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里的「明朝那些事儿」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2-26
手机版

  又一部马伯庸影视化。

  《风起洛阳》《风起陇西》二连扑后,亲王首次亲自操刀剧本,渴望一雪前耻。

  有《大明劫》编剧保驾护航,又有众实力派演员加盟。

  果不其然,接档《狂飙》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还是没能狂飙起来。

  目前热度挺一般的,口碑方面又是褒贬不一。

  不少观众直言剧情平淡,节奏拖沓,看了开头几集很难吸引他们继续往下看。

  以往马伯庸作品改编过程存在的种种弊病照常桎梏着这部新作爆红出圈的可能性。

  这些问题似乎是无可避免的。

  但是吧,内地市场还是需要更多这样舍弃宏大叙事、聚焦平民视角的历史剧出现。

  这是马伯庸从明代档案库的犄角旮旯中挖出来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案子。

  一个叫帅家默(原名帅嘉谟,剧中由张若昀饰演)的数学学霸鬼使神差地发现了历史遗留的税赋疏漏问题。

  在仁华县(原文为歙县)的税簿中有一笔疑点重重的 " 人丁丝绢税 ",没有出处也没有来由。

  经查证,是有人在其中暗箱操作颠倒乾坤,通过移花接木的手段让原本各县的赋税全都转到了仁华县的身上。

  本该是均摊的税目结果成了独征税,使冤种的仁华县百姓们平白无故地默默承受了一百年的丝绢税(历史上至少自明太祖时期开始至万历年间,足足有两百多年)。

  秉承着 " 数字错了就要改正 " 信念的热心市民帅家默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上告之路。

  起承转合之间触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成为了当时众矢之的的政治焦点。

  使尽浑身解数阻拦帅家默 " 纠错 " 的各方势力互相敷衍搪塞,推诿拖延。

  哪怕是隔壁县明事理的主簿也不能背弃本县群众逼迫他们再补上税款,只得做违心之举。

  " 别再乱讲话了 "

  " 安守本分 "

  " 你个平头老百姓,跑到这掺和啥 "

  活生生一场明代官场现形记。

  翻来覆去皮球踢来踢去,太极打了多轮,事态也未能豁然开朗。

  而帅家墨即使数次被告诫及时止损,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恐吓,依旧以身涉险据理力争。

  人世间大多事儿,无谓对错,唯有一个利字罢了。

  千百年来,皆是如此。

  所以那些逆流而上的人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如今看来,不让帅同学去报审计专业真是屈才了。

  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国产剧里看到过这么轴的男主了。

  虽千万人,吾往矣。

  帅家墨身上确实能看到类似于秋菊、李雪莲这样做事相当一根筋的影子,历尽千山万水重重磨难也要向上申诉谋取正当权益。

  而同样是犯错必纠,秋菊、李雪莲更多是为自己发声,帅家墨屡屡吃力不讨好却非要啃这个硬骨头的缘由让人还是有点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其实看书的过程中也很困惑,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个管钱粮的小官吏不管艰难险阻一条路走到黑。

  许是出于为蒙受不公待遇的百姓谋福祉的缘由,夹带些许脱离军户出身一举成名的功利意图。

  但其本人那锲而不舍坚持纠错证实的动机还是散落在史海里无从钩沉。

  文字是间接抽象的,画面是直接具体的。

  影视改编时必须使人物行为动机更加充实,观众才能信服。

  剧里作了一条隐隐可见来龙去脉但尚未明朗的线索,多次闪现帅家墨回忆儿时父母不幸葬身于火海的片段。

  这是交代主角由于悲惨家世背景性格封闭不善人情交际的前因。

  联系阻拦帅家墨调查真相的官员无意吐露其父亲生前也写过《丝绣全书》与此案有所关联,可借此勾连其对丝绢税耿耿于怀的深层动因,使此前单纯的 " 纠正数字错误 " 不再是孤证。

  我们也可从中隐隐嗅出帅家墨父母的冤死与丝绢税有所关联,(对应史料中也曾有前人发现账目不对劲但在来回拖延中莫名去世)由此慎思极恐拉扯出利益集团背后更多不能宣之于众的阴谋诡计。

  如此一来帅家墨一路坚守正义的同时又达成替父报仇的目标,无形中拿了父慈子孝的剧本。

  当然将案件与身世相联系其实也是种俗套的策略,还是为了营造悬疑感吸引大众观剧期待而有意杜撰的戏剧冲突。

  结局旧案重提后若真是真相大白,水落石出,倒更像是明代版扫黑除恶。

  目前虽说是忠实原著拍了帅家墨激起其余几县民愤上街抗议的情节,但我们的帅同学在影视剧的主角光环下恐怕也不会像历史中那样落得充军罪名,反倒是化险为夷成为人民口中引以为傲的反贪英雄,在当今的时代浪潮中无疑顺应了拨乱反正后善有善报的主导性思想。

  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

  究竟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与原著相比,另外一处变动较大之点在于主角性格的拆解与增改。

  剧里的帅家墨同样执迷于算术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和他人总是格格不入,哪怕公堂之上深处水深火热之中也沉溺于自己的世界。

  他在外人口中是个只懂算数的算呆子,但与其亲近的人笃定他 " 呆子不呆 " 必成大事。

  这样的设定不由让我想起了麦家小说《解密》里的主人公容金珍,同样有罕见的数学智慧也是个执拗的天才,木讷寡言而又偏执阴郁,最终在 701 破译处大展身手。

  而《显微镜下的大明》原著中着重写帅嘉谟的算学天分对其在性格方面倒没什么着笔,但从他多次撰写的呈文中便可瞥见这小子对人情官场可不是一窍不通,甚至还挺会来事的。

  一纸诉状写得有轻有重非常巧妙。

  详细写明自己查考过程的同时还注重发动情感攻势先发制人,不忘煽情描绘本县人民因背负过多赋税而生活艰辛,言辞中故意强调 " 原额六县均输 " 还被其余几县痛斥奸猾诉棍。

  而帅嘉谟巧言令色的语言优势在电视剧中被让渡给了巧舌如簧的状师程仁清(王阳 ? 饰,原著为程任卿,丝绢税改革后带领婺源县百姓抗议,《丝绢全书》真正的编纂者)。

  程仁清有点方唐镜的味道,精明圆滑而又审时度势,而看似利欲熏心驻扎在反方阵营但一定有所苦衷后期会反水与主角联手对抗黑暗势力。

  此外帅嘉谟除为民请命以外一定程度上存在出人头地的意图,当时的大明还是重程朱理学并不大重视实用,所以像帅嘉谟这样尽管拥有数字天赋的天才也难以在历史舞台施展抱负,只得在县衙里的陈年卷宗中废寝忘食地计算,是他对数字的高度敏感让他深入挖掘发现了人丁丝绢税的疏漏,因此也希冀借此一鸣惊人。

  而人之常情的的利己心态在剧中被转接到了与他一同升级打怪的纨绔子弟丰宝玉(费启鸣 ? 饰)身上,丰氏姐弟利用此事树立为民谋利的形象。

  于是书中的帅嘉谟似乎一分为三,拥有了帅家默、程仁清和方宝玉三个分身。

  如此改动也能理解,历史上的帅嘉谟在丝绢案中本身也不是孤勇者,有太多没有姓名但熠熠发光的小人物为此奔走抗争。

  而马伯庸也许是能把枯燥无味的史料转化成娓娓道来的文字。

  但他向来不擅刻画人物关系,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是单薄无力,做编剧时更是尤为明显。

  电视剧有意借群像塑造使剧作更加生动有趣,但原来的灵魂人物却在跨媒介改编遭到了祛魅。

  为了追求戏剧冲突强化人物典型特征很正常,但是过于专注于 " 呆 " 这一点上绕来绕去使得主角沦为了没有人情味、光是呆里呆气的人形计算机。

  角色不够丰满,使得演员演起来不由得用力过猛。

  没想到张若昀的演技有一天也会让我出戏。

  这几年自我风格外放的角色接多了,离开舒适区碰到需要内敛点的戏时他反而收不住。

  因而张若昀这次照着达斯汀霍夫曼《雨人》模仿的表演就会显得过于浮夸和刻意,不是歪头斜脑就是瞪眼弄眉,使得帅家墨性格特征的展现过于直白。

  不像个不通人情的天才,更像是个机灵鬼在装傻充愣。

  长着一双好算计人的脸的他更适合演痞天才而非算呆子。

  还是男频爽剧演多了啊。

  连观众自己都跳脱不出来时不时怀疑他扮猪吃老虎,背负血海深仇的主角利用自身天赋逆风翻拍大仇得报快意人生。

  不过,这部剧最大的问题倒不是表演瑕疵,而是作为历史剧还是没能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它必然是尊重史实的。

  服化道精良,构图运镜超一流,帧帧如画。

  宏村徽派建筑取景和仿佛从屏幕中走出的古代市井烟火气息都不由得令人惊艳,更别说一些十分考究的历史细节了。

  其实从《长安十二时辰》开始,每次马伯庸作品影视改编至少在形式方面都没什么落人口实的不足。

  但问题是这故事拍出来让人没有看下去的欲望,又具体说不出是哪里出了问题。

  单看《大明丝绢案》,认真起来,原著其实不算是小说,而是考据翔实的历史杂谈。

  杂谈改为电视剧,基本就等同于重写。

  那么如何在重写时如何将思想性、观赏性以及尊重历史史实这几点权衡好呢,还得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向现代观众解释从历史课本里看到的那些古代财政、民生与朝局变化。

  哇,这个难度不是一丁点大。

  既然是真实事件改编就不能编得太离谱,但全然仿照史实又会显得曲高和寡。??

  这是近乎所有历史剧改编的问题。

  缺乏新视角,缺乏吸引力。

  看历史本来就容易枯燥乏味,何况是更显晦涩反反复复争执的赋税问题。?

  观众们都有着搪塞应试考试而被迫背诵历史考点的痛苦经历,在休闲放风时多半不会把严肃板正的历史正剧作为娱乐消遣。

  尤其是现在古装戏频道里,魔幻仙侠男频甜宠占据上风,纯粹的历史正剧没几个人看了哎。

  所以为了迎合大众趣味,《大明丝绢案》在影视化之时就效仿了《庆余年》轻喜剧的调调,时而用漫不经心的插科打诨活跃下正儿八经的庄严气氛。

  但这生硬的笑点穿插既不好笑,又和原著的精神气质没有半毛钱关系南辕北辙。

  说是古装悬疑剧又有点牵强附会。

  本身就不是悬疑故事却还是想类型杂糅讨好年轻观众。

  但悬疑剧不说严丝合缝,好歹也得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吧。

  挑了这么多刺,还是基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两者能否统一的问题。

  从冷媒介到热媒介,影视文学改编有失必有得。

  虽然对《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抱有异议,但不得不承认剧作至少没有游离原著的立意,窥探到了大明朝堂之外的市井百态,又倾听了底层人民湮没于宏大历史中的嘶吼。

  这才是尘埃里的「明朝那些事儿」啊。

  不为王侯将相歌功颂德,而是通过史书缝隙看普通底层百姓的不易。

  古装剧可不只有皇帝妃子仙君魔尊啊,还有一个个裹挟于时代洪流之中的老百姓。

  他们温良宽仁,却被上层压迫、被中层欺诈。

  他们好像是微不足道的。

  可他们才是历史的主体啊。

  都在赞扬马伯庸小说多以小人物为主角,以小见大借古讽今。

  但《大明丝绢案》影视化后对观众没有太大冲击力的一大关键,偏偏也是它的平民视角。

  小人物的生活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供不起各位看客管窥谈资,所以难免觉得沉闷无趣。

  因此冒着这样的商业风险选择拍摄 " 人丁丝绢 " 税赋纰漏,依旧通过保持边缘人视角,剖开官官相护的明朝宦海沉浮,是可贵的。

  电视剧联系首辅张居正新政改革,增加了原文中没有但真实存在的隐田事件,将人丁丝绢税和清丈田亩相呼应倒也巧妙。

  对第八集里听到贫穷而勤劳的底层农家人敢对收税提出质疑尤为感慨。

  " 你是读书人,你告诉告诉我,为什么越有钱的人交的税越少,皇帝到底怎么想的啊?"

  " 那 ... 那是朝廷体恤乡绅,所以钱粮优免,以示德化之意 ..."

  " 那我们老百姓的钱归谁管?"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中国古代温良的老百姓们,不是只会屈服于强权的。

  而历史上各县群众奋起质疑和反抗后虽换来了和稀泥式的调解,但那仅仅是短暂的纾困,繁重的赋税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昏庸无道的封建王朝试图改革实行新的税收制度,本质上仍然要收税。

  仍然是分配不均,仍然是底层百姓被奴役被压榨。

  这在几千年来中央集权的社会处境下,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了。

  人丁丝绢税这道数学题只是民怨的导火索,大厦将倾的冰山一角。

  税赋问题牵连出了各种民生财政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公权力如何被用来谋私侵害百姓,横纵不同的行政部门为了一己之私又是如何互相博弈较量。

  如此种种,都是积弊已久,久病难医。

  国家早已千疮百孔。

  这是躲不过的「大明劫」。

  而大明劫不仅是一个朝代的劫,更是一个民族数次历经的劫。

  哪里是显微镜下的大明呢,分明是透视镜里的中华大地。

  从来如此,便对么?

  最后打算引用常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里的一段话告终。

  这是高中时期近乎传阅全班的一本书,也许是身处金陵城的因素使得大家对明朝历史总有一分莫名的求知欲。

  以下当年明月的这段叙述我一直很喜欢,虽然说的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之乱落下帷幕后无数沉冤牺牲的忠烈得以正名,但放在丝绢案这以及这部剧想表达的内核也挺吻合:

  而在遍览史料余载后,我信了,至少信一件东西——天道。

  自然界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有了永恒的规律,春天成长,冬天凋谢,周而复始。

  人世间也一样,从它的起始到灭亡,规律恒久不变,是为天道。

  在史书中无数的尸山血河、生生死死背后,我看到了它,它始终在那里,静静地注视着我们,无论兴衰更替,无论岁月流逝。

  它告诉我,在这污秽、混乱、肮脏的世界上,公道和正义终究是存在的。

  天道有常,从它的起始到它的灭亡,恒久不变。

上一篇:收藏!全国二建报名条件及社保要求汇总!
下一篇:初二数学考50分还有救吗?个人真实经历分享!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