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挫折教育,不是吃苦当补,父母的爱和引导孩子思考更重要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1-04-11
手机版

今天和孩子出去逛娃时,娃说要去玩游戏,我们就去了儿童游乐场,而游乐场有一个专门堆积木的地方,积木有大的有小的,一个爸爸带着大概是3岁左右的儿子在哪里玩,而爸爸给孩子选择了一些比较小的积木给孩子,而且一直让孩子堆多一点。结果孩子每次堆到大概是9块这样的积木就堆不上去了,但是孩子的爸爸还是让孩子继续堆,再继续堆的时候积木就倒了下来,如此两次三次之后孩子一把把桌子上的积木全部推到地上,说:我不玩了,不好玩。

而爸爸却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这点积木都不会堆。而爸爸这么说了之后,孩子就哭了。爸爸更火了,这点点挫折都受不了,我们以前像你这么大都已经自己洗澡帮妈妈做饭了。真是的,被你妈妈宠得太娇气了。

其实3岁多的孩子的动作发育只到一次可以堆积大概9块这样的积木,再多一些孩子的精细动作和控制力达不到,所以成功率就非常之低,而爸爸给孩子的任务对于3岁的他来说太难了。这个爸爸只是想让孩子接受一些挑战。也就是我们现在流行挫折教育。

为什么家长这么喜欢对孩子实行这种人为添加上去的挫折教育呢?

菁妈也和很多妈妈聊过这个话题,总结了妈妈的思想主要在以下三种想法:

1、现在的孩子生活太好了,像生活在密罐中一样,要受点苦才行

家长都说自己以前吃没得吃好,穿没得穿好,现在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就是太幸福了,怕孩子以后受不了挫折。

以前结婚一般都是一夫到老,所以没有这么多想法,平淡的过,但是现在父母离婚率之高,让人咂舌,菁妈一个朋友在深圳小学做班主任,一年级父母都是原装的,到了6年级后离了一半。

父母感情不好,吵架,离婚或者是学习压力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挫折。

这些挫折事情对孩子来说也是很大的,而且还是学习的压力,以前我们的幼儿园就是去玩,现在幼儿园也有作业了。

之前看到一个小女孩的视频,说自己的爸爸有一点不好要改的,那就是经常让孩子不开心。

但是爸爸却说不能改。

“就是要让你现在经常不开心,以后你才不容易崩溃。不可以做温室里的花朵,否则到进入到社会无法生存……”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只有心灵得到了很多的满足、温暖、幸福的滋养,它才能够经得起挫折和伤害。对抗挫折的能力,跟获得的爱的多少有关:爱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而小女孩也和爸爸说,不开心是一种病,会变老的。

2、不给孩子吃点苦不打压一下,孩子会飘

《少年说》一个女孩对妈妈的呐喊也是很多孩子的心声: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到。

而妈妈说,你的性格不打击一下就飘。

很多家长都认同这个妈妈的话,孩子不打击一下就会飘。事实上经常是家长一巴掌就把孩子啪到尘埃里了,哪里还飘得起来。

3、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军事化管理,不对就打

在一则真人秀中,陈乔恩提到过父母对自己的“挫折教育”:军事化管理,稍有不满,会被枯树枝抽打。所以现在陈乔恩看到妈妈都还会害怕,也导致陈乔恩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

家长们有以上的这些观点所以就有了行行色色的挫折教育,比如说给孩子一块钱,让在大街上生活一天,带孩子徒步沙漠。或者是老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比较。只看到孩子不足,却看不到孩子的努力。

家长要做的不是人为的给孩子进行抗压力的练习,而是给孩子足够的力量和安全,在孩子受到挫折和压力时帮助孩子度过。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让孩子在挫折的路上勇敢前行不被打倒。

正确的挫折教育着重点是教育,不应该是只在挫折上,更重要的是教育。

正确的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打开方式是:

1、注意给孩子评价时指向过程还不是天赋

有人说过: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不到要拼天赋的时候。

所以不要让孩子以为自己做得好是因为天赋,要告诉孩子做得好是因为自己努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经有心理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400名小学一年级生同时考试之后,科学家对A孩子说:“你很聪明,你的考试成绩非常好。”

对B孩子说:“你很努力,你的考试成绩非常好。”

过了几天又来进行了一次考试,但是他们的成绩都下降。

A组孩子很失望,觉得成绩不好意识着自己太笨,而B组孩子却表现出很好的控制力并且愿意接受挑战因为失败只是还不够努力。

2、理解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情绪失控是正常的,并且要帮助孩子面对这样情况

儿童大脑中负责推理决策和自我控制的叫做前额叶,发育较晚,要到孩子20多岁出头才能够发育好。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能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能够管理好情绪,能够快速的处理好问题。因为管理情绪也是一项经验活,需要经验的累积。

所以孩子遇到困难时想哭是正常的。有负面情绪也是正常的。家长千万不要说:这么大还哭,羞不羞啊?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知道:我理解你,我在你这种情况下,我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孩子感到自己的负面情绪被接纳。

比如说孩子积木搭不高时,生气时我们可以问孩子: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堆不好积木觉得沮丧。当孩子点头时,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在像你这样的时候都没你堆得高呢。

3、用提问的方式鼓励孩子主动去思考解决方案

比如孩子想打开一个新的玩具盒子,那怎么撕都撕不开那个塑料的包装,哭喊着要大人的帮忙,你会怎么办?

很多家长就直接告诉孩子,这里不是有个小口吗?这个小口撕开就可以打开了,这样其实过度强调结果。而且很容易孩子会说:我看不到我不行的,妈妈帮我打开。下次他们就更不愿意尝试。

这时候家长可以说:你特别想打开来玩对吗?提起孩子的兴趣。

让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好办法,看看能不能找一个小口啊!和孩子一起进行,会让孩子更乐意。

然后就跟孩子一起慢慢找找到之后和孩子一起把小口撕开,拿出玩具。

这时候家长还可以继续引导孩子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万一我们买的玩具塑料袋上面没有小口怎么办?用什么东西可以把塑料袋剪开?

甚至可以用手比划一下,孩子就会想到用儿童剪刀。

你说的没错,下次试试这个方法。

家长细致的指导会让让他体验到这些困难并不可怕,开动脑筋最重要,从一件件小事中锻炼孩子的自信心。这样也能够帮助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先主动的思考解决方案,不行再去寻求帮助和支持。

莹妈寄语:当孩子遇到困难,他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而不是袖手旁观,孩子的情绪给予的支持和引导,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用真实的案例让孩子正确的看待失败,长大成人了,面对真正的挫折,用健全的身躯,成为生活的强者。

上一篇:钉钉下沉:一个西部县城的教育缩影
下一篇:毒害未成年人!21部动画片,1465个问题!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