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贻芳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演讲|吴贻芳与她的“金陵女儿”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4-01
手机版

  

  纪念吴贻芳先生诞辰130周年

  了解一个伟大教育家与她的“金陵女儿”

  欢迎参加

  吴贻芳与她的“金陵女儿”

  文 | 群学君

  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落下帷幕。经过两个月的无数谈判、商议和争执,人类历史上首个面向全世界的以维护国际和平为宗旨的章程《联合国宪章》正式通过。

  来自全世界50个国家的153名正式代表,依次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名。第一个签名的国家是中国,代表团中唯一的女士吴贻芳博士,就成为全世界第一位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女性。

  罗斯福总统深深为这位典雅端庄的女性折服,盛赞她是“东方智慧女神”。35年后,86岁的吴贻芳,真的重新回到她的母校美国密执安大学,领取专为世界杰出女性设立的“智慧女神”奖。

  

  1919年,吴贻芳毕业于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她是第一届仅有的五名毕业生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女大学生之一。

  这一年的冬天,早已声名远扬的女作家冰心,在北京协和女大的礼堂里,第一次聆听吴贻芳的讲演,就“惊慕于她的端凝和蔼的风度”。到了晚年,冰心说:我没有当过吴贻芳先生的学生,但在心灵深处,总把她当老师那样供奉。

  

  1927年,还在密执安大学撰写博士论文的吴贻芳,接到母校的邀请,敦聘她担任校长。在对母校的感激和“教育救国”愿望的双重促动下,吴贻芳接下了聘书。第二年11月3日,在包括宋美龄女士在内的数百位来宾和师生注目下,吴贻芳成为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的校长,那一年她35岁。

  在此后的23年里,吴贻芳始终担任这所中国最好的女子大学校长。她为这所大学定下的校训只有两个字:厚生。吴贻芳解释说,“厚生”是我们人生的目的,我们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还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造福社会。吴贻芳是那个时代自尊、自立、自强的女性的代表人物,很多人因感念于她的人格魅力而前来求学。她也广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学生们延揽最优秀的教师,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吴作人等画坛高手,陶行知、高觉敷、陈鹤琴等教育大家,唐圭璋、陈邦杰、陈洪等文学名士…..都被她千方百计地请来去教自己的女学生。

  她不置私产,长年住在学校一间15平米的宿舍;她努力淡化学校的教会背景,试图让每一位考试合格的中国女孩能够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她认识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关心她们的学业、生活、工作;她甚至在女生宿舍一楼专门辟出“恋爱专室”(别忘了,那是整整九十年以前),供女生们与男友密谈,而她自己,却选择孑然一身走完人生之路。

  她的学生说,吴贻芳先生把一辈子嫁给了教育之神。

  

  1946年,司徒雷登向宋美龄推荐吴贻芳出任教育部长,被她婉言谢绝。三年以后,张治中旧事重提,何应钦亲自登门劝说,吴贻芳干脆选择避而不见。

  有人说,民国大学校长中堪称“圣人”的楷模,男有蔡元培,女有吴贻芳。

  从1915年成立到1951年,金陵女子大学共培养了999位毕业生,她们被称为现代中国知识界的“999朵玫瑰”。其中包括中国早期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女性,例如:

  哥伦比亚大学硕士,著名生物学家严彩韵教授(1902-1993);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鲁桂珍教授(1904-1991);

  英国牛津大学博士,中国第一位女性海洋学家刘恩兰教授(1905-1986);

  美国拉达克里夫学院博士,著名化学家吴懋仪(1905-1973);

  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清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王明贞(1906-2010);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秀英教授(1908-2012);

  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著名光谱学家何怡贞教授(1910-2008);

  协和医学院博士,著名医学影像学家李果珍教授(1915-2022);

  著名原生动物学家沈韫芬院士(1933-2006);

  还有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郑小瑛,中国第一位体育学女博士和第一位女性篮球裁判张汇兰,等等等等。

  在她们心目中,终身未婚的吴贻芳,是所有人最可敬爱的母亲;而在吴贻芳心中,她们是可爱的“金陵女儿”。

  

  2023年是吴贻芳先生诞辰130周年,“南京:风物、历史与人文”系列讲座开坛演讲,我们特别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其前身即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教授、知名社会学家金一虹老师莅临可一书店,主讲吴贻芳与她的“金陵女儿”,欢迎参加。

  

  “南京:风物、历史与人文”系列演讲

  第一季第一期

  吴贻芳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演讲

  吴贻芳与她的“金陵女儿”

  主讲人

  金一虹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吴贻芳教育思想研究和金女大校友口述史访谈

  时间

  2023年4月2日(周日)15:00

  地点

  可一书店 · 仙林艺术中心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杉湖东路9号)

  微信扫码,亦可预约线上直播

  ▽

  点击图片了解系列演讲详情

  ▽

  

  欢迎加入“南京:风物、历史与人文”读者交流讨论群,更多优质人文活动欢迎参与。

  ▽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梁漱溟文化思想

  |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

  叶檀读者见面会

  |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

  《两性》

  |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

  《东课楼经变》

  |

  《旧影新说明孝陵》

  |

  《光与真的旅途》

  |

  《悲伤的力量》

  |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

  《情感教育》

  |

  《百年孤独》

  |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

  《单向度的人》

  |

  《陪京首善》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诗经》

  |

  《霓虹灯外》

  |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

  《子夜》

  |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

  《骆驼祥子》

  |

  《朱雀》

  |

  《死水微澜》

  |

  《通往父亲之路》

  |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

  |

  《乡土中国》

  |

  《白鹿原》

  |

  《冯至文存》

  |

  《在城望乡》

  |

  《海阔天空》

  |

  《遗产的旅行》

  |

  《城堡》

  |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上一篇:环南大片区华丽变身 金银街国际青年艺术街区正式开街
下一篇:艺术品投资市场春意盎然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