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大化学化工学院武庆贺教授课题组在有机光伏领域取得新研究进展
近日,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武庆贺教授课题组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Multifluorination Strategy Toward Wide Bandgap Polymers for Highly Efficient Organic Solar Cells”为题发表在化学的Top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
目前,有机光伏常用的非富勒烯受体(Y6及其衍生物)具有窄带隙、中等HOMO能级和高结晶性等特点,这要求聚合物给体具有相匹配的物理性质,例如互补的光吸收、匹配的HOMO能级以及优异的形貌和相分离。然而,完全满足这些要求的聚合物较少,而且如何设计合成高性能的聚合物给体仍然面临挑战。
武庆贺教授课题组设计合成新型稠环化合物四氟萘二噻吩FNT,利用FNT设计合成的聚合物PFNT-F和PFNT-Cl具有如下优点:(1)多氟取代使聚合物具有较低的HOMO能级(~ -5.5 eV)和较宽带隙(~ 2.0 eV) (2)原子间丰富的弱相互作用(F…H, F…F)使聚合物具有高的薄膜结晶性和高效的空穴传输;(3)与多氟取代的非富勒烯受体N3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共混薄膜具有纳米纤维状形貌且在基底上采用Face-on取向,而在纯膜中主要采用Edge-on的取向。由于匹配的光电物理性质、高效的电荷传输、以及优异的形貌和相分离,基于PFNT-F/Cl:N3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高达0.80的填充因子(FF),以及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17.53 %和18.10 %,这是最好的给体材料之一。该工作说明多氟取代是设计合成高性能聚合物给体的高效策略。
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汕头大学研究生陈锦明和李冬燕,通讯作者为武庆贺教授,合作者包括南方科技大学何凤教授、汕头大学黄晓春教授和党丽教授、东华大学乔小兰教授。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校创新团队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15930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