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人 1238件(组)文物首次亮相 快到山西博物院品“晋魂”吧
3月31日,山西博物院“晋魂”基本陈列改造提升完毕。提升后的“晋魂”基本陈列中1238件(组)文物将首次与观众见面。 张耀森 张昊宇 摄
鸟尊
石雕天王头像
子犯鬲
“晋”见文明,品华夏之魂。山西博物院“晋魂”基本陈列,经过改造提升,4月1日以新姿态全面开放。
“晋魂”重装归来,新的展品、新的呈现、新的技术、新的理念,以“新”制造现代且有趣的观展体验,围绕“晋魂”主题,从山西的视角,解读中国古代历史的变迁、艺术的发展。
逻辑性清晰的展线,让观众沉浸式感知3000年前的晋国功业,体悟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解读称雄世界500年的晋商精神……全方位解读三晋文化所蕴涵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提炼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晋魂”三“新”
山西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博物院的文物展品,实证山西在中华民族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中的独特地位。
2005年,山西博物院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山西重要的历史文化窗口。2020年开始,“晋魂”基本陈列分三期进行全面改造提升。2023年4月1日,提升完成的12个厅整体开放。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赵志明,用三个“新”概括提升后的“晋魂”,即内容展品气象一新,形式设计焕然一新,传播与观感耳目一新。
内容之新。
“晋魂”基本陈列共展出3431件(组)精美文物,其中,1238件(组)文物首次与观众见面。
增加最新考古发现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兴县碧村遗址、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绛县西吴壁遗址等出土的代表性器物,华彩“上新”。子犯鬲、邓峪石塔、荒帷等重量级“明星”文物,首次亮相。一些从海外回流的文物,“归家”首展。
各专题展示空间重新布局,使展览逻辑更完整,参观动线更流畅。12个展厅的展示面积增加了470余平方米,展线延长约180米。
形式之新。
展厅布局更加考究、形式更加新颖、展线更加流畅。展柜玻璃全部采用低反射玻璃,视觉效果近乎“裸展”。怎么形容呢?就像听无损音乐,看无损画质,通透。
展厅色彩主基调,根据展示主题、时代特色和文物特点,搭配科学、典雅和谐。
照明设计为展品定制,比如,书画厅及纸质文物展柜,设置人体探测感应器,自动控制照明开闭,保护文物。利用“光”的语言,渲染展厅艺术环境,为重点展品进行光影造型。
观感之新。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1:1复原场景,营构逼真的原生态环境意象。比如,“文明摇篮”展厅的杮子滩场景,以虚拟现实投影表现“杮子滩人的一天”,还原历史语境。
利用现代设备和多媒体技术,配置动手体验、互动游戏等展项,集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炉,提升诠释方式,优化观展体验。
不利于上展的纸质、壁画、古建筑、墓葬等类型文物,采用数字技术进行复原展示,扩展知识延伸深度和广度。
“明星”文物
进入展厅,展示重点非常明确,在铺陈、解读等方面给观众明确“暗示”。
比如“晋国霸业”,首先进入视线的就是鸟尊,鸟尊有了独立“房间”。山西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安瑞军解读,这样的设计是一个“展中展”概念,“围绕鸟尊以及第一代晋侯,展示叔虞方鼎、晋国世系表等,进行系统解读”。展示屏显示的“封唐改晋”等资料,扩充了晋国起源的故事,在突出镇馆之宝的同时,便于更好了解三晋大地的历史。
子犯鬲和荒帷“明星”文物,也在此展厅首展。
子犯鬲出土于闻喜,流失海外。2021年,美籍华人范季融将其捐赠给山西博物院。鬲口沿有铭文,“子犯之造鬲”。安瑞军介绍,子犯就是晋文公舅舅,辅佐晋文公复位。
荒帷,即棺罩,棺椁外覆盖的纺织品,盖在上方的为荒,垂于四周的为帷。展出的荒帷遗迹,颜色鲜艳,出土于绛县横水倗国墓地1号墓,是迄今为止时代最早、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荒帷遗迹。
“佛风遗韵”展厅,新增海外回归文物,包括重量级的邓峪石塔和云冈石窟石雕天王头像。
邓峪石塔,石雕彩绘四面佛造像塔,高320厘米,为盛唐佛教石刻艺术杰作。塔刹和塔身先后被盗,后塔身辗转流入台湾。2016年,台湾中台禅寺向山西捐赠塔身,成为山西博物院的馆藏珍宝。
云冈石窟石雕天王头像,为美籍华裔王纯杰夫妇捐赠。这尊北魏时期的石雕天王头像雕刻精细,面相椭圆,眉眼细长,鼻高直,嘴角微翘,面含笑意,时代特征鲜明,代表了北魏皇家洞窟造像高超的艺术水平。
安瑞军表示,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展览语言,贯穿于展览内容中。更加注重透物见人、透物见史、透物见精神,“对展品的解读,没有仅仅停留在展品本身,而是通过多种辅助手段将展品背后的人物、历史、社会背景、时代精神等讲出来,让观众从中可以吸收更多信息。”
展厅“新篇”
提升后的“晋魂”更加注重对展览信息的系统性解读,比如,“民族熔炉”展厅中的虞弘墓石堂,也是一个展中展的概念:以虞弘墓石堂为焦点,对北朝至隋代的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问题进行融会贯通。
“文明摇篮”展厅,呈现了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山西风采,对农业起源问题进行了诠释和解读。新增了兴县碧村遗址、偏关天峰坪遗址、芮城清凉寺遗址出土的文物。
“夏商踪迹”展厅,增加绛县西吴壁采矿和冶铜遗址及商代晚期闻喜酒务头遗址相关内容,讲述了晋南地区在夏商时期的历史地位。
山西被称为中国戏曲故乡,改陈后的“戏曲故乡”展厅俏皮、灵动。墓室砖雕上的乐俑,千姿百态,憨态可掬,壁画中与戏曲相关的内容也被呈现出来,似乎在讲述山西人爱听戏、爱唱戏的传统风俗。
昔日的“明清晋商”更名“天下晋商”,使晋商在历史进程中发展的地位更明确。该展厅新增文物达到全部新增文物的38%,增加万里茶道展示,优化民居大院、山西会馆展示,增加漆屏、明代关公像等与晋商有关的文物。
另一个被改名的展厅叫做“玉韫华夏”,在原有玉器的基础上更新了38件(组)文物,也是对最新考古成果的展示。提升后的玉器展示更贴近百姓生活,让考古成果向艺术性转变。
“土木华章”展区,把山西古建筑和古建内的附属文物进行整体融合,展陈顺序以年代划分。天峰坪遗址距今4800年的门轴石,让观众看到古人的建筑风格。北朝时期的九原岗壁画中的门楼图,呈现了北朝的建筑特色。以佛光寺为“聚点”,唐五代时期山西现存的7座建筑都有亮相,扩充参观体验感。
“晋魂”新篇,观众且一篇一篇“翻看”。
记者 陈辛华 文/摄 太原晚报
举报/反馈
上一篇:@湖南考生!2023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即将开启
下一篇:《人类艺术万年史-003》旧石器晚期的器具艺术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