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高校数字化思政育人体系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3-20
手机版

  袁露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数字化既是推动形成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数字思政”不仅顺应了人们对精准、开放、灵活教育的追求,也体现了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新途径、新形式、新办法提高思政教育水平和实效的内在要求。因此,高校应立足思政教育工作发展形势,坚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学生多样性需求为核心,积极构建数字化思政育人体系。在具体实施层面,应注重树立数字化思政教育理念、打造智慧化思政教育平台、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数字素养、形成数字化思政教育评价机制。

  树立数字化思政教育理念。数字思政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各项思政教育数据要素进行采集、分类、归纳、整合,并构建起精准、敏捷、有效的思政教育信息处理系统,从而实现对高校数字思政教育资源的充分掌握与利用。高校应牢牢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立足于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将数字化教育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体系和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获取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数据信息,有效掌握学生个性需求、习惯特点、思想动态,同时建立相应的处理流程、标准和机制,确保在保护学生隐私前提下进行数据信息分析,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政策帮扶、学业指导、心理辅导、思想引导等,突出学生在思政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打造智慧化思政教育平台。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效果。近年来,依托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混合现实技术(MR)的深度应用,高校思政教学能够创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多元学习场景,营造沉浸式体验、情景体验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要打造更加完善的智慧化思政教育平台,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加快思政教育智慧教室建设,从硬件、软件入手夯实智慧教室基础设施,包括硬件方面的云平台、智能多媒体设备、服务器,软件方面的智能学习系统、交互系统,建立智慧化综合服务体系;二是逐步完善思政教育智慧化平台智能测评系统、管理系统、评价系统,不断开发各类优质资源,满足教育主客体教与学的需求,推进全社会协同育人;三是着力搭建各高校思政教育联动共享桥梁,发掘应用跨平台、跨终端功能,通过数字资源共享、网络集体备课、学术交流等方式,形成优质的数字化思政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升全国各地思政教育的协同联动效应。比如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设思政教育栏目,打造广受师生欢迎的数字思政教育载体。

  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数字素养。随着数字技术全景式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方方面面,数字素养已日益成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高校可通过网络在线课程、线下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数字教学能力专题培训教育,引导他们增强将数字技术融入教育实践的意识,树立数字伦理意识、数据安全意识,正确认识算法、数据等技术的伦理风险,养成正确的数字责任价值观,不断提升数字化教育水平。同时,要教育引导学生提升科学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和信息辨识、判断能力,从而能更自觉地抵制错误思想、低俗信息的侵蚀,在现实和虚拟情景中保持自我主体意识、不断提升自我。

  形成数字化思政教育评价机制。数字思政是思政教育全要素、全过程的数字化变革,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机制能有效指导并修正数字思政的实践应用。一方面,应将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评价机制进行数字化延伸,建立数字高校的思政教育内部监督与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应有针对性地共享高校思政教育数据信息,引入职能部门、专家团体、社会组织等非高校主体进行外部评价,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进行动态监测与趋势预判,进而形成内部外部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制机制。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举报/反馈

上一篇:“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征文优秀作品展示合集(三)
下一篇:《老山界》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名师公开课创新教案),附课后教学反思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