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山水城林诗,千秋寄深情
原标题:夜读 | 山水城林诗,千秋寄深情
“我现在是台城柳下的一个老人,我将来肯定是变成玄武湖旁边的一抹烟云,一声鸟鸣,这就是我最后的归属。”
——冯亦同
1961年
冯亦同在《新华日报》
发表处女诗作《在宇宙的大街上》
正式开启文学之旅
南京是冯亦同的启蒙地
对这个六朝古都、文化名城
他一直充满了想象与向往
今晚
一起品读
冯亦同笔下的南京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国历史文化的辽阔版图上, 巍巍金陵是一座晶莹璀璨的诗意之城,也是一座蕴藏丰厚的文学之都。千百年来,无数骚人墨客在这里抒怀吟唱,在这里挥洒心血和汗水,同开垦这片热土、建设美丽家园的人民群众一道,创造出属于自己城市的多彩诗词和文学瑰宝,并赋予她无愧于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林的雍容大度与独特神韵——这是当代南京人引以为傲、最可宝贵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能源”,理当倾心尽力地学习和汲取、呵护与继承、开发和利用、发扬和光大,因为它内蕴和寄托着我们城市须臾不可或缺的灵魂,因为它茁壮和强健过南京源远流长的过去和朝气蓬勃的今天,也必将昭示和开启她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未来。
——《那些南京历史上的文学名篇》
冯亦同口述、姜圣瑜整理
1995年8月
由南京出版社出版的 《可爱的南京》
丛书计五种六册
当时在市文联作家协会工作的冯亦同
成为第一辑丛书中
两本文学类书《名家笔下的南京》
和《诗人眼中的南京》的编者
冯亦同说,这是当代南京书籍出版史上一项颇具规模,既有远见卓识,又有开创性,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的文化工程,对全社会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冯亦同《南京历代经典诗词》音频:进度条00:00 22:27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听冯老讲述
《南京历代经典诗词》背后的故事
其中,49位作者的52篇散文作品有一个共同的总题,可以用书名《名家笔下的南京》来表达,但还不够,因为南京是一本写不完、读不尽,太精彩、太厚重的“世界级”经典和有关“人类文明史”的鸿篇巨制。
冯老说,作为一个读者、一个学子和市民,他的居住体验和写作编书的心得, 如果要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就是小标题中“山水城林”与“金陵神韵”八个字,这是南京人口耳相传、引以为傲的“南京成语”和“名城佳话”,也是所有关于南京的诗词歌赋和文艺作品难以尽述也不可能绕过的共同主题。
如果说山水城林是
南京四个美的要素
那第五个要素
就应该属于诗歌
冯老编著的《南京历代经典诗词》
遴选与南京息息相关的经典诗词150余篇
历两千年跨度
大多是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
先生的精妙点评
是这本书一大特色
比如杜牧《江南春》中的每个字都像是一个全息信息载体,投影出烟雨江南的神韵与魅力。冯老赞叹这首诗就是一幅微缩版的“清明上河图”,将名诗名画联系在一起,实在是绝佳的赞誉。
韦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他说:三百年唐诗中的“金陵图”至此唱出它最后的“绝响”。
而传说萧统在玄武湖的“玄圃”乘舟溺亡,冯老叹道:“爱莲的诗人魂归于水,当是‘天意’。”表达了他对昭明太子意外辞世的惋惜和贯穿诗词评论始终的浪漫主义情怀。
冯老的多部作品
都与“南京”“诗词”
这两个主题有关
《南京诗歌地图》中
选取的除历代名家名作
还根据诗词内容穿插了
明代朱之蕃编、陆寿柏绘的
40幅南京图像咏诗
几乎每个景都有对应的诗词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在南京城2500年的历史中,走过的诗人灿若繁星,其中最大、最亮的一颗星,在冯亦同看来,还是李白。“夸张一点说,《南京诗歌地图》有一半是李白在写。他的手指是金手指,点到哪儿哪儿发光。”冯亦同最偏爱李白的一首小诗《劳劳亭》。
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劳劳亭,因为“劳劳”二字代表了汉语中送别的意思,远望亲人,远送友人。人们有折柳相送的习惯,因为“柳”与“留”同音。从另一个角度说,春风也不愿见离别之苦,因此不催柳条发青。“李白的这首小诗有一种天真浪漫的想法,写得那么剔透玲珑,如果我是春风,也被他感动;如果我是柳条,也会为他动心。”冯亦同说。
除了编著诗歌相关类图书
冯老还是一名诗人
他在文艺领域多方面的成就
和他的诗人本质是分不开的
“诗不能尽,溢而为书”
诗书合璧、相辅相成
是中国自古至今的优秀传统
释文:
平凡得像我们的父母
珍贵却是人间的传奇
我们用一生去将它寻找
把希望交给了时间
穿过 雨 雪 风 霜
白发与皱纹计算距离
到老了,才知道
白昼黑夜都是它的叶
酸酸甜甜,都开花
再苦再累,也是果
——诗作《牵手树》
释文:
月光里有条回乡的路
年年走,月月走
到达的时辰
总是在中秋
望见家乡屋脊门前树
望见老母亲的白发照窗口
婆娑月影里还有个她
月光,是汉字写不尽的情书
难怪天上银盘这样圆
像不像拨号的电话挂高楼?
密码就藏在唐诗宋词里
心里的话儿,悄悄对它说
——今夜,为你我接线的
是李白、杜甫、苏东坡……
——诗作《月光谣》
“诗也好,
文艺也好,
我想最主要的
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大宇宙,大南京,大情怀。”
——冯亦同
山水城林诗
千秋寄深情
谨以此篇,致敬冯老
素材来源 | 江苏文学、书香南京、 南京出版社、金陵百家、扬子江诗刊
图片来源 | 方飞、顾树荣、“光影剑客N”
编辑 | 张洋珊
校对 | 刘蓓
责编 | 钱奕羽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