景,我们就和这个国家最惊心动魄、雄心勃勃的变革擦身而过了。股神巴菲特说过一句话:"虽然我也靠收入生活,但我迷恋过程要远胜于收入。”游览风景其实也一样。用足迹丈量大地,用耳目搜寻风光,之所以远远不够,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变成今天的样子。
到陌生地方去,纸上卧游也好,实地观光也好,我们都身负一个目的——对自己原本生活的超越。这既是旅行的意义,也是阅读的意义。
(摘编自罗振宇《带什么诗去远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在郑和之后就失掉了壮游的传统,而同期西方却在这一领域成为后起之秀,其壮游传统已经沉淀到社会最底层。
B. “空档年”是针对正常的学习或工作期而言,中断现有的学习或暂时不工作而做的不局限于自然的发现自我的深度游历。
C. 美国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认为,国家也好,城市也好,都不是恒定不变的,所以辉煌时应不忘警醒图远。
D. 郭建龙的《穿越百年中东》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土耳其的相关历史,引发我们思考其发展背后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远游者进行深度人文互动的特质,但两者的论述重心并不相同。
B. 中国的壮游传统比西方更久远,但完成程度却不及西方高,影响也一直没西方大。
C. 材料二中,作者引用美国专栏作家的话,作者用意与该作家的本意其实有一定差异。
D. 带一本书去陌生的地方,是要借助相关书籍找到该地被遗落的盛况和遮蔽的过程。
3. 下列选项,最不可能被看成是“壮游”的一项是( )
A. 英国威廉王子在人读大学之前,以十个月的时间,到智利参与当地扶贫的义工服务(扛木头、劈木柴、教英语等)。
B. 西交大毕业生徐玥莹来到云南省施甸县支教已经三四个月了,她将在这里度过一年的支教时光,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C. 切·格瓦拉是推翻古巴亲美独裁政权的革命家。他在医学院读四年级时,曾和一位学长骑着重机车,展开了为期九个月,穿越五个国家的社会考察之旅。
D. 吴四一是一位摄影宣传员,他深入到松江的各个角落,以一种档案式记录的形式,从各个方面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松江的社会生活与历史记忆。
4. 蒋勋指出“中国有意识地要恢复自己生命力”。结合材料一分析他说此话的原因。
5. 你认为在当下的中国应该如何重塑壮游的传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驾车离开白水县城不久,远远就看到黄河岸上的仓颉庙了。
那座庙宇似乎像一座小小的古城堡,一排清代的歇山屋顶的门楼,一大两小深深的门洞。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左史官,所以当地便将庙址所在地称之为史官乡了。走近山门便见门洞之外有一块高达四米多的照壁,中间有一圆状砖雕瑞兽。我知道这是专门评判人间是非的独角兽,古人称之为獬豸,可以评判曲直当然是文明的象征,当然也是仓颉庙的守护神了。
走过门洞,迎面是于右任题写的"文化之祖"的前殿,里边安放着几尊历史悠久的碑石。最古老的碑石是东汉时期的,记载了百姓在谷雨这天祭拜仓颉的过程,可见这座仓颉庙最少也两千年了。
穿过前殿,两侧是两座并列的古戏楼。戏楼放进庙里还是个稀罕。之所以把戏楼放在仓颉庙里,是因那戏剧的基础正是文字的组合,民间戏曲永远是同一个主题:惩恶扬善。在这肃穆的地方刻意凸显这个深远的意蕴,可想而知这里上演的曲目必是忠孝节义的正剧,高亢阴柔的唱腔也将人们潜移默化地带入文明的境地了。
戏楼的深处是正殿,门楣上是赵朴初书写的“文字之祖”的黑漆匾额。轻步走近,立刻会被一座金色塑像震撼,身披大氅,双手抱笏,额头双目,神色威严,静静地注视着过来过去的人们,这就是双眸四眼的人文之祖仓颉了。两侧廊柱挂满了称颂人文先祖的对联,有一副对联令我印象深刻——四目明千秋大业,六书启万世维言,这应是对仓颉功业最好的概括了。我想,那老百姓之所以把戏台放到外边,也是想让仓颉透过门扉,看到他的创造不但方便了记事生活,还给后人带来了思想启迪,这当然让主人感到欣慰了。
后边便是青砖围起的仓颉墓,分有花砖砌就的东门和西门,可感受到百姓对先祖的崇敬。墓冢高有四米多,周长也有七八十步,一圈都用青砖围成了花饰。我想,这是一位应该永远被人颂扬的先祖,任何一位中华儿女来到这里都应该跪下的,因为是墓主人把中华儿女从蒙昧带入文明,也使文明得以代代传承。君不见,自从有了文字,世上一切都开始变得井然有序了,都可以用字符来表述了。
庙堂东侧,还建有一片“中华碑林”,在众多千年古柏映衬下,排列着历朝名人留下的墨宝,当然都是赞誉仓颉功德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排记载文字变化的石碑,是以仓颉发明的那二十八个鸟迹字符为底本,分别展示了六种造字法,昭示着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正是从仓颉当年的创造演化而来的。当然,最吸引眼球的还是象形文字,这当是文字的雏形,此类字一经出现就是一场认知上的跃进,无论如何是要比结绳记事方便准确多了。
我眼瞅着那鸟爪般的字符,眼前竟浮出一个生动的画面来。
那是公元前两千五百年一天的下午,天上飘着零落的雪花,一位脸上布满皱纹的老者从城帐里蹒跚地走出来,他对跟在身后的随扈摆了摆手就向黄河岸边去了。城楼上的卫兵默默地注视着,城下的路人也默默地注视着。天寒地冻,干什么去呢?有人知道他就是黄帝身边掌管记事的官吏。
刚才,黄帝让他回顾一下涿鹿之战,那是黄帝最为难忘的一场战役,本族联合炎族,扫平了盘踞南部的蚩尤族,从此天下归一了。仓颉率领两个兵士将一面渔网般的结绳扛出来,说这就是涿鹿之战的记载。群臣摇头晃脑不知所以。左史官面无惧色一边数着绳结一边说,这一年黄帝亲率大军从中原出发,经历了大小百余次战斗,最终取得辉煌胜利。最后,仓颉又数着结绳上的蓝白红须介绍,俘敌多少,俘羊多少,俘马多少……仓颉的讲解让黄帝眉飞色舞,但最后黄帝纠正说,俘马少说了一百匹。闻声,仓颉发现绳上的红须掉了一根,多亏脸上的胡须遮住了红到耳根的面庞。
仓颉走出城堡,迎着雪花走了很久,他看到有众多小鸟在雪地上觅食,见他缓缓走来,腾地一声飞起来,雪地上留下了斑驳的爪印,这多像他做的记事绳结啊。仓颉被那些爪印吸引住了,他定定地注视着,心里有些兴奋,刚刚的尴尬已被这些爪印踩得支离破碎了。很快他便归纳出一堆爪印形态,如果用这些爪印形容一个词语,画到兽皮上、竹条上、木板上用以记事,不就可以革除结绳的烦琐和失误吗?
当然,此时的仓颉也许没想到,这个灵感乍现,竟然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文化革命,从此世间流行的礼仪和诏告就可以用字符表达了,从此蛮荒之人也变得有教养起来了。而且,这些文字就是一组金质的链条,浩大中国在这组文字的统领下,变得愈发团结坚韧了,即使以后发生了朝代更迭,人们依旧信奉中华文化,依旧热爱东方的中国,这个深厚的人文情结当然有仓颉的一份贡献呢!
走出庙门我还在想,当初仓颉一定对这个伟大的灵感涕泣不已,一定会飞跑进城郭里,兴奋地将黄帝拉过来,将这个想法在一个土案上摆开了架势……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开篇点题,写出“我”行程,交代了仓颉庙的地理位置,引发读者对仓颉庙景象的遐想,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仓颉是文字之祖,而戏剧的基础是文字的组合,所以正殿的外面是戏楼,正体现着老百姓对仓颉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C. 看到雪地上斑驳的小鸟爪印,仓颉灵感瞬间被激发,他兴奋不已,因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代替结绳记事的简便方法。
D. 本文以时间为序,并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写拜谒仓颉庙时的所见、所忆、所感,旨在抒发对文明的深切向往之情。
7. 关于文中仓颉回顾涿鹿之战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涿鹿之战意义非凡,黄帝为铭记此事,才让仓颉当着群臣的面结绳记事,去回顾这一战役的情况。
B. 记录涿鹿之战需要大量结绳,但这并不影响仓颉的讲解,可最终还是因这种记事方法的弊端出现了失误。
C. 这一情节是对上段仓颉在天寒地冻之时从城帐走向黄河岸边原因解释,使得文章的结构紧凑而完整。
D. “脸上的胡须遮住了红到耳根的面庞”是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仓颉在被黄帝指出错误后的尴尬。
8. 仓颉庙中哪些事物是能够和“文明”相关联的?请分条列举。
9. 本文在思路安排上前后有何不同?二者又是如何衔接统一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轩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B.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C.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D.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鼎,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奉为传国之宝。
B. “欲王者”与“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两句中“王”字含义相同。
C. “故拔一国”与“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拔”字含义不同。
D. 寡人,意为寡头,在文中是秦王自称,春秋战国时君主常如此显示自己大权在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错、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战事。司马错主张先攻打蜀国,张仪表示反对并主张先攻打韩国,秦王于是让张仪阐述先攻打韩国的理由。
B. 张仪认为:韩国占有三川的有利地势,先攻打韩国,可逼迫周王交出九鼎宝器;而攻打西方的蜀国,劳民伤财,成就不了霸王之业。
C. 司马错依据夺取天下的规律否定了张仪的意见。他认为要想国家富强,先要扩张领土;要想兵强马壮,先要使人民富足;要想称王,先要广施仁政。
D. 司马错分析说,秦国攻打蜀国容易取胜,可以得到扩大版图、使百姓富足等好处,还能得到天下人的支持,可谓名利双收;攻打韩国则很危险。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
(2)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
14. 司马错为什么主张先攻打蜀国?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注:欢,一作“叹”。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冬天的早晨天气寒冷,穿着棉袄晒太阳舒适可人;晚上披上棉袄出门访友,踏雪赏月不失为雅事。
B. 鹤氅、木棉也徒有虚名,不如丝绵,侧面衬托出诗人这件用丝绵所絮的绫袄的实用舒适。
C. 穿着如此高级的新袄却不能“卧稳昏昏睡到明”,叹息连连,表明诗人对富贵生活的厌烦。
D. 诗人耳旁经常响起的贫民冻馁之声是一种错觉,而这种错觉的产生,是诗人日夜为贫民思虑所致。
16. 本诗前八句和后六句反差明显。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2)苏轼《石钟山记》中有一脍炙人口的警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告诫人们对事物做结论前要注重搜集第一手资料,不可妄加臆断。
(3)杜鹃,又名子规,相传是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其啼鸣声哀婉凄切。杜鹃、子规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留声机发明之前,人们若要留住美妙的乐声,除了 ① ,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将乐谱书写下来。但是,纵观人类发展史,很早就能够掌握记录音乐能力的文明 ② 。乐器作为音响的制造者和承载者,自然成为许多记谱法的天然凭据。中国传统乐器和器乐文化 ③ ,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算起,已有八九千年历史。
( )。比如琴曲《梅花三弄》,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纂的《神奇秘谱》,经后世琴家打谱演奏,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大量古谱文献记载,这些音乐珍品便永远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中国历代典籍浩如烟海,一份份乐谱文献宛如颗颗明珠,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为我们今天的音乐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括号内,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古谱代表着现存中国传统音乐的源头
②创造出的乐谱更是千姿百态
③今天我们听到很多传统乐曲,都有相应的古谱渊源
④历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记谱法各异
A. ①④③② B. ①②④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放眼全国,越来越多旅游景区、博物馆、城市地标正加入文创雪糕热潮。从一句“万物皆可雪糕”,不难看出文创雪糕强大的“出圈”效应。文创雪糕确实是一种创新,被称为舌尖上的“风景”——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吸睛的颜值, ① ,又能实现社交功能。如此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文创雪糕走红 ② 。
然而,文创雪糕要想长红, ③ 。与普通雪糕相比,文创雪糕不接地气的价格让它不免带有一丝“孤冷”气质;重颜值轻品质,品质与价格不成正比,也难以让消费者买账。文创雪糕具有很强的场景消费属性,一旦离开特定场景,售卖容易受限。一些文创雪糕局限于跟风效仿,缺乏口味创新、个性设计,品质内涵亟待提升。
立足消费升级大背景,只有文创雪糕激活文的基因、深耕创的特色,在口感工艺、标准制定,IP变现等方面持续完善,实现品质与内涵双增加,才能让自己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更有味、更美味。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尚珺从2009年开始踏上高考之路,此后十二年间,一直在为自己的清华梦而努力,哪怕中间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他也选择再度高考。到2021年,33岁的唐尚珺已经复读了十二年,在第13次的高考中取得了591分,与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隔着90来分的距离……
在如今多元化的价值观下,网络上针对唐尚珺的争论变得扑朔迷离∶赞成他的人,佩服其堂吉诃德式的执着--为心中理想承受巨大压力而无怨无悔;反对他的人则认为他的执着早已扭曲为偏执,似乎是在借高考来递避成长过程中应该担负的责任。这到底是一位理想主义的勇士,还是懦夫?
作为一名高中学生,你如何看待以上看法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 A “同期西方……已经沉淀到社会最底层”分析有误,文中说的是“三四百年来,西方社会的壮游传统,已经沉淀到社会的最底层”。
2. B “完成程度却不及西方高,影响也一直没西方大”文中无据。西方的壮游传统开启比较晚,延续得比较好;但文中列举的早期的中国壮游者也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所以无从比较。
3. D 结合文中语句“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三个特质,所以特别强调经过规划、以高度意志彻底执行,以期达成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不局限于自然、更深入民间’的世界之大的目的”,可知,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三个特质。因此,ABC三项均可能被看成是“壮游”。D.摄影宣传本就是吴四一的工作,和游历无关。显然,此项不可能被看成是“壮游”。
4. ①中国从明朝实行闭关锁国之后就失掉了壮游的传统,这是一种开创精神的丢失,于国家发展不利。②现行教育过于强调埋首读书,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超越,于个人也是一种阻碍。
5. ①从思想层面认识到壮游对个人、国家和民族发展重要意义;②在上层建筑层面予以一定的政策或制度的保障,譬如对积极参与“空档年”的年轻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等③在实施途径上辅以书籍阅读,为人文深度互动奠基,以期达成壮游的目标。
6. D “本文以时间为序”分析错误,本文是以作者的游踪为顺序,应是以空间为序;另外“旨在抒发对文明的深切向往之情”分析不准确,本文旨在表达对创造文字的仓颉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7. A “黄帝为铭记此事,才让仓颉当着群臣的面结绳记事”说法错误,这一事件早已让仓颉通过结绳记事的方式记录下来,只是现在黄帝让其当着群臣的面回顾这件事,仓颉才让人抬来以前的记录讲给黄帝和群臣听。
8. ①照壁圆状砖雕獬豸,评判人间是非曲直,是文明的象征。②前殿里的古碑石,记载谷雨时分百姓祭拜仓颉的事,记载着文明的进程。③古戏楼上演的曲目及变化的唱腔能对人进行文明的熏陶。④正殿的仓颉雕像及对联体现出文明对百姓生活及思想观念的启迪和改变。⑤仓颉墓,应该成为人们跪拜的对象,因为墓主人是文明的引领者。⑥“中华碑林”中记载文字变化的石碑,体现了人们认知的飞跃。
9. (1)不同点:文章前半部分以作者的游踪为顺序,按照游览地点的先后顺序写了参观仓颉庙的所见、所感。文章后半部分则运用想象手法,记叙了仓颉造字的背景、原因等相关内容。
(2)①衔接:作者看到石碑上的鸟爪般的字符,不由自主地引发自己对仓颉造字一事的联想(答“通过过渡段使前后衔接”也可以)
②统一:无论是参观仓颉庙,还是联想仓颉造字,文中始终充溢着作者对仓颉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答“通过情感线索相统一”也可以)。
10. B
11. D B.“欲王者”中的“王”,名词作动词,称王。句意:想要称王的人。“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中的“王”,名词作动词,称王。句意:沛公想要在关中称王。两个“王”意义相同。选项正确。
C.“故拔一国”中的“拔”,攻克。句意:所以攻克一个国家。“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拔”,超过。句意: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两个“拔”字含义不同,选项正确。D.“寡人,意为寡头……春秋战国时君主常如此显示自己大权在握”说法错误。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是春秋战国时君主的谦称。
12. D “还能得到天下人的支持”说法错误。原文“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只是说攻打蜀国,不会招致恶名,而不是“还能得到天下人的支持”。
13. (1)我们据有传国之宝,再依据地图户籍,假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没有谁敢不听我们的命令。(“按”,依据;“挟”,挟制;“莫”,没有。)
(2)蜀国是西方一个偏僻小国,而且是落后部族的首领,它恰好有像夏桀、商纣时期一样的内乱。(“辟”,通“僻”,偏僻;“长”,首领;“乱”,祸乱。)
14. ①攻打蜀国容易取胜。②攻占蜀国可以扩大秦国版图,使秦国富强,且不会背负不好的名声。③攻打韩国既会落下不仁不义的坏名声,结局又很危险。
参考译文:
司马错跟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战事。司马错主张秦国应该先去攻打蜀国,可是张仪却反对说:“不如先去攻打韩国。”秦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
张仪回答说:“我们先跟魏、楚两国结盟,然后再出兵到三川,堵住轩辕、缑氏山的通口,挡住屯留的孤道,这样魏国和南阳就断绝了交通,楚军逼近南郑,秦兵再攻打新城、宜阳,这样我们便兵临东西周的城外,惩罚二周的罪过,并且可以进入楚、魏两国。周王知道自己的危急,一定会交出传国之宝。我们据有传国之宝,再依据地图户籍,假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没有谁敢不听我们的命令。这才是霸王之业。至于蜀国,那是一个在西方边远之地,而且是落后部族的首领,我们即使劳民伤财发兵前往攻打,也不足以因此而建立霸王之业的名声,夺取了他们的土地,也不足以带来多大的利益。我常听人说‘争名的人要在朝廷,争利的人要在市场。’现在三川、周室,就是天下的市场和朝廷,可是大王却不去争,反而争夺戎狄等蛮夷之邦,这就距离霸王之业太远了。”
司马错说:“事情并不像张仪所说的那样。据我所知,要想使国家富强,务必先扩张领土;要想兵强马壮,必须先使人民富足;要想称王的人,一定要先广施仁政。这三件事都做到以后,那么天下自然可以获得。如今大王地盘小而百姓穷,所以我希望大王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蜀国是西方一个偏僻小国,而且是落后部族的首领,它恰好有像夏桀、商纣时期一样的内乱。如果用秦国的兵力去攻打蜀国,就好像派狼群去驱逐羊群一样简单。秦国得到蜀国的土地可以扩大版图;得到蜀国的财富可以富足百姓;虽是用兵却不伤害一般百姓,并且又让蜀国自动屈服。所以秦国虽然灭亡了蜀国,而诸侯不会认为是暴虐;即使秦国抢走蜀国的一切财富珍宝,诸侯也不会以秦为贪。这就是说我们只要做伐蜀一件事,就可以名利双收,甚至还可以得到除暴安良的美名。今天我们如果去攻打韩国,就等于是劫持天子了,(劫持天子)这是一个千夫所指的恶名,而且也不见得能获得什么利益,反而落得一个不仁不义的坏名,干天下人不愿做的事情,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请让我详细陈述其中的缘故: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同时齐是韩、周的友邦。周自己知道要失掉九鼎,韩自己清楚要失去三川,这样两国必然精诚合作,共同联络齐、赵去解楚、魏之围。两国会自动地把九鼎献给楚,把土地割让给魏,这一切是大王不能制止的。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危险’所在,不如先伐蜀,这才是万全之计。”秦惠王说:“好的!我听从您的意见。”
于是秦国就出兵攻打蜀国,经过十个月的征讨,终于占领了蜀地。把蜀主的名号改为侯,并且派秦臣陈庄去做蜀地的相国。蜀地归附秦国以后,秦国就越发强盛富足,而且更加轻视天下诸侯了。
15. C “表明诗人对富贵生活的厌烦”错误,诗人睡不安稳表达了诗人为贫民着想的可贵的人道主义思想,自己温饱而不忘受苦的寒民。选项于文无据。
16. ①前八句分别从用料、御寒的效果、与鹤氅及木棉的对比、穿着感受等方面极力表现绫袄的温暖舒适。②后六句诗人笔锋一转,写贫民的饥冻。③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有利于凸显诗人真挚的人道主义思想,使整首诗有跌宕起伏之妙。
17.(1)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2)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3)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又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8.示例∶①口耳相传 ②寥寥无几 ③源远流长
①处,根据前文“在留声机发明之前,人们若要留住美妙的乐声”可知,在没有记录乐声的器材之前,要留住乐声,只能靠一代一代的口头传授,故此处应填写“口耳相传”。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②处,根据前文可知,虽然最有效的方式是将乐谱写下来,用“但是”转折,那么后文应是指记录乐谱的文明很少,故此处应填写“寥寥无几”或“屈指可数”。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③处,根据后文“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算起,已有八九千年历史”可知,我国的乐器和器乐文化历史悠久,故此处应用“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19. C
20. 画波浪线的句子将一份份乐谱文献比喻为颗颗闪烁着璀璨光芒的明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些乐谱文献对当代音乐传承的重要作用。
21. ①既能满足口腹之欲 ②自是水到渠成的事 ③也面临诸多挑战
22. 文创雪糕只有激活文的基因、深耕创的特色,在口感工艺、标准制定、IP变现等方面持续完善,实现品质与内涵双提升,才能让自己更有味、更美味,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
23.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主要写唐尚珺为考清华,连续参加13次高考,中间考上过一些较好的大学,但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材料第二段是针对唐尚珺的事件引发的讨论。一部分人赞成他的执著,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他的执著有些偏执,借高考来逃避一些成长过程当中的责任。那么,他究竟是一位勇士还是懦夫呢?
写作任务是,需要考生以高中生的身份,去谈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你对唐尚珺的做法有什么样的看法。
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支持第二种看法。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普及化阶段,考上名校即使有更大的成功概率,也并不意味着考上名校就一定会出人头地,大多数名校毕业生也是平凡世界的普通人。更何况,在实现“个人价值”路径丰富多元的当下,成功也并非只有“上名校”这一条道路。那种认为“考入名校就前途无量,考不上名校就没有出头之日”的陈旧、滞后的观念,显然需要重塑和更新。无限放大名校的光环效应,不仅加剧了全社会的教育焦虑,也会导致只重视考试成绩却忽视孩子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情况,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们患上“空心病”—不能清楚地认识和发现自己。不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与特长,只懂得“考高分、进名校、当人上人”,却失去了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明朗的心态,最终不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究竟是什么。一条路走到底的“复读12年只想上清华”的唐尚珺,错得让人五味杂陈。
如果你认可第一种观点,需要注意在论述分析的过程中严谨一些,可以支持他的这种执著精神,但是还要注意“迂回”,不要“总撞南墙总也不回头”。什么事情都可以转念一想,都可以有另外的出路。
写作时,可以从唐尚珺的事件概括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针对观点进行分析;分析时注意层次性;最后,再照应开篇。
立意:
1.如此偏执当休矣。
2.名校情结不可助长。
3.弄清学习的本质。
4.人更应该看重自己的社会价值。
文章由超然客公众号校编,分享旨在服务教学,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上一篇:山西财经大学2020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已公布
下一篇:廊师举行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部署会暨师生巡讲团成立仪式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