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的春天藏好了濮院的故事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4-17
手机版

  古镇的春天藏好了濮院的故事

  【#古镇的春天藏好了濮院的故事#】“日出万匹绸、嘉禾一巨镇”。说起桐乡濮院,很多人会想到它是中国毛衫的最大集散中心,而如今,濮院又多了一张新名片——濮院时尚古镇,现已开放迎客了。今天的春日“嘉游”系列就跟着主持人梦圆一起去濮院古镇感受历史文化底蕴。新闻综合频道记者 孙梦圆:应该没有哪座城市,比嘉兴更爱生活在古代。濮院古镇的清晨,是从鸟鸣声中开始的。这座悄悄生长着的古镇,面积竟比乌镇还要大3倍。《濮院镇志》中描述的“乡愁”印记、历史旧景都被还原再现。似乎在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生长着历史底蕴。新闻综合频道记者 孙梦圆:回望历史,800多年前,濮院还是一个无名草市,年轻的北宋官员濮凤扈驾南渡,成为开镇始祖。一个濮氏家族,就是所有故事的开始。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建筑诉说着昔日的荣光。漫步古镇,也是在阅读历史。濮院从南宋一路走来,依靠着江南水乡之桥普渡众生。在这里你会发现,濮院最不缺的就是桥。似乎整个古镇都是由古桥贯连起来的,家家户户都有一座桥的坐标。众安桥、语儿桥、大有桥、秀桐桥等等,覆盖着整个镇。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新闻综合频道记者 孙梦圆:这里因范蠡和西施的传说而变得浪漫。莫道故人心不见,半帘春色露倾城。点着桥名过桥,每一座石桥都承载着绵长的记忆。风花雪月的诗句里,古镇在一年年地成长。如今,水泥路回归石板路,鞋跟叩击石面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是在都市中寻不到的悦耳。至于老戏院、老邮局,几乎一切都要在时光里往回走,才认得清。偶尔还会遇到镇上的老住户,他们惦念着自己的老屋,在改头换面的建筑上认出自家的地基时惊叹不已。古镇是可以回得去的故乡,而当年南宋濮凤手植的两棵银杏,如今依旧苍然如故,守护着这方土地。新闻综合频道记者 孙梦圆:福善寺内的两棵古银杏树是濮院人心中的灯塔,今年已896岁高龄,远近再没有比这两棵古银杏树更老成、更气派的了!他们陪伴着世世代代的濮院人从孩童、少年到而立、耄耋。在温暖的春日里穿梭于古镇,便知绿色如何生长。石桥倒影水岸石阶,桃红柳绿满园春色。真是应了那句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摇橹声渐行渐远,我偎在江南肩畔,清风插着翅膀,唤醒了身上沉睡已久的浪漫细胞。江南的似水柔情,藏好了濮院的故事。嘉兴新闻综合频道

上一篇:广西自考有现场评分的科目是怎么考试的?
下一篇:副高7级教龄29年的山东乡镇教师月打卡工资11000元有多大可信度?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