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被引学者”榜单发布;浙大超北大进前三, 南大跌出前十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3-31
手机版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学科实力与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强的高校,学科实力是不会差的;两者相辅相成。科研能力的核心数据是顶级人才的质量与数量;这个数据的含金量极高,所有单位都非常看重。

  

  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了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502所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榜上有名,共有5216人进入榜单,这些科学家是各行各业国内科研创新的领头羊,很多人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按照学科领域来区分;在12个大类学科中,理工科是绝得的人才大户,其中工学的高被引学子有2347人,理学的高被引学者有1541,医学也产生了615位高被引学者。

  在各单位入榜人数榜单中,排名第一的中国科学院,共有501人入选,超过了第二名清华大学(245人)与第三名浙江大学(204人)的总和。中科院是一个大集体,也占据了很多科研资源,上榜多也是非常正常的。

  

  top2高校的北京大学,在核心科研能力上,完全输给了浙大。北大只有185人上榜,比浙大少了19人。北大的优势文科,在这里没有存在感。理工科第二高校非浙大莫属了;北大只是在综合实力上强于浙大了;top2高校受到的挑战会越来越大了。

  

  高被引学者人数超过100人的高校中,华科的表现非常亮眼,有113人,排在了第7位,超过了中科大的108人。这与中科大工科不强有一定的关系,而华科理工医学科的体量是中科大无法比的。实际中科大的108人,多是出在理学领域,其他学科人数很少;这是中科大口碑好的主要原因,小而精的特色是中科大一直坚持的。

  

  在国内声誉很高的华五高校,南京大学这次变现有点失望,高被引学者人数仅有92人,未进入国内前十,排在了第11位,被中山大学(98人)、武汉大学(94人)给超越了;确实有点愧对华五高校的好声誉,说明顶级科研能力确实差了一点。

  

  在三非高校中,深圳大学的实力确实非常强,产生了33位高被引学者,排在了38位。江苏大学表现也非常好,有22位学者入围,青岛大学有21人;首医大、西湖大学、浙工大、山科大都有不俗的表现,就科研能力来说,已经超过了很多双一流高校。

  

  刚刚从阿里巴巴离职的贾扬清,也是5216人中的一员;一位如此优秀的科学家下一站不知道在哪里。个人非常希望进入大学任教,把他这些年的知识积累传给学生,让学生再超越自己。我们的大学一定要对企业里面的科研大牛有足够的重视,他们是集理论与实践一身的人,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比大学教授更为深刻;可以说是最好的老师!

  

  笔者观点

  高被引学者榜单中,理工科高校的优势明显,综合性文科强校基本没有存在感,人民大学就显得非常落寞了;还有行业特色院校,像医学院、农校由于学科限制,即使实力强,排名不会高的,不是校校都是中科大。

  

  2022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宝贵的科技人才;他们从事的是科研塔尖的工作。一所学校的顶级科研能力还是要看高被引科学家数量的,只有他们才能引领科研的进步;成为科研强国是少不了5216人的贡献的,更离不开数以万计普通科研工作者的支持。

  

上一篇:系统停机不停办如何做到?线下全员在“狂飙”
下一篇:推荐!续写岁月的传奇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