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双减”政策的提出与实施,要求教师深入思考如何高效开展教学工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最大化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生活化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问题分析
小学生受限于年龄和成长经历,思维能力尚未有效开发,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弱,对数学学科的理解能力有限。不少学生因数学的复杂、抽象而产生厌学心理,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针对这一现象,生活化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更加重视联系生活现象传授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生活化教学仍存在“伪生活化”倾向,或是生活化素材选用不当,或是过多运用生活化案例而喧宾夺主。
存在“伪生活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教师并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缺乏深入的了解,选择生活化素材时未能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难以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这表明部分教师存在一种“想当然”的心理,武断地引入自认为不错的生活化素材,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使生活化教学流于表面。
其次,教师对生活化素材的运用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真正拉近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不少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脱离生活实际,设置的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甚至存在违背生活实际的情况,使学生很难融入进去,进而可能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
最后,教师盲目运用生活化素材作为教学案例,缺乏更加深入、具体的生活化教学方法。有些教师习惯引用生活素材举例,使课堂成为分享生活故事的演讲台,失去了生活化教学的本来面目。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对策
生活化素材选用不当和生活化教学方法单一是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缺乏了解,自身缺乏社会生活体验,导致生活化教学形式化。对此,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改进:
1.精心选用生活素材。一方面,围绕数学知识联系生活现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较为基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教师要以数学知识为圆心,去搜集联系紧密的生活现象,避免生活素材与教学内容脱节,确保生活化素材为教学目标服务。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学情分析,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要有一定的了解,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经历有联系的素材。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接触的社会生活不多,很多成人耳熟能详的生活现象其实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远。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忌以自身的视角去选择生活化素材。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知识时,教师可以围绕三角形的稳定性,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晾衣架、三脚架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这些物品采用三角形的形状,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三角形和四边形哪个更加稳定?”引导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有哪些四边形的物品,思考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物品有哪些不同。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制作四边形的晾衣架等物品,比较和三角形的性能差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以往所学,思考为何存在这种差异。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数学知识的魅力在于可以有效解决现实问题。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以加强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要创设充满生活气息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中呈现出真实的生活现象应该与数学知识点挂钩,而非随意杜撰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计算”时,教师可以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化情境,要求学生计算各种商品打折后的实际价格,学会百分比计算的数学知识;在学习“年月日”时,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制作年历,考虑到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分工协作,达到学习性与趣味性相统一。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到生活化教学实践之中,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上,还可以把课堂教学向课外拓展,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或是布置生活化作业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使生活化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在学习利润与折扣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并提供调查问卷。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去观察商场的货品折扣情况,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了解利润与折扣的关系,并填写调查问卷,从而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兼顾教学效率的提升与课业负担的减轻,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学工作的难度。教师要加深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善于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拉萨市第三小学)
上一篇:9年前,河南41岁农民娶23岁非洲女孩,生俩混血儿,后来怎样了?
下一篇:马伯庸:“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