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普陀首批政法系统听证员诞生!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4-18
手机版

  

  活动现场

  4月14日,普陀区政法系统听证员库成立暨首批听证员聘任仪式举行。经前期审查、公示、评定等程序,50名涵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基层工作者及新闻媒体代表等行业和领域的专业人士成为普陀区首批政法系统听证员。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伟,市委政法委执法和司法监督处处长傅世传出席会议并为首批听证员颁发聘书。

  

  为首批听证员颁发聘书

  不同于人民陪审员,政法系统听证员作为司法听证员并不直接办理案件,听证员关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的评议意见,只是作为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重要参考。不过,听证员的参与范围更广,可适用于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机关的司法办案活动。图片

  

  首批普陀区政法系统听证员、smg主持人郭亮发言

  首批普陀区政法系统听证员、smg主持人郭亮表示,在今后的听证工作中,将围绕重点发挥化解社会矛盾的积极作用,把公开听证重点围绕重大复杂敏感新类型案件和在法律适用方面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件,发挥公开听证的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的优势,真正地把听证制度上升到一个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引领社会发展进步,促进社会治理的高度去认识。

  个别案件中,当事人因为法律知识薄弱、证据意识不强、案情了解不全面等原因导致对司法机关的判决不服。以公开听证的方式审查案件,借助外部监督力量参与,把当事人请进来,把办案过程亮出来,请中立专业的第三方听证员评评理、说说法,让司法办案过程更加看得见、能评价、受监督,为当事人搭建充分表达意见的平台、倾听当事人的诉求,让当事人知晓办案程序和法律依据,既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增进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了解,提升了司法工作透明度,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司法温度,彰显司法担当。另一方面,司法听证制度打通了当事人及听证员全方位参与司法办案的“最后一公里”,把相对封闭的司法办案放在“聚光灯”下,进一步拓展了“看得见”的司法正义,以“阳光司法”实现更高层面的“实体公正”。案件承办人也可以跳出“政法思维”,由办案内部视角转变为当事人视角,拉进与群众的距离,让公平正义看得见、听得懂。通过听证活动,可以更好地为人民司法、让人民评判、受人民监督,真正发挥公开听证促进案件公正审理、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应有效用。听证员库的建设,旨在让社会各界人士有序、有效地参与到办案活动中来,为司法机关和当事人提供更多元、更专业的建议。

  接下来,普陀区政法各单位将通过开展履职培训、案例交流等活动,帮助听证员更快适应角色;同时不断完善听证统筹管理,建立与各位听证员的常态化联系机制,为听证员履职提供完善的服务保障,与全体听证员一起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普陀、法治普陀建设。

  上观号作者:上海普陀

上一篇:GNN for Science: 腾讯AI Lab、清华共同发文综述等变图神经网
下一篇:创新发展:华南地区唯一区块链平台产品检测机构获批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