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登场“挑战杯”获最佳战绩
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日前在北京举行。申城35所学校的79个创业项目代表上海冲击本届全国比赛,最终全部斩获国赛大奖,其中金奖11项、银奖18项、铜奖50项,取得历史最佳战绩。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学校捧得本届大赛“优胜杯”。走过13届,Z世代登场,他们更加热情开放地拥抱着“挑战杯”,用实干响应时代脉搏。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用新技术新知识赋能发展
把创新创业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这已经成为当下学校指导、引领、培育参赛项目的鲜明导向。
今年,复旦大学在竞赛中取得“两金一银三铜”的优异成绩。取得国赛金奖项目的“启元空间-MATRIX空地海无人化矩阵系统”,是希望建构一个可以在海上、陆地和空中使用的系统,进行集群打击、防御、护航、搜索救援、反潜和排爆作业。同时,项目结合生物集群智能技术、多栖机器人控制技术、视觉智能技术和磁探测智能技术,以此赋能国防工业,实现科研创新强国防,打造利国利民强国之刃、护国之盾。
同济大学今年摘得“三金三银一铜”,总分位居全国第五、上海第一,项目呈现出鲜明的基于基础研究和交叉创新的科创成果。同济金奖项目“超微创磁控微纳米溶栓机器人”团队聚焦的是一款磁控微纳米机器人,并开发了一种新型溶栓疗法。超微创磁性微纳米机器人与市场上现存的溶栓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安全性良好、精准高效的特点,具有“事半功倍”的溶栓效果,有望为血栓类疾病的治疗带来巨大的进步。
当下,光场仿真和设计软件已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通讯射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同济大学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追光寻迹团队从技术上突破了模型处理效率低、矢量计算慢和器件设计难的三大“卡脖子”问题,成功研制出完全自主可控、可二次开发的光场仿真优化设计软件Gallop,具有高效计算前处理、多算法融合以及丰富的优化设计模组等核心竞争优势,突破国际上的技术垄断,他们正在争做光场仿真技术的领航者,而这一项目同样斩获了金奖。
同济大学智能形变灾害监测平台与应用服务项目团队则基于InSAR技术,在形变灾害监测领域拥有的得天独厚优势,在大数据时代下发展了高精度形变提取技术、隐患特征智能识别技术、广域InSAR数据处理技术等,可为不同监测对象因地制宜地提供定制化遥感形变灾害监测服务,为地质灾害监测、交通安全、城市安全等社会领域保驾护航。
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施展青年才华
脱贫攻坚战之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备受关注,广大青年更有可为。
“蚁菌共舞——特色鸡枞菌栽培及产业化促进乡村振兴”是复旦大学此次另一个国赛金奖项目。鸡枞菌,亦称“蚁巢伞”,是一类与大白蚁亚科昆虫共生的著名美味食用真菌,被誉为“菌中之王”。项目团队就此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依托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平台,围绕生物遗传学对鸡枞菌进行不断探索。
“我们采用RT-PCR从鸡枞菌中克隆得到了hmg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并研发《一种用于鸡枞菌室内培养的液体培养基及培养方法》专利核心技术,获取的菌粉可以添加进入多种食品中,干重达15.91g/L,且发酵菌粉在营养成分方面与天然子实体相当或略高,完全可替代天然产品。”项目负责人欧阳子言介绍道。不是纸上谈兵,项目此前已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创业实践立项,并与多个企业展开合作,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很多文科学生同样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中奋力奔跑,积极挥洒创意和能量。复旦大学“家国情怀——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项目是在文博系杜晓帆教授的指导下,以复旦大学润物乡村知行社的14名硕博研究生为参赛主体。大家结合多年以来的乡村遗产调研和实践经历,直面中国乡村遗产缺乏系统性保护的难题,构建起“保护为本,携匠编修”、“展览策划,遗产阐释”、“教育传播,城乡协同”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乡村建设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为政府决策、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为文化创意注入Z世代的活力
在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上,Z世代一向带着他们特有的眼界、兴趣和对未来的坚定锚点。
从小就酷爱历史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95后研究生杨琎有个爱好就是逛古镇。这些年来,她几乎去遍了中国有名的古镇。尽管那些老建筑让她流连忘返,但她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就拿长三角的一些古镇来说,融合了江南水乡的气质,但商业布局上难免有些同质化。古镇上有一些名人名居,但并不彰显,大部分游客走过路过就忘了,为何不打造一个深度游的沉浸式古镇呢?”
杨琎大胆提出新项目灵泊国粹城,希望首先将老家甘肃的历史文化风情及特色建筑与新型沉浸式体验结合,打造文化旅游新趋势。项目首次提出时备受争议,因为太“新”而不被大家接受。她力排众议在兰州中心开始打造“样板间”,为了更广泛地被认可,在指导老师的支持下,杨琎和几名团队小伙伴带着项目踊跃参加各类比赛,接连拿下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上海市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上海市第九届创业梦之星项目组第一名等奖项。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一个由“Z世代”组成的团队,此次以“擦亮计划——设计赋能老字号”项目获得国赛银奖。团队希望通过首创中国老字号数据库,打造自媒体矩阵,向更多的人传播中华老字号的声音。
[背景]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于1999年发起,每两年举办1届。作为中国大学生最关注的全国性创业赛事之一。大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设置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等五个组别。
本届大赛自2022年4月启动以来,共吸引来自全国3011所高校的142.4万名学生参赛,累计提交33万余个创新创业项目,共463个项目进入全国决赛终审答辩。上海全市共计92所学校的20575个项目报名参赛,参与人数近7万人,大赛参赛人数、项目数创历史最高。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