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也有“治愈力”!治疗情绪的学问,也是艺术!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3-31
手机版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ESTC)的一项研究表明,音乐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精神类疾病的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听莫扎特的奏鸣曲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大脑功能相比于未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精神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音乐也有“治愈力”!

  该研究表明,脑岛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的重要脑区,音乐疗法的长期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的这项研究采取纵向设计来评估听莫扎特音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岛功能连接(FC)的影响。功能连接(FC)被具体定义为两个不同脑区的磁共振信号在时间维度上的相关程度。此项研究将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音乐干预组(MTSZ组),无音乐干预组(UMTSZ组)。音乐干预组接受为期1个月的音乐干预(莫扎特奏鸣曲K.448音乐,30个疗程,每个疗程每天30分钟)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音乐干预组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然后分别在三个时间点(治疗前、治疗结束1个月,随访6个月后),采集被试大脑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并在每个时间点评估病人的精神症状和神经心理测量。

  最后以脑岛为感兴趣区域,计算其和全脑的功能连接,得到健康人组,音乐干预组,无音乐干预组的大脑连接图谱。研究表明,在听过莫扎特奏鸣曲后,脑岛的功能连接模式(dVI和PI神经网络)和精神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但在6个月后的随访中这种效果却消失了。

  失眠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听听歌。早在1741年,音乐家巴赫就曾写下《哥德堡变奏曲》帮助凯瑟琳伯爵入眠。而中医“五行”与音乐“五音”的对应,在《黄帝内经》就已有阐释。

  音乐也有“治愈力”!

  历史上传说优美的音乐曾使所罗门王的忧郁不安精神宁静下来;巴赫的戈德堡变奏曲治愈了凯瑟琳伯爵的失眠症。国外也有试验:高血压病人听一首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13-20 毫米水银柱。有人用优美的音乐提高了奶牛、血压下降了母鸡的产奶、产蛋量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位医学副教授唐纳德阿特拉斯多年的研究结论是“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终生喜爱音乐可能是长寿的妙方”。他认为音乐可以使人精力不衰,悠然自得,使生活富有生气,不感到烦闷、抑郁。

  音乐所以能调节人的情绪的原因,现代生理学家发现,人体的各种节奏,例如,心跳、脑电波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它趋向于和音乐的节奏同步同调。如果播放缓慢、庄重与平静的古典音乐,人的身体节奏就更能和这种音乐相适应、相平衡。

  用各种现代化生理仪器对心律失常的人进行观测,发现当他们听舒缓、庄重的音乐时,他们的心跳平均至少每分钟减慢五次,血压也稍有下降。原因是音乐可以改变脑电波的活动,许多人们喜欢的曲子中的许多部分,能诱导出一种使人陷入冥想状态的脑电波,它能使身体活动放慢,全身放松,精神轻松。如婴儿在妈妈的催眠曲声中甜蜜安详地入睡;搬运工的劳动号子,可使其紧张沉重的感觉减轻。这都是因为音乐直接影响了人大脑的活动。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世界中联音乐疗法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廖昌永教授表示,音乐可以抚慰人的心灵,还能激发情感,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运作。目前,音乐治疗已部分运用在自闭症、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效果良好。

  音乐也有“治愈力”!

  “音乐疗法对于聋哑患者的心理治疗效果也非常明显。”廖昌永表示,他曾在贵州的聋哑学校,用声音的频率振动来教会他们什么是节奏。通过这种方式,聋哑孩子们释放了天性,也舒缓了压力,增强了自信。“以前这些孩子走出去的时候,不大愿意和人交流。但当他们接触了音乐后,自信增强了,也更愿意与外界沟通。”

  “医学与人文密不可分。”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认为,目前医学分科出现过于细化、医学知识碎片化的情况,把一切健康问题都推给医生。虽然医学对人体的研究已经非常精细,但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却差得很远。因此,医学需要整合,需要人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实践证明,中国传统医学与音乐的结合是可行的。”

  在临床上,音乐疗法也需要“辨证”。广州医科大学校长、世界中联音乐疗法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新华教授表示,按照传统中医理论“阴阳平衡”来看,不同的寒症和热症,需要匹配忧伤或兴奋等不同类型的音乐。“无论是把中国的传统音乐的运用于治疗,还是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开展音乐治疗,都比单纯用西医治疗的方法有优势。”

  目前广州市脑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等医院已经在开展音乐治疗。“现在音乐治疗曲目,一般都是从现成的作品中选择。希望将来更多人重视音乐疗法,欢迎作曲家专门根据病种,为音乐治疗作曲。”王新华说。

  音乐也有“治愈力”!半吨兄弟 - 雨蝶03:29来自体感音乐疗法进行曲

  研究证明,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网络对人体外部环境进行持续监测。听过音乐后,脑岛的表达增加,为病人对外界刺激的主观感受和动机反应的顺序整合提供了基础。音乐干预可以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中的显著性网路(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大脑区域集合)和感觉运动网络(感知躯体感觉运动功能的大脑区域集合)以及这些网络之间的关系正常化,但音乐疗法的长期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音药”一个愈趋重要的医学领地

  举报/反馈

上一篇:「环保知识」陈腐垃圾的再生处理有哪些?陈腐垃圾筛分设备
下一篇:加强作风建设 护航高质量发展!梅州市纪委监委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