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3-29
手机版

  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哪些方面推进建设?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

  彰显中国特色 体现乡村特征

  丰富拓展了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内涵,指明了乡村文化振兴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别于城镇。”曾衍德表示,我们要建设的和美乡村,不仅体现农村公共设施的提档升级,更彰显农民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乡村特征。

  农村社区既是生活空间,也是生产空间。曾衍德认为,要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和相应的设施建设,努力让乡村既宜居又宜业。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在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硬”条件的同时,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增加精神文化产品“软”供给。

  “我国农村地形地貌、风俗文化千差万别,乡村建设不可能是一个模式。”曾衍德表示,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建设与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相适应的基础设施网络,让全体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大体相当的服务功能。

  除此之外,还要注重传承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促进原生态村居风貌与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

  对标现代生活条件 把握和美乡村内涵

  曾衍德认为,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一是出行便捷。农村道路网络通达便捷,乡村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衔接配套,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基本健全,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二是生活便利。食品消费多元供给,水电气讯房等生活设施齐备,现代家用设备和实用家具户户享有,农村生活舒适舒心。三是服务提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提标扩面,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明显增加,农村商贸服务优质便利,社会管理服务便民高效。四是环境优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生态得到保护修复,乡村风貌各美其美,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扎实有序建设 促进“两美两和”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曾衍德指出,要把“和美”贯穿全过程。他表示:“要以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为主攻方向,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打造基本功能完备又保留乡味乡韵的宜居乡村。”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生活美”。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优先建设既利于农业生产又方便农民生活的设施,推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体乡村常住人口,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持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整治提升农村环境,促进乡村“生态美”。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推进农村改厕,统筹厕所粪污、畜禽粪污、生活污水治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整体提升村容村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抓好长江、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稳步改善。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乡风和”。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巩固党组织领导地位,推进村民自治组织规范化发展。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等治理方式,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心和”。大力培养具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的新时代农民,保护传承优秀农耕文化,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弘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加快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原标题:曾衍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编辑:滕飞飞

  责编:郭承斌

  审核:罗强

上一篇:雅思报班需要咨询什么机构
下一篇:培训预告:2023年第一期生态环境执法普法培训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