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成脏”的艺术大师陈丹青,是大智若愚还是表里如一?
出口成“脏”的艺术大师陈丹青,为何请辞中央美院移居美国?
其实关于陈丹青,外界一直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国内的环境过于刻板,不利于陈丹青进行艺术创作,故而远走他乡,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
也有的人说,陈丹青油画起家,作为舶来品,自然要去原产地汲取养分。
不管怎么说,陈丹青到底还是远渡重洋,求学问道去了。
真真应了那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学成归来的陈丹青没有一丝一毫喝了“洋墨水”的样子,反而脱胎换骨般地像个返老还童的二十来岁小青年。
张口“他妈的”,闭口“我操”。在公共场合大放厥词,出口成章。
这种行为迅速让他出圈,在互联网上吸引了一大波粉丝,口碑迅速两极分化。
喜欢地说他是这个时代难得的清流,一个丰满的理想主义者,能够直抒胸臆,一针见血的鞭辟入里。
讨厌的则认为这个家伙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公知,一瓶不满半瓶晃的忽悠那些伪文青。
其实陈丹青的好学远远不止于此,从小便展露出无与伦比的学习能力与天赋。
1953年的黄浦江畔,一声婴儿尖锐的啼哭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划破黎明刺穿黑暗。
在上海税务局担任工会会长的陈兆炽,为这个婴儿取名“丹青”,希望他能像文天祥那样“留取丹心照汗青”。
还没长大的陈丹青在父母的影响下,对艺术,特别是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把父亲收藏的一些画册甚至图书中的配图临摹下来。
陈丹青的父亲在50年代被下放到农场劳动。
母亲既担心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又放心不下彼时年幼的小丹青,便拜托陈丹青的 奶奶从广东老家前来照顾。
可老人家毕竟年迈,更多时候,与其说是奶奶照顾陈丹青,不如说是陈丹青照顾奶奶。
就这样,幼小的陈丹青逐渐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
沉重的生活并没有压倒幼小的陈丹青,反而像所有励志故事中的主角那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家里的画册被收缴,他就拿个石头去公园画画,没有范本,就画扑克牌上的广告女郎。
好不容易熬到了十四岁,陈丹青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老师。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陈丹青跟着这位中学老师系统地学习绘画,短短两年,就临摹了一百多幅作品。
这些经历都为陈丹青以后的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好景不长,1970陈丹青被迫告别了生他养他的黄浦江,拜别奶奶后,收拾行囊,插队南昌。
刚下乡的那几天,陈丹青同所有城市来的孩子一样,受不了糟糕的环境。
“睡觉都得睁着眼,老鼠在被子上钻来钻去。”“那是一段令人绝望的回忆。”
陈丹青再一次发挥自己苦中作乐的性格,干完活回到住所,在蚊帐里读书。干活的时候,则欣赏着金黄的谷仓,培养着自己的艺术细胞。
为了保持住自己的绘画技巧,利用空余时间在火柴盒上创作绘画。正所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村支书看他有绘画的手艺,就把他调到村里的骨灰盒厂子,专门画骨灰盒。
如果没有服从安排去画骨灰盒,就不由有机会调到出版社,不去出版社工作,就不会有到西藏采风的机会,没有西藏采风的机会,就不会后来闻名于世的《西藏组画》。
命运就是这么出人意料,琢磨无常。从前往后看,可能一片迷茫,可从后往前看,一切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按部就班。
1978年,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兴冲冲的陈丹青报名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的招生考试,专业课金榜题名,一举夺魁。
唯独英语这一科,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面对着26个字母,陈丹青和他大眼瞪小眼: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这可怎么办?
于是陈丹青大笔一挥:“我是知青,没上过学,不懂英语。”
就这么交了白卷,幸亏当时的院长“不拘一格降人才”,将严重偏科的他破格录取,这才有了后来的陈丹青。
在校期间,陈丹青二次进藏,发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创作了举世闻名的《西藏组画》。
凭借这组画作,陈丹青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然后陈丹青不满足于体制内沉闷的空气,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前往纽约深造。
在纽约期间陈丹青的过往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据陈丹青自己说,比起第一个在美国举办个人画展的中国当代画家,更大的收获则是结交了木心。
初入美国的陈丹青在一次艺术沙龙上结识了木心,二人自此关系迅速“升温”,成为亦师亦友的存在。
此后的时光里,两人出双入对,形影不离。
在美国辛苦耕耘二十年的陈丹青载誉归来,刚一踏上故土,还没来得及吸几口祖国的空气,就被清华美院的校长截胡,去了清华美院做了教授。
他中意的五名学生无一例外地名落孙山,原因和自己当年一样,都是英语不过关。
陈丹青不理解为什么明明研究的是绘画,却对英语的要求那么高?
难不成是为外国人培养人才吗?
在此后的三年,陈丹青没能收下一名弟子。
最近的一次,一位研究生专业第一,却因为英语和政治仅差一分与陈丹青失之交臂。
陈丹青感觉这种体制下自己难以呼吸,便递交辞呈,告别校园。
所谓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脱离了体质束缚的陈丹青犹如重获新生一般,才华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滚滚黄河,一发不可收拾。
在社会、文化、艺术、教育、文学、音乐、建筑等多个领域遍地开花,身份多的数不胜数。
没有了身份的顾虑,陈丹青仿佛放飞了自我,开始在各种场合出口成脏,说一些被世俗认为离经叛道的言论。
这些言论对于年轻人来说天然带有亲切感,仿佛能说出这种话的不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小老头,而是自己的同龄人。
面对媒体采访,陈丹青更是直言:“喜欢画画,我X拦不住的。”“艺术就是装逼。”
无论是在文艺界还是演艺界,都遵循着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伸手不打笑脸人。
可陈丹青恰恰最讨厌这样。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研讨会上,素有国师之称的张艺谋想玩个大的,弄个活字印刷术,向外界展示我们老祖宗的绝活。
可这个项目太大了,光舞台上就要动员六千名演员,没有任何艺术团能承接张艺谋的这个方案。
陈丹青更是打赌:“如果你做出来,我就在地上爬给你看。”
的确没有任何艺术团能做到,但解放军可以!
最终的开幕式上,六千名官兵组成的印刷术,惊艳了整个世界!
至于最后陈丹青到底有没有爬给张导,这事可能只有天知道。
比如央美院长王华祥,直接指名道姓地对陈丹青进行批判。
陈丹青也是光棍,丝毫不理会他的攻击,直接宣布:“放弃国籍,不再踏上这片土地,不再关心这个民族。”
然而不久之后,陈丹青发文辟谣,说自己账号被盗,言论并非出自本人。
可有人却光速打脸。
其实陈丹青的胸怀也并非总是这么“宽广”。
所谓“龙有逆鳞,触之必怒。”
木心就是陈丹青的逆鳞。
2020年,大家都憋得慌,一些人便不甘寂寞,非要找点事做,郭文景就是这一类人。
最为木心最大的“粉头子”,陈丹青铁定受不了有人这么“侮辱”自己的偶像。
况且陈丹青身上,有的不仅是文气,还有些痞气,三下五除二回了个小作文。
本来两人这么你来我往互通有无意思一下也就算了,眼见郭文景吃亏,姜文不乐意了,安排了首现代诗致敬双方。
可能是现代诗过于直白,缺少了点文人该有的含蓄,姜文又作了首七言绝句。
这下好了,就跟指名道姓地说陈丹青和东施效颦没什么两样了。
陈丹青能受这气吗?当然不能!要是这也能忍气吞声,那他就不是陈丹青了。
比起郭姜二人的委婉,陈丹青这回要直率得多,坦言姜文的《让子弹飞》是馊主意。
咱也不知道陈丹青怕不怕这一“馊”再把马识途给炸出来,毕竟《让子弹飞》改编自人家《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
万幸马老师顾大体、识大局,知道大家伙窝到家里都一肚子气,也就没去凑那个热闹,这件事到此也就落下了帷幕。
人是复杂而多变的综合体,倘若只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未免会失之偏颇。
陈丹青恰恰就是这种人。
在如今这个时代,似乎很难有人这么率真,这么大智若愚的率真,
或许正如艾跃进那样,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也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
上一篇:养肝多吃它,清肝护肝,降肝火,解肝郁,睡眠心情都好了!
下一篇:环南大片区华丽变身 金银街国际青年艺术街区正式开街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