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一故事|山东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专项行动持续推进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4-12
手机版

  

  按照生态环境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于4月6日正式启动了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专项行动,来自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的100余名环保骨干以交叉互查方式开展入河排污口实地排查。现推出一图一故事“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专辑,带大家一起去听一听排查中的故事,感受一下排查人员的苦与乐。

  一首打油诗

  

  

  来自菏泽排查组(第四片区)的一首小诗,写出了排查人员的心声

  黄河两岸徒步走,一直到达入海口。

  早出晚归来排查,不畏严寒和酷暑。

  生态环境要保护,不落一个排污口。

  黄河发展大战略,环保铁军不畏苦。

  世上无难事??只怕铁军魂

  

  正午时分,淄博排查组(第二片区)第二小组的队员们顾不上休整,就马不停蹄投入到现场排查当中。第一个点位就给队员们出了一个难题。信息推送的点位是一个宽约1.5米的雨水排水沟,走向复杂,周围地质相对松软,几个沟渠相互交叉,无法直接到达。为了彻底查清沟渠的来源去向,排查组人员分成两队分别从沟渠的两侧开展细致排查,其中一队排查人员还要越过茂密的芦苇荡。最终,在无人机的辅助下,两组人员经过1000多米的步行,圆满完成了排查任务。

  

  现场把脉问诊 ?质控通过率大大提升

  技术专家质控反馈数据显示,东营排查组(第三片区)部分排查组审核通过率偏低,排查进展偏慢,片区长王飞异常着急。经过梳理分析各组数据,他发现第六小组的疑似点位82个,为各组最高。网格内工业企业多,水系复杂,芦苇丛生,给排查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王飞二话不说就奔赴现场,对质控未通过审核的排口逐一查看,帮助排查人员提出解决方案。“要把握排口和非排口认定的关键要素,图片、视频和描述等要翔实,认定依据要充分,结论才能站住脚,才能提高质控通过率。”针对水系复杂、徒步排查困难的情形,王飞还提出使用无人机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思路。通过现场指导,第六小组的审核通过率大幅提高。

  坚守的背影

  

  4月8日,济南排查组(第一片区)第五小组核查一个疑似排污口时,只能沿着黄河岸堤走很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加上刚下过雨道路泥泞,岸堤泥土松散,很容易造成塌陷。第五小组的李明伟同志踩着泥泞的河堤,经过20多分钟才到达推送点位,而此时他的鞋已经湿透变形了。用双脚丈量堤岸,用身影践行使命,这是生态环保战线上一名战士平凡而闪光的瞬间。

  

  注意脚下?坡陡路窄??一定注意安全!

  “注意脚下,坡陡路窄。一定注意安全!”第四片区片区长陈祥春站在黄河边上,一遍遍叮嘱正在排查的队员。图中是来自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峄城分局王亮与同组队友一起现场查看推送疑似点位时,被抓拍到的工作瞬间。沿河走、过陡坡、下桥梁,成为了济宁排查组(第四片区)第一小组人员排查工作的常态,而片区长时时刻刻的叮嘱,让排查人员绷紧着安全弦,在保证排查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安全不出问题。

  巾帼不让须眉??展现铁军风采

  

  德州排查组(第五片区)排查人员孟丽明,顶着39度的高烧,连日来坚守排查一线,每天早出晚归。为排查草丛中隐藏的排污口,她冲锋在前,即使草叶划伤了双手,她依然不叫苦不叫累。为准确快速检测排污口水质情况,她二话不说俯下身子,一丝不苟地开展现场监测,忙碌的身影成了黄河岸边一道美丽的风景。

  来源:水生态环境处

  编辑:王丽娜

上一篇:明晚开播!又一当代创业大剧来袭,林雨申、朱雨辰领衔,阵容不错
下一篇:刘术红丨大单元作业设计的要素与策略(附案例)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