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考古发现大型史前蛇类遗存
原标题:华南考古发现大型史前蛇类遗存
广西左江流域发现的动物骨骼(拼版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供图)
新华社南宁3月30日电(记者黄浩铭、陈露缘)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公布了在广西左江流域开展发掘的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在左江流域发现大型史前蛇类遗存,其中最大的一枚脊椎骨所代表的个体,超过《中国动物志》记载的国内最大记录。研究结果还提示,华南地区人类猎食蛇类的历史可上溯至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据研究团队介绍,在距今约6000年的宝剑山遗址和大湾遗址中,出土了较多的蛇类骨骼材料,包括一块中段蟒蛇类齿骨和大量的蛇类脊椎骨。通过与东亚地区现生蛇类骨骼标本的形态学对比,鉴定出3种蛇类:缅甸蟒、眼镜王蛇和百花锦蛇,均为典型的东洋界物种。上述蛇类至今仍分布在广西境内。
这是广西左江流域的宝剑山遗址(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供图)
结果显示,其中最大的一枚缅甸蟒中段脊椎骨所代表的个体,全长至少4.58米,超过《中国动物志》记载的国内最大记录(全长3.56米)。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清平介绍,这些蛇骨表面大多存在一些疑似的烧灼痕,在与其共同堆积的哺乳动物遗存骨骼中,普遍存在人工切割或敲砸的痕迹。大型蛇骨很有可能是人类猎食后的残留,且不排除此地的史前人类用烧烤的方式加工肉食的可能。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发表。
左江发源于越南北部,是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也是广西西南部的主要河流。左江流域地处南亚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地貌复杂多样,更有贝丘、岩画等独特的古代文化遗存。其中,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已成为中国第49处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至2015年,为配合崇左花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杨清平团队在左江流域开展发掘研究。
(黄浩铭 陈露缘)
上一篇:甜宠军婚:《封少,请矜持》为求真相惹上冷酷军少,开启甜宠日常
下一篇:不花钱上大学,艺术类专业省属公费师范生招生的大学有哪些?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