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养育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3-31
手机版

  原创 王继堃 心理科王继堃博士

  全文发表于《上海托幼》。

  不少家长在育儿过程中会有一些困惑,如“如何让孩子乖乖刷牙”,“怎样能让孩子听话”,“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该怎么办”。家长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谓的“行为问题”上,很少会关注和好奇,“怎样可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他更愿意配合日常安排”,而这恰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家长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可以从父母这里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孩子就会愿意配合家长。良好的亲子关系,一方面可让孩子和家长获得当下的快乐;另一方面也能为孩子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要改善亲子关系,游戏力养育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游戏力养育(playfulness,好玩)的目标就是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不是独立存在于儿童心中,而是儿童和家长之间关系品质的表现,是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之上。

  游戏力养育是父母的一种生活态度,可以让人放松和快乐。游戏力养育也是健康家庭的重要特点之一。健康的家庭轻松愉快,每个人都会感到温暖和放松。孩子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就像种子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之中。如果家长想要创造出最适合孩子生长的家庭环境,亲子之间的游戏互动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方式。

  游戏力养育不但会使孩子受益,也会给家长带来好处。作为家长,你会发现,和孩子一起玩能够缓解焦虑和压力,并且感受到来自孩子的无条件的爱。快乐的打闹游戏、嬉戏追逐、互相陪伴等,都是建立亲密感的好办法。

  游戏力养育包含三个要素:建立良好的链接、倾听内心的声音和与孩子同在(being with the children)。

  要素一:建立良好的链接

  建立良好的链接,可以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共享快乐和欢笑的时刻,也可以是家长为孩子分担烦恼和痛苦的时刻。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家长和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链接;第二,家长与自己内心的良好链接。

  首先,作为家长,要关注与接纳孩子,与孩子一起玩耍,共享欢乐时光;家长为孩子分担痛苦与烦恼。例如,女儿和我一起玩扮演白雪公主的游戏,我们一起享受欢乐的时光;女儿邀请我一起画水彩画,两个人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当女儿摔倒时,我会安慰她;女儿给我讲她自己编的故事时,我认真地聆听,给予恰当、及时的回应。这样,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被另一个自己信任的人(妈妈)看到了、关注到了,会感到自己是被接纳、被关注、被爱的。

  其次,家长也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与自己的内心链接。作为家长,养育孩子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也会有一些负面情绪,比如烦恼、痛苦、伤心、无助等。这些情绪需要被看到、被关注。因此,家长不仅需要关注孩子,也需要关注自己。当家长能够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后,就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孩子。

  文文妈妈一心扑在文文身上,特别关注他的学习成绩,平时没有耐心,很容易发脾气。后来,她逐渐意识到,自己要兼顾工作和家庭,常常忽略关心自己,业户恶略自己的疲劳和各种不良情绪,于是总是对文文发脾气,其实是把自己无处释放的负面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后来,她开始关注自己内在的需求。例如,感到累的时候,可以去泡个澡;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弹古筝等;疲劳和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请先生抱抱自己,让负面情绪慢慢消化。渐渐地,她不对文文乱发脾气了,对文文也越来越有耐心。

  要素二:倾听内心的声音

  倾听内心的声音包括家长的反思和自我觉察。家长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能够帮助家长轻松地和自己、和孩子建立积极的关系。

  乐乐妈妈急着要送乐乐去幼儿园,乐乐却磨磨蹭蹭。她“噌”的一下就要“发火”了。但这时,她努力克制住,没有发脾气,而是静下来,想一下内心的感受。她发现,自己生气,一方面,源于自己的羞耻感:如果迟到了,别人会怎么想?老师会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另一方面,有自己的童年记忆影响:因为当自己童年的时候,自己的妈妈曾经用过严厉的方式催促过自己。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磨磨蹭蹭的时候,童年时被母亲催促和批评的记忆和痛苦的情绪就重现了,一股脑儿的宣泄在了孩子身上。

  作为家长,怎么才能做到倾听内心的声音?

  可以寻找一个倾听伙伴。如找一个值得信赖的好朋友,互相认真地倾听对方。可以从五分钟开始,慢慢增加到十分钟,或者三十分钟。大家可以轮流倾听对方,不需要发表意见和建议。在倾听结束的时候,互相表达感谢。如果能够遵循倾听的原则:只倾听,不给建议,双方都会更加相信自己,更容易依靠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要素三:与孩子同在

  “与孩子同在”指的是,家长可以敏感地识别和觉察孩子的情绪,并且接受孩子闹情绪,让孩子感觉到有信任的人一直陪在身边,从而更有自信心。

  在“与孩子同在”原则的指导下,陪伴孩子的关键是找到情绪的临界点,并且保持在此状态。帮助孩子承受一些压力,但是又不至于被负面情绪淹没。当孩子有了负面情绪,家长不要大喊大叫地责备孩子,而是需要与孩子共情,帮助孩子把负面情绪表达出来。如果家长能够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就可以很好地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糖糖妈妈希望糖糖学习游泳,可是糖糖对游泳非常恐惧。当他们来到游泳馆门口时,糖糖开始大叫,使劲要挣脱。这时,糖糖的恐惧和紧张情绪迅速达到了顶峰,说明他的负面情绪已经到达了可以忍受的临界点。这时,糖糖妈妈对她说:“你可以在门口等一会儿,不用着急进去。”然后就一直陪伴着糖糖。过了十五分钟,糖糖才愿意慢慢走进去。妈妈对糖糖说:“你可以慢慢地走向游泳池,想多慢就多慢。”并且妈妈告诉她,自己会一直陪在她身边。在这个过程中,妈妈的耐心等待,让糖感到足够的安全感。从那以后,糖糖不再排斥游泳,母女俩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了。

  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并且,游戏力养育不仅仅关注孩子,也关注家长的成长。

  做家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照顾和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需要照顾好自己。养育孩子需要有足够的精力、热情和爱,而游戏力养育的理念,就是一种既关照家长自己,又照顾到孩子健康成长的养育方式。

  故事妈妈王继堃博士:

  70后,摩羯座,小燕子妈妈,同济大学医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心理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致力于公众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用每个人都听得懂的故事,陪伴你的心灵。

  故事妈妈王继堃博士

  阅读原文

上一篇:季度工作总结汇报
下一篇:“公知”的三层含义以及网民对他们的态度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