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评估环境下民办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思考
(卢喜梅 俞蓉华)教高厅[2011]2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简称评估指标体系)图书资料是属于主要观测点,且在基本要求中指出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4]。此处纸质图书的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均被量化要求,是硬性指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结论使用直接关系到高校是否能顺利进入审核评估及审核评估、招生数量、本科专业等,甚至是涉及相关法律处罚[1]。民办本科高校对评估极为重视。
民办本科高校因自身性质,导致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站在本科教学评估的民办本科高校的角度,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资源购置经费、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四个关键环节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帮助民办高校图书馆提高数字资源服务质量,进而提升读者对数字资源服务满意度。
1 数字资源服务存在的问题
1.1资源购置经费缺乏有效保障
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文献购置经费整体上较国办本科高校低,而评估指标体系又直接影响图书馆建立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结构,所以馆藏资源建设的经费分配偏向纸质图书、期刊等纸质资源,致使分配到数字资源的经费缺乏保障。有限的经费直接影响馆藏数字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多元化程度,无法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导致对数字资源的满意度降低,如此循环。
1.2服务主体缺乏合理的组织结构、适当的稳定性
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主体是馆员。教高[2015]14号《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图书馆馆员包括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专业馆员的数量应不低于馆员总数的50%。专业馆员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辅助馆员一般应具有高等教育专科及以上层次学历。”
为了吸引读者,满足读者多样化的数字资源需求,提升读者满意度,图书馆不断扩大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深度,同时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在资源建设及服务上面临着新的挑战。而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岗位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 且一般是一个馆员承担着多项工作,这些都考验、影响服务主体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
1.3服务内容缺乏切实长效的运行保障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数字资源资源体系、服务、推广。而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购置经费缺乏有效保障,服务主体数量相对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稳定性相对不够,构成数字资源资源建设与发展的矛盾。民办本科高校校园网覆盖面并不如人意,但访问数字资源资源又必须同时满足阅读设备、网络、访问权这些必要条件,构成读者任意时间、空间访问障碍。馆藏数字资源资源数量不多,类型不丰富,语种主要为中文,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数字资源服务需求;服务主要是资源检索及获取服务、简单的参考咨询服务,不能满足读者深层次的服务需求。推广方案主要由图书馆组织策划、宣传推广, 不能有效推进多个组织联合开展,活动主题、形式、推广渠道丰富性不够,缺乏整体规划性,不能形成具有稳定性、针对性、延续性的推广环境,推广活动受重视程度、活动规模、活动效果、影响力在学校活动中均处于劣势。
1.4服务对象学习基础相对薄弱
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师生。众所周知,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的高考分数相较于国办本科高校的低,学习意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相对较低。
2建议
2.1完善服务主体的组织结构,稳定团队
一方面图书馆应根据现有条件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引进专业人才,充实馆员结构。另一方面,图书馆不应局限于馆员,而是应该整合读者力量,积极发展学生“馆员”,设立实习生、勤工俭学、志愿者团队,积极推进馆院共建及发展联络员,联合大学生协会、团委等,不仅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而且为读者创造了感知与实践的机会,增进彼此了解,如此,既能缓解、弥补图书馆馆员数量上的不足,也能提升馆员知识结构。与此同时图书馆应致力于人才培养,开展业务培训,例如,请专业人士到馆讲座,派馆员走出去学习,不仅能使服务主体获得与不同高校同行交流的机会、开阔视野,还能促进服务主体间的整体协同性,彼此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服务于读者。
2.2提供稳定长效的运行保障
2.2.1数字资源资源体系建设思路
以政府文件为指导,以江西省为例,指标包含数字资源资源的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填报、“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数据填报、“依法办学情况年度检查”。
紧抓读者必要需求,兼顾个性化需求。图书馆应多方调研、深入研究,明确哪些是读者的必要需求哪些是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统筹数字资源资源建设方案,尽可能的用有限条件满足读者对数字资源资源的多元化需求。在校读者,无论是正式读者、临时读者、潜在读者,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整齐,对数字资源的需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本科生若要拿到学位证书,毕业前必须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有的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开设了作为必修的文献检索课,同学们为了毕业设计(论文)或是拿到学分而产生必要的专业性的数字资源资源需求;学生在校期间有考证需求、考研需求、就业需求等个性化需求。
2.2.2充实数字资源资源建设的途径
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条件多途径的建立本校的数字资源资源体系:(1)通过采购资源的方式建设馆藏;(2)通过引进免费试用资源的方式建设馆藏;(3)通过建立原生资源库的方式建设馆藏;(4)通过接受捐赠的方式建设馆藏;(5)通过参与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建设馆藏;(6)通过藏书剔除的方式优化馆藏。
2.2.3数字资源资源的推广
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应建立资源推广机构,整体规划数字资源服务推广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稳定性、针对性、延续性;积极推进联合开展,例如,大学生协会,学院、团委、学工处等学校其他部门,出版社、数字资源资源供应商,高校联盟、图书馆学会等,激发读者兴趣、扩大影响、提升效果;丰富活动主题、挖掘活动形式,能有效吸引读者积极参与、互动、了解读者,例如,书展、书评、讲座、知识竞赛、视频打卡、朗读亭朗读比赛、与博物馆两馆联动联合开展主题活动等;积极拓展推广渠道,线上线下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
2.2.4保障基础环境
为了保障数字资源资源正常运行,确保读者畅通无阻的访问及利用数字资源资源,民办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现有条件积极协调学校网络等相关部门、图书馆技术部、数字资源资源供应商对资源平台进行检测和维护。对于非校园网范围的用户,图书馆可与供应商接洽,通过购买或是免费试用的形式引进VPN、漫游账号、移动服务,确保访问渠道的开通与畅通。
2.3提升读者信息素养
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应注重研究、统筹规划,对读者开展具有针对性、连贯的信息素质教育。例如,可以通过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专题讲座形式,将介绍图书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三者有机结合,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水平,使读者能快速获取有关教学、科研、考证、考研、就业、撰写毕业论文等数字资源资源,并对大量的参差不齐的数字资源资源进行筛选与利用,达到有效利用数字资源资源解决问题的目标。
2.4面向社会开放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话题一直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教高[2015]14号《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文指出“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2]”。以江西省为例,江西省教育厅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通知》,号召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回馈社会,根据馆情灵活调整、制定方案。有条件的可以面向社会开放,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间, 努力争取获得各界各层次人士的支持,提升数字资源的地位,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可持续性发展。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