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收藏+转发!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3-11
手机版

  2022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测试卷

  教师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36分)

  1.2022版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有( )、( ),坚持创新导向。

  2.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 )和( )。

  4.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一共安排了( )、( )、( )、( )等四个学习领域。

  5.小学数学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 )、( )、( )。

  6.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 )、( )、( )、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7. 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应是对内容进行( ),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8.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和( )发展。

  9.有效的教学活动是( )和( )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与( )。

  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11. ( )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

  12.课程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有经历、( )、( )、探索等。

  13.改变过于注重以( )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 )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

  14.小学阶段的统计与概率包括的主题有( )、( )和( )。

  15.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 ),激励( ),改进( )。

  二、选择题。(30分)

  1.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 )根本任务。

  A. 培养核心素养 B. 立德树人 C. 实施素质教育

  2.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改变过去的( )教学方式。

  A. 启发式 B. 探究式 C.讲授式

  3.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 )的关系。

  A. 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4. ( )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A.学业质量 B. 学习成绩 C. 综合素质

  5.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 )和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

  A. 协调性 B. 一致性 C. 层次性

  6.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 )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

  A. 数的认识 B. 数与运算 C. 数的运算

  7. ( )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

  A. 运算能力 B. 量感 C. 数感

  8.小学阶段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实施主要采用( )方式。

  A. 探究式学习 B. 主题式学习 C. 项目学习

  9. ( )是指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举例说明对象。

  A. 掌握 B. 理解 C. 了解

  10.教学活动应注重(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A. 启发式 B. 参于式 C. 互动式

  现货2022年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案例式淘宝月销量200¥36¥45购买

  三、简答题(24分)

  1. 小学数学课程的课程理念包含哪些方面?

  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建立量感指的是什么?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培养的总目标是什么?

  4.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哪些?

  四、论述题(10分)

  小学考试就应这样,重点不在于“考”而在于“试”,不应成为甄别与选拔的工具,而应成为激励与进步的检验“试剂”。考,更多地是紧张,是被动式的;而试是主动式,有快乐。对这种观点,你认同吗?谈谈你的想法。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2.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拓展补充,兼顾差异。

  3.(国家课程)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开发、设置。所有学生必须按规定修习。

  4.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起始年级为(三)年级;(科学)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初中阶段可选择分科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学)。

  5.(地方课程)课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设置,原则上在部分年级开设。

  6.义务教育课程九年一贯设置,按“六三”学制或“五四”学制安排。

  7.一至二年级每周(26)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0)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34)课时,九年新授总课时数为9522。小学每课时按(40)分钟计算,初中每课时按(45)分钟计算。

  8.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各科目安排及占九年总课时比例,国家课程占比中课时比重最高的是(语文)(20%~22%),其次是(数学)(13%~15%),再次是(体育与健康)(10%~11%)。

  9.学习经验结构化有两条路径、三种策略。两条路径是指(横向结构化)与(纵向结构化)。三种策略包括(横向结构化),组织者是真实活动:纵向结构化一自下而上,组织者是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纵向结构化-自上而下,组织者是已学过的学科基本概念与原理。

  10.新评价有三条变革路径:(纸笔考试)仍是选拔性考试的主要方式,(表现评价)是素养导向评价改革的着力点,(过程数据)是评价与技术融合新方向。

  11.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由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课程修订就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描绘育人蓝图。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18岁前看一辈子的素养。教育目的就是想得到的美丽、(课程标准)是看得到的风景、(教学目标)就是走得到的景点。

  13.课程核心素养是该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指该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之后而逐步养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情境性)、(反思性)。

  14.(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

  15.(学科核心素养),即用学科方法学习学科知识。

  二、简答题

  1、简述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1)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

  (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3)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

  (4)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

  (5)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

  2.简述学习经验结构化路径和策略。

  (1)路径:两条路径是指横向结构化与纵向结构化。

  (2)策略:

  ①横向结构化,组织者是真实活动,如跨学科主题学习、科学课程中的“水火箭”的制作等;

  ②纵向结构化一自下而上,组织者是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如小学数学,从先整数后学小数、分数;

  ③纵向结构化-自上而下,组织者是已学过的学科基本概念与原理,如先学“能的形式”再学什么(再学什么?)。

  3,如何理解大单元中的“大”?

  答:(1)首先是目标阶位高,如,解决真实情境问题,以产品/作品为导向;

  (2)教学单位大,需要教师将多个课时合在一起来思考、操作;

  (3)课程建设显,将目标、情境、知识点、课时、学习活动、教师指导、作业、展示、评估整合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微课程;

  (4)单元组织者,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组织者作为“骨架”统摄所有学习活动。

  三、论述题

  论述2022版课程标准的四大突破有哪些?

  答:(1)课程核心素养

  课程核心素养是该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指该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之后而逐步养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情境性、反思性。

  (2)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学业质量标准则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是所有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

  (3)课程内容结构化

  对课程内容的传统理解两种:学科知识和活动经验,都在在倡导结构化,结果都不理想。现在需要寻求第三条路---作为课程内容的学习经验及其结构化,

  (4)学科实践

  此次提出的学科实践,就是学习“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与行动,即在教学情境中,运用某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如语文实践、数学实践、创意实践等。

  一、填空题

  1.综合与实践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等,小学阶段主要采用( )。

  2.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以( )为重点,综合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3.( )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以( )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4.( )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达成。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 )和( )。

  5.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对( )、( )教学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6.发挥评价的( )作用,坚持( )、( )。主要分为( )和( )。

  7.评价方式应包括( )、口头测验、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8.改变过于注重以( )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 )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

  9.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活动,以解决( )为重点,以( )为主,以( )为载体,适当釆取( )或( )的方式呈现,通过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

  10.学生的现实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 )、( )。

  二、简答题

  1.主题活动主要分成哪两类?

  2.学业质量标准主要从哪些方面对学生核心素养达成情况进行评估?

  3.2022年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有哪些?

  4.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试着简单描述《时间在哪里》这一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

  2.试着简单描述《身体上的尺子》这一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主题活动 2.解决现实问题 3.学业质量,核心素养 4.教学目标,整体性和阶段性

  5.“四基” 、“四能” 6.育人导向,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教学评价,学业水平考试

  7.书面测验 8.课时,单元

  9.实际问题,跨学科主题学习,真实问题,主题活动,项目学习

  10.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

  二、简答题

  1.第一类,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

  在这类活动中,学生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感悟知识的意义,主要涉及量、方向与位置、负数等知识的学习。

  第二类,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主题活动。

  在这类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2.(1)以结构化数学知识主题为载体,在形成与发展“四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等。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与社会情境,以及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数学与科技情境中,在经历“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和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思维与数学的语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模型观念、数据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3)学生经历数学的学习运用、实践探索活动的经验积累,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养成独立思考、探究质疑、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初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3.(1)丰富教学方式 (2)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3)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

  4.(1)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2)遵循课标要求,严格依标命题。

  (3)规范命题管理,加强质量监测。

  三、论述题

  1.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分、秒,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并述说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的意义,懂得遵守时间。

  2.运用学过的测量长度的知识,发现自己身体上的一些“长度 利用这些“长度”作为单位,测量空间或其他物体,积累测量经验, 发展量感。

  课程标准试题

  1.请简述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其具体表现。

  三会、11个关键词

  2.在备课时您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哪几部分内容定位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要求、教学提示。

  3.请阐述小学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从哪三个方面评估学生核心素养达成及发展情况。

  (80页)

  

  4.请从四个课程内容领域中任选一个你认为与旧课标变化最大的部分确定一个课题,通过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确定学习目标,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叙述,简要阐述新课标变化在教学中如何实践。

  确定课题:

  举报/反馈

上一篇:阿斯利康:构建终身学习型组织
下一篇: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