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雅礼中学高三月考佳作|乡音回荡,不忘故乡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3-28
手机版

  北方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始终坚持着“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忘祖宗声”的原则,将古远的乡音延续至今。而今我们的同学、同事都来自五湖四海,自然用普通活交流更为便捷,偶尔和人交谈时不小心冒出的几句方言反而会遭人取笑。为什么现在仍要提倡重视乡音,不忘故乡呢?

  于个人而言,故乡是我们的情感寄托,也是我们精神生长的土壤,而乡音,恰恰就是达成这种“寄托”和“生长”的载体。当我们逐渐习惯在他人面前操着一口熟练亦或蹩脚的普通话时,母亲打来的电话传来的一声“你得奏么子咯?”总能将人牵引回那个天气变幻无常,人们讲起活来活像吵架一般的热情城市。

  乡音中蕴含了我们童稚时的回忆,乃至几千年几百代人的长远忆记。每当我们在异乡重新说上家乡活,这些或鲜活或厚重的回忆便会氤氲开来,一种像是突然回到家门口一般的满足感便会油然而生,而眼下的种种辛苦也便有了精神的支撑。伴随着这种满足感的,往往还会有一种不甘认怂的倔强——我为家乡自豪,家乡何不能为我自豪?想当年刘邦当年衣锦还乡——悉召故人父老纵酒,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由乡音化之慷慨潇洒可见一斑。乡音便是我们同故乡、同这种情感沟通的工具。

  

  于集体而言,《论语》云: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尽管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方言各不相同,但不妨碍与他人的和谐相处。纪录片《中国话》中,有这样两位厨师,一位来自云南,一位来自来自江苏。他们经常交流对于相同事物各自方言的不同说法,每每说得扺掌而笑。他们也讨论各自故乡的美食风格,还常常相互切磋厨艺,彼此砥砺。虽然东南水乡和西南雨林隔着千山万山,虽然他们对美食的理解有着千差万别,却能藉着各自的乡音彼此交流共同进步。若是在一个集体中,大家都不知故乡为何物,所谓乡音也只知普通话,这种背景的同质化也往往会导致思维的同质化,这样的集体岂不会少了许多思想的碰撞,缺乏许多应有的活力?

  于国家而言,乡音是一种文化符号,能激发我们内心的爱国情感。它更是一种身份标识,体现了我们身上的家国尊严。在国内,我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乡,说着不同的方言。但在国外乡音就是中国话,我们的故乡都是中国。我们天然就有着故乡情怀,一辈子对一方山水魂牵梦绕。我们不忘乡音,也不无可能遗忘汉语。尤其是,当我们在国外表达自己最严肃的诉求和立场时,往往会先用汉语表达。所以说,这种藉由语言根植在我们潜意识里的文化烙印,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民族和国家尊严的映射。

  贺知章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留给我们的烙印是持久恒续的。我们中华民族素是重视乡音,不忘故乡的民族。一个人不忘乡音,就像浮萍有了根,蚍蜉有所依傍——人生乐章中的乡音应该在我们的血脉里缱绻回荡!

上一篇:我市组织召开小麦春季田管现场观摩培训会
下一篇:汽车节温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是什么?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