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最后2个月进步150+,70天破局自救,逆袭真相有毒但有效!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3-31
手机版

  

  2个月进步150+分,我凭什么?高三最后70天破局自救,这些逆袭真相有毒但很有效个

  大部分高考赢家,在高三最后2个月的时候,

  不仅不会松懈,

  而且比之前的任何时候都拼命!

  这2个月,一鼓作气,

  有进步100分的,也有进步150+分的,

  有人从200-300冲上了本科,有人冲上了一本线,

  有人拼全力冲上了985/211大学,

  而我,就是破局自救成功,

  2个月提了158分,从450多冲到了611分的勇者。

  当然,也有气馁了、懈怠了、放弃了的……

  结果毫无疑问,以失败告终。

  

  高三能考到450多分,多少是有点底子的吧?

  但我的一轮复习是完全报废的状态!

  我看了很多大佬的经验,

  想放弃哪些低效的作业和课堂,

  想要自己带节奏,但又摆脱不了“乖孩子”的人设,

  不敢不听老师的话,害怕被骂。

  我总是控制不住的去跟别人比,

  明明同桌成绩比我差,但看到她比我早到教室了,

  我还在背书她就去做题了,

  就不由自主的害怕被她反超。

  我离第一名的成绩差得远了,

  却还是会在看到他进步的时候,慌得一批。

  羡慕又嫉妒。

  总是在左右摇摆中,

  想专心搞数学,又担心英语成绩掉下来;

  想去刷题,又害怕别人说我是搞无脑的题海战术,

  对面课本,总觉得太多了梳理起来耗费时间,

  又担心不去做就错过了重点。

  对比内耗、决策内耗……

  最后的结果就是,

  明明什么都做了一点,但什么也没得到。

  自我觉得努力了,但结果还是考这点分儿。

  一轮复习后,一模考试453分!

  我知道,

  继续这样废下去,高考就会被我亲手葬送掉。

  压住所有的害怕、恐慌、焦虑……

  我必须自救!

  

  高三最后2个多月,我彻底改变了。

  不听话,不当个“乖小孩”,

  不再循规蹈矩,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

  不去比较,不自我内耗。

  那样的我,仿佛一夜间叠加了10层buff,

  开挂一样,从453冲到了611分。

  看到现在的你,宛如去年的我。

  关于我是怎么用2个多月破局自救的,

  这些逆袭的真相,是我摸索出来的。

  有毒,但真的有效!

  No.1

  学会叛逆,不当乖小孩

  明知道可以不听,但不敢不听。

  这是大部分高中生的思维盲区,

  特别是我这样的中等生。

  以为什么都听话照做了,成绩就会变好。

  失去了辨别能力,没有主动性。

  作业熬到2点也要全写完,

  第二天上课困得听不进去;

  某些老师一节课大半都在讲废话,

  你课后10分钟都能自己搞懂,

  却还不敢不听,把时间用来去学点有用得东西;

  啥都听不懂想去自学,

  又怕错过了老师讲的重要考点,

  硬着头皮听天书。

  走形式听课,写无用的形式作业。

  只会越来越差,陷入死循环。

  你想在放不开,无非就是怕老师骂你,

  先顶住压力,忍辱负重先发育。

  等你成绩起来了,老师就闭嘴了,

  毕竟现实就是以成绩说话的,不是吗?

  关于作业和课堂,你可以去做好权衡:

  接下来70天,听课or自学,

  哪种方式才能让你学到更多?

  择利而为!

  No.2

  做了选择,就不要回头

  一旦你确定了接下来的复习策略,

  就不要反复横跳,

  做了选择就坚定的执行到底,不要回头。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犹犹豫豫反而容易扰乱你复习节奏和心态。

  最后70天,如果你不是特别优秀的学生,

  只要你不做出格的事,

  老师是不会怎么管你了,

  复习的进度和安排也是紧着优生来。

  毕竟别人还是老师眼中的好苗子,能考更好,

  这就是现实!

  所以你最后70多天,早已跟不上节奏的,

  就不要硬跟了。

  去找到你自己的复习节奏,

  分析前面考过的试卷,

  每科都给自己做个学情诊断。

  找到扣分失分的题目,对应的课本知识点,

  时间和精力优先给到基础题和中档题,

  这部分是用来保分的,

  难题压轴题先暂时放弃,

  这是580以上学霸才需要解决的部分。

  根据你的各科学情诊断,

  明确这70多天复习目标和计划,

  特别是周计划和日计划,

  重点是精准、具体、可执行。

  然后每天一个个任务去完成,

  稳住你的方向,顶住压力,

  高考前一定会有效果。

  

  No.3

  学会分类,猛提效率

  首先,从300分考到500多分,

  和从500分冲600分的复习重点是不一样的。

  300分的实力就不要操600分的心。

  不管你是在一轮、二轮、三轮,

  还是四轮五轮六轮,

  你要做的不是到了几轮就做那一轮的安排,

  而是按照自己的成绩来分类,

  即使现在是二轮,学校的节奏是刷题、考试,

  但你300分显然就是基础问题,

  还是要以自己为先,去走一轮的节奏,

  疯狂打基础!

  管他几轮,做对自己提分有用的事,

  才最重要!

  所以,

  你现在也清醒的看到自己处于什么分数段,

  做这个阶段该做的事,就ok了~

  其次,

  还要对考点和复习重点做分类。

  先总结每科的高考考点,

  所有的考点中分:高频的、中等的,低频的;

  这些里面还会分,简单、中档和难;

  继续分类,还有:值高的、分值一般、分值低的。

  这3类里面,高频、简单又分值高的,

  就是你要解决的重中之重。

  只有70多天的时间,不可能所有都学到,

  就挑重点先学,保证拿分的性价比最大化。

  No.4

  卷到极致,不在意别人

  不要害怕别人说你卷,然后想卷又不敢卷,

  学习还要背着别人偷偷摸摸的搞吗?

  把卷放在台面上来,卷不可耻,

  可耻的是那些明明自己很烂,

  还见不得别人变好的人。

  说白了,你就是丑恶、阴暗的嫉妒心理。

  这类人,为他们耗费心力,

  他们也配?

  70天就是要卷到极致,

  课间10分钟,可以搞懂1篇英语阅读,

  走路可以背10个单词,

  蹲厕所可以背一个政治大题,

  吃饭可以背古诗、背公式,

  不去在意别人的目光,

  就会多出很多可利用的时间,

  这些,

  都是你弯道超车的机会!

  提分

  NEWS

  高三学习提分反馈

  

  

  

  高三生,为什么就你不能逆袭?高考最后70多天,还不明白这些事,必输无疑!

  从300天到现在高考倒计时74天,为什么你还只考这点分?为什么就你不能逆袭?

  因为你白天不学,晚上熬夜;嘴上说逆袭,手上玩手机!还总是觉得“来得及”,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事到临头才知道后悔。

  因为你胆小、你懒惰,害怕付出多一点精力,总幻想能“一夜成才”,恨不得分数从天上掉下来给你。

  因为你害怕动脑,从不敢面对自己的问题。你把别人的逆袭归咎于天赋和智力,你觉得别人优秀,轻松超过你是因为“聪明”,所以你用“没天赋”当作自己躺平的接口,不去改变,选择平庸到底。

  因为你认为“努力就一定有效果”,没有正视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挫折和痛苦,发现没有成绩没多大改观,就觉得是努力没用,然后摆烂、放弃……你既想要成功,又不想为过去的懒散付出代价,输掉了过程,当然不会有好结果。

  

  原因还有很多,你比我更清楚,只是不愿承认罢了!

  你说:“学姐,我真的知道错了,我真的后悔了,现在还有救吗?还能帮帮我吗?”

  我不知道你想努力的诚意有多大,能不能像我学妹这样,争分夺秒的利用时间,12点多才睡、早上5点起,更让我佩服的是她自律和执行力,给她安排的学习任务不睡也要做完,一天不落的打卡反馈,遇到困难也能及时调整自己。

  高考前最后2个月提高148分,从430逆袭到584分。中间的过程我就不必多说了,没有一分是白来的。

  我分享过的每个逆袭提分成功的案例,都不是鼓吹“努力、拼命”就可以,这只决定了你成绩的下限,方法、效率+坚持,才会不断拉高你成绩的上限。

  高三最后70多天,接下来我要说一些扎心的事实,就是这些事浪费了你高三前200多天时间。那么,花5min认真看完,你会恍然大悟,继续踩坑那就必输无疑。

  最后70多天避开这些坑,从今天起一路开挂逆袭!

  No.1

  情绪才是最可怕的问题

  如果你现在被焦虑、害怕、悲观等各种情绪困扰,那对你目前来说,方法和效率都是次要问题,你现在最需要去面对的反而是【情绪问题】。

  这些情绪已经影响到你学习了,别人给你再多的实操方法、再有用的复习计划,你带着这样的情绪去学,学的进去吗?

  学不进去,还会让你越学越崩溃,最后这些方法和计划对你来说,不过是一堆垃圾而已。

  要解决你的情绪问题,先摆正你的认知:

  努力了≠马上就有回报!

  努力的越多≠成绩就会越高!

  成绩不会因为你整天焦虑就变好!

  题目不会因为你害怕就变得简单!

  认清这些现实,并且去冷静下来去思考:接下来70天要什么样的努力、要怎么做,才会得到你理想的结果?

  如果你能情绪平稳的思考这个问题了,那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No.2

  学习是结果导向而不是过程

  “明明我付出的努力比xxx多,为什么我还没他考得好?”

  “明明我背了1小时课本,怎么还没别人背30分钟记得牢?”

  “明明我刷了几百套试卷,怎么成绩就是没提高?”

  你拼命的去做,觉得做的多,回报就多。

  有时候过于沉迷过程了,反而会让你忽视了结果的重要性。你需要做的是以结果为导向,去反推做的过程。

  就比如刷题,你要的结果是“搞懂这一类题”,那么过程就应该是:

  研究这个题的考点范围,搞懂它所考的知识点是什么意思、该怎么用。

  总结题目的出题形式,知道是怎么考的。

  分析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角度,找到规律并总结成套路。

  把这一类题分类整理到错题本中,并且不断反复看、反复重刷,直到搞懂为止。

  在你时刻谨记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结果时,那么过程就是围绕结果在转的,跟结果无关紧要的事,少做甚至不做。

  No.3

  偏执于难题和技巧,忽视基础知识

  说的就是你“300分的实力操600分的心”,很多同学总喜欢去纠结难题,数学考30分还要抓着倒数2个压轴大题不放,我骂了这么多次了,怎么就骂不醒你这个榆木脑袋呢?怎么就听不进去呢?

  连简单题都做不对,你能做出难题?

  连公式、原理是什么意思你都不知道,你能看懂题目?

  不就是追求一种莫名其妙的成绩感嘛,看:“我这个学渣都能把这个大题写出来了,是不是很聪明?”实际上你浪费了一晚上,还是看答案才懂点皮毛的。

  看似聪明,实则最蠢!

  还有些人沉迷各种技巧和大招,学了某个大招之后就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到处炫,生怕别人不知道你的厉害。实际上,所有的技巧都是建立在基础上的,高考能有几个题是考技巧解出来的呢?

  比如完型,你学了某个学霸的做题技巧和方法,甚至蒙答案,你觉得很厉害也去这样蒙,结果还是错一大片。因为学霸的这个方式是建立在她能做对大部分题目,只有1-2个不确定的答案的情况下去用的,你单词不懂、全文都不知道在讲什么,那技巧也就没用了。

  所以,特别是对于低分段的同学,你现在最关键的是把基础补上来,做好知识点积累,并且只针对试卷上60-70%的基础和中档题去学就行,其余的不要你操心。

  只有70多天,管好你该拿分的那部分,其他的你也没时间瞎操心了。

  

  No.4

  过分精致实为浪费时间

  最典型的就是不动脑的抄书、抄错题,光是精致好看了,并不能帮你提分成绩。很多同学就是在追求“好看”这个点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明明20分钟就能整理完的笔记,硬是花了一个小时才写完。

  你可以去接一下学霸的笔记看看,他们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就简单的三色:写考点、圈重点和记录思考与分析。

  课本有的原话也不会重复再抄,直接看课本不好吗,还要把原话抄一遍干嘛?

  更要命的是整理了笔记和错题,合上笔记就不看了。那你整理这些有什么意义?笔记和错题就是要反复去看去重写的,不然整理了也将会是一堆废纸。

  No.5

  纠结考试后分数,忽视问题分析

  现在的模考分数重要吗?能决定你读什么大学吗?

  既然不能,你纠结分数干嘛?你害怕模考干嘛?你因为这次不理想的分数,2-3天打不起精神去学习,难道下次考试就能考好了?

  并不能!不能!

  我说过无数遍了,高考前的每次考试,唯一的作用就在于让你去发现问题并且去解决。所以,你浪费时间在这里emo,你的对手已经去解决问题了!

  理智的利用好高考前的每次考试,对各科试卷和题目,逐一分析:

  考什么知识点?在课本哪里,你懂理解了吗?

  有什么相关考点?

  这个考点是怎么出题的,要怎么解题?

  题型是什么?思路是什么?规律和套路是什么?

  每一科都做好学情诊断,然后根据问题,对症下药,接下来对这些还在错的考点,从课本知识点到刷专题训练,一一去解决。

  No.6

  学习只有用力,没有用脑

  你一天下来给自己安排的背书、单词、刷题、写试卷、写作业占据得满满了,一直在做,但没有去想:

  ?哪些是早就会了的,不需要花太多时间重复的;

  ?哪些是你这个阶段需要掌握的重点,要多刷时间解决的;

  ?哪些是你现在没必要去碰的……

  不要总被“做”占据了你所有时间,你需要有“闲”下来的时间去动脑思考。同样对于做题、背书等等,都要动脑去思考:

  怎么刷题才是会真的掌握?(结合上面我说的)

  怎么背书才会效率更高?(推荐去看这篇攻略)

  ????

  这样背书真的太牛了!高考倒计时77天,文科生2天背烂1本书的方法,谁用谁知道

  

  No.7

  总是幻想,行动配不上野心

  想一夜逆袭、想暴涨200分、想逆袭好大学,现实是还在熬夜玩手机、刷视频,明知道要努力也想努力,就是提不起动力、自律不起来。

  说白了,你野心很大、行动却很低,总是在幻想却从来不去做。

  要找到动力很简单,就是把你的大目标换成近期就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比如你要考一本(550分),那就要层层换下来:

  数学要考110+,语文、英语要考……

  那么,你现在数学50分到110的目标差了60分,就要去找到这60分的差距是因为哪些题?考的什么知识点?

  都统计下来,然后细化到每天的需要搞懂什么知识点、刷几个题?

  这样去细化到接下来70多天的复习计划和刷题量,搞懂一个知识点就是完成一个小目标,成绩感和动力就来了。

  提分

  NEWS

  高三学习提分反馈

  

  

  从480到609|高考前最后3个月我摆烂反而提了120+分,你敢信?

  高考前最后3个月,从480冲到高考609分,并不是什么突然开窍逆袭,而是我彻底摆烂了。

  此摆烂不是彼摆烂,通常别人说的摆烂就是“我不什么都不想学了、直接放弃,高考就这样吧……”,而我的摆烂是“摆而不烂”,反而更加高效了。

  

  坐标广西,22年高考。

  作为一个“摆烂人”,我并不是什么大佬,在摆烂之前我的成绩也就“二本有余,一本不足”的状态。

  所有人都告诉我:你再加把劲,你绝对可以冲一本的。

  在我成绩上下摇摆不定的时候,班主任对我说过最多的话就是:“不要浮躁,要去开发你的潜力。”

  听多了这类的话,反而让我很迷茫。我常常会陷入纠结:

  怎么做才算加把劲?

  怎么做才可以开发潜力?

  怎么做才能真的冲一本?

  所有人都在鼓励我,告诉我结果有多好,却没人告诉我怎么做。我就像一个正在疯狂打气的气球,感觉下一秒就要炸了。

  这种状态下我反而无法释怀,自我怀疑,感觉努力了也没用,考这个成绩也许就是天注定了吧。高考最后3个月,我认识了学姐,也学会了真的“摆烂”:

  No.1

  遵从内心,放过自己

  这一点我很想对哪些像我一样,把高考看得很重的人说:蔑视它、把它踩在脚下,高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越临近高考越要以平常心去对待,有些同学被高考的包袱压得太重了,总想着:没考好我人生就完了,没考好人生就不值得了……

  心里的包袱太重的时候反而静不下心、不能专注去学,这时候你全身紧绷的努力反而很难看到效果。试试换个角度去想,让心态躺平,反而能看到新的转机。

  有焦虑是很正常的,但不要自我PUA,你要知道这2点:

  ? 你不是一个人,大家都这样,你慌什么?

  ? 你又不是要拿满分(我上网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人拿过),学不完就学不完吧~你3个月是不可能把人家3年的东西学完的,还要都搞懂的

  高考那根紧绷着的弦,快绷不住了就去把它掐断:“不就是个破高考吗?不就是写几个破题吗?难道它还能决定我的人生不成?”

  放过自己,把哪些消极的心理暗示“我做不到、我不行、我考不好、我要完了……”之类的话换成“我就是可以!我就是逆袭的黑马!”积极的自我肯定,会给你带来乐观、自信的磁场。

  这个阶段,不仅是拼努力,也是拼心态。缓解当前这种考前焦虑和紧张,最好的办法就是卸下心理的包袱,打心眼里轻视高考。

  

  No.2学会舍弃

  你现在紧绷着的原因就是:

  ??课听不懂了还要逼自己硬着头皮听,越听越迷糊越崩溃,看到别人学霸都理解了你就破防了,心里os:肯定是我太笨了……

  ??写不出来的作业一节课、一个晚上都在死磕一到题,不敢去问,然后看到同桌都写完了还去刷额外的题时,你又破防了:太难了,我肯定不行wuwuwu……

  没必要,学会合理的放弃也是聪明人的做法。听不懂就不听了,硬撑只会浪费时间和搞你心态;不适合你的作业就不写了,老师又能拿我怎么样?

  直接摆烂,但不等于不学了。

  不听课不写作业省下来的时间不是让你去玩的,而是要去做针对你自己的复习,去自主安排你该学的内容、你该刷的题。

  面对各种模考,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反正又不是高考!反正我又不是要考满分!一张试卷上把该拿分的地方拿了就行,其他的我不要。

  就比如,你数学要从50分考到100分,压轴题直接放弃,我摆烂我不要了。

  你只需要看这100分里包含了哪些基础题和中档题,哪些是我会的,哪些是我不熟需要重点去学去练习的,把这些找出来然后在接下来的3个月针对性去复习就好。

  咱也不贪心,只拿该拿的。

  No.3

  提升成就感:把“没做完”变成“我做了什么”

  很多人明明做了学习计划,就是坚持不下去,没过两天就放弃了,因为这个计划不但没有让你的效率提升上来,还增加了你复习的挫败感。

  你总想着:数学这张试卷今天又没写完,历史这个单元的书又没来得及去背……这件事没做好,那件事没做完,然后你有很大的挫败感:这个计划是学不下去了,算了吧,放弃!

  换个角度去想,你可以把关注点放到“我做了什么”。

  在每天的学习计划列好了之后,可以用一张空白纸,完成一件事就在纸上记录下时间和事情,多去看这张纸上你做了哪些。这样一天下来你看着满满的纸,就会很有成绩感。

  当然,睡前可以把今天的计划和这张记录纸拿出来对比一下,重点去看有什么地方是我没完成的?为什么?反思耽误了的原因,根据问题调整第二天的计划。

  

  No.4

  满足欲望获得动力

  你想玩、想刷手机、控制不住走神……这些是很正常的,有时候越压制更容易适得其反,这也是我经常被老师说我浮躁的原因。

  因为我想克制它,克制不住就导致内心疯狂躁动,学又学不好,玩又玩不开心。

  释放从宽,抗拒从严。真没必要过分压制,而是学会把想玩的欲望转化成学习的动力。

  比如,我就给自己定了个玩手机的条件,学习2小时兑换看手机10分钟。有时候我会觉得10分钟太少了,就把时间攒起来,每周攒40分钟,这样周末就能追一集我喜欢的电视了。这就是我高三又追剧又不耽误学习,还保证自己快乐提分的秘密。

  还有我也想去逛街、看电影,我就会把它定为我下个目标的奖励,那学习就变成了游戏中的做任务领取奖励一样有趣,很容易上瘾。

  提分

  NEWS

  高三学习提分反馈

  本文来源于:圆心的秘密基地

  

  

  举报/反馈

上一篇:安全记心间 争做强国好少年——邢台市家乐园小学打卡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下一篇:用智慧汗水铸就强国建设的钢铁脊梁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