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就在身边】最美夫妻|爱心收养残障老人 无私照顾十余年
明珠花园小区里有这样一对热心夫妻,丈夫王宽是一名厨师,妻子樊爱珍经营着一家小型美容院,他们的生活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有一颗淳朴的爱心,收养残障老人,无私照顾十余年,成为邻里传颂的佳话。
王拴,今年已77岁高龄,是巨宝庄镇东十八台村的一名孤寡老人。因先天残疾,无儿女,自己独居,生活孤苦伶仃。
1998年,老人在丰镇市汽车站打工期间,认识了王宽。或许是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平时老人沉默寡言。王宽看在心上,总是想着法地逗老人开心,疏导老人的情绪,平时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成为老人最信赖的人。2010年的一天,老人突发脑积水,王宽与妻子樊爱珍及时将老人送去医院治疗,挽救了老人的生命。王宽看着病床上瘦弱的老人无依无靠,心里非常难受,考虑了一段时间后,便产生了一个念头——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与他们一起生活,让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王宽的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心地善良的妻子樊爱珍的认同。数月后,老人在夫妻俩悉心照顾下康复出院。从此,王拴老人成了这个热心家庭的一员。夫妻从没把老人当作外人,从日常饮食到生活起居,对老人都照顾得无微不至。
言传身教 以德育人
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他们的儿子也把王拴当成自己的爷爷一样对待,给老人端茶倒水,理发、剪指甲、洗衣服。王拴老人也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平时也会给孩子做饭、整理书房,一家人其乐融融。每年换季的时候,樊爱珍还不忘给老人添几件新衣服、买双新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头脑反应越来越迟缓,经常磕磕碰碰。这样给他们夫妇照顾老人带来了许多不便,但夫妇两人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始终十年如一日照顾老人。
当年,王宽夫妇把老人接到家里时,周围不少人都在议论,说这一家人是在“自找麻烦”,还有人说“这夫妻俩疯了”。不少人用怀疑的眼光看他们,觉得是在“作秀”。没有想到的是老人在家里一住就是十余年,相处的和亲人一样。如今,夫妇两人也将近50岁的人了。时光荏苒,提起这件事,周边的人都打心眼里佩服王宽夫妇,为他们的善举点赞,说他们夫妇是难得的好人,他们敬老爱老的善行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热心公益 仁爱传家
夫妻俩还热心公益事业,参加丰镇市义工协会, 经常到城乡各地开展献爱心活动,到敬老院、五保户及孤寡老人家里、送温暖、献爱心,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夫妻俩勤俭持家,热心助人,成为邻里眼里的“模范夫妻”。以仁爱为家训,与人为善,爱心奉献社会。2013年樊爱珍被授予乌兰察布市“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十多年如一日,夫妻俩倾情照顾孤寡老人,视作亲人,身体力行践行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在王宽、樊爱珍夫妻身上,闪耀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力量,诠释了爱老助老的时代风尚。他们用爱的行动,奏响时代和谐的美丽音符,在平凡的人生中演绎着人间大爱!
来源:活力丰镇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