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集美区灌口小学:开设中药校本课程传承中药文化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4-16
手机版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熊杰)近日,福建厦门集美区灌口小学组织学生开展一场“药食同源”的实践活动。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和面、制作艾草粿。在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一锅锅艾草粿被蒸熟,同学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体验了劳动之乐,也收获了中药知识。

  图一.JPG

  教师为学生讲解中草药的种植知识。熊杰 摄

  厦门集美区灌口小学校长郭宏君介绍,薄荷、艾草等中草药,在闽南人的日常饮食中,也是一种辅助食材,因此体验“药食同源”既是体验传统中药文化,也是在感受闽南特有的饮食文化。

  在灌口小学,有一片中药种植园。这里一排排的草药迎风摇曳,绿油油的薄荷散发出清香,清爽的紫苏抽出新芽,车前草伏地茁壮成长。

  图二.JPG

  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和面,一起制作艾草粿。熊杰 摄

  灌口小学闽南中草药园始建于2005年,学校在校园内种植有百余种中草药。学校依托中草药园开设中草药校本课程,并在实践中编写了校本教材。

  “小学生认识中药,懂得药食同源当然是好事,但我们也会进行防误食的教育。”郭宏君认为,小学生好奇心强,必须加强中药安全知识教育,同时也告诉孩子,一些中药食品不可多吃、滥吃。

  图三.JPG

  教师教学生做薄荷炒蛋。熊杰 摄

  在上科学课、中药校本课程时,教师会把学生带到中草药园,让他们现场识别各种中药植物,了解一些植物知识。在课后延时服务期间,教师会带着学生进行中草药的种植、培育、养护、采摘,最后还要讲解入药的过程。孩子们在体验劳动乐趣的同时,也播下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种子。

上一篇:苏轼在中秋节写下一首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尽悲欢离合
下一篇:NTCE-2023上半年安徽省教师资格考试成绩查询网址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