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向校外培训班开炮:我在清华教研究生数学,他的数学题有的我都做不出来。
清华大学教授向校外培训班开炮:“我在清华教研究生数学,他的数学题有的我都做不出来。”这一句话反映了课外辅导乱象,也触碰了教材的痛点。
作为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王文湛的孙子12岁了,按算应该是小学5年级,但是和很多同龄孩子一样,没能逃过报名辅导班的路子。数学教授做不了孙子的数学题,问题出在哪里?
王教授说:“校外培训都是提前授课,超纲授课,增加学生负担,增加家长负担,建议取缔……”但是要承担责任的仅仅是校外培训班吗?
著名数学家姜伯驹院士也曾发出同样感慨:“不是别人要卡我们的脖子,而是我们用教育卡住了自己的脖子!”
84岁高龄的姜院士仍然坚持每周给北大本科生上课,与王教授一样,他发现现在的基础教育有很大的问题,尤其表现在新课标和课外培训班上,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最低标准成了事实上的最高标准,新课标上尤为突出。
姜院士说:“我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一刀切。课程标准只是全国的最低标准,决不能设最高标准,20年的实践证明我还是太天真了。高考题目不准超标,高考不考的课堂上不教,课标就成了事实上的最高标准。”
于是造成了实质性的现象:
1)课本教的少,考试考的多,做题往往变成了猜字谜,抠字眼;家长害怕考不好,拼命地找补习班,甚至送到国外绕开高考。
2)补习班为了满足家长需求,贩卖焦虑,不断超纲授课,超前授课,往往让孩子做偏题、怪题,孩子不喜欢,知识也很难成为能力。
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的负担非但没减轻,负担却更重了。一些学有余力的也只能随大流,在最低标准里混日子,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一刀切”已经成为当前最大的问题。
3)孩子们写不完、睡不好、玩不好,即使是天才也逐渐成为平庸的应考之辈,缺少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
第二,教材内容少,知识体系断裂,缺少定理、公式的逻辑推理。
教材容量偏小,一些推理求证过程被压缩或者省略,但是为了分层选拔,考题只能越来越刁,千奇百怪的出题,把考试搞成了脑筋急转弯,孩子们陷入题海泥沼,疲于奔命。
实际上,数理化有很多公式、定理,最有趣和精彩的就是推导、求证、实验的过程,孩子们理解了这个过程才可能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形成学科兴趣。
而当前,学校和教辅机构已经淡化这一过程,所以孩子们只能机械地背诵公式,猜谜语般的做题。现在教材前一年说“是什么”,后一年说“为什么”,体系断了,思维探究的精神就弱了。
面对这种情况,姜伯驹院士直言我们的教育仍然需要深度改革,“不是别人要卡我们的脖子,而是我们用教育卡了自己的脖子!”
回顾这几十年,文理分科决定了我们理工人才的数量,中学的刷题高手,未必是以后的科工力量,“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我孙子的数学题,我这个清华数学系的教授都做不了”这是实际的情况。
西方国家之所以能不断地“卡脖子”,是因为这背后实际上是科技之争,更深处是人才和教育的较量。
我们列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单,但是最缺少的是创新的人才。
就像任正非说的:“华为现在并不危险,我们失去的只是一个市场而已,最危险的是华为没有了人才。现在我们可以通过高薪聘请外面的人才,但是华为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自己人进来,这样华为就什么都不怕了。”
我们需要人才,人才是科学技术的核心关键。而人才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为此,最近央视《第一时间》栏目就为全国家长推荐了一套5-12岁的物理科普读物---《数学三书》,它是现在中小学生必读的科普图书,被图书馆期刊列为“最佳参考书”。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事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个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
上一篇:华南理工大学2023上半年雇主服务计划:为产业创新提供源动力
下一篇:2024华中科技大学434国际商务考研指导经验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