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研学游掀高潮】500人研学大团走阳关道 体验古阳关文化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4-18
手机版

  最美的时光是行走在路上,最好的成长是研学在旅行。4月13日,敦煌市第三中学八年级500余名师生在敦煌阳关景区研学基地开展了“走阳关大道 览汉唐胜迹 增文化自信”研学活动,了解敦煌历史文化,感受阳关人文风情,体验古阳关军事文化。

  迎着徐徐的春风,敦煌三中学子踏着轻盈、欢快的脚步走进了承载悠久历史的阳关景区。激昂的鼓声、飘扬的旌旗、威严的将士,别开生面的入关仪式赢得了阵阵喝彩,学生们激情满怀、斗志昂扬地开启了研学旅程。

  敦煌市第三中学副校长张克东致辞,寄语学生们充分利用本次研学活动,学与思、学与用、知与行,讲好敦煌故事、传播敦煌文化。

  学生们怀揣着浓厚的好学之心进入阳关博物馆,跟随着讲解员老师,开启探索千年阳关的历史之旅。学生们或驻足听讲,或认真记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讲解员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

  邀请敦煌市阳关镇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为师生开展了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宣传培训,普及了急救知识和技能,也强化了师生的生命健康意识。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身居礼仪之邦,应学礼仪之举。阳关都尉府内,在“大汉使臣”冯嫽的示范下,学生们纷纷学起了汉服礼仪中最常见的揖礼,充满仪式感的传统礼仪让大家仿佛穿越到了古阳关。

  趣味出关,在你问我答的趣味互动中,回顾所学,检验成果。

  王维雕像前,通过经典诗词诵读,让学生感悟人生哲理、陶冶情操,有力地激发学生们学经典、诵经典、用经典的热情,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徒步阳关遗址区,近距离观看阳关烽燧的千年沧桑,重走阳关大道,饱览戈壁风光,在心里追寻千年之前商旅云集的阳关。

  在古代,烽火台如何传递军情?狼烟指的是什么?钻木取火的原理又是什么?通过观摩烽火传递的情景演绎,了解古代边塞军事防御体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召开班级研学总结会,总结实践经验、分享研学成果。收到研学证书的学生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此次研学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接触了课堂之外的新鲜事物,了解了丝路文化、敦煌文化、两关文化,更激发了青少年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了文化自信,厚植了家国情怀。阳关博物馆将持续与学校联动,共同探索馆校合作的新路径,努力打造具有敦煌特色的教学课程,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监制:冯颖超 责任主编:杨红

  供稿:年超君 张奕瑗

  编辑·摄影:王斌银

  “敦煌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公众号每周一、三、五定时更新,敬请关注!

  原标题:《【阳关研学游掀高潮】500人研学大团走阳关道 体验古阳关文化》

  阅读原文

上一篇:宏远大将到职业生涯关键点!表现好拿600万顶薪 阿联也让他做老大
下一篇:《水浒传》中“扑天雕”李应看起来武艺平平,为何座次高居十一?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