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文化渗透的冲击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受到了哪些影响?
文|章鱼哥
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无论是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运行原理来看,都具有复杂性。
新时代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之一,其复杂性更为凸显。
新时代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不足,既受外部环境影响,又受内部运行制约。因此,从社会、学校、家庭、高职生四个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是必然遵循。
社会对高职生的态度和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也深受其影响。
主要表现在社会对高职生的误解和社会不良思想文化削弱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第一,社会对高职生的误解。
高职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对高职生的态度会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实效。因而社会对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对高职生的态度。
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不断地发展,高职生人数的增加和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这并没有完全改变社会对高职生已有的偏见。当前社会上仍然存在将高职生与“工人”、“体力劳动”等联系在一起的现象。
认为高职生是学习后进生甚至是高考落榜者,片面地认为高职生接受的教育属于“二流教育”。
在这样的社会误解的负面影响下,高职生自己都觉得自己相对本科生而言要低人一等,甚至会导致有的高职生不能自信地讲出自己就读的学校以及就读的专业。
这不但使高职生的健康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而且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也会受到影响。
社会上也存在这种现象,认为学习能力较差的高职生只要能全力以赴地掌握技术技能就行了。
特别是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高职生只要能有过硬的技术技能,能够为其创造出一定的价值,对其爱国情感、行为没有过高的要求。
社会对高职生的误解会降低对高职生思想素质方面的要求,进而造成对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忽视。
第二,社会不良思想文化削弱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我国始终坚持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复杂的。
且毋庸置疑的是西方社会思潮强烈地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试图削弱高职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进而削弱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无论是从理论内涵上看还是实践影响上看,诸如“反全球化、民粹主义、霸凌主义、极端右翼、科技至上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
基于此,由于高职生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文化素质基础比较薄弱,对信息的甄别能力较低,高职生更容易受社会不良思想文化影响进而出现爱国思想动荡的现象。
部分高职生甚至会出现了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泛娱乐主义等思想和行为,这严重影响并削弱新时代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学校的教育实践性和校内合力的影响
高职院校里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努力提高高职生的思想水平、综合素质与能力、各项技能等。
高职院校里的各种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新时代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结合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出现的问题。
第一,教育实践性不够突出。
由于高职生的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传统的灌输式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很难起到启蒙、动员的作用,而且还会加剧高职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抵触情绪。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活动,不单单需要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更需要让高职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地去感知祖国的伟大,从亲身经历中得到启发,。
虽然高职院校会组织高职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影视作品、举办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
但是,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侧重课堂理论知识的枯燥讲解,导致高职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有限。
由于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性不够突出,高职院校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系不够紧密,促使高职生不能定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率不高,进而导致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
同时,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性不够突出,也会导致校园里的物质资源仅能静静地“躺”在原处,没有实践教育活动促使物质资源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第二,高职院校教育合力尚未完全形成。一是,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间缺乏沟通、配合不足。
思政课教师由于对不同高职生的学科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依托思政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往往进行通识性的教育。
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的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爱国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但囿于自身在爱国元素把握上的困境和对专业内容挖掘的不足。
限于“课程”的界限,加之与思政课教师沟通交流较少,往往是蜻蜓点水、轻描淡写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而会导致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入不够多。
通过对“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您的老师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吗?”的调查统计,58.75%的高职生认为专业课老师偶尔会,22.22%的高职生认为专业课老师不会,。
大多数的高职生认为专业课老师在专业课教学中,较少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由此也削弱了爱国主义教育合力。
二是,辅导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频率不高。
通过对“您在班级群里收到过关于爱国主义内容的推文?”的调查统计,53.95%的高职生偶尔会在班级群里收到,28.54%的高职生不会收到。
大多数的高职生收到的频率偏低,而辅导员作为班级群的最重要管理者,没有充分利用班级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频率偏低。
家长自身道德修养和重视程度的影响
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复杂且巨大的工程,也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域,不言而喻,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对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第一,家长自身道德修养对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战略下,大多数家长的道德修养得到较大的提升,但是也有一些家长仍然有待提高。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广大家长理应自觉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家长如果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拥有浓厚的爱国热情、坚定的爱国信念以及理性的爱国行为,在家庭中能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还有一部分家长注重追求物质财富,盲目贪图享乐,没有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导致子女从小就开始攀比和炫富,没有感恩之情,更谈不上爱国情怀。
这些都不利于提升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第二,家长重视程度对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家长对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越重视越有利于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
通过对“您的家长与您交流或探讨过有关爱国的热点事件吗?”的调查统计,43.49%的高职生认为偶尔会,45.64%的高职生认为从不。
可见,大多数的家长较少地与高职生探讨关于爱国的事件,频率较低,家长对爱国主义教育重视度不高。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高职生的家长更关注孩子掌握职业技能的熟练度,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技能”,而忽视培养孩子的“德”。
最典型的便是有的家长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归于学校,自己只负责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认为学校是专门开展教育的场所。
甚至还有的家庭会给孩子灌输一些错误的理念,认为“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吃啥不能吃亏”等等。
这些错误的教育思想会导致家长对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不够重视,进而影响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上一篇:江苏省金陵监狱持续深化教育改造质量提升攻坚
下一篇:中考一模之后,该怎么规划?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