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5”构建学校课堂教学新样态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4-20
手机版

  转自:中国教育报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理想小学成立于2019年8月,是坊子区重点建设的优质区直公办小学。作为一所新建校,学校在“双新”背景下引领教师主动落实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贡献自己的教育智慧,以“大单元学历案教学”为依托,积极探索构建学校课堂教学新样态。

  “一个中心”——

  立足课程视角,以“学”为中心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为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学校以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改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围绕学生的学习历程展开教学,以“学”为中心开展基于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从“学会什么”出发,不仅要求学生明确“学会什么”和“怎样学”,更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按照学习逻辑对学习目标、任务情境、实施评价等要素进行系统设计,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进阶。

  “三研行动”——

  落实课程标准,提升教研实效

  学校实施“三研行动”(学期“三研”、单元“三研”、专题“三研”),即结构化的集体备课,是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落实课程标准、提升育人质量的教研活动。

  (一)研课标

  学校组织教师研读课标,高站位把握课程标准,分解课标,使教师进一步理解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附录等,拓展学科视野,为教师打下广博深厚的学科教学理论基础。

  (二)研教材

  研读教材,让每一名教师都能立体式驾驭教材,建构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对学科内容了如指掌,并且游刃有余地使用教材育人。

  (三)研实施

  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确立“素养导向、评价先行、任务驱动、真实情境、迁移应用”的教学理念,在实施建议(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等)的指导下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首先设计确切的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最后将评价任务嵌入教学活动,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七个环节”——

  构建大单元学历案设计模型

  学校将大单元学历案设计过程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收获知识能力、提升素养奠定基础。

  (一)分析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入手,注重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内容,通过不同方式,从大观念、大任务、大问题、大项目中选取和教学内容、学习能力相符的方式,构建大单元教学。

  (二)确定单元主题

  在大单元学历案设计过程中保证单元主题的确定,做好单元课时的科学性规划,为之后的单元教学做好铺垫。

  (三)设计单元目标

  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学习情况等作为参考因素,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四)创设真实情境

  在单元教学目标的引导下,为学生设计较为真实的学习情境,保证单元评价任务顺利落实。

  (五)制定课时目标

  对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进行详细划分,保证每一节课的内容都能够在教学评价的引导下形成一致的教学过程。

  (六)设计评价任务

  针对大单元作业和检测环节进行优化与设计,促使学生真正在理解中掌握知识,保证知识内化的效率和质量。

  (七)做好学后反思

  做好设计教学之后的反思环节,以支持性的反思为基本支架,为学生的大单元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提供支持。

  “五种课型”——

  发掘大单元学历案教学的不同形式

  通过教学实践,学校总结出了大单元学历案的五大教学课型:

  (一)自学指导型

  倡导学生通过个人合作小组的方式对学历案的内容进行学习,之后教师再对内容进行提炼和总结。

  (二)独立学习型

  学生自主完成学历案内容学习,针对其中所布置的评价任务完成自我评价。

  (三)合作学习型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发挥自身对学生的知识引导作用。

  (四)对话互动型

  学生围绕整个大单元学历案内容进行探究,与教师对话,进一步深化对知识内容的掌握。

  (五)评价驱动型

  在学历案中明确标注评价标准,在学习之后通过自我检测做好学习效果检验。

  潍坊市坊子区理想小学通过“1375”大单元学历案教学,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从教学方案的形与质角度构建学校课堂教学新样态,加强学科知识内容与核心素养之间的衔接,这是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将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王芳?陈明芳?赵培明)

上一篇:【平地起直聘】:工程造价专业有哪些好的就业方向?
下一篇: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理解与共鸣存在于交流和对话之间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